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左丽婷;陈建;张海蓉

    高脂血症已成为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之一,且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P)发病率逐年升高,但临床上对HLP的相关发病机制及诊治认识不足,加上其发病和治疗有一定的特异性,HLP的诊治易被延误.降脂药物、血液净化、低分子肝素、胰岛素、分子生物学治疗等是治疗HLP的主要措施,改变生活方式和控制诱发因素是预防本病的关键.HLP的确切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对其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认识;同时因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分子生物学治疗的革新,HLP的诊治已经有了质的飞跃,本文就HLP的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 改善膳食模式对北京市房山区张坊村中老年超重或肥胖高血压患者血压和人体成分及血脂谱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佳;洪忠新;武力;丁冰杰;顾中一;葛智文;柳露;毕研霞;李伟

    目的:通过补充固定配方的全谷类、坚果类、豆类、西洋参、大枣等食物(简称抗动脉粥样硬化食疗粉),改善北京市房山区张坊村超重或肥胖高血压患者的膳食模式,观察其对患者血压、人体成分、血脂谱的影响。方法2015―06―27至2015―10―11,从北京市房山区张坊村245例中老年(45~75岁)村民数据库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超重或肥胖的1级高血压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一组和二组,各15例。进行交叉干预研究,一组先进入干预阶段(补充抗动脉粥样硬化食疗粉),二组为对照阶段(保持原膳食模式),共6周;之后为2周的洗脱期,一组恢复原膳食模式,二组仍保持原膳食模式;第9周开始二组进入干预阶段,一组为对照阶段,共6周。终有24例患者(一组11例,二组13例)完成试验。分别于试验前( T0)、6周末( T1)及14周末( T2)测量患者血压、人体成分、血脂谱、膳食能量摄入量。结果一组T1时收缩压低于T2时, T0时舒张压低于T2时(p〈0.05);二组T0时舒张压低于T2时(p〈0.05);T1时,二组收缩压高于一组(p〈0.05)。二组T0时腰臀比(WHR)、内脏脂肪(VF)大于T1时,T1时体脂肪(BF)、WHR、VF小于T2时(p〈0.05)。二组T2时三酰甘油(TG)水平低于一组(p〈0.05)。一组T0时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1、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小于T1时,T1时总能量、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1、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大于T2时,T0时维生素B1摄入量大于T2时(p〈0.05);二组T0时总能量、蛋白质、脂肪摄入量大于T1时,T1时总能量、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锌、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小于T2时,T0时膳食纤维、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小于T2时(p〈0.05);T1时,二组总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硒、锌、维生素B1、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小于一组(p〈0.05);T2时,二组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大于一组(p〈0.05)。结论对中老年超重或肥胖1级高血压患者,补充抗动脉粥样硬化食疗粉后,当总能量摄入量适度增加时,膳食模式得以改善,进而可以改善人体成分,降低TG水平,有降低血压的趋势;但当总能量摄入量显著增加时,膳食模式未能改善,不能改善人体成分、降低TG水平,且血压显著升高。

  • 高脂与高果糖喂养大鼠对骨骼肌脂代谢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任路平;陈树春;宋光耀;李凡;孙文;彭兰博

    目的 观察高脂、高果糖饮食喂养大鼠骨骼肌细胞内脂代谢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比较两种不同饮食因子对大鼠肌肉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及高果糖组,分别喂养8周,测定3组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骨骼肌三酰甘油(TG),正常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测定葡萄糖输注率(GIR),并测定骨骼肌脂质转运相关蛋白:脂蛋白酯酶(LPL)和脂肪酸转位酶(FAT/CD36);脂质合成相关蛋白:肌肉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硬脂酰CoA去饱和酶(SCD-1)和脂质氧化相关蛋白: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β(CPTⅠβ)、解偶联蛋白3(UCP3)的基因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及高果糖组FBG、FINS、骨骼肌TG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IR则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及高果糖组中LPL、FAT/CD36和SREBP-1c、FAS、ACC、SCD-1的基因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PTⅠβ和UCP3的基因表达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脂饮食和高果糖饮食均可引起机体的胰岛素抵抗及骨骼肌脂质堆积,肌肉内脂肪堆积与脂质转运增强、脂质合成增加有关,同时肌肉内脂质氧化相关酶类基因表达亦适应性增加.

  • 肝脂酶基因多态性与甘油三酯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强;曹立梅;陈旭

    目的 探讨肝脂酶(LIPC)基因rs3829461多态性与甘油三酯(TG)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60例高甘油三酯(HTG)组和318例TG水平正常对照组LIPCrs3829461基因型,并探讨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 ①HTG组该位点与对照组的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81.88%、17.50%、0.67%,对照组分别为82.39%、16.98%、0.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HTG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而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G、载脂蛋白(apo)A1、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 按性别分层,HTG组男性CC型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TC、TG、apoA1、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HTG组男性CT-C+TT型TC、TG高于对照组;HTG组女性CC型HDL-C低于对照组,TC、TG、LDL-C、apoB高于对照组;HTG组女性CT+TT型HDL-C低于对照组,TC、TG、apoB高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IPCrs3829461基因多态性不是高TG水平的危险因素.结论 LIPCrs3829461基因多态性与高TG水平无相关性.

  • 脂肪肝肝组织脂质含量与肝功能关系的实验研究

    作者:谭华炳;贺琴;李金科

    目的 探讨脂肪肝肝组织脂质含量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64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B组、C组、D组、E组给予高脂饲料(84.4%标准饲料+10%猪油+0.5%胆固醇+0.1%胆盐+5%蛋黄粉)和白酒复合复制大鼠脂肪肝模型,B组、C组、D组、E组分别给予肝康Ⅳ号(GKⅣ)低、中、高剂量和东宝肝泰灌胃干预,设空白对照F组.第6周末处死动物取肝脏制备10%的肝匀浆查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腹主动脉抽血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结果 B组、C组、D组、E组与A组比较.TC、TG含量明显下降(P<0.05~0.01),ALT、AST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在TC、TG方面,C组、D组与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LT、AST方面C组、D组与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游离脂肪酸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

    作者:李全民;张素华;任伟;吴静;倪银星

    目的:观察经高脂饮食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的胰岛素敏感性及血清游离脂肪酸的变化情况.方法:实验于2002-04/08在重庆医科大学动物中心及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实验室完成.选择6周龄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2组,即正常饲养组和高脂饲养组,每组12只.正常饲养组及高脂饲养组饲料的热量分别为13.53,18.71 kJ/g.喂养6周后,应用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价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葡萄糖输注率60-120越低,胰岛素抵抗越严重),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应用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应用生化酶法测定.比较两组大鼠体质量、葡萄糖输注率以及血清游离脂肪酸等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过程中两组各死亡2只,进入结果分析两组各10只大鼠.①两组大鼠喂养6周后血脂、游离脂肪酸水平比较:高脂饲养组大鼠的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饲养组[(1.24±0.34,0.61±0.12),(0.43±0.13,0.24±0.10)mmol/L(t=2.84,P<0.05;t=3.36,P<0.01)].②两组大鼠喂养6周后体质量、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葡萄糖输注率60-120比较:高脂饲养组大鼠体质量、血浆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饲养组(t=3.49,4.25,P<0.01),葡萄糖输注率60~120显著低于正常饲养组[(9.89±3.28,28.03±8.02)mg/(kg·min)](t=5.91,P<0.01).结论:高脂饲养大鼠的葡萄糖输注率明显降低,提示高脂饮食可导致机体产生严重胰岛素抵抗,是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的有效手段.该模型同时伴有脂代谢异常,其胰岛素抵抗的形成可能与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有关.

  • 太极拳运动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脂蛋白代谢的影响

    作者:丁忠;杨涛

    目的观察太极拳运动对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于2005-09/2006-01在山东临沂师范学院选取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60人进行测试.其中太极拳运动组30人,对照组30人.太极拳运动组进行为期20周的24式太极拳锻炼,在专业教练的带领下集体进行.锻炼方案如下:前6周为学习太极拳阶段,6~20周为运动干预阶段,5 d/周,50 min/d,准备活动时间10 min,太极拳锻炼时间30 min(连续打4套,每套需六七分钟),整理活动时间10 min.对照组按照平时的正常生活方式保持不变.测定两组实验前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含量.结果纳入受试者6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20周太极拳锻炼后,太极拳运动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低于实验前和对照组[分别为(1.04±0.21),(1.42±0.21),(1.41±0.22)mmol/L;(5.17±0.20),(5.90±0.20),(5.97±0.21)mmol/L;(3.21±0.19),(3.86±0.22),(3.87±0.23)mmol/L;2.23±0.39,3.14±0.54,3.15±0.28;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实验前和对照组[分别为(1.91±0.14),(1.47±0.16),(1.47±0.18)mmol/L,P<0.01];载脂蛋白A显著高于实验前和对照组[分别为(1.47±0.20),(1.26±0.21),(1.26±0.22)g/L,P<0.05],而载脂蛋白B显著低于实验前和对照组[分别为(0.80±0.25),(1.02±0.20),(1.00±0.22)g/L,P<0.05].结论太极拳锻炼可以降低患者的血脂,改善脂代谢,提示太极拳运动对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是十分有益的.

  • 血脂紊乱对代谢综合征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影响

    作者:金玉华;祝之明;李彦社;闫振成;周方明;赵志刚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对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 MS)早期肾功损害的影响.方法将 357例患者分为高血压组( EH)、糖尿病组( DM)和 MS组,将 3组依血脂水平变化分为血脂正常和异常 2个亚组,亚组间的血压、血糖和病程无显著差别,分别比较每组血脂正常和血脂异常组的肾功能变化,并分析血脂和肾功能的关系.结果 MS组中,血脂异常组 24 h微量蛋白尿( MA,mg/24 h)显著高于血脂正常组 [(66± 3) /( 45± 4), t=- 3.904, P< 0.01],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 mL/min)显著低于血脂正常组 [(57± 3) /( 72± 4), t=- 3.838, P< 0.01];而 EH和 DM组的 MA和 Ccr水平在血脂正常和异常组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相关分析表明, MS组中 TC, LDL, ApoB与 MA和 Ccr有显著相关,其中 TC对 MA和 Ccr影响大 (MA: r=0.3807, P< 0.01; Ccr: r=0.3807, P< 0.05); 而 EH和 DM组中 TC,LDL,ApoB与 MA和 Ccr 无显著相关.结论与 EH和 DM相比,在血压和血糖相似的情况下,血脂异常是致 MS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早期介入康复方法进行积极的调脂治疗对保护 MS的肾功能有临床意义.

  • 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量及血脂的变化

    作者:孙颖;孙凌飞

    目的观察大鼠去卵巢30,60,90 d后骨量及血脂的变化,验证雌激素变化与骨代谢及血脂代谢的时间、变化速度具有相关性的假设成立.方法42只大鼠单纯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和去卵巢组.分别在实验30,60,90 d后处死,取血清及胫骨.观测骨密度(BMD)的变化并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结果大鼠去卵巢后体重增加的速度较快,60 d后显著增加,平均为39.5 g,比同期假手术组增加19.1 g,90 d后,同组比较,增加21.1 g.去卵巢后,同期去卵巢组BMD均比假手术组减少(P<0.01,t=3.89,9.92,9.52),具有显著性差异,90 d同30 d相比,BMD从0.287 g/cm2下降到0.245 g/cm2,仍具有显著性(P<0.01,t=10.38).30,60 d后去卵巢组比同期假手术组LDL-C水平升高(P<0.05,t=2.57,2.46),90 d组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变化.HDL-C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变化不大.30 d组TC,TG水平均显著增加(P<0.01,t= 3.48,3.10);60 d组同期去卵巢组TC比假手术组增加7.3%(P<0.05,t=2.90),TG增加45.6%(P<0.01,t=3.05);90 d组同期去卵巢组TC比假手术组增加6.1%,无统计学意义,TG增加45.6%,各假手术组的TC,TG,LDL-C水平随着时间的增加虽然有所增加,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0 d去卵巢大鼠已出现典型的骨质疏松表现,伴有血脂紊乱.60,90 d后逐渐趋于相对稳定期.

  • 绍兴市区9 929名健康体检人群血脂水平分类及分型的统计

    作者:刘丽华;陈永对;陈菁

    目的:分析绍兴市区人群血脂水平分类及分型特征.方法:收集2004-01/2005-12在绍兴文理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绍兴市区人群9929名的血脂资料(男/女=5 314/4 615,年龄20~96岁),按年龄分为青年组(20~39岁)、中年组(40~49岁)、老年前期(50~59岁)及老年(60岁以上)4组.按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并参考美国"ATPⅢ指南"将所有数据进行血脂分类及分型并分析,具体标准:总胆固醇以5.2~5.69 mmol/L为边缘性增高,>5.7 mmol/L为高总胆固醇血症;三酰甘油以1.7~2.26 mmol/L为边缘性增高,>2.26 mmol/L为高三酰甘油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1.03 mmol/L为低水平、1.03~1.54 mmol/L为合适水平,1.55 mmol/L以上为高水平.结果:①总胆固醇水平:4个年龄组中超过合适水平者基本都在30%以下,只有老年女性达到了34%.他们中约15%可以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老年女性高胆固醇血症者比例达到19.2%.②三酰甘油的分布:在0.56 mmol/L以下者约为5%;在1.13 mmol/L以下者约为35%,在1.69 mmol/L以上者各组约为35%,>2.26 mmol/L者约为17%.③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都在合适范围者青年组为49%,中年组和老年前期组约为47%,老年组约为44%;从高血脂分型来说,不论是边缘性增高或明确的高血脂都是高三酰甘油略多与高总胆固醇.④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水平的分布频率在各组中大致为4%,在60岁以下人群中女性(4.3%)略高于男性(3.9%),而在老年人中则相反(男性4.1%,女性3.1%);高水平者在各组男性和女性人群中约为60%,但在老年女性中高达71.5%;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多见于高三酰甘油者(男性16.1%,女性15.2%),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多见于三酰甘油边缘性增高型(男性15.0%,女性13.1%).结论:绍兴市城区人群血脂异常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异常者已达1/2),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青年人中也达到了约50%).

  • 人体成分与血脂水平及肾脏功能的关系

    作者:曾强;孙晓楠;王秀明;吴红梅

    目的:分析人体成分与机体血糖、血脂及肾脏功能水平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在解放军总医院健康医学中心进行体检并接受人体成分检测的受试者924名,除外有严重心脏、肾脏、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病史者.通过生物电阻抗分析测定人体成分(主要包括体脂、水分、去脂肪量、蛋白质、肌肉量、无机质等),采用常规方法测定血糖、血脂及肌酐水平.采用SPSS 11.0对人体成分测定结果分别与血糖水平、血脂水平、肌酐水平进行偏相关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建立多因素的回归方程.结果:924名受试者全部完成测试进入结果分析.①人体成分分析结果与血糖水平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②体脂、体内水分、肌肉量、蛋白质水平与总胆固醇水平、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正向相关(P<0.05),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现负向相关(P<0.05).进一步剔除年龄因素的影响后,人体成分仍然与三酰甘油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密切相关(P<0.05),并得到了3个回归方程,显示体脂水平与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正向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负向相关;蛋白质水平对于机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影响较大,机体水分与3种血脂成分均为正向相关关系,但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影响大.③人体成分的测定结果与血肌酐水平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人体成分与血脂水平(尤其是三酰甘油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水平关系密切,具有预测性,通过纳入上述因素建立回归方程能够对于机体血脂水平、肾功能水平作出更完善的评价.

  • 肿瘤坏死因子α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作者:潘红艳;张凭欣;倪福永;李强

    目的: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启动子区第308位G/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3-08/2004-07伊春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对象,为2型糖尿病组,同期选取中国北方健康汉族人54例,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知情同意.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测两组空腹血浆胰岛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空腹血糖、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采用稳态模型分析法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22.5).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结果: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和正常对照者54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2型糖尿病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三酰甘油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为(1.43±0.57),(1.21±0.42)μg/L;三酰甘油分别为(2.72±1.28),(1.62±0.79)mmol/L;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为4.60±0.98,3.28±0.67,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0.82±0.23),(1.01±0.19)mmol/L,P<0.05].②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携带GA+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0.316和0.093;A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是0.175和0.046.③2型糖尿病组携带GA+AA基因型胰岛素抵抗指数、肿瘤坏死因子α、三酰甘油水平高于携带GG基因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为5.24±1.25,4.07±0.89;肿瘤坏死因子α分别为(1.56±0.24),(1.39±0.37)μg/L;三酰甘油分别为(3.07±0.88),(2.18±1.08)mmol/L,P<0.05],而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第308 G/A基因突变与中国北方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异常有关.

  • 膳食钙对肥胖大鼠体质量的干预效应

    作者:杨瑾;王枫;史永亮;李戈莹;李玮玮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膳食钙对高脂膳食导致SD大鼠体质量增加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于2004-08/2005-02在二级动物实验室及形态学实验室完成.成年SD雄性大鼠33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5组,基础饲料中钙组6只[脂肪11%(产热比),钙1.2%],高脂中钙组7只[脂肪34%(产热比),钙1.2%],高脂高钙组7只[脂肪34%(产热比),钙2.4%],高脂高钙加奶粉组7只[脂肪34%(产热比)其中9%由奶粉提供,25%由猪油提供,钙2.4%],基础饲料组6只[基础饲料,脂肪11%(产热比),钙0.4%].分别于每周一9:00和周四21:00测体质量.6周后,测各组大鼠血压,断头取血测血糖、血脂,放射免疫分析法测血清胰岛素含量和瘦素含量.结果:纳入动物33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高脂中钙组大鼠体质量与基础饲料中钙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高脂高钙组和高脂高钙加奶粉组大鼠6周后的体质量与初始体质量相比分别增加了180.47%,173.53%.②高脂中钙组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明显高于基础饲料中钙组[分别为(1.97±0.74),(1.43±0.24)mmol/L;(1.61±0.79),(1.06±0.35)mmol/L,P<0.05],基础饲料中钙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低于高脂高钙加奶粉组[分别为(1.50±0.26),(1.92±0.22)mmol/L,P<0.05].③高脂中钙组胰岛素含量高于基础饲料中钙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55.68±21.59),(35.41±10.01)IU/mL,P<0.05].基础饲料中钙组瘦素水平均低于高脂中钙组、高脂高钙组、高脂高钙加奶粉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1.22±0.27),(1.76±0.20),(1.75±0.33),(1.65±0.16)μg/L,P<0.05].高脂中钙组和高脂高钙组血压较其他各组略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高膳食钙可以预防大鼠摄入高脂膳食导致的肥胖和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升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钙影响大鼠脂质代谢,从而抑制了高脂膳食诱导的肥胖.

  • 烟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脂质代谢的影响

    作者:陈静;江应安

    目的 研究烟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模型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干预1组(0.5%烟酸)、干预2组(1%烟酸),采用高脂饮食饲养大鼠8周诱导NAFLD模型,采用试剂盒对各组大鼠血清ALT、AST,血清及肝脏组织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肝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MDA)进行测定,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形态改变.各组间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时用LSD-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方差不齐时用Tamhane'T2检验.结果 各干预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ALT、AST、TC、TG、FFA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2组与模型组相比,肝组织TG、TC、FFA、MDA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1组与模型组比较,PPARα mRNA表达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DGAT2mRNA、SREBPlc mRNA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值分别为0.019、0.008),干预2组与干预1组比较,DGAT2 mRNA、SREBP1c 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缓解,中央区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减轻.结论 烟酸调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动物模型的脂肪代谢,减轻脂质氧化应激反应,通过调节PPARα、DGAT2、SREBPlc mRNA的表达,明显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纤维化,从而对NAFLD有保护作用.

  • 轮叶党参乙醇提取液预防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机制

    作者:韩春姬;王冬明;俞星;李莲姬;朴永泉

    目的:探讨轮叶党参对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预防机制.方法: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的同时灌胃不同剂量的轮叶党参乙醇提取液(1.5、3.0和6.0 g·kg-1)8周,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和相关指标.结果:①轮叶党参中、高剂量组TG和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显著低于高脂对照组(P<0.05),一氧化氮水平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明显高于高脂对照组(P<0.05).②3种不同剂量轮叶党参组的肝体比值逐渐减小,呈现剂量-效应关系,高剂量组显著低于高脂对照组(P<0.05).轮叶党参中、高剂量组肝总脂解酶活性、肝脂酶、脂蛋白脂酶均显著高于高脂对照组(P<0.05),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增强肝总脂酶的活性、加速脂肪分解和提高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物是轮叶党参调节血脂的主要机制之一.

  • 醋花生、食醋的降血脂作用比较

    作者:张桂英;王宝贵;刘娅;赵林伊;张煜

    目的:比较醋花生、食醋的降血脂作用.方法:用正庚烷-异丙醇抽提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用邻苯二甲醛-浓硫酸显色法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结果:醋花生组TG含量与食醋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分别具有显著性(P<0.05)和非常显著性(P<0.01),醋花生组体脂与食醋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分别具有显著性(P<0.05)和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醋花生的降血脂效果明显优于食醋.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

    作者:李明娴;王莹;马丽;潘润铎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治疗前后血液的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变化情况.方法:OSAHS组(32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均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并空腹抽取静脉血.将OSAHS患者血脂中的TCH、TG、HDL、LDL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OSAHS患者经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8周后,对其治疗前后的相应指标做出比较.结果:①OSAHS组患者血中TG、TCH/HDL高于对照组(P<0.001);TCH、LDL和对照组比较有增高趋势,HDL有低于对照组趋势,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②经8周CPAP治疗后,TCH和TG无明显变化,HDL升高,LDL降低(P<0.05).结论:TG和TCH/HDL是OSAHS患者脂代谢紊乱的标志,可用于OSAHS血脂异常的诊断;CPAP治疗有助于纠正OSAHS患者的高脂血症.

  • 针刺对去势雌性大鼠血脂的影响

    作者:赵荣;刘楚玉;吕光荣

    目的观察去势雌性大鼠模型血脂的变化及针刺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6月龄wistar雌性大鼠8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针刺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去卵巢大鼠的血清胆固醇高于假手术组(P<0.05),血清甘油三酯无明显差异.针刺组治疗后血清胆固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假手术组对比无明显差异;针刺组血清甘油三酯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空白对照组血脂无明显变化.结论去势后雌性大鼠血清胆固醇显著升高,血清甘油三酯无明显变化;针刺治疗能使去势后雌性大鼠升高的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到未去势大鼠血清胆固醇水平.

  • 脂蛋白(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孙慕华;朱毅;宫玲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a)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150例同期住院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为非冠心病组(NCHD)38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组(SAP)28例;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ACS)84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6例.测定各组的血清脂蛋白(a)及血脂(TC及TC)并统计分析.结果 (1)急性冠脉综合征组的血清脂蛋白(a)浓度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及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2)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血脂(TC及TG)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者的血清脂蛋白(a)浓度较之非冠心病者及稳定型心绞痛者升高.且血清脂蛋白(a)浓度与血脂(TC及TG)水平没有相关性,提示血清脂蛋白(a)不仅是一种独立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也可能促发了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

  • 胆汁酸核受体FXR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

    作者:魏珏;叶丽静;邱德凯;马雄

    背景:肝细胞内三酰甘油堆积和胰岛素抵抗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基本特征,贯穿NAFLD的整个病程.胆汁酸对食物性脂类的吸收和胆同醇代谢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亦是平衡糖脂代谢的重要信号分子,其主要通过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发挥作用.目的:评估FXR激动剂GW 4064对肝细胞内脂质堆积和三酰甘油含量的潜在作用,同时探讨FXR在NAFLD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以软脂酸和油酸(2:1)混合液处理人张氏肝细胞株,建立肝细胞脂肪变性模型,干预组予FXR激活剂GW 4064(10 μmol/L)处理.以油红染色测定细胞内脂质含量,并检测三酰甘油含量.以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对照组和NAFLD患者肝组织中的FXR表达情况.结果:FXR激活剂GW 4064可明显减少脂肪变肝细胞中脂滴和三酰甘油含量.FXR在NAFLD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FXR激动剂GW 4064可有效缓解肝细胞的脂肪变程度;FXR在NAFLD患者中的表达受抑制.FXR改善NAFLD的分子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261 条记录 7/14 页 « 12...45678910...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