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部实时B超诊断克罗恩病及其并发症意义分析

    作者:关昊源

    目的:分析克罗恩病及其并发症经腹部B超的诊断意义.方法:我院收诊的42例克罗恩病被予以腹部实时B超辅助诊断其病灶位置与性质,并将其与组织标本病理结果对比后得出克罗恩病经B超诊断的准确率.结果:B超结果表明,克罗恩病的诊断率和并发症诊断率分别为83.3%和80.95%;而病灶部位的定位准确率为100%.结论:克罗恩病经腹部实时B超诊断指导意义重大,其操作简便、相对比较经济,值得推广.

  •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在诊断肠结核与克罗恩病中的价值研究

    作者:阿布都克尤木江·阿布力孜;艾克拜尔江·吐鲁洪;戴国朝

    目的:分析对肠结核和克罗恩病采用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诊断的价值.方法:从我院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克罗恩病以及肠结核患者,对照组(60例肠结核患者)和观察组(60例克罗恩病患者)的诊断方法都是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比较两组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的表现多是肠系膜对侧增厚,观察组的表现多是肠系膜侧肠壁增厚;对照组的表现多是回盲瓣挛缩或固定开发,观察组的表现多为回盲瓣闭塞或增厚;在淋巴中心坏死比率上,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结论:对克罗恩病和肠结核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可以将诊断价值显著提高.

  • 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及临床资料回顾分析

    作者:许徐萍

    目的:探讨C 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40例疑似克罗恩病患者,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均采用C T小肠造影检查,并探讨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C T小肠造影诊断克罗恩病的准确率为82.50%(33/40);克罗恩病累及回肠者占比80.00%(32/40),肠壁强化、增厚为C T小肠造影常见变化,占比92.50%(37/40),然后为肠壁分层,占比90.00%(36/40);通过CT小肠造影可清晰观察到克罗恩病患者的肠周变化,如淋巴结肿大、木梳征、瘘管以及腹腔脓肿等.结论: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可清楚观察到患者并发症以及肠壁病变等情况,为临床评估、诊断疾病活动度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有效参考依据.

  • 克罗恩病两次误诊误治1例

    作者:赵春美

    克罗恩病是一种胃肠道慢性肉芽肿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及发病部位与肠结核相似,临床上误诊为肠结核,导致误治的患者常见,但误诊为"阑尾炎、结肠肿瘤"并行两次手术治疗的患者,少数罕见.现报告如下.

  • 儿童炎性肠病的临床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张丙金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一种特发的、长期慢性发作的胃肠道炎性疾病.其发病系由感染、遗传、免疫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随着对IBD的发病机制研究的进一步明确,临床治疗观点也不断更新:基因学、肠道微生态环境、免疫机制及生物靶向治疗等.本文针对目前儿童炎性肠病治疗的药物应用及进展作一综述.

  • 克罗恩病患儿的护理

    作者:叶红;易利纯;苏国兵

    目的 探讨克罗恩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近1年内我院收治的克罗恩病患儿8例,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给与5氨基水杨酸制剂、抗生素、激素、营养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在患儿的整个治疗过程中给与了心理护理、营养支持、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并发症护理和出院指导等全面科学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 8例患儿均未使用免疫抑制剂.连续治疗14 d~2个月之后,8例患儿的临床症状均得到完全缓减,临床治疗有效率100%.结论对克罗恩病患儿采取心理护理、营养支持、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并发症护理和出院指导等临床护理能够缓减患儿及家长的不良心理情绪,保证患儿的生长发育、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

  • 一例克罗恩病误诊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的护理

    作者:张翎

    克罗恩病又称炎症性肠病,病因不清,多见于回肠末端,病变可局限于肠管的一处或多处,成节段性分布,发病以年轻者居多.在护理上,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变化,及时提供信息,做好抢救准备工作,采取积极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

    关键词: 克罗恩病 护理
  • 与克罗恩病临床表型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李锐清

    炎症性肠病(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近年来其发病呈上升趋势。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证实遗传因素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IBD疾病易感性及临床表型相关,本文将对与克罗恩病临床表型相关的主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一综述。

  • CT小肠造影在克罗恩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雪峰

    目的:探讨CT小肠造影(CT Enteroclysis,CTE)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到2015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克罗恩病患者设为观察组,胃肠道不存在显著病变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CTE,对比分析CD患者的病灶部位、肠壁厚度、肠外表现、强化以及并发症等特征.结果:CTE对CD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是80%(48/60),回肠受累CD患者50例(83.33%),为常见的C T E变化是肠壁增厚与强化的患者有56例(93.33%),其次是肠壁分层54例(90.00%);C T E能够清楚显示C D患者的木梳征、淋巴结肿大、腹腔脓肿以及瘘管等肠周变化.结论:CD患者应用CTE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能够清楚显示患者的肠壁病变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利于临床诊断及评估疾病活动度,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 CT肠道成像诊断克罗恩病价值的Meta分析

    作者:李桂珍;刘文军

    目的:探究CT肠道成像(CTE)诊断克罗恩病(CD)的准确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CNKI、CBM、WangFang和VIP中CTE诊断CD研究,截止至2018年5月.通过Revmann 5.3软件计算合并敏感度(Sen)、特异度(Spe)、SROC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的836例患者,CTE诊断CD的Sen=0.87(0.82,0.92)、Spe=0.92(0.87,0.96)、AUC=0.95(0.93,0.97).结论:CTE对诊断CD具有较高准确性,可有效诊断CD.

  • 内镜下克罗恩病与肠结核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作者:蒋冬梅

    目的:对比分析克罗恩病与肠结核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克罗恩病与肠结核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两组,克罗恩病组与肠结核组,各60例,分析比较两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结果:克罗恩病组出现临床症状比例高于肠结核组,差异显著(P<0.05);克罗恩病组内镜检查出现的症状比例高于肠结核组,差异显著(P<0.05);肠结核组出现干酪样肉芽肿,克罗恩病组出现裂隙状溃疡,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克罗恩病与肠结核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对比中存在较多共性,在治疗中需整合各方面数据进行分析,才可提高疾病的诊断率。

  • 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CTN1/2基因多态性与克罗恩病易感性的关系

    作者:马牧原;马志斌;徐洪雨;赵景波;李莹;高孟

    目的 探讨有机阳离子转运体基因两个分型(OCTN1/2)的基因多态性与克罗恩病(C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NKI和万方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所有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收集截止至2012年9月关于OCTN1/2基因多态性与CD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统计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和Stata 10.0软件.结果 检索文献中纳入19篇病例对照研究.总的分析表明,OCTN1/2基因多态性与CD易感性相关;按地区分层分析,欧洲人群OCTN 1/2基因多态性与CD易感性相关,非欧洲人群OCTN1基因(TT vs.CT:OR=1.25,95%CI:0.75~1.98,P=0.34;TTvs.CC+CT:OR=1.48,95%CI:0.95~2.29,P=0.08)、OCTN2基因(CC vs.GC:OR=1.03,95%CI:0.68~1.56,P=0.89; CC vs.GG+GC:OR=1.23,95%CI:0.83~1.82,P=0.31)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OCTN1基因(TTvs.CC与TT+CTvs.CC)、OCTN2基因(CCvs.GG与CC+ GCvs.GG)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欧洲人群中,有机阳离子转运体OCTN1/2基因多态性与CD易感性相关,而非欧洲人群其易感性的关系仍需大样本的研究结果证实.

  • 谷云飞教授治疗肛周克罗恩病的经验

    作者:徐民民;王浩

    谷云飞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对肛周克罗恩病的早期诊断,原发病的治疗,手术时机的掌握,保护肛门功能的手术方式,中医药治疗经验丰富,注重“清源浚流”,取得了显著临床疗效.

  • 中医药治疗克罗恩病的研究与思考

    作者:吴璐一;季光;赵继梦;王毅;宋海燕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消化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近几年来,克罗恩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长,中医中药以及针灸对治疗克罗恩病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从中医药对克罗恩病发病机制以及临床与基础的应用研究进行研究与思考。

  • 国医大师王琦从"脾胃外感"论治克罗恩病验案一则

    作者:陈聪;李品;彭莉;李佳林;王停

    本文介绍王琦国医大师从"脾胃外感"论治克罗恩病验案1则.强调脾胃病多具有明确外感史,治疗脾胃病重视祛邪法,认为外邪为克罗恩病发病之标,根据湿热留恋中焦、瘀毒蕴结肠腑的病机特点,拟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治疗大法,立连梅清肠汤,收效显著.

  • 从肺论治法和从肠论治法对克罗恩病大鼠肺与结肠VIP含量的影响比较

    作者:杨舒;王新月;杨雪;景姗;朱陵群;王硕仁

    目的:观察从肺论治法和从肠论治法对克罗恩病大鼠肺与结肠中VIP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TNBS水溶液+无水乙醇一次灌肠法建立克罗恩病大鼠模型,分别灌胃从肺论治方(黄芪桔梗汤)和从肠论治方(黄芪黄连汤)进行实验性治疗,然后于0周、3周两个时间点测定肺和结肠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变化.结果:0周时,模型组肺VIP低于正常组,但无统计学差异.3周时,模型组肺VIP较正常组明显降低,各治疗组肺VIP较模型组升高明显(P<0.01),但西药组VIP升高较少,与正常组相比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结肠VIP在0周和3周时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各治疗组3周时结肠VIP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且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D肺损伤的机制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失调有关,尤其是VIP这一神经肽的分泌失调.中药从肺论治方和从肠论治方均能通过调节VIP分泌,减轻肺及结肠组织的炎性反应,而且从肺论治方在上调肺组织中VIP表达,从而改善肺血管功能,调节肺组织局部血供,促进损伤修复方面优势突出.

  • 艾灸对克罗恩大鼠结肠RoRγt、Foxp3调节作用研究

    作者:王硕硕;包春辉;王伟灵;戴明;吴焕淦;王晓梅;翁志军;刘慧荣;胡智海

    目的:观察隔药灸对克罗恩大鼠结肠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和Treg特异性转录因子叉头蛋白P3(Foxp3)的表达调节作用,探讨灸法治疗克罗恩病的可能效应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40只,完全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隔药灸组和西药组(美沙拉嗪),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溶液灌肠制备大鼠克罗恩疾病模型,隔药灸组取穴:天枢(双)、气海穴,西药组:美沙拉嗪灌胃治疗.治疗干预结束后,采用HE病理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Real-time PCR方法观察大鼠结肠降部组织病理学变化、Foxp3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大鼠结肠组织出现克罗恩病的典型病理表现:裂隙状溃疡、黏膜层炎症伴肉芽肿,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蛋白在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表达高于正常组大鼠(P<0.01),隔药灸和美沙拉嗪对RoRγt蛋白具有下调作用(P<0.01),且美沙拉嗪的调节作用强于隔药灸(P<0.01);Treg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及其mRNA在模型大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表达均低于正常组大鼠(P<0.01),隔药灸和美沙拉嗪对Foxp3及其mRNA都具有上调作用(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隔药灸可能通过调节克罗恩病模型大鼠结肠黏膜Th 17/Treg细胞平衡中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Foxp3的表达来发挥改善结肠组织溃疡,缓解肠道炎症的治疗作用.

  • 健脾方对克罗恩大鼠结肠NF-κBP65、IL-23和CCL20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作者:吴璐一;刘慧荣;翁志军;陆颖;季光

    目的:观察核因子NF-κB p65信号通路介导细胞因子IL-23、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α(CCL20)及其受体CCR6表达的影响,及健脾方防治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克罗恩病中相关作用机制.方法:24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NG,n=8):从造模第2周起双蒸水灌胃,每日1次,灌胃量按0.1 mL·kg-1,共3周;②TNBS模型组(MG,n=8):从第1周开始TNBS灌肠,灌肠剂量(mL)=体质量(g)×0.003 ml·g-1,每周1次,造模持续共4周;③模型+健脾方防治组(JP,n=8):从造模第2周开始,在TNBS灌肠后的第2天予以中药健脾方灌胃治疗,灌胃量按0.1 mL·kg-1,每日1次,灌胃持续3周;采用结肠组织学损伤评分及HE组织病理的方法观察健脾方的疗效,免疫荧光、ELISA、原位杂交等技术观察各组大鼠结肠黏膜中NF-κB P65、IL-23、CCL20、CCR6蛋白与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免疫荧光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CCL20及其受体CCR6在正常组大鼠结肠中呈低表达,在模型组中呈高表达状态(P<0.05).健脾方可显著降低大鼠结肠趋化因子CCL20及其受体CCR6的表达水平(P<0.05).正常组大鼠结肠中NF-κB P65呈低表达,在模型组中呈高表达状态(P<0.05),健脾方可显著降低大鼠结肠NF-κB P65表达水平(P<0.05). ELISA结果显示IL-23在正常组大鼠结肠中呈低表达,在模型组中呈高表达状态(P<0.05).健脾方可显著降低大鼠结肠细胞因子IL-23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健脾方可减轻TNBS诱导的CD大鼠结肠炎症程度,其潜在的机制与抑制NF-κB P65、IL-23和CCL20/CCR6的表达有关.

  • 非典型性克隆恩病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雪卿;张桓虎;薛刚;刘庆彤;许贤姬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疼痛、大便次数增多、体重减轻、腹部包块、肠梗阻等。在治疗方面,可根据病情选用氨基水杨酸制剂、激素、免疫抑制剂、英夫利昔、手术治疗等。中医方面,该病例属“腹痛”“泄泻”范畴,辨证为“脾虚湿胜”,治疗当以健脾化湿,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文章介绍了1例应用健脾化湿法联合口服甲泼尼龙片对克隆恩病有效的个案。

  • Th17/Treg细胞在健脾方防治克罗恩大鼠中的作用机制

    作者:吴璐一;翁志军;季光

    目的:观察Th17/Treg细胞平衡在健脾方防治TNBS诱导的克罗恩大鼠中的作用机制;方法:24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正常对照组NG(n =8):从造模第2周起双蒸水灌胃,1次/d,灌胃量按1 mL/100 9,共3周;2)TNBS模型组MG(n =8):从第1周开始TNBS灌肠,灌肠剂量(mL)=体重(g) ×0.003 mL/g,1次/周,造模持续共4周;3)模型+健脾方防治组JP(n =8):从造模第2周开始,在TNBS灌肠后的第2天新增中药健脾方灌胃治疗,灌胃量按1 mL/100 9,1次/d,灌胃持续3周;采用ELISA、免疫组织化学、real-time PCR等技术观察各组大鼠血液、结肠黏膜中与Th17、Treg分化和功能密切相关的IFN-γ、IL-17、RORγt、FoxP3蛋白与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健脾方能通过下调Th1细胞释放的IFN-γ,进而来调节Th1/Th2的平衡,同时也能通过下调Th17细胞分泌IL-17、RORγt炎性反应因子的分泌和促进Treg细胞分泌的抗炎因子FoxP3来调节Th17/Treg的平衡,进而达到防治TNBS诱导的大鼠克罗恩病的作用.结论:健脾方能够通过调节Th 17/Treg细胞平衡中多个关键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的方式,达到预防和治疗TNBS诱导的大鼠克罗恩病炎性反应程度之目的.

2040 条记录 2/102 页 « 12345678...10110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