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广州地区海产品中创伤弧菌病原学特征分型

    作者:张晶;张欣强;周勇;陶霞;吴新伟

    目的 研究广州地区海产品中分离的创伤弧菌的毒力相关基因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状况,初步建立区域PFGE溯源数据库,为该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食源性疾病溯源提供支持.方法 对68株创伤弧菌进行毒力相关基因鉴定和PFGE分型,采用BioNumerics软件分析聚类关系.结果 海产品中分离的创伤弧菌均为溶血素A基因(vvhA)核酸阳性,vcgC/E和16S rRNA A/B分型结果显示,共有5种基因型别,分别有CB型、EA型、CAB型、CA型和EB型.共检测出42株为BT1型.PFGE分型结果显示68株创伤弧菌有52种PFGE型别.结论 广州地区海产品中分离的创伤弧菌PFGE型别多,且相互之间关系分散;毒力相关基因型以CB型为主.

  • 霍乱弧菌产毒株的形成

    作者:张萍;阚飙;王多春

    在细菌进化过程中,非致病菌向致病菌进化的一个主要策略是由携带毒力基因的噬菌体进入宿主菌,并在宿主细菌中进行基因交流,改变宿主菌的表型或增加宿主菌的毒力,使无致病力的菌株转变为致病菌.本文就致病性霍乱弧菌的分子进化、CTXΦ和VPI基因家族的结构、功能和基因组的多样性,以及CTXΦ基因组整合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综述.

  • 钩端螺旋体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布特点分析

    作者:赵莉;蒋秀高;聂一新;肖玉春;徐建国

    目的探讨钩端螺旋体(钩体)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布特点.方法根据钩体赖型赖株全基因组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资料,选择了12个可能与钩体毒力相关的基因,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中国问号钩体38株参考菌株和81株分离的野生菌株,以及12株非致病性的双曲钩体共131株菌株进行了检测.结果问号钩体中各毒力相关基因分布广泛,双曲钩体中仅检测到个别毒力相关基因.lipL32基因存在于所有检测的问号钩体,lipL36基因在问号钩体不同菌株中的变异较大,阳性检测率为0%~90.91%;la1608基因在问号钩体黄疸出血群菌株中阳性检测率为87.50%,而在其他血清群菌株间阳性检测率为0%~25.00%,sphA基因仅在问号钩体少数菌株中能检测到,阳性检测率为17.65%,且在中国赛罗群哈焦型参考菌株中未检测到.结论这些基因可能是问号钩体重要的毒力相关基因.其中lipL32可能是问号钩体各血清群菌株共同抗原的编码基因;lipL36基因可能和问号钩体血清群特异性和多样性有关;la1608基因可能是黄疸出血群菌株特有的基因;哈焦型菌株与问号钩体菌株在基因结构具有较大的差异.

  • 毒力岛和细菌毒力的进化

    作者:徐建国

    近年来,在医学细菌学领域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毒力岛(Pathogenicity island)[1]. 毒力岛的发现和研究对了解细菌致病性和毒力因子具有重要的意义. 毒力岛早是用来描述泌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两个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编码许多毒力相关基因的、不稳定的染色体DNA片段[1]. 近年来人们发现在许多病原性细菌中都存在着毒力岛,毒力岛的定义也有了较大的改变.

  • 小鼠吸入性鼠疫病理学和毒力相关基因的体内转录

    作者:王虹;刘海洪;吴小红;高亚兵;王津;郭兆彪;彭瑞云;宋亚军;李才;杨瑞馥

    目的 探讨吸入感染鼠疫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重要鼠疫菌致病相关基因的体内表达规律.方法 采用滴鼻法建立小鼠吸入性鼠疫感染模型,并观察不同感染时间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感染小鼠组织中鼠疫菌5种毒力相关蛋白及其基因(caf1、lcrV、lcrG、pla、psaA)的表达和转录.结果 鼠疫菌吸入后可诱导小鼠产生肺鼠疫型和非肺鼠疫型鼠疫.在小鼠体内感染状态下的鼠疫菌体表面能够检测到上述5种毒力相关蛋白的表达.其毒力基因的转录呈时相、组织差异性.结论 在体内感染状态下,5种毒力相关蛋白均呈菌体表面可检测到的表达;各毒力相关基因在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中转录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可能与其功能及宿主细胞的作用密切相关.

  • 烟曲霉毒力相关基因体内和体外表达的差异

    作者:张丽娟;王明悦;万喆;李若瑜

    近年来,由烟曲霉引起的侵袭性曲霉病(IA)在免疫受损患者中发病率显著增高.虽然新的抗真菌药物不断出现,该病的病死率仍高于50%[1].为寻找新的治疗靶点,近年来针对烟曲霉的毒力因子做了很多研究.目前已证实的毒力相关基因主要有pksP,fos-1, rhbA, pabA, lysF,cpcA 等[2],但这些基因在感染时表达情况的研究还很少.本研究拟应用竞争性定量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competitive RT-PCR)检测这些基因体内和体外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探讨毒力基因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 宁波地区环境中副溶血弧菌血清学及毒力相关基因研究

    作者:张伟丽;陈晓;张文;叶先飞;陈瑜

    目的 了解宁波地区环境来源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血清学特点及毒力相关基因分布.方法 采集并分离2013年6-10月宁波地区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对其进行O、K抗原血清学分型;并采用PCR或多重PCR的方法来检测溶血素基因(tlh、tdh、trh)、大流行群遗传标志基因(toxRS/new、orf8)和Ⅲ型分泌系统(T3SS1、T3SS2α、T3SS2β)基因.结果 从海产品样本中分离鉴定到44株副溶血弧菌的菌株,分属于20种血清型,型别多样,未见优势血清型;溶血素基因检测发现3株tdh+ trh致病性菌株,遗传标志基因检测发现1株tdh+ trh toxRS/new+大流行株,其血清型为O3:K6型;Ⅲ型分泌系统基因检测发现T3SS1基因存在于所有的副溶血弧菌菌株中,而T3SS2α基因则主要分布在tdh+的菌株中.结论 宁波地区环境中副溶血弧菌致病性菌株和大流行株的检出,说明该地区具有潜在的食源性疾病爆发的风险.

  • 007拟态弧菌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布

    作者:

  • 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毒力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

    作者:张仁刚;张洁;敬保迁

    目的 观察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的毒力相关基因表达情况.方法 制备杜氏利什曼原虫、婴儿利什曼原虫、热带利什曼原虫、硕大利什曼原虫和墨西哥利什曼原虫等5种7株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的总RNA,采用半定量RT-PCR法,以α-微管蛋白基因和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GAPDH)作为阳性对照,根据GenBank公布的GDP甘露糖焦磷酸酶基因(GDPMP)、A2抗原相关蛋白基因(A2rel)、脂磷酸多糖合成蛋白1基因(LPG1)、脂磷酸多糖合成蛋白2基因(LPG2)、动基体膜蛋白11基因(KMP-11)、胱氨酸蛋白酶C基因(CPC)、亲水性酰化表面蛋白B1基因(HASPB1)、胱氨酸蛋白酶2基因(CPB2)、胱氨酸蛋白酶B2.8基因(CPB2.8)和热激蛋白100基因(CLP b)等毒力相关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分析以上各基因在各种(株)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各毒力基因在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的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中的表达明显不同,HASPB1基因在7个种(株)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和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中均表达,GDPMP、LPG1、LPG2、CPB2.8、CPB2、A2rel和CLP基因分别在特定种(株)的前鞭毛体和/或无鞭毛体中表达,CPC基因仅在杜氏利什曼原虫SC10株和硕大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内表达,KMP-11基因在7个种(株)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或无鞭毛体内均不表达. 结论 毒力相关基因的表达存在种特异性和期特异性.

  • 北京市西城区2005-2007年志贺菌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与分析

    作者:张晶波;李达;崔京辉;吉彦丽;王丽萍;王永全

    目的 对西城区2005-2007年来收集的志贺菌进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并分析其分布情况,同时建立多重PCR方法检测志贺菌.方法 利用志贺菌中四个主要毒力相关基因ipaH、ial、set1A、set1B的引物分别对所收集的志贺菌进行PCR方法检测与分析,并且建立了毒力相关基因多重PCR方法的反应条件.结果 ipaH基因存在于所有志贺菌中,set1A、set1B基因仅存在福氏志贺菌中,ial基因在反复复苏的菌株中检出率有所下降,尤其以宋内缺失率高(49%);多重PCR方法检测志贺菌方便快捷,而且可以初步分型.结论 志贺菌菌型分布发生了变化,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布也相应地有所不同;多重PCR具有志贺菌的快速诊断价值.

  • 12株中国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毒力和耐药相关基因分子特征研究

    作者:程颖;卢金星;鄢盛恺;贾红兵;李文革

    目的 初步研究中国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毒力和耐药相关基因分子特征.方法 采用常规PCR分别检测艰难梭菌A、B毒素的基因tcdA和tcdB、二元毒素(Binary toxin)的cdtA、cdt B基因、和克林霉素耐药相关基因erm B.对其中的产毒艰难梭菌用常规PCR检测16S-23S间隔区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再用E-test 检测对氨比西林(AC)、克林霉素(CM)、甲硝唑(MZ)、万古霉素(VA)的药物敏性.结果 12株艰难梭菌中8株为毒素阳性,其中A+ B+ 为5株,A- B+ 为3株,分别占62.5%和37.5%;二元毒素均为阴性;耐药基因erm(B)阳性为4株,占50%.8株产毒株中有4个基因型别,以ZR I为主,占62.5%.产毒株对氨比西林、克林霉素、甲硝唑、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7.5%、87.5%、12.5%、0.未发现027型和078型高致病株.结论 艰难梭菌产毒株分离率高达66.7%;中国产毒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存在明显的基因多态性,分属于以ZR I为主的4个基因型别;艰难梭菌产毒株对氨比西林、克林霉素、甲硝唑均有一定耐药现象,但对万古霉素敏感.

  • 隐孢子虫致病和疫苗候选蛋白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珍珍;张璐;张龙现;菅复春

    隐孢子虫病严重影响了人和动物的健康,对人类公共卫生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目前尚无有效药物防治隐孢子虫病.研究表明,隐孢子虫的毒力相关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对宿主的影响,贯穿整个感染和发病阶段.因此,找到与虫体黏附及侵入宿主细胞相关的毒力基因,并研究其编码蛋白的功能,对防治隐孢子虫病药物和疫苗的研制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隐孢子虫部分毒力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隐孢子虫病的防治与疫苗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工具.

  • A/E大肠杆菌LEE致病岛

    作者:刘军;孙洋;冯书章;姜力

    致病岛(pathogenecity island)是细菌染色体上编码毒力相关基因的特殊区域,是在细菌学领域对致病性细菌致病机理的研究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是某些致病性细菌在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获得的毒力基因.人们发现在许多病原性细菌中都存在着致病岛,致病岛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1)致病岛是一组编码细菌毒力因子的基因簇,是染色体上一个分子量较大的片段;(2)致病岛两端通常具有重复序列(RS)或插入元件(IS);(3)G+C含量与宿主菌染色体G+C含量有明显差异;(4)不稳定,含有潜在的可移动元件;(5)通常位于细菌染色体tRNA位点上.致病岛的发现与研究为我们了解细菌的致病性及毒力因子提供了新的途径.

  • 一个新的TonB依赖的基因岛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任志鸿

    毒力岛早是用来描述泌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染色体上的两个大分子量、编码许多毒力相关基因的、不稳定的外源DNA片段.细菌毒力岛不仅赋予宿主菌特殊的致病能力或某些性状,而且与细菌进化和新病原菌出现有关.有些基因簇与细菌新陈代谢等功能有关被统称为"代谢岛"或"基因岛".

  • 霍乱弧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分析

    作者:詹銮峰;王晓萍;郭维植;陈亮

    目的:对霍乱弧菌临床及外环境分离株进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以了解其毒力相关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采用PCR方法对霍乱弧菌进行6种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结果:所有检测的霍乱弧菌rtxA均为阳性,具有3种毒力基因型.结论:毒力相关基因检测能反映不同类型菌株间的分子特征,对于霍乱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志贺菌毒力相关基因的PCR检测分析

    作者:熊燕;江元山;陈智;龙一兵;朱焰;付秀章;蒋涛;周军波

    目的:利用PCR方法对武汉地区近年来收集的17株志贺菌进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并分析其分布情况.方法:采用8对引物set1A、set1B、shet2A、shet2B、ial、ipaH、stx1与virA分别对志贺菌中毒力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合常规鉴定方法对PCR扩增结果进行分析.结果:SHET1仅在福氏志贺菌(福氏Ⅱ型、福氏Ⅳ型)分离株(包括其标准株)中存在;SHET2存在于各型志贺菌(包括其标准株);ipaH基因存在于各种类型志贺菌(包括其标准株);17株志贺菌中,引物shet2A和引物shet2B用于检测sen基因分别检出16株和13株;ial、virA在反复复苏的菌株中检出率有所下降,stx1基因只在痢疾志贺菌中检出.结论:志贺菌快速诊断方法(PCR)中应首选检测志贺菌相关毒力基因ipaH基因.

  • 武汉市2006-2007年细菌性痢疾监测病原菌分析

    作者:熊燕;罗同勇;余滨;陈智;江元山;龙一兵;周军波

    目的:了解武汉市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志贺菌生化血清学分型和相关毒力基因分布及其药物敏感状况,为细菌性痢疾临床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提供的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利用PCR方法采用8对引物setlA、setlB、shet2A、shet2B、ial、ipaH、stxl与virA分别对志贺菌分离株毒力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果:临床初步诊断为细菌性痢疾标本539份,经生化与血清学复核鉴定为志贺菌17株,检出率为3.2%.其中宋内氏菌15株,福氏志贺菌2株.经PCR方法检测ipaH阳性27份,检出率为5.0%,且17株分离培养阳性的志贺菌均100%ipaH-PCR阳性,宋内氏与福氏志贺菌分离株毒素基因分布有所不同.药敏试验显示17株志贺菌敏感药物为阿莫西林Amoxicillin(100%)、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100%),全部耐药的有利福平Rifampicin(100%),且有5株菌出现了3种或3种以上的多重耐药现象.结论:2006~2007年武汉市细菌性痢疾病原菌以宋内氏志贺菌为主,其次为福氏志贺菌;ipaH-PCR比传统分离培养的阳性率高;并对目前常用的抗生素表现一定的耐药性,应引起重视.

  • 广州地区水产品及外环境水体溶藻弧菌污染状况与毒力相关基因分析

    作者:张晶;陈佳璇;伍业健;陶霞;吴新伟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海产品、淡水产品及外环境水体中溶藻弧菌污染状况,研究其毒力相关基因分布特征,为溶藻弧菌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广州市市售水产品及外环境水体标本,进行溶藻弧菌分离鉴定,对分离到的溶藻弧菌毒力相关基因toxR、CollagenasevP、toxS、trh、tdh、tlh、CollagenaseVA、UreR、FlaA、ompW、AspA、fur等进行实验室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采集320份样品,溶藻弧菌检出率为20.31%,其中海产品的检出率高,为26.30%,淡水产品检出率为11.67%;65株食源性和环境分离株检测到toxR、Collagenase、tlh、FlaA、ompW、AspA、fur基因,未检测到toxS、trh、tdh、UreR基因.结论 广州地区海产品、淡水产品测到及外环境水体中溶藻弧菌污染严重,其致病因子具有复杂性及独特性,需加强水产品与外环境水体的监测,做好预防控制疾病工作.

  • 武汉市霍乱弧菌中毒力相关基因及分类鉴定

    作者:江元山;熊燕;陈智;龙一兵;朱焰;周军波

    目的 为了解武汉地区历年收集的霍乱弧菌毒力相关基因分布情况,并对这些菌株进行分类鉴定.方法 分别对霍乱弧菌中的ctxA、zot、ace、ompU、tcpA、toxR、tcpI与hlyA等基因进行PCR检测,并对所有霍乱弧菌进行PCR分类鉴定.结果 分离的大部分霍乱弧菌菌株携带有所有的毒力基因,有3株细菌仅有个别非核心毒力基因扩增阳性;该PCR方法分类对O1型所有菌株都能很好地进行分类鉴别,对O139型则与血清型鉴定存在不一致情况.结论 PCR方法对产毒型和非产毒型O1/O139霍乱弧菌以及O1/O139和非O1/O139霍乱弧菌鉴定效率非常好.

  • 赖型钩端螺旋体与非致病钩端螺旋体差异基因片段的筛选与鉴定

    作者:胡昌华;鲍朗;谢勇恩;李学敏;陈玮;张会东

    目的: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 SSH),比较致病与非致病钩体之间基因组差异,筛选致病钩体特有的基因片段,以分析钩体毒力相关基因.方法:以赖型钩体017株为tester,非致病性patoc Ⅰ株为driver进行SSH.用3种四碱基内切酶RsaⅠ、HaeⅢ、AluⅠ分别酶切基因组DNA,选择适内切酶消化产物(小于2 kb的片段),连接特殊设计的Adaptor进行消减杂交的PCR,得到消减混合物,与T/A克隆载体连接,转化JM109建立差异消减文库,经PCR和Southern blotting筛选鉴定阳性克隆,进而对部分片段进行测序和相似性分析.结果:AluⅠ适于将钩体酶切成用于SSH技术的小片段;经PCR和Southern blotting筛选鉴定得到25个致病钩体中特异存在的阳性克隆,阳性率达到62.5%;序列测定显示插入片段大小为149-1 506 bp,平均480 bp, GC含量从26.30%到51.98%不等,平均36.63%;相似性分析其中6个片段无任何相似性匹配,18个有一定相似性的序列可分为两类:与外膜蛋白或假想蛋白相关和与生化代谢修饰的酶相关.20个序列已被GeneBank收录,收录号分别为AF300873-AF300877,AF325807-AF325821.结论:SSH是一种有效、灵敏的、高特异的比较分析基因组差异的方法,对钩端螺旋体致病基因的筛选、基因组分化、分子遗传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利用SSH技术筛选得到的致病钩体特有消减片段很可能与致病钩体的分子进化和毒力有关,也为我国特有微生物的基因资源开发和基因工程疫苗的设计提供给了重要信息.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