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09年我国外科学术研究进展

    作者: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

    普通外科学一、肝脏外科近年来,微创技术在肝脏外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主要包括腹腔镜肝切除和各种经皮经肝的消融治疗技术.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使微创外科技术与肝脏外科的联系更加紧密并显著提高了肝脏外科的治疗水平.腹腔镜肝切除已从原来的仅行肝边缘小肿瘤的切除,发展到可行左半或右半肝切除.

  •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的应用

    作者:麦结珍;李巧云;温文敏

    目的 总结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的应用体会.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实施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遵循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对患者实施规范化加速康复护理,包括术前宣教及心理护理,术前评估和准备,缩短禁食水的时间,使用微创手术,减少或尽量不使用鼻胃管减压,减少引流管放置,术后早期进食、早期活动,运用多模式镇痛充分地术后镇痛,观察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 结果 手术包括左半肝切除6例,右半肝切除6例,左外叶切除20例,左外叶联合左尾叶切除2例,其他肝段或联合肝段切除14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6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康复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0±2.3)天,平均住院费用(43 795.6±9 483.2)元. 结论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加速康复护理是手术成功和获得良好疗效的保障.

  •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殷子;卢昕;刘宇斌;简志祥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并筛选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肝切除的1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无术后并发症组与术后并发症组.收集患者临床基本资料、肿瘤学特征以及术前、术中相关指标,分析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138例患者分为并发症组(38例)和菲并发症组(100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5%(38/138).术后并发症与患者性别、年龄、ASA评分、AFP升高(>400 mg/ml)、恶性肿瘤、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大、输血显著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肝恶性肿瘤(OR=8.8,95% CI:2.1~36.6)、手术时间(OR=1.010,95% CI:1.005~1.012)及术中出血大于1000 ml(OR=3.1,95% CI:2.0~7.5)是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肝恶性肿瘤、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大于1000 ml是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腹腔镜肝切除应该在大的医疗中心并由富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施行,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腹腔镜肝切除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陈亚进

    目前,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仍被公认为是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案.微创外科理念的确立,以及肝脏外科技术和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使腹腔镜肝切除技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

  • 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

    作者:何军明

    因为肝脏血运丰富,结构复杂,切面易出血,故腹腔镜肝切除发展缓慢,仅少数大的医疗机构有能力开展,而且切除范围多局限于左肝外侧叶和肝第Ⅳ、Ⅴ、Ⅵ段的病灶.因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难度大,风险大,需要具备成熟的腹腔镜肝切除及开放肝切除技术才能顺利完成,国外仅有几例成功的报道.

  •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对循环、PETCO2和血气值的影响及围术期麻醉处理

    作者:穆娅玲;刘荣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CO2气腹对循环、PETCO2和血气值的影响及术中术后的相关情况.方法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病人14例,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分别于气腹前,气腹后30min、60min、120min,放气腹后10min、30min记录MAP、HR、CVP、PETCO2,气道压及血气值.观察手术时间、气腹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各时段与气腹前相比,MAP、CVP无显著变化;HR、PETCO2、PaCO2、K+气腹后30min明显高于气腹前(P<0.05),pH值气腹后30min明显低于气腹前(P<0.05),气道压气腹后均高于气腹前(P<0.05).结论 CO2气腹导致的高碳酸血症及酸中毒,通过调整分钟通气量、给予NaHCO3可得到纠正.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肝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张兰菊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肝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0例腹腔镜肝切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40例腹腔镜肝切除患者.对照组腹腔镜肝切除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腹腔镜肝切除患者行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做好患者的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术中护理从细节做起,进行体位摆放、术中制动以及心理护理等.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情况、手术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术后SAS(26.0±2.3)分、VAS(1.0±0.2)分、SDS(28.5±3.1)分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1.1±0.4)d、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0.2±7.6)h以及PSQL(2.7±1.2)分与对照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7±0.9)d、首次肛门排气时间(36.1±0.5)h以及PSQL(4.8±1.9)分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满意率(100.00%)和对照组(80.00%)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切除术围手术期内行快速康复护理能有效优化手术指标,提高护理质量.

  •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原发肝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姜云涛;郝志刚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原发肝癌的疗效.方法 将2007年5月至2009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6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腹腔镜肝切除治疗组)33例,对照组(开腹肝切除治疗组)34例,探讨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平均时间为(16.7±4.3)d、术中出血量大于1000 ml的患者比例为6.1%、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3年无瘤生存率为60.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3年总生存率为78.8%,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能够显著降低住院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

  • CO2气腹下入肝血流阻断安全性探讨

    作者:曾新桃;吴硕东;田雨

    内,入肝血流阻断时间适当,CO2气腹下入肝血流阻断是安全的.

  • 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

    作者:徐寅凯;钱海鑫;秦磊;王盛;温阳辉

    目的:分析总结腹腔镜肝切除患者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3月-2016年3月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术的283例患者资料.其中原发性肝细胞肝癌194例,胆管细胞癌31例,肝血管瘤22例,肝内胆管结石27例,局灶性结节增生9例.其中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63例,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31例,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30例,腹腔镜肝段切除术34例,腹腔镜肝局部切除术91例,腹腔镜中肝切除术18例,腹腔镜左三肝切除术8例,腹腔镜右三肝切除术5例,腹腔镜肝尾状叶切除3例.结果:中转开腹者17例.较严重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5例,胆漏7例,肝功能不全11例,腹腔积液23例,肺部感染及胸腔积液9例,其中1例肝功能不全患者因术后肝功能进行性下降,肝衰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余并发症均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并发症重在预防,准确的术前评估,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认真仔细的操作,术后细致的管理均是防治LH术后并发症重要环节.

  • 腹腔镜肝切除术并发症防治对策及中转开腹

    作者:刘荣;胡明根

    2001年全世界行腹腔镜肝切除(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仅约200例.至2004年全球报道LH病例约为700例.与每年数以万计的开腹肝切除相比,LH仍被认为是难度大、风险高的复杂手术.在制约LH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其并发症发生率和中转开腹率是两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一项来自卢森堡的研究总结了1998-2006年17篇(共595例)LH,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5%(4.7%~45%),中转开腹率为8.5%(0~54.5%).

  • 微创技术在肝胆管结石诊治中应用进展

    作者:孙晓东;孙大伟;王广义

    肝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在亚洲国家如中国、韩国及日本比较常见,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胆管解剖异常、胆管狭窄、胆道感染等有关.大多数肝胆管结石会引起病人反复发作胆管炎,若缺乏合理有效的治疗,终可导致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甚至癌变[1].虽然肝胆管结石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治疗较困难,一些复杂的肝胆管结石病人经历反复多次手术治疗仍难以治愈,如何提高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效果是胆道外科医师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 完全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

    作者:

    腔镜技术的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外科手术的方式,位于密闭体腔内的手术正越来越多地通过微小戳孔和应用腔镜来实施.腹腔镜外科技术已逐渐进入成熟阶段,并被用于腹腔大多数脏器的手术,但由于肝脏的体积特点、复杂的管道系统和丰富的血供特征,使得肝脏成为腹腔镜外科发展的后阻力[1].这一世界性难题吸引了众多腹腔镜外科医师积极尝试.在早期文献中腹腔镜肝切除病例多属于外周肝段(S2~S6)、小病灶(直径<5cm)的局限性切除.近年来在腹腔镜下行大范围肝切除的报告逐渐增多,但多数也是对左肝病灶的非规则切除,只有少数肝叶切除的病例.自Azagra等[2] 于1996年报告了首例解剖性左外叶切除后,腹腔镜肝脏外科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Cherqui等[3]甚至成功地在腹腔镜下实施了活体肝移植的供肝(左外叶)切取.Huscher等[4]先在1997年报告了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的病例,但由于腹腔镜下右半肝的切除所存在的技术难度,所以至今没有获得广泛开展,文献中只见到零星报道.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皇家医院的Nicbolas自1999年开始对12例病人试行了腹腔镜下的右半肝切除,其中5例获得成功,5例在手助下完成,2例中转开腹,是目前惟一的一组多病例报道[5].

  • 腹腔镜肝叶切除的术中血流控制与止血

    作者:左芝;成伟;尹新民;蒋波

    控制术中出血是顺利完成手术的先决条件,尤其在肝切除术这种需要面对一个富血脏器的手术.腹腔镜下处理出血困难的特性决定了腹腔镜肝切除的出血预防和处理是手术的重中之重.本文基于腹腔镜手术的特点,从血流控制、断肝止血和维持中心静脉压与腹腔内压平衡三个方面讨论腹腔镜肝叶切除中预防和处理出血的临床问题.选用合理的血流控制手段、合适的断肝器械和方法、熟练的肝脏离断手技、维持中心静脉压与腹腔内压平衡,能够减少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保证手术安全.

  •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

    作者:马西敬;李春颖;沈绍信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肝切除在治疗肝脏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到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记录两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术中输血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术中输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可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中输血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具有较显著的临床作用,值得推广.

  •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影像学表现、临床诊疗及预后分析

    作者:方进智;刘仁伟;张玉忠

    目的 总结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超声、CT、M RI)、临床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病理证实的31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变部位、病灶大径线、病理诊断等资料,统计超声、CT、M RI等检查方法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正确诊断情况,并进行随访,统计并发症,观察疗效.结果 31例患者中,体检发现占位者21例,有症状表现者10例;AST 轻度异常者2例,HBsAg阳性者6例,CA19-9水平升高者1例.影像学检查:①31例患者均行腹部彩超检查,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0例,诊断率为32.26%;9例患者加行超声造影检查,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7例,诊断率为77.78%;②31例患者均行肝脏平扫增强CT扫描,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12例,诊断率38.71%;③11例患者行上腹部M RI平扫及增强扫描,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8例,诊断率72.72%.M RI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彩超及CT(均 P<0.05).病理学检查: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诊断为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病灶直径为2~11 cm,平均(4.6 ± 2.1)cm.治疗方法及预后:31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肝切除18例,开腹肝切除13例.与开腹肝切除比较,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肠道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P<0.05);31例患者随访29例(93.55%),随访时间3~24个月,均存活,生活质量良好,无复发转移.结论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是一种预后较好的肝脏良性增生性病变,多种影像学及病理学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率,对于不能排除肝细胞癌等恶性肿瘤或其他肝脏占位性病变者应行手术切除治疗.

  • 腹腔镜与开腹大范围肝切除治疗肝脏肿瘤的荟萃分析

    作者:陈旭晓;陈拥军;李勤裕;马迪;沈柏用;彭承宏

    目的:采用荟萃分析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大范围肝切除治疗肝脏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大范围肝切除术是≥3个肝段的肝切除手术.计算机检索至2014年6月的PubMed、EMbase、Cochrane、CBM、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相关文献,收集并比较两种方式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2软件对数据行荟萃分析.结果:未获得随机对照试验,纳入7项临床同期对照试验,共863例(腹腔镜组275例,开腹组588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大范围肝切除术中出血量[加权均数差(weight mean difference,WMD)为-158.38 mL,95%CI:-233.81~-82.96,P<0.000 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R=0.47,95% CI:0.35~0.62,P<0.000 01)、术后住院天数(WMD=-4.26 d,95%CI:-4.80~-3.71,P<0.000 01)均优于开腹大范围肝切除术,而手术时间(WMD=1.05 min,95%CI:-24.53~26.62,P=0.94)及术中输血率(RR=0.45,95%CI:0.18~1.15,P=0.10)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科治疗肝脏肿瘤中,与开腹大范围肝切除术治疗肝脏肿瘤作比较,腹腔镜大范围肝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期疗效佳.

  • 腹腔镜右半肝切除联合胆道探查取石T管引流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1例

    作者:崔龙久;叶研硕;冉荣征;范明明;尤天庚;谭蔚锋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21岁,因“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5个月、右上腹反复疼痛1个月”于2017年4月21日入院.体格检查: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朱见腹壁静脉曲张;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征阴性,腹部叩诊鼓音,肝区叩痛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约3~4次/min.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示:右肝内胆管扩张伴结石,胆总管多发结石,可见低信号影(图1A).肝脏增强CT 扫描示:沿右肝管走行区片状稍低密度影,增强后轻度持续强化,延迟期呈等密度;右肝内胆管扩张,胆管内未见异常密度影(图1B).其余各项实验室检查均末见明显异常.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诊断为肝内外胆管结石、胆管炎、ERCP术后,计划行腹腔镜右半肝切除+胆道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

  • 腹腔镜肝切除术的疗效评价

    作者:吴志翀;沈柏用;邓侠兴;詹茜;梁赟;祝哲诚;程东峰;金佳斌;彭承宏;李宏为

    目的 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既往行腹腔镜下肝切除的病例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并对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长期疗效作出初步的评价.方法 2004年9月-2009年5月共有75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术,对其病例资料、围术期数据、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短期疗效、长期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75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患者中,完全腹腔镜下肝切除术50例,手助式腹腔镜下肝切除22例,中转开腹3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64.1±67.2)min,中位出血量为200 mL.术后1~6 d开始进食,1~3 d可下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4±3.5)d.患者术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等指标均迅速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4例(5.3%)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腹腔感染1例,胆漏2例,胸腔积液1例.无1例手术死亡病例.24例患者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肝细胞肝癌,其中2例中转开腹,另外22例行腹腔镜肝切除的肝细胞肝癌患者进行了9~58个月的随访.术后随访满3年的16例患者中,复发5例,其中4例死亡,1例健在;余11例患者无复发迹象.3年生存率为12/16.至今生存期长的患者为58个月,无肿瘤复发迹象.结论 腹腔镜肝切除是安全,有效的,其治疗肝细胞肝癌的根治性值得肯定,术后3年复发率和生存率的初步结果令人满意.

  • 腹腔镜肝切除12例报告

    作者:李平军;杨峻峰;胡伟;袁爱军;嵇振岭;杨德同

    1987年Mouret成功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和经验的不断积累,腹腔镜外科的适应范围在进一步扩大.由于肝脏是人体的储血器官,有肝动脉、门静脉双重供血,加之手术器械的局限性,腹腔镜下肝切除被看作是难度极大的手术[1,2].众多学者做了不少探索,但目前腹腔镜肝切除的适应证还比较局限.我院自开展微创手术以来应用超声刀、多功能手术解剖器等工具行腹腔镜下部分肝切除12例,总结报告如下.

70 条记录 2/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