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表达和微血管密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骏;孙振柱

    恶性实体肿瘤的生长、扩散和转移都依赖于其间质血管的生成,而血管的形成又受多种相关因子的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A)就是其中重要的因子之一.我们通过检测乳腺癌标本中VEGF-A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探讨VEGF-A和MVD的表达水平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以期判断它们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

  • CD105、CD133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表达情况及生物学性状的体外研究

    作者:张俊松;汪宏;吴立胜

    目的 观察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CD105、CD133的表达情况并对不同亚群的生物学性状进行体外研究.方法 采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HepG-2.流式细胞分选仪检测CD105、CD133表达情况并分选出CD105+ CD133+、CD105-CD133+、CD105+ CD133-、CD105-CD133-亚群.CCK-8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各细胞亚群增殖及侵袭能力;软琼脂培养试验检测细胞成球能力.结果 四种不同细胞亚群的比例分别为99.57%,0.2%,0.2%和0.03%.CD133阳性亚群增值能力和成球能力较CD133-及未分选细胞强;而CD105+亚群侵袭能力较CD105-及未分选细胞强.结论 CD105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表达与其侵袭能力有关,CD133与其增殖成球能力有关.CD105+ CD133+亚群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具有干细胞特性.

    关键词: CD105 CD133 肝癌干细胞
  • CD105在下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勋;杨振刚

    目的 探讨CD105在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评价微血管密度(MVD-CD105)在下咽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CD105单克隆抗体,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7例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分析与下咽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CD105标记的MVD在癌旁组织与下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在不同病理分化程度的下咽癌患者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T3+T4期的MVD表达值为(40.35±6.43)显著高于临床T1+T2期的MVD表达值为(25.39±5.87),颈淋巴结转移组平均MVD表达值(39.67±6.67)显著高于无颈淋巴结转移组MVD表达值(23.82±5.00).结论 CD105是肿瘤新生血管的标志,其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CD105)可以作为下咽癌肿瘤发生、转移的重要的参考指标.

  • 人结肠癌HT-29移植瘤不同生长阶段微血管密度及相关因子的表达研究

    作者:白丽淼;黄晓峰;徐寒梅

    目的:探讨CD31、CD105、HIF-1α、VEGF在人结肠癌HT-29裸鼠移植瘤不同生长阶段的表达。方法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分别在肿瘤体积<100 mm3、100~300 mm3、>300 mm3剖取组织,用免疫组化 Envision 两步法检测CD31、CD105、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HT-29裸鼠移植瘤体积在<100 mm3、100~300 mm3、>300 mm3时, CD31标记的MVD( CD31-MVD)分别为37.40±4.17、18.80±1.72、14.20±2.23;CD105标记的 MVD(CD105-MVD)分别为22.80±3.54、15.60±1.35、10.20±2.48;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20%±0.83%、40.73%±6.29%、13.41%±1.20%;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0%±2.97%、11.89%±1.94%、80.62%±3.47%。不同体积组间,CD31-MVD、CD105-MVD、VEGF阳性表达率、HIF-1α阳性表达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HT-29裸鼠移植瘤在不同生长阶段时,组织内微血管密度及血管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不同。微血管密度、VEGF、HIF-1α的表达与肿瘤体积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大肠腺癌组织CD105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健;周士福;吴玉玉

    目的分别以CD105、CD34作为血管生成的标记物,对照研究大肠腺癌组织中血管生成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62例大肠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的CD105、CD34抗原进行染色,检测肿瘤内微血管密度;对肿瘤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染色检测增殖指数.应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以CD34作为血管生成的标记物,平均凋亡指数在有较低微血管密度的患者和有较高微血管密度的患者间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4.67±2.07和4.16±1.85,P=0.315).相反,以CD105作标记物,平均凋亡指数在较低微血管密度的患者显著高于有较高微血管密度的患者(分别为5.03±2.10和3.85±1.67,P=0.017).CD34或CD105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结果表明血管生成的减少可引起肿瘤细胞凋亡的增加而不影响其增殖.

  • 乳腺癌和导管内增生性病变CD10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白冬雨;马鸿达;古强

    目的 探讨CD105在乳腺癌和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作为肿瘤新生血管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 检测70例乳腺癌、64例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和18例正常乳腺组织中CD105及三种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bFGF和PDGF的表达,并对其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变区周围MVD明显高于病变区内的MVD,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学分化程度低、临床TNM分期高、淋巴结转移阳性以及VEGF、bFGF和PDGF表达阳性的患者中,CD105表达明显升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105主要在处于增殖状态的血管内皮细胞上表达,在标记肿瘤组织新生血管方面的特异性优于泛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可作为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AEG-1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与肿瘤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刘秀华;吴春林;许海刚;王莉莉

    目的 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以及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系,分析AEG-1的表达及新生血管形成在食管癌侵袭、转移及预后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163例ESCC组织、20例非癌食管组织中的AEG-1及CD105标记的MVD值,并分析AEG-1的表达及MVD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AEG-1在ESCC组及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非癌组及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织学分级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05标记的MVD在ESCC组明显高于非癌组,在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级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AEG-1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428,P<0.05).结论 AEG-1高表达可能与肿瘤血管发生及肿瘤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 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姚美珍;谭布珍;胡炜华

    目的:通过CD105标记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的微血管,探讨新生血管的生成和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用CD105标记组织中的微血管,测定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卵巢恶性肿瘤组中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微血管密度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68,P<0.01),Ⅲ+Ⅳ期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无性细胞瘤中MVD值63.1±6.9,未成熟畸胎瘤中MVD值76.8±9.8,卵黄囊瘤中MVD值109.5±4.7,胚胎癌中MVD值98.9±7.8,两两比较,卵黄囊瘤与无性细胞瘤,卵黄囊瘤与未成熟畸胎瘤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性细胞瘤与未成熟畸胎瘤之间的MV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新生血管的生成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及预后有关,微血管密度可成为一个判断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指标,为临床提供病理学依据.

  • IME-FICC 法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膀胱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临床意义

    作者:江伟凡;熊建华

    目的:探索一种早期发现膀胱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方法。方法选择患有膀胱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健康志愿者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磁珠阴性富集技术结合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IME-FICC)检测膀胱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联合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仪方法(FCM)检测膀胱癌患者外周血 CD105、CD146,并对比其测定结果。结果研究组的外周血CK20、CD105、CD146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癌患者外周血CK20、CD105、CD146对预测膀胱癌微转移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为膀胱癌微转移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 微血管模式、密度及影像学参数对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的关系

    作者:王蕊;李立恒;谢丽娟;胥爱文;王钟华

    目的 探讨微血管模式、密度以及影像学参数与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148例,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CD31、CD105单克隆抗体表达及检测涎腺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比较CT灌注参数、微血管密度(MVD)参数在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CD31在恶性肿瘤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05在恶性肿瘤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灌注参数BF、BV、PS值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MTT参数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分析肿瘤各灌注各参数值与MVD的相关性,结果显示BF、PS、BV、MTT与MVD之间呈正相关性.结论 CT灌注参数可较准确地定量分析肿瘤血流灌注状态,微血管密度(MVD)、CD105可特异性标记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预后的评价中发挥着有积极作用.

  • TSLC1和 CD105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称意;原野;罗卫民;郭家龙

    目的:探讨TSLC1和CD105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6例食管癌组织标本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TSLC1和CD105的表达,RT-PCR检测TSLClmR-NA的表达。结果 TSLC1在食管癌组织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率(P<0.05),CD105在食管癌组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率(P<0.05),食管癌组织中的MVD值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MVD值(P<0.05);RT-PCR检测显示TSLCl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相对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强度( P<0.05);TSLC1的阳性表达率与TNM分期、病理分级明显相关(P<0.05),CD105的阳性表达率与是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病理分级明显相关(P<0.05)。结论 TSLC1和CD105表达与食管癌存在相关性,有可能作为食管癌诊断、进展及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作为食管癌治疗的新靶点。

  • VEGF与CD105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作者:李夏芳;王建中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D105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VEGF和CD105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手术切除的70例卵巢癌进行染色和血管标记,并取20例正常卵巢组织对照,测定VEGF的表达及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CD105-MVD)。结果:VEGF及CD105在卵巢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01),VEGF的阳性表达及CD105-MVD与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是否伴淋巴结转移及有相关性(P<0.001),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与CD105-MVD呈显著正相关(r2=0.612,P<0.001)。结论:研究表明上皮性卵巢癌中VEGF和CD105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卵巢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并为术后辅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中期因子和CD105在下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勋;李勇强

    目的 探讨中期因子MK和CD105在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7例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K的表达和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分析与下咽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MK的阳性表达率为68.08%,MK表达为阳性时CD105标记的MVD值(37.21±7.94)明显高于MK表达为阴性时的MVD值(25.11±7.94)(P<0.01),二者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MK及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与下咽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与下咽癌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可作为一组有价值的肿瘤标记和预后指标.

  • 胃癌螺旋CT强化与微血管密度表达关系的研究

    作者:吴国森;唐咏梅;王向明;金其材

    目的:探讨探讨术前胃癌螺旋CT强化与CD105标记的血管密度的关系,评价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0例经病理证实为胃癌患者术前行CT增强扫描,术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D105标记的血管密度,探讨其表达的关系及不同临床特征的意义.结果:螺旋CT分期与.TNM临床分期完全符合率为84.28%,不同浸润深度、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比较中,螺旋CT扫描的强化值与血管密度的表达差异显著,且胃癌中螺旋CT扫描的强化值及血管密度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胃癌患者术前行螺旋CT强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能对早期判断患者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 胃癌CT分期与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作者:苏卫年;黄伟强

    胃癌的CT检查已广泛应用临床.CT强化特征一般认为,局部胃壁增厚超过5mm,并伴有正常胃壁多层结构的消失或显著异常强化为胃癌的CT诊断标准.本文关注CT强化与胃癌中血管生成的关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人们发现的首个血管生成的促进因子,对肿瘤中新生血管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1].CD105是血管新生的特异性标志物,尤其是标记肿瘤中新生的活跃血管,特异性强,其效果明显优于CD34及F8因子.我们观察胃癌患者术前CT增强扫描结果与肿瘤中VEGF和CD105表达的关系,探讨其临床价值.

  • iNOS在HBV相关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肿瘤血管形成及R0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意义

    作者:王祖森;吴力群;姚如勇;李玉军;伊鑫;耿超;胡维昱;韩冰

    目的:研究i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VEGF、CD105在HBV相关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和iNOS的表达与R0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PV-6000两步法检测248例HBV相关HCC组织标本iNOS、VEGF和CD105的表达,应用RT-PCR检测-80℃低温冰冻HBV相关HCC标本20例iNOSmRNA的表达,分析iNOS的表达与VEGF、MVD-CD105的表达的关联以及与HCC患者R0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均检测到iNOS HBV相关HCC组织中表达,iNOS阳性表达组中组织学分化呈中低分化者、血管癌栓和TNM Ⅰ-ⅣIV期者显著多于iNOS阴性表达组(P<0.05).iNOS的阳性表达组中VEGF、MVD-CD105的阳性表达增高(P=0.032、0.020),iNOS阳性表达者其早期复发率高于阴性表达组(P=0.030),Cox回归分析表明iNOS阳性表达是HCC早期复发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在HBV相关HCC的患者组织中iNOS阳性表达与血管形成有关,iNOS阳性表达组肝外转移率高并且预示早期复发.

  • MMP-9和CD105在胃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胡剑平;毛岸荣;辛海贝;黄河;朱浩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新生血管标志物CD105在胃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选取病理科存档的胃癌患者术后组织蜡块,其中胃癌组织54例、癌旁组织37例(距离癌组织>3 cm)、正常胃黏膜组织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种组织标本中的MMP-9、CD105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胃癌组织中的MMP-9阳性表达率72.22%,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9.73%)和正常胃黏膜组织(5.00%,P< 0.05),胃癌组织中MVD计数(43.7±8.9)个/视野,显著多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的MMP-9 阳性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的MVD在胃癌低分化、淋巴结转移、浆膜及浆膜下层浸润、Ⅲ+ Ⅳ分期中计数显著增高(P<0.05).MMP-9及CD105表达变化可以鉴别诊断胃癌,同时有利于对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恶性程度进行评估.

  • CD105、BMP9在绒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作者:王晓雨;王文泽;杨隽钧;冯会敏;何瑜;向阳

    目的:研究绒癌化疗前后组织中CD105和BMP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绒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和预后提供判断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诊治的绒癌患者的石蜡组织标本41例,其中化疗前(初治组)标本8例,化疗后(化疗组)标本33例.免疫组化法检测CD105和BMP9在绒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CD105和BMP9表达与绒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初治组中CD105在细胞型、合体型滋养细胞中呈强阳性,在中间型滋养细胞中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BMP9在中间型滋养细胞中呈强阳性表达,在细胞型、合体型滋养细胞中呈中等阳性表达.不同患者化疗前绒癌组织中CD105、BMP9表达具有相似性.化疗后,CD105、BMP9表达均减弱,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术前血清β-HCG、是否转移等无关,与患者复发呈正相关.细胞型和合体型滋养细胞中CD105和BMP9表达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D105和BMP9在绒癌化疗后组织中表达下调,其表达水平可能与患者化疗耐药的产生和不良预后有关.

    关键词: 绒癌 化疗 耐药 CD105 BMP9
  • CD105在恶性肿瘤诊断、预后及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鹿群

    近年的研究表明,CD105是新生血管的标志,与肿瘤组织的浸润、转移有关。现综述CD105的结构、功能及其在恶性肿瘤的诊断、预后、生物治疗方面的作用。

  • CD105、P63、HSP70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

    作者:孙澜;陆建云;华纲;陆正中;赵彬彬;冯一中

    目的:评价CD105、P63、HSP70在尖锐湿疣(CA)中的表达及其在C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CA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及10例正常包皮中CD105、P63、HSP70的表达.结果:(1)CD105在CA组织中表达于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几乎不表达于正常组织;(2)P63在CA组织中主要表达于基底层、棘层和颗粒层,正常组织中主要表达于基底层;(3)HSP70在CA组织中表达于胞浆和胞核;(4)CA组织中,CD105、P63、HSP70三者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以CD105标记的MVD值及P63、HSP70在CA组织中均高表达,且三者无相关性,提示它们作为不同的中间介质可能在CA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295 条记录 8/15 页 « 12...567891011...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