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化与冠状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丁华荣;梁伟玲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非冠心病组100例,冠心病组100例,其中单支病变组32例,二支病变组33例,三支病变组35例,比较冠心病组(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三组)与非冠心病组间IMT、斑块积分及Gensini冠状动脉造影评分.结果 冠心病组IMT、斑块积分及Gensini评分较非冠心病组明显高(P<0.05);二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IMT、斑块积分及Gensini评分较单支病变组明显高(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IMT、斑块积分呈正相关性,Gensini冠状动脉造影评分与IMT、斑块积分成正相关性(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硬化与冠状动脉硬化成显著正相关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随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增强而加重.

  • 三七总皂苷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颈总动脉厚度及斑块积分的影响

    作者:冯素莲;冯素花;刘俊峰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颈总动脉厚度及斑块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71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三七总皂苷组36例与阿托伐他汀组35例。三七总皂苷组患者给予三七总皂苷100 mg口服;阿托伐他汀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 HDL-C)、低密度脂蛋白( LDL-C))、颈总动脉厚度( CIMT)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TG、TC、CIMT及斑块积分相比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前后,三七总皂苷组患者的LDL-C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阿托伐他汀组患者LDL-C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患者的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及复发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高于三七总皂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颈总动脉厚度及斑块积分均有治疗效果,其安全性三七总皂苷优于阿托伐他汀。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志宽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在冠心病预测、判断严重程度中的意义。方法冠心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心绞痛组62例和心肌梗死组44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健康体检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三组患者颈动脉硬化情况。结果三组入选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级积分等比较,心肌梗死组与心绞痛组高于健康体检组;心肌梗死组高于心绞痛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Crouse斑块积分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能被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很好的检查与发现,可以间接判断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 天津地区脑卒中人群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斑块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魏玮;周长钰

    目的:探讨天津地区脑卒中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状况,评价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积分的年龄分布特点,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天津市地区50岁以上长住人口,以问卷方式筛选出脑卒中患者1083人,其中男性568例(52.4%),女性515(47.6%),平均年龄为(66.03±9.05)岁。按年龄进行分组,所有入选人群进行病史询问,体检及血脂、血糖测定,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其双侧颈动脉IMT及斑块积分情况,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年龄分布情况及其与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1)51~60岁、61~70岁及70岁以上组IMT分别为(0.85±0.18)、(0.95±0.44)及(1.10±0.41)mm;斑块积分为(5.88±3.77)、(6.77±4.99)及(8.44±6.49) mm。均呈70岁以上组>61~70岁组>51~60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血清甘油三酯(TG)为IMT增厚及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颈动脉IMT及斑块积分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TG,为IMT增厚及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颈动脉的超声检测及危险因素的预防对脑卒中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斑块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恒斌;陈丹;吕国晶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斑块分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76例冠心病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及斑块积分;检测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结果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积分0级28例,1级25例,2级18例,3级5例.冠心病患者FMD为(6.94±4.21)%,IMT(1.03±0.32)mm,FIB为(3.24±1.07)g/L,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FIB与FMD存在负相关(r=-0.429,P<0.05),与颈动脉斑块分级存在正相关(r=0.363,P<0.05),与颈动脉IMT无相关性(r=0.09,P 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有更高水平的FIB,冠心病患者血浆FIB与颈FMD存在负相关,与颈动脉斑块分级存在正相关.FIB水平能反映内皮功能受损的程度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临床上加强降纤治疗对延缓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受损及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可能有重要的作用.

  •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相勇;董平栓;汪砚雨;王红雷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每个疗程前10天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0.4 g加入5%葡萄糖500 mL,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内皮素1(ET-1)、血栓素(TXB2)、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值、颈动脉内径(CAD)及斑块面积、斑块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09%和90.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C、TG和LDL-C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TC、TG和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ET-1、TXB2、hsCRP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ET-1、TXB2、hsCRP、NO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面积、斑块积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斑块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颈动脉粥样斑块硬化患者的血脂及血管内皮因子水平,降低斑块积分,保护血管内皮,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分型与斑块积分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雪玲;韦艾凌;骆峰;雷蓓;伍业冬;李坚

    目的:通过测量原发性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积分.探讨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与这些指标的相关性,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客观化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阴阳两虚证(10例),痰湿壅盛证(14例),阴虚阳亢证(28例),肝火亢盛证(8例)及30例正常血压对照组,应用高分辨力超声对颈总后壁的内膜内表面到中膜外表面的距离(IMT) 测量, 同时注意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位置、数量及斑块性质等.结果:高血压病各证型与正常对照组的IMT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高血压病组各证型之间IMT比较,差别也非常显著,高血压病各证型之间IMT值比较,阴阳两虚、痰湿壅盛>阴虚阳亢>肝火亢盛.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比较,差别也非常显著,高血压病各证型之间斑块积分值比较,痰湿壅盛>阴阳两虚>阴虚阳亢、肝火亢盛.结论:颈动脉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法可作为高血压病中医分型的辨证的参考指标.

  • 浅谈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积分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作者:刘福娟;张小勇;姜小波;李进;华捷

    目的:探讨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积分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我院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7例及非冠心病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这两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积分,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及颈动脉分叉的IMT值和斑块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颈动脉斑块的积分及数量均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呈正相关,临床上可通过对患者的颈动脉进行超声检查来检测上述指标。

  • 颈动脉内膜硬化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

    作者:西雁;张峰;葛均波

    目的:探讨冠心痛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冠脉造影的胸痛患者56例(男性46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71±9岁,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无冠脉病变组、单支冠脉病变组、多支冠脉病变组.对所有入选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测定颈动脉IMT值和斑块积分.结果:无冠脉病变组和单支冠脉病变组的颈总动脉IMT值均显著低于多支冠脉病变组(分别为0.77±0.24和0.92±0.25比1.24±0.55,均P<0.05),3组的颈动脉平均斑块积分(分别为0.3、1.4和2.5)随冠脉病变血管支数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硬化程度可初步预测冠脉的病变情况.

  • 益气活血疗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宋书婷;韩辉;郑明翠;马士才;奚亚明;王艳昕;杨文明

    目的:系统评价益气活血法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至2018年国内外发表的关于益气活血法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运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10个RCT,干预措施治疗组为具有益气活血功效的相关汤药,对照组均为常规西药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西药对照组相比,益气活血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比数比(OR)合并值达3.47,95%CI[1.91,6.31];在改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方面,益气活血干预组较对照组效果更显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07,95%CI(-0.09,-0.05),P<0.00001];对于颈动脉硬化斑块积分,益气活血干预组也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001).结论:益气活血法在促进斑块的稳定及消退方面或者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方面具有颇为重要的作用.

  • 基于“微型积证”理论分析颈动脉硬化患者中医证型特点

    作者:王婷;叶小汉;吕洪雪;吕颖顺

    目的:在“微型积证”理论基础上,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提高动脉粥样硬化辨证论治水平.方法:19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通过四诊辨证为气滞痰瘀互结证、气虚痰瘀互结证、血虚痰瘀互结证、阴虚痰瘀互结证、阳虚痰瘀互结证证型,同时采集患者年龄、血脂水平、内膜-中膜厚度(IMT)以及斑块积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各证型分布有差异,其中气虚痰瘀互结证比例高,血虚痰瘀互结证比例低.平均年龄存在差异,其中气虚痰瘀互结证平均年龄大,阴虚痰瘀互结证次之,气滞痰瘀互结证平均年龄小.各证型之间的血脂水平具有差距,其中气虚痰瘀互结型总胆固醇(CHO)水平高,与气滞痰瘀互结、血虚痰瘀互结及阳虚痰瘀互结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痰瘀互结证以及阴虚痰瘀互结证IMT均高于其他三种证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痰瘀互结证斑块积分较其他四个证型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瘀互结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病理基础,各证型在平均年龄、血脂水平、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积分方面存在差异.

  • 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

    作者:关平;刘春艳;张大东;蒋健

    目的:研究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痛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观察230例冠心病患者与41例非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形成情况和斑块积分.结果:颈动脉IMT与斑块发生率和斑块积分在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检查颈动脉硬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可帮助评估预后.

  • 降脂消斑片对痰热血瘀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戴蓓;程丑夫

    目的:探讨降脂消斑片治疗痰热血瘀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超声诊断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且中医辨证分型为痰热血瘀型患者共30例,给予JZXBP治疗,疗程为3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B超检查中内膜厚度(IMT值)、斑块积分等指标的变化,并对血脂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或消除,中医证候积分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超检查中测得IMT值及血管斑块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以及治疗后TC、TG、LDL-C、HDL-C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降脂消斑片是治疗痰热血瘀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中成药,能有效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促进粥样斑块的消退,并能有效降低TC、TG、LDL-C的水平,升高HDL-C的水平.

  • 山楂消脂胶囊对代谢综合征并颈动脉硬化患者颈动脉IMT和斑块积分的影响

    作者:王文会;赵华云;陈伟强;杨红蕾;刘照宏;梁彤

    目的:观察山楂消脂胶囊对代谢综合征(MS)并颈动脉硬化(CAS)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斑块积分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2例MS并C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改善生活方式并控制好相关危险因素,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山楂消脂胶囊,疗程为6个月.观察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的IMT和斑块积分,并测定治疗前后Hs-CRP、Hcy|HOMA-IR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颈动脉IMT和斑块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可明显降低Hs-CRP、Hcy、HOMA-I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山楂消脂胶囊可能通过降低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斑块中的脂质含量,抗炎症反应,抗胰岛素抵抗,减轻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和斑块积分,从而稳定斑块,减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 冠心病患者心脏结构改变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冰生;程颖;解强;林桂雄;吴钰燕;冯燕玲;李劲草;涂昌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积分与冠心病患者室间隔及左室重量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76例冠心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IMT、斑块积分及心脏结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四根血管中任何一支狭窄≥50%的患者诊断为冠心病.结果 冠心病患者IMT为(1.03±0.32)mm.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积分情况为:0级28例,1级25例,2级18例,3级5例.冠心病患者心脏超声结果 显示:室间隔厚度为(11.26±1.87)mm,左室后壁厚度为(9.74±1.22)mm,左室重量指数(LVMI)为(155.27±18.10)g/m2.冠心病患者室间隔与颈动脉内膜厚度存在负相关(r=-0.345,P<0.05);LVMI与IMT存在正相关(r=0.369,P<0.05);在排除患者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因素影响之后,室间隔、LVMI与颈动脉内膜厚度仍存在相关(r分别为-0.361及0.367,P<0.05).室间隔及LVMI与颈动脉斑块积分无相关性.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中,室间隔与IMT存在负相关,LVMI与IMT存在正相关,通过超声检测冠心病患者IMT,可能有助于预测患者心脏结构的改变.

  • 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斑块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冰生;程颖;解强;林桂雄;吴钰燕;冯燕玲;李劲草;涂昌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斑块分级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相关性.方法 冠心病患者76例与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及斑块积分,检测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结果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积分0级28例,1级25例,2级18例,3级5例.冠心病患者FMD为(6.94±4.21)%, IMT(1.03±0.32)mm, FIB为(3.24±1.07)g/L,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FIB与FMD存在负相关(r=-0.429,P<0.05),与颈动脉斑块分级存在正相关(r=0.363,P<0.05),与颈动脉IMT无相关性(r=0.09,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FIB水平升高,冠心病患者血浆FIB与颈FMD存在负相关,与颈动脉斑块分级存在正相关.FIB水平能反映内皮功能受损的程度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临床上加强降纤治疗对延缓冠心病患者内皮功能受损及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可能有重要的作用.

  • 冠心病患者hsCRP与颈动脉斑块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冰生;程颖;解强;林桂雄;吴钰燕;冯燕玲;李劲草;董吁钢;麦炜颐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lMT)和斑块积分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88例冠心病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颈动脉IMT及斑块积分,冠心病患者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分级分为无斑块组、1级斑块组、2级斑块组和3级斑块组.并检测88例冠心病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液中hsCRP.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四根血管中任何一根血管狭窄≥50%即诊断为冠心病.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血浆hsCRP水平及颈动脉IM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hsCRP水平在冠心病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clMT在冠心病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中无一例患者出现颈动脉斑块.冠心病患者血浆hsCRP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积分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4,P<0.05;冠心病患者血浆hsCRP水平与clMT无相关性.结论 通过检测血浆hsCRP水平可反映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

  • 叶酸、维生素 B6、甲钴胺联合干预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叶芳;羊洁;张欣;郭富强

    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6、甲钴胺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 ,Hcy)血症患者的血Hcy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积分的影响。方法将入组的52例急性脑梗死伴高Hcy血症患者采用区组随机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予叶酸2.5 mg qd,维生素B610 mg tid,甲钴胺500μg bid,持续3月;对照组除上述B族维生素治疗以外均与干预组相同。两组均于基线及3月时行血脂、血Hcy、颈动脉彩超检查,并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干预后的总胆固醇(干预组内P=0.022,对照组内P<0.001)、LDL-C(干预组内P =0.016,对照组内P<0.001)水平均较基线水平显著下降,甘油三酯及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 P>0.05);3个月时,干预组血Hcy水平( P<0.001)及斑块积分较基线时明显下降( P =0.027),并且显著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5.164,-3.530;P值分别为<0.001和0.001),而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及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叶酸、维生素B6、甲钴胺联合治疗高Hcy血症安全有效,且可明显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是高Hcy人群缺血性卒中治疗的有益补充。

  • 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唐志刚;顾婷婷;朱红燕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抗凝、溶栓、降压、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方式,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20 mg/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TG、TC、HDL-C、LDL-C)、C反应蛋白(CRP)、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斑块积分的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LDL-C和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TG和HDL-C水平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的变化(P>0.05).两组患者的N1HSS评分和板块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CRP水平、NIHSS评分以及斑块积分,使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提升,是急性脑梗死早期治疗的理想用药之一.

  • 益气活血散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庄锦莉;李剑飞;文霞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散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颈动脉斑块患者6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益气活血散+阿托伐他汀),观察12w。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劲动脉IMT),斑块面积,斑块积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IMT和斑块面积均缩小,斑块总积分减少,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基础上,合用益气活血散能够显著缩小颈动脉IMT和斑块面积,减少斑块总积分。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