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结核病患者对学生密切接触者的感染风险及模型研究

    作者:张大杰;黄佳瑜;李绪辉;李檬妤;陈琰姝;张莹;许奕华

    目的 通过老年结核病患者(以下称“指示病例”)对家庭成员中的高危易感人群——学生的密切接触者的感染风险及模型研究,为学生结核病密切接触者感染结核病的早期发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机构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登记的244例新发老年结核病患者,通过自我推荐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终纳入209名学生密切接触者,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问卷调查以及PPD试验.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老年结核病学生密切接触者结核病感染的风险因素,并研究得出关键风险因素及建立决策树模型.结果 209名学生密切接触者PPD试验阳性率为77.51%(162/209).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学生密切接触者与指示病例接触的时间(OR=29.17,95%oCI:4.65~183.04)、场所通风情况(OR=5.79,95%CI:2.14~15.67)、自我防护意识(OR=3.56,95%CI:1.24~10.22)在PPD试验结果阳性者与阴性者之间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共3层,7个结节点.与指示病例接触的时间长短对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风险影响大,接触时间≥2h的阳性率为97.30%(72/74),高于<2h的阳性率66.67%(90/135)].接触指示病例时密切接触者的自我防护意识是次级影响因素,在接触时间<2h结节点下,没有自我防护意识的密切接触者阳性率为94.12%(48/51),高于有自我防护意识的阳性率[50.00%(42/84)].而有自我防护意识这一结节点下,接触场所通风条件好的阳性率为25.00%(12/48),低于接触场所通风条件中等或差等的阳性率[83.33%(30/36)].结论 决策树模型提示与指示病例接触的时间长短、接触地点的通风情况及自我防护意识是学生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揭示了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与指示病例接触时间>自我防护意识>接触地点的通风情况.

  • 成年人2型糖尿病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作者:文江平;郝洁;陶丽新;路西林;鲁辛辛;田亚平;王宁利

    目的 在我国北方农村地区人群中构建2型糖尿病(T2D)发生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队列研究.以参加2006至2013年邯郸眼病调查30岁以上农村普通人群为研究对象,2006至2007年基线调查时经病史或血液化验确定无糖尿病,同时具有完整的2012至2013年随访糖尿病相关资料,共4 132例,其中男性1 793例,女性2 339例.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随机选择2/3人群为训练集,余下1/3人群为测试集,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与T2D发生风险相关的实验室标志物,包括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高敏C反应蛋白等,校正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家族史、体质指数(BMI)和腰围,然后建立T2D风险佳预测模型,后参照Framingham评分模式建立相应评分工具并验证.结果 T2D风险佳预测模型纳入指标:年龄(8分)、BMI(6分)、腰围(8分)、糖尿病家族史(9分)、FPG(23分)、TG(4分),总计分范围0~58分.在验证人群中AUC值0.802(0.780~0.822),在佳切点27分时敏感度70.27% (58.50%~80.30%),特异度80.83% (78.60% ~82.90%).结论 成功建立了基于中国北方农村地区普通人群的T2D发生风险预测模型,经人群验证,适于在基层临床实践中使用.

  • 实验室内标本周转时间影响因素的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建立与分析

    作者:尹志辉;刘丽;赵建宏

    目的:探讨影响实验室内标本周转时间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比例风险模型。方法回顾性研究,邢台市第三医院检验科2014年1至6月住院急诊血常规标本,随机选取5周数据,共904份,记录标本信息包括:测定日期、送到时间、审核时间、标本状态、消耗时间、测定时段、操作者、项目组合、延时因素、血小板计数、30 min处理结果及测定星期。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对以上指标先行 COX 单因素分析,再行逐步 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规定时间内发送421份,占46.6%;10、20、30、40及50 min发送率分别为10.4%、24.7%、46.6%、58.7%和82.1%;单因素COX分析显示:送到时间、标本状态、测定时段、操作者、项目组合、延时因素对标本周转时间延迟有统计学意义均( P均<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正确的送到时间为缩短标本周转时间有利因素( Wald=40.446,P=0.000),非正常上班测定时段、项目组合、体检标本和交接班因素为缩短标本周转时间不利因素(Wald=7.904、38.029、42.874、18.617,P=0.005、0.000、0.000、0.000),5号操作者为缩短标本周转时间有利因素(Wald=11.039, P=0.001),3号和10号操作者为缩短标本周转时间不利因素(Wald=6.432、24.242,P=0.011、0.000),其他操作者则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送到时间、测定时段、操作者、项目组合、延时因素是导致实验室内标本周转时间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他实验室可根据本医院标本运送、检测流程、主要影响因素等确定比例风险模型的变量数量,对标本处理过程各因素量化评价并加以改善,实现实验室内标本周转时间大幅缩短。(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573-576)

  • 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作者:郝卫军;曹剑;高凌根;李建华;邓新立;孙玉发;范利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抵抗能增加冠心病患者的不良预后风险,建立有效的阿司匹林抵抗风险预测模型,指导临床抗血小板治疗. 方法 纳入接受口服阿司匹林(>75 mg)大于2个月的稳定性冠心病老年男性患者938例,收集详细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阿司匹林抵抗的预测模型和风险评分,通过Hosmer-Lemeshow(H-L)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验证模型预测的符合程度和鉴别效度. 结果 本研究预测模型纳入7项危险因素,各项评分方法分别为肌酐>110μmol/L计1分;空腹血糖>7.0 mmol/L计1分;血脂代谢异常计1分;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血管支数为2支计2分,3支及以上计4分;体质指数20~25 kg/m2计2分,> 25 kg/m2计4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计2分;吸烟计3分.H-L检验P≥0.05且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0.70. 结论 量化阿司匹林抵抗的危险因素,建立有效的阿司匹林抵抗风险预测模型,为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 老年人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作者:王玉祥;祝淑钗;苏景伟;沈文斌;刘志坤;陶晓哲

    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放疗)的疗效及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8月在我院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89例65岁及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生存率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全组1、2、3和4年局部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5.2%、43.0%、27.3%和22.3%.全组1、2、3和4年生存率分别为68.5%、48.8%、36.8%和25.2%,中位生存期21.5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因素有:放疗前进食情况(χ~2=6.26,P=0.012)、T分期(χ~2=8.80,P=0.003)、N分期(χ~2=4.33.P=0.038)、临床分期(χ~2=7.88,P=0.005)、CT显示瘤体大直径(χ~2=10.88,P=0.004)、近期疗效(χ~2=5.28,P=0.022)、化疗(χ~2=5.49,P=0.019);而性别(χ~2=0.74,P=0.390)、年龄(χ~2=1.89,P=0.170)、食管造影显示病变长度(χ~2=2.38,P=0.123)、CT显示病变长度(χ~2=2.69,P=0.101)、原发肿瘤部位(χ~2=2.12,P=0.146)、并存症(χ~2=0.03.P=0.874)、照射方式(χ~2=0.04.P=0.847)和放疗剂量(χ~2=0.24,P=0.627)与预后无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进食情况(P=0.002)、临床分期(P=0.007)和化疗(P=0.011)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89例中发生0、1、2、3级急性期放射性食管炎分别为20、30、32、7例.发生0、1、2、3和5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分别为57、20、8、2和2例.至随访结束已死亡60例,死于局部复发或病情未控制29例(48.4%)、死于远处转移11例(18.3%)、死于局部复发伴远处转移者5例(8.3%),其他原因死亡15例(25.0%). 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是安全有效的,放疗前进食梗阻轻、临床分期早,三维适形放疗预后好;反之预后差.联合化疗可以提高放疗疗效.

  • 逆转狼疮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的治疗决策分析

    作者:杨岫岩;梁柳琴;詹钟平;叶玉津;刘亚光;余学清;陈伟英;尹培达

    目的 分析和探讨药物治疗对逆转狼疮性肾炎(LN)肾功能不全的作用。方法 对1991 ~1999年住院的LN伴初发肾功能不全患者173例进行28周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因素包括使用激素、环磷酰胺(CTX)和环孢素。其中激素分为口服泼尼松、静脉注射氟美松和甲基泼尼松龙冲击3个治疗等级;使用CTX分为未用、小剂量(平均每周≤0.25 g/m2)和大剂量(平均每周>0.25 g/m2)3个等级;环孢素则采用是否应用2种状态。运用COX回归分层分析的方法,分析这些治疗对肾功能恢复的影响。同时引入性别,年龄,病程,症状,并发症,狼疮活动指数,各种常规、生化和免疫学检查等51项指标,建立COX比例危险率回归模型,并分别分析COX模型中有意义的各个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对药物诱导肾功能恢复的影响。 结果 142例(82.1%)完成随访;93例(65.5%)肾功能恢复,17例(12.0%)死亡。COX回归分层分析显示,只有CTX治疗可影响肾功能的恢复。运用COX回归的多因素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影响后,仍然显示CTX冲击治疗可以逆转LN的肾功能不全,其中小剂量CTX治疗对肾功能恢复的相关比(RR)为4.41,95%的可信区间(CI)为1.03~18.94;大剂量CTX治疗的RR为13.29,95%CI为3.11~56.82。性别,肾功能不全的病程,肾脏缩小,贫血和血肌酐值均对肾功能恢复有影响。另外,CTX治疗对死亡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而对死亡有影响的因素是低蛋白血症和水肿。结论 CTX冲击治疗可促使LN的初发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恢复,肾功能不全的病程短,肾脏不缩小,贫血较轻的LN是应用CTX冲击治疗的指征。

  • 四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危险因素模型的应用和比较

    作者:郑哲;周游;胡盛寿;高华炜

    目的旨在使用中国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病例资料评价Parsonnet评分、欧洲心脏危险因素评分(European System for Cardiac Operative Risk Evaluation,EuroSCORE)、Cleveland危险评分(Cleveland Severity Score)、安大略省危险评分(Ontario Province Risk,OPR)四种危险因素模型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了2002-2003年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2251例行CABG的病例资料.使用Parsonnet评分、EuroSCORE、Cleveland评分、OPR四套评分系统,分别计算每一位患者的预期死亡率和全组患者的平均预计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进行比较.同时进行校准度和分辨力的评价,校准度是把患者分成不同的危险组比较每个组内的预计死亡人数和实际死亡人数,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分辨力是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以评价模型的评分和危险度的相关性.结果全组2251例患者,共有42例死亡,手术死亡率1.87%.Parsonnet评分、EuroSCORE、Cleveland评分和OPR评分系统的全组预计死亡率分别为:5.78%、2.82%、3.30%、1.65%,只有OPR预计死亡率的95%可信区间包含了实际手术死亡率.OPR模型表现出良好的校准度(x2=4.842,P=20.182),而Parsonnet、EuroSCORE、Cleveland三个模型的校准度较差(P<0.001).Parsonnet、EuroSCORE、Cleveland、OPR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1、0.813、0.754和0.757,提示后三个模型的评分和实际危险度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结论对于中国CABG病例资料,OPR评分系统的校准度较好,可用于计算单个患者的预计死亡率,EuroSCORE、Cleveland评分、OPR三个评分系统对存活和死亡的分辨能力比较好,可用于评估患者的相对危险度.

  • 金坛市乡镇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比例风险模型

    作者:郭剑涛;王海燕;张文生;钱卫冲;王震震;周金敖;钱荣富;吕锁章

    目的通过对金坛市两乡镇队列人群的监测和生存分析,寻找农村人群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的危险因素,为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以1984、1992年金坛市心血管病监测点社头、河头两乡镇的基线调查人群为队列,经过多年随访,采用Cox 回归生存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队列随访结果表明,脑卒中的发病率为180.20/10万人年,其中男性发病率为236.22/10万人年,女性发病率为133.99/10万人年;脑卒中的死亡率为106.79/10万人年.全死因死亡率为767.53/10万人年,其中男性为1 018.68/10万人年,女性为560.32/10万人年.结论总的多因素Cox回归模型中,脑卒中发病与脑卒中史、母亲高血压史、收缩压、年龄有关;分性别Cox回归模型中,男性脑卒中发病与收缩压、年龄、家族史(母亲患高血压)、体重指数、吸烟史有关;女性脑卒中发病与收缩压、年龄、脑卒中史、高血压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关.

  • 小于45岁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孙传政;陈福进;曾宗渊;杨安奎;张诠;伍国号

    目的探讨影响小于45岁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对1985年一1997年间在本院首次治疗年龄小于45岁的全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单因素(寿命表法)和多因素分析(Cox比例模型)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共272例,10年生存率为93.0%;单因素分析显示首次治疗时的年龄小于等于20岁、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预后差;多因素分析显示远处转移是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远处转移是影响小于45岁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有远处转移的患者,行全或近全甲状腺切除术,术后行131I内照射治疗可能有利于提高其生存率.

  •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死亡风险模型与体外膜肺氧合代替体外循环的适应证探讨

    作者:史加海;孟旭;韩杰;李岩;王坚刚;张海波;贾一新

    目的 建立心脏瓣膜病术前评估的死亡风险模型,并对手术病人进行评估,对体外膜肺氧合(ECMO)代体外循环的适应证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对4482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性别,年龄,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舒张末径、肺动脉压、肾功能和是否合并冠心病7个临床指标作为住院死亡的可能影响因素.利用单因素分析进行筛选,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立死亡风险模型.根据模型,对此后的瓣膜病病人术前进行死亡风险评估,死亡概率≥10%的病例,随机分别给予常规手术或ECMO代替体外循环、术后转为心肺辅助.比较两种方法的手术病死率.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检验(α=0.05).结果 单因素分析除性别之外,其余6个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建立死亡风险模型为Ln(P/1-P)=-4.3742+0.5192肾功能+0.1467年龄+0.3947EF+0.9390冠心病+0.5888肺动脉压+0.3287左室舒末径.此后常规手术52例,ECMO代体外循环术后转心肺辅助22例,两组性别、年龄、预计病死率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预计病死率分别为(16.35±4.3)%和(16.21±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际病死率分别为30.76%(16/52例)和9.09%(2/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 Chi-Square,P=0.047).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前死亡风险评估,高龄、左心室低EF值、左室舒张末径过大或过小、肺动脉高压、肾功能不良、合并冠心病是危险因素,可以计算预计确切死亡概率.利用心脏瓣膜病死亡风险模型,对高风险(10%以上)病人进行ECMO代体外循环、术后转为心肺辅助,有利于降低手术病死率.

  • 影响肝门部胆管癌预后的临床病理学因素分析

    作者:陈文彰;周宁新

    目的:分析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术后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997~2003年经手术切除的临床病例资料齐全的86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进行研究,选择可能影响预后的8个临床病理学因素,将其对总体生存时间的影响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χ2=7.968,P=0.005)、肿瘤组织学分级(χ2=7.576,P=0.023)和神经浸润(χ2=5.504,P=0.019)影响肝门部胆管癌的预后;Cox风险比例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和神经浸润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切除术后预后的独立因素是淋巴结转移和神经浸润.

  •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性切除术后预后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作者:张国庆;孙伟;庞作良

    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仍比较高,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60%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确诊时病变已属局部晚期.ⅢA(T1-2 N2M0,T3N1 2 M0)或ⅢB(任何TN3 M0,T4任何NM0)期NSCLC的完全性手术切除仍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对其预后因素的研究,对判断预后、指导合理的临床治疗及提高生存率均非常重要.局部晚期NSCLC(locally advanced NSCLC,LANSCLC),术后患者(ⅢA、ⅢB期),其生存率参差不一,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包括手术方法、病理类型、原发肿瘤的范围和淋巴结转移的个数等.我们回顾性总结了我院52例术后病理分期为ⅢA、ⅢB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治疗方法,分析其与生存率的相关性,试图了解其影响预后的因素.

  • 40岁以下青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徐春华;于力克;张宇;谢海燕;郝可可;胡韡;夏宁;展平

    目的 探讨40岁以下青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状况,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48例青年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法分析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随访6 ~ 148个月,随访率为100%.全组死亡122例,生存26例.全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4.7%、10.4%和5.6%,中位生存时间为14.7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PS评分、临床分期、治疗方式和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与青年NSCLC患者的预后有关(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PS评分、临床分期、治疗方式以及血清CEA水平均是影响青年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 KPS评分、临床分期、治疗方式以及血清CEA水平是影响青年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 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因素Cox模型分析

    作者:刘立成;徐文通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复习216例原发性GIST患者临床资料并加以随访进行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全组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94.4%(204/216)、90.2%(129/143)、88.3 %(68/77)、87.5%(35/40)和85.0%(17/20).年龄、肿瘤发生部位、是否完整切除、肿瘤是否破裂、术后是否辅助治疗、是否复发、肿瘤病理核分裂象、大径等因素对GIST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有显著性意义(P<0.05);并且随着影响因素变量值增大,死亡的风险值增高.其中完整切除对患者的预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患者性别、CD117、是否活检、内窥镜下黏膜是否糜烂、手术切缘等对生存率影响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辅助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尤其对于高风险度患者.结论 GIST仍以外科治疗为主,其手术方式的选择更多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和大小,完整切除或扩大切除能提高生存率.患者年龄、肿瘤发生部位、是否完整切除、肿瘤是否破裂、是否辅助治疗、术后是否复发、肿瘤病理核分裂象、大径等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有利于指导临床规范化治疗.

  • 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时协变量Cox回归分析

    作者:贺曼;索瑞鑫;仇玉兰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初治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49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人口学指标、临床病理特征、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采用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拟合对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94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1、2、3、4、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2.31%、69.43%、50.00%、31.17%、12.96%.非比例风险多因素Cox分险模型配合时依系数法分析结果表明,肿瘤Duke分期、病理类型、血清癌胚抗原(CEA)含量和肿瘤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预后的因素(均P<0.05).结论 Duke分期、病理类型、血清CEA含量、肿瘤转移可能影响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预后,在选择临床治疗方案和进行预后判断时应对上述因素加以考虑.

  • 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41例预后分析

    作者:叶祖森;韩钊;黄小亚;樊恺;曹云刚;耿媛媛;景宏菲;黄良通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温州卒中登记库为基础,前瞻性连续登记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从发病到入院时间<24h,并被诊断为原发性脑桥出血的患者。随访1年,记录患者生存状态。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可能影响患者1年生存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41例,男性27例(65.9%),女性14例(34.2%)。截止随方终止时,死亡患者共25例,总病死率为61.0%,中位生存时间为(80.0±54.4) d(95% CI0~186.64)。不同部位的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1年病死率比较,被盖型(2/11)与基底型(16/2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800,P=0.003),被盖型(2/11)与混合型(7/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27,P=0.003)。1年生存组平均血肿体积为(3.043±1.718) ml,死亡组平均血肿体积为(5.984±2.707) ml,两组相比,t=3.661,P=0.001。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影响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1年死亡的主要冈素有:血肿部位(RR =2.428,95% CI1.055 ~5.587),血肿体积(RR= 1.283,95%CI1.044- 1.577),入院时GCS 评分(RR= 3.389,95%CI 1.177~9.756)。结论 原发性脑桥出血患者血肿位于脑桥被盖部、血肿体积<4 ml、入院时GCS评分>8分时1年预后较好。

  • 血清C1q抗体对评价狼疮肾炎活动性及疗效的临床意义

    作者:蔡小燕;杨岫岩;陈小辉;梁柳琴;关明媚;秦曙光;傅君舟

    目的探讨血清C1q抗体对狼疮肾炎活动性及疗效的评价.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75例活动期狼疮肾炎患者血清中的C1q抗体,对31例狼疮患者作了肾穿刺活检.分析C1q抗体与狼疮肾炎活动性、肾组织病理改变及实验室参数的相关性.并对全部病例进行随访,分析血清C1q抗体及治疗后的变化对狼疮肾炎疗效的影响.结果 55例(73.3%)狼疮肾炎患者血清C1q抗体阳性,抗体水平92 U/ml±41 U/ml;血清C1q抗体水平与狼疮肾炎临床活动指数、尿蛋白含量以及双链DNA(ds-DNA)抗体滴度呈正相关,与补体C3、C4水平呈负相关;血清C1q抗体水平与肾脏病理改变的活动指数呈正相关;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C1q抗体及治疗后的C1q抗体水平与狼疮肾炎尿蛋白转阴存在相关性,后者更有意义.结论 C1q抗体不仅与狼疮肾炎活动性相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脏病变程度,监测治疗后抗体水平的变化可以为评价疗效及指导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22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

    作者:张英兰;吕昌帅;郎景和;周星楠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及其相关因素,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0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2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生存率, Kaplan-Meier法筛选危险因素,用比例危险度回归模型(Cox回归)对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25例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为90.6%。单因素Kaplan-Meier分析显示,子宫内膜癌生存率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病理类型、术后辅助治疗、淋巴结转移和腹腔细胞学有关(P<0.05)。各手术分期患者中,行淋巴结剔除者和未行淋巴结剔除者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接受辅助治疗和未接受辅助治疗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行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是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非子宫内膜样癌、手术病理分期晚和组织学分级差的患者预后差。结论:子宫内膜癌总体预后良好,手术分期晚、非子宫内膜样癌、组织学分级差是子宫内膜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肌层浸润深度、腹腔冲洗液等与其预后无关。

  • COX模型在三硝基甲苯中毒与工龄、工种关系中的应用

    作者:赵素英;吕志刚

    目的 探讨三硝基甲苯作业工人工种、工龄与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5年某化工厂职工健康监护体检资料,使用STATA 7.0统计软件进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进行Log-rank定性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求证,以接尘工龄作为暴露时间变量t,COX比例风险模型为λ(t)=λ0(t)exp(1.354588×工种).结论 工种间的相对危险度比,RR=3.8752,一线作业工人的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发生的RR是二线工作的工人的3.87倍,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同类资料有指导意义.

  • Ⅲ期贲门癌术后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闫玉兰;巴一;黄鼎智;李鸿立;张冬梅;邓婷

    贲门癌作为一个独立的病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食管下段、食管胃交界部位及贲门腺癌的发病率显著升高[1],这与胃远端腺癌发病率的稳步下降形成鲜明的对比,贲门癌占全部胃癌的构成比已由20世纪60年代末的6.6%升至20世纪80年代中叶的37.5%,预后未见明显改善.

47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