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安徽省巢湖市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结果分析

    作者:曹红

    目的 分析巢湖市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情况,评价结核病防治机构与非结防机构的合作和协调情况,为提高患者发现率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全市5县(区)疾控中心上报的2007--2009年结核病控制工作月报表,统计分析非结防机构肺结核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的转诊、追踪到位情况.结果 2007--2009年巢湖市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应转诊肺结核患者及疑似患者数分别是1 697例、1 793例和1 738例,转诊到位患者数分别是688例、677例和543例,转诊到位率分别为40.5%、37.8%和31.2%;经结防机构追踪后到结防机构就诊患者数分别是785例、957例和961例,追踪到位率分别为80.4%、87.2%和82.2%,每年追踪到位率均显著高于转诊到位率(P<0.05).结论 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的肺结核患者转诊到位尚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强结防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总体到位率.

  • 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在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随访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李晋;杨倩婷;岳建荣;林玲;张明霞;顾美红;邓群益;邓国防;邓永聪

    目的 比较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在筛查肺结核密切接触者是否发生结核感染中的效能.方法 对138名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分别为家属(60名)和同事(78名)]每6个月进行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和TST平行检测,同时了解结核病的发生情况,共随访24个月;统计分析ELISPOT和TST检测结果与疾病发生和结核分枝杆菌暴露的关系.结果 在2年的随访中,累计发现11例新发活动性肺结核.与127名完成2年共5次随访的未发病密切接触者相比,新发活动性肺结核发病人群第一次ELISPOT检测的阳性率为72.7%(8/11),显著高于未发病人群的阳性率33.1%(42/127),x2=6.8905,P=0.0087;而TST检测的阳性率分别是63.6%(7/11)、66.9%(85/127),x2=0.0494,P=0.82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LISPOT阳性率与结核分枝杆菌暴露程度有关,暴露程度较高的密切接触者(家属)的阳性率为45.0%(27/60),显著高于暴露程度较低的同事[28.2%(22/78)],x2=4.1773,P=0.0410;而TST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55.0%(33/60)和75.6%(59/78),与结核分枝杆菌暴露程度不一致.结论 ELISPOT筛查肺结核密切接触者中高危人群的特异度显著高于TST,能更准确地反映结核分枝杆菌暴露后的感染情况.

  • 老年结核病患者对学生密切接触者的感染风险及模型研究

    作者:张大杰;黄佳瑜;李绪辉;李檬妤;陈琰姝;张莹;许奕华

    目的 通过老年结核病患者(以下称“指示病例”)对家庭成员中的高危易感人群——学生的密切接触者的感染风险及模型研究,为学生结核病密切接触者感染结核病的早期发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机构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登记的244例新发老年结核病患者,通过自我推荐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终纳入209名学生密切接触者,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问卷调查以及PPD试验.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老年结核病学生密切接触者结核病感染的风险因素,并研究得出关键风险因素及建立决策树模型.结果 209名学生密切接触者PPD试验阳性率为77.51%(162/209).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学生密切接触者与指示病例接触的时间(OR=29.17,95%oCI:4.65~183.04)、场所通风情况(OR=5.79,95%CI:2.14~15.67)、自我防护意识(OR=3.56,95%CI:1.24~10.22)在PPD试验结果阳性者与阴性者之间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共3层,7个结节点.与指示病例接触的时间长短对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风险影响大,接触时间≥2h的阳性率为97.30%(72/74),高于<2h的阳性率66.67%(90/135)].接触指示病例时密切接触者的自我防护意识是次级影响因素,在接触时间<2h结节点下,没有自我防护意识的密切接触者阳性率为94.12%(48/51),高于有自我防护意识的阳性率[50.00%(42/84)].而有自我防护意识这一结节点下,接触场所通风条件好的阳性率为25.00%(12/48),低于接触场所通风条件中等或差等的阳性率[83.33%(30/36)].结论 决策树模型提示与指示病例接触的时间长短、接触地点的通风情况及自我防护意识是学生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揭示了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与指示病例接触时间>自我防护意识>接触地点的通风情况.

  •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调查

    作者:李婕;王黎霞;成君;孟庆琳;张慧

    目的 了解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肺结核核心信息知晓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密切接触者肺结核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结核病发病与干预模式”研究全部10个调查现场2013年7-9月中≥15岁的528名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的信息,采用“结核病发病与干预模式”课题专家组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的结核病防治5条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调查,共发出与收回528份问卷,回收率为100.00%.家庭密切接触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12名和316名;城市和农村居民分别为115名和413名;东部、中部、西部分别有128名、200名和200名.对不同特征(包括城乡、性别、地区分布和指示患者发现类型等)的家庭密切接触者的知晓率分析采取卡方检验,对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特征的知晓率分析采取趋势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肺结核核心信息总知晓率为40.25%(980/2435),其中城市知晓率(49.12%,280/570)高于农村(37.53%,700/1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38,P<0.0001);男性的总知晓率(44.71%,418/935)高于女性(37.47%,562/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5,P=0.0004);中部地区知晓率高,为(45.64%,445/975),其次分别为东部地区(37.01%,235/635),西部地区(36.36%,300/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74,P<0.0001).随年龄的升高,知晓率降低,15~岁、40~岁,60~岁三组知晓率分别为49.65%,40.40%,25.9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67.36,P<0.0001).随文化程度的升高,知晓率升高,文盲或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及以上四组知晓率分别为21.68%,35.42%,45.95%,58.0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121.95,P<0.0001).已知肺结核患者和新发现患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知晓率分别为48.34%(365/775)和36.61%(615/168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84,P<0.0001).结论 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总知晓率较低,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密切接触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肺结核核心信息知晓率.

  • 涂阴肺结核流行传播特点与随访预后的文献结果分析

    作者:马艳;李亮;刘二勇;成诗明

    目的 回顾不同国家和地区涂阴肺结核流行传播的特点,涂阴肺结核治疗与不治疗随访后的结果、涂阴肺结核对密切接触者的感染危险,分析涂阴肺结核对结核病控制的影响.方法 由课题专家和检索人员讨论后确定检索词(6个检索词,分别为涂阴肺结核、痰涂片阴性、传播与流行、治疗及预后、接触者、随访),共检索12个数据库3个卫生机构网站(世界卫生组织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搜索引擎Google Scholar.纳入发表于1960-2014年中的所有描述或评价涂阴肺结核流行及传播概况、治疗随访等资料和数据的文献,共检索到946篇文章(排除观点性文章、信件、社论、评论、文献目录、会议摘要等),对符合条件的16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涂阴肺结核不治疗进行18~65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痰菌转阳率为为40.0%(70/175)~57.9%(88/152)不等,死亡率为15.0%(50/334);完成治疗后随访观察,患者痰菌转阳或胸片发生典型恶化者占3.9%(4/103)~32.7%(49/150),死亡率为3.2%(2/63)~36.0%(54/150);对涂阴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随访,潜伏感染率为9.1%(13/143)~79.4%(27/34),5.7%(3/52)~9.0%(18/200)的密切接触者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结论 加强对涂阴肺结核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管理,对减少结核病的传播、控制结核病疫情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 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结核病检出情况分析

    作者:高翠南;谭青云;许卓卫;罗少霞

    目的 了解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中肺结核的发病情况,为结核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对1 138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的X线和痰涂片检查来分析他们的结核病患病情况.同时,分析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中患者配偶、父母和子女以及有无结核可疑症状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和不同排菌程度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中肺结核患者的检出情况.结果 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为3.3%;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配偶高,分别是患者父母的1.9倍和患者子女的16倍;有结核可疑症状者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是无结核可疑症状者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的6.4倍,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μ=7.8,P<0.01);涂片3+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检出率比涂片2+患者和涂片1+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分别高出1.8和2.4个百分点.结论 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的结核病患病情况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特别是对患者的配偶、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有结核可疑症状者和排菌严重肺结核患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应重点关注.因此,应加强对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的监测和检查,尽早发现患者,缩短肺结核患者对正常人群的感染传播.

  • 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X线胸片筛检情况分析

    作者:杜雨华;苏汝钊;范丽英;于海宁;宋涛;刘玉美

    目的 了解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检出情况.方法 接受检查的家庭密切接触者771人,年龄<15岁儿童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对结核菌素反应≥10mm或虽<10mm但伴有水泡等强反应的儿童,和≥15岁人群均摄X线胸片,对X线胸片提示肺部有异常阴影者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结果 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检出率为3.8%,涂阳肺结核检出率为0.8%.肺部病灶有空洞和排菌量大的病人其家庭密切接触者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高.家庭密切接触者中年龄>60岁组其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高于其他组,经统计学处理,与15~60岁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涂阳肺结核病人家庭密切接触者摄X线胸片筛查,有助于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是发现肺结核病例的一种有效手段.

  • 福建省加强医防合作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的探讨

    作者:林淑芳;陈求扬;杜永成;林勇明;戴志松

    目的 探讨福建省综合医院与结防机构合作(简称"医防合作")开展肺结核病人转诊和追踪工作,提高病人发现的效果.方法 制订卫生行政部门、综合医院、结防机构在肺结核病人转诊和追踪工作的职责与任务,通过卫生行政部门监督协调,综合医院报告转诊,结防机构检查、追踪与报表收集;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处理.结果 55.5%的涂阳肺结核初诊病人来源于综合医院,明显高于其他类型来源(P<0.01);结防机构涂阳肺结核病人检出率明显高于综合医院;2004-2007年综合医院转诊到位率从42.8%到36.3%,结防机构追踪率从53.3%上升到95.2%,追踪到位率从53.4%上升到67.3%,总体到位率从59.1%上升到77.1%,(趋势y.检验,P<0.01).结论 开展医防合作是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的重要方式,但合作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 两种检测技术在不同危险因素等级儿童中筛查潜伏性结核感染的结果分析

    作者:祁雪;王亚翠;郭雅洁;马琦;陈玉莹;孙琳;申阿东

    目的 评价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IGRA)在具有不同危险因素等级儿童中检测潜伏性结核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3-2015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有与活动性结核病患者接触史的965例患儿的相关资料,排除经病原学确诊或临床诊断为活动性结核病的451例患儿和根据病史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非活动性结核病的31例患儿,终纳入483例患儿进行TST和IGRA两种检测方法筛查LTBI的研究与分析.以密切接触、年龄<5岁、无卡介苗接种卡痕(简称“卡痕”)作为危险因素,根据其存在危险因素多少划分危险因素等级,具有0、1、2、3个危险因素者分别归为Ⅰ级(218例)、Ⅱ级(210例)、Ⅲ级(54例)、Ⅳ级(1例,纳入Ⅲ级中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分析TST和IGRA在上述人群中的检测阳性率差异,并进行其阳性结果相关的单因素分析,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检验.结果 483例患儿均进行了IGRA筛查检测,阳性率为2.48%(12/483),危险因素等级Ⅰ、Ⅱ、Ⅲ级患儿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2.29%(5/218)、2.38%(5/210)和3.64%(2/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59,P=0.795);369例患儿进行了TST检测,阳性率为11.38% (42/369),危险因素等级Ⅰ、Ⅱ、Ⅲ级患儿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9.36%(16/171)、12.74%(20/157)和14.63%(6/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12,P=0.494);二者联合(TST+ IGRA)检测任一阳性的阳性率为9.11% (44/483),危险因素等级Ⅰ、Ⅱ、Ⅲ级患儿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7.34%(16/218)、9.52%(20/210)、14.55%(8/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32,P=0.243).3种筛查方法的阳性率在风险等级Ⅰ级和Ⅱ级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7.861,P=0.020;x2=13.318,P=0.001).患儿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史是TST和IGRA两种方法阳性结果的相关因素,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的患儿TST (25.26%,24/95)或IGRA(5.00%,6/120)检测的阳性率均高于非密切接触患儿[分别为6.57%(18/274)、1.65%(6/3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1.131,P<0.05,OR(95%CI) =4.329(2.232~8.396);x2 =4.291,P=0.038,OR(95% CI)=3.186(1.006~10.096)].TST和IGRA两种方法检测的总体一致性较差,Kappa值为0.346.结论 在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的儿童中,危险因素等级越高,发生LTBI的风险越高,是儿童发生LTBI的高危险因素.由于TST和IGRA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较差,为避免漏诊,建议在暴露后危险因素等级高的儿童中同时使用两种方法筛查LTBI.

  • 广东省2005-2008年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转诊与追踪情况分析

    作者:方兰君;钟球;周琳;李建伟;潘绮丽

    目的 分析广东省2005-2008年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转诊和追踪情况,探讨提高病人发现水平的措施.方法 收集广东省2005-2008年中国结核病控制工作月报表、季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8年广东省各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疑似肺结核病人的转诊到位率和追踪到位率分别为42.5%和39.0%,总体到位率为64.9%.追踪到位的疑似病人中52.8%被确诊为肺结核.网络直报病人中菌阳、菌阴和未查痰病人的转诊到位率分别为66.9%、58.0%和37.9%;结防机构追踪到位的疑似病人中菌阳、菌阴和未查痰病人的肺结核确诊率分别为97.6%、79.8%和43.6%.结论 非结防机构在肺结核病人的发现中起重要作用.建立规范化的结核病登记、报告及转诊工作制度,提高网络直报病人的查痰率,将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

  • 中国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活动性肺结核检出情况的Meta分析

    作者:张家泳;丛守婧;王涛;汪保国

    目的 了解我国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活动性肺结核检出情况,估算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全文数据库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以及3个外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和Embase 2005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有关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活动性肺结核检出情况,且研究现场为中国大陆地区的相关文献,共检出文献3939篇,后纳入18篇文献进行分析,依据加强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的报告(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 epidemiology,STROBE)声明要求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广义倒方差模型的方法估算家庭密切接触者活动性肺结核检出合并率,以及按不同性别、年龄、地区和样本来源进行亚组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分析,评价文献质量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18篇文献中,家庭密切接触者筛查数为44 495名,共检查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517例,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的合并率为3.58%(95%CI=3.24%~3.96%);其中>60岁组的合并率(6.02%)较15~岁组(2.94%)及<15岁组(2.4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6.58,P=0.001).结论 我国涂阳肺结核家庭密切接触者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较高,疫情不容忽视,需要加大对肺结核家庭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力度,同时做好家庭密切接触者的结核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对结核病的防范意识.

  • 对广州市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筛查的情况分析

    作者:杜雨华;江坤洪;梁成双;周惠贤;何丽燕;谭守勇

    目的 了解广州市涂阳肺结核患者(以下称“指示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检出情况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6个区的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广州市结核病防治所登记的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5664名进行结核病筛查现况调查,接受结核病筛查的家庭密切接触者5206名,对<15岁的家庭密切接触者629名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BCG-PPD)皮肤试验,其中结核菌素反应硬结平均直径≥15 mm或伴有水泡或溃破等强阳性反应的儿童144名;对≥15岁人群4577名拍摄胸片,胸片提示肺部有异常阴影者进行痰涂片和痰培养检查,用SPSS 16.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及率的比较采取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指示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为3.6%(187/5206),痰涂片阳性患者检出率为0.7%(36/5206),痰菌阳性患者检出率为1.3%(66/5206).629例15岁以下儿童BCG-PPD皮肤试验一般阳性和中度阳性的485名,强阳性144名,BCG-PPD皮肤试验强阳性儿童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5.6%(8/144).指示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中,男、女性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检出率分别为3.7%(86/2348)和3.5%(101/28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2,P>0.05).与指示患者是夫妻、父母或兄弟姐妹关系的密切接触者检出率分别为4.4%(74/1675)、4.3%(34/794)和5.7%(29/507),与指示患者是儿女或其他关系的检出率分别为2.4%(40/1682)和1.8%(10/548),不同关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119,P<0.01).初治指示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检出率3.9%(160/4131),比复治指示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检出率2.5%(27/1075)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66,P<0.05).结论 涂阳肺结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触者筛查是主动发现肺结核患者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初治指示患者的家庭密切接触者需更加注意,与指示患者是夫妻、父母或兄弟姐妹关系者是结核病筛查的重点.

  • 日本结核病接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Toru Mori;崔海燕

    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结核病发病率显著下降,但结核病在日本仍然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接触调查作为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措施,联合疾病预防和感染控制正在成为国家结核病规划(National Tuber-culosis Program,NTP)的重中之重.作者综述了日本接触者调查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取得的成果,并讨论了这个程序当前面临的挑战,包括几个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等.

  • 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危险行为同伴干预研究

    作者:朱军礼;张洪波;吴尊友;郑迎军;许娟;王君;吴红花;陈琳

    目的 探讨"发起人主导和同伴驱动相结合的行为干预"方法对促进我国男男性行为(MSM)人群安全套使用和降低性伴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在安徽省有同性恋酒吧的合肥、芜湖、阜阳3个城市,通过招募在MSM活动场所有影响的12名MSM作为"发起人",采用同伴网络招募MSM同伴的方法,在MSM人群中招募了218名符合研究条件的干预对象,建立12个干预活动小组.通过培训"发起人",由他们组织实施4个主题干预活动,干预活动为期1个月.通过比较干预前和干预活动结束后2个月干预对象艾滋病病毒和(或)性接触性感染(HIV/STDs)知识水平、安全套使用率、近2个月的性伴数等指标,来评估干预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干预结束后第3个月随访到170名MSM,随访率77.9%.170名干预对象干预前HIV/STDs知识得分为(14.71±2.59)分,干预后为(16.95±1.81)分,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47,P<0.01);干预后,近2个月拥有女性性伴报告率由17.6%降低为11.2%,经配对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近3次与男性性伴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从干预前的55.3%提高到干预后的65.2%(x2=9.979,P<0.01);与男性偶然性伴近3次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从干预前的43.2%提高到干预后的52.2%(x2=5.797,P<0.05);与男性固定性伴近3次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从49.1%提高到60.9%(x2=13.082,P<0.01);干预前,近1次与男性性伴、男性偶然性伴、男性固定性伴肛交中未使用安全套的报告率分别为41.2%、35.3%和45.3%,干预后分别降低为25.3%、27.1%和31.2%,分别经配对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和P<0.01).通过群组比较分析的方法,比较干预后随访到的170名干预对象与干预前的218名干预对象的上述指标,除近2个月有女性性伴报告率、近3次与男性偶然性伴发生肛交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和近1次与男性偶然性伴发生无保护肛交的报告率3个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指标干预前后变化与上述比较结果基本相似.结论 "发起人主导和同伴驱动相结合行为干预"方法,是可以被我国MSM人群接受并能促进MSM人群肛交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

  • 一起水禽H5N1疫情暴发后人群感染风险评估

    作者:王玉林;刘于飞;蒋力云;柳洋;杨智聪;郝爱华;伍业健;李海麟;李铁钢;王鸣

    目的 评估动物禽流感疫情暴发后人群感染的风险,探讨禽流感传播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子流行病学、血清学研究及应急监测方法 ,对病、死禽的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采用红细胞凝集抑制实验、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基因测序方法 ,检测全部密切接触者的血清抗体,采集4个疫点环境标本检测禽流感H5核酸.结果 检测4个疫点环境标本22份,H5核酸阳性1份,序列分析与广州市2006年人禽流感病毒株A/China/GD01/2006(H5N1)的同源性为95.9%;检测疫区及周边2个农贸市场活禽交易场所环境标本62份,H5核酸均阴性;采集密切接触者的血样68份、咽拭子68份,禽流感H9抗体阳性6份,H5抗体、H5核酸均阴性,医学观察7 d,未发现禽流感感染者;应急监测区报告流感样患者337例,经排查未发现可疑禽流感患者.结论 此起水禽H5N1暴发未造成扩散,也未出现人感染病例,表明此次疫情的禽流感病毒H5N1对人的传播能力尚不强,引起人群感染的风险较低.

  • 深圳市3551例妊娠梅毒患者的性伴追踪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吴肖冰;洪福昌;张春来;冯铁建;蓝丽娜;杨应周

    目的 分析深圳市妊娠梅毒患者的性伴追踪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深圳市各助产机构发现的18岁以上,深圳市各助产机构接受产前保健服务,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梅毒诊断标准(WS 273-2007)》确诊为梅毒患者,确诊时间在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以及愿意参加本研究的妊娠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共3 551例.采用面对面访谈的方法填写结构化问卷,包括妊娠梅毒患者的一般人口学信息(年龄、文化水平、职业等)、实验室检测结果、疾病诊断、个人生活史、性伴通知意愿、性伴的追踪结果及实验室检测结果.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妊娠梅毒患者的性伴追踪情况的影响因素,计算OR(95%CI)值.结果 3551例妊娠梅毒患者的年龄为(28.72±5.21)岁,大49岁,小18岁.3551例妊娠梅毒患者中,2550例患者的性伴到产前门诊进行梅毒检测,性伴追踪率为71.81%,其中,妊娠梅毒患者性伴的梅毒患病率为27.88%(711例).与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相比,本科以上者完成性伴追踪的OR(95%CI)值为1.70(1.26~2.30);与已婚者相比,未婚或离婚者完成性伴追踪的OR(95%CI)值为0.57(0.45~0.71);与孕周≤27周者相比,28~36和>36周或临产者完成性伴追踪的OR(95%CI)值为0.73 (0.56~0.94)和0.65(0.53~0.81);与隐性梅毒患者相比,梅毒足量治疗者完成性伴追踪的OR(95%CI)值为1.45(1.14~1.84);与规范治疗者相比,未治疗或不规范治疗者完成性伴追踪的OR(95%CI)值为0.31 (0.24~0,39);与完成妊娠者相比,终止妊娠者完成性伴追踪的OR(95%CI)值为0.53 (0.43~0.65);与仅恋爱1次者相比,恋爱≥2次者完成性伴追踪的OR(95%CI)值为1.24(1.05~1.46);与不愿意告知性伴者相比,愿意告知者完成性伴追踪的OR(95%CI)值为4.74(3.54~6.35).结论 妊娠梅毒患者性伴追踪率较高;患者性伴追踪的完成情况受到患者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孕周、疾病分期、治疗情况、妊娠结局、恋爱次数和性伴告知意愿的影响.

  • 同伴影响、风险决策与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的相关性

    作者:安静;孙莹;王熙;祖萍;麦锦城;梁健平;许志勇;满学军;毛艳

    目的 探讨同伴影响抵抗和风险决策与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于2010年10月在广州和沈阳两市分别整群选取5所和3所初中,每所初中选取初中一年级全体学生进行调查,采用自填式问卷的方式调查健康危害行为的发生情况,同时分别采用《同伴影响抵抗问卷》(Resistance to peer influence scale,RPIS)和《青少年决策问卷》(Youth decision-making questionnaire,YDMQ)评价同伴影响抵抗和风险决策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同伴影响抵抗和风险决策与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的相关性.结果 共获得有效问卷1985份,其中男生1001名(占50.4%)、女生984名(占49.6%).调查对象健康危害行为报告率为27.1%(537/1985),男生(30.7%,307/1001)高于女生(23.4%,230/984)(P<0.05).调查前30 d内吸烟、饮酒、上学日网络使用超过3 h/d和周末网络使用超过3 h/d的报告率分别为5.1%(102名)、14.3%(284名)、3.5%(70名)、13.7%(272名).男生饮酒、上学日或周末网络使用超过3 h/d的比例[分别为16.4%(164名)、4.5%(45名)、16.2%(162名)]高于女生[分别为12.2%(120名)、2.5%(25名)、11.2%(110名)](P值均<0.05).两市初一学生RPIS和YDMQ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82 ±0.39)、(1.68±0.62)分.调查前30 d,有吸烟、饮酒、周末网络使用超过3 h/d的初一学生RPIS得分[分别为(2.43 ±0.40)、(2.61±0.41)、(2.77 ±0.40)分]均低于无这些健康危害行为的学生[分别为(2.84±0.38)、(2.85±0.38)、(2.82 ±0.39)分](P<0.05).有吸烟、饮酒、上学日网络使用超过3 h/d和周末网络使用超过3 h/d的初一学生YDMQ得分[分别为(2.38 ±0.66)、(2.06±0.66)、(1.97±0.72)、(1.84±0.64)分]均高于无这些健康危害行为的学生[分别为(1.64 ±0.38)、(1.61±0.58)、(1.67±0.61)、(1.65 ±0.61分)](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中等同伴影响抵抗[低、中等对高等,0R(95%CI)值分别2.97(1.96 ~4.50)、1.51(1.05 ~2.16)]和中、高等风险决策[中、高等对低等,0R(95%CI)值分别1.62(1.19 ~ 2.22)、3.43(2.39 ~4.90)]都是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 同伴影响抵抗能力较差和风险决策较高均为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的危险因素.

  • 2007-2008年石家庄市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发病情况

    作者:郭付爱;朱建良;何立新;赵子运;张红军;李亚楠

    目的 了解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结核病发病情况.方法 以2007-2008年石家庄市新确诊涂阳肺结核患者6653例为线索,根据其生活和活动范围确定其密切接触者19 159名为研究对象,其中家属17 334名、同班同学1825名.对其进行结核病相关知识和政策的健康教育和结核筛查,对同学关系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可疑者进行胸部X线检查;对家庭密切接触者进行症状筛查,可疑者进行痰涂片和胸部X线检查.对未发病者进行症状随访观察,自涂阳患者确诊之日始共2年,每月1次,有症状者随时进行检查.结果 随访观察2年内,共确诊肺结核患者281例,家属176例,非家属105例.肺结核发病率为1466.67/10万,其中涂阳22例.14~25、75~岁组发病率高,分别为2907.18/10万(83/2855)、2650.96/10万(18/679).从发病时间看,与涂阳患者密切接触6个月内、13~18个月各有一个高峰,发病率分别为929.07/10万(178/19 159)、369.12/10万(70/18 964).从接触密切程度看,同宿舍、同班同学及夫妻关系发病率高,分别为11 384.62/10万(37/325)、4533.33/10万(68/1500)、1624.17/10万(86/5295).结论 密切接触者与涂阳肺结核患者接触越密切发病率越高,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接触6个月内、13 ~ 18个月,且14 ~25岁和7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较高.

  • 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技术在学校结核密切接触者中筛查潜伏结核感染的应用

    作者:王海英;王仕昌;赵静;董向群;刘志敏

    卡介苗的学生组中较未接种过卡介苗的学生组中更容易出现阳性(χ2=12.54,P=0.00),T-SPOT.TB结果不受卡介苗接种的影响(χ2=1.16,P=0.28).结论 TST和T-SPOT.TB结果一致性低(Kappa=0.07,P<0.01),但T-SPOT.TB结果不受BCG接种的影响,特异性优于TST.

  • 密切接触者PPD强阳性率在学校结核病暴发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麒;齐怡;周颖;周令;路希维

    目的 对大连市登记的散发学生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PPD强阳性率在学校结核病暴发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录入全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大连市散发学生肺结核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共纳入散发肺结核患者228例,并对其9863名密切接触者随访12个月.观察涂阳和涂阴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发病情况与PPD强阳性率(PPD硬结平均直径≥15 mm)分布,采用ROC曲线获取结核病暴发和续发患者的PPD强阳性率的截断值.结果 228例散发肺结核患者中,涂阳肺结核39例,其密切接触者发生“偶然聚集”和“结核病暴发”的发生率分别为17.9% (7/39)和10.3% (4/39);涂阴肺结核189例,其密切接触者发生“偶然聚集”和“结核病暴发”的发生率均为7.9% (15/189);两者比较,x2=0.60、0.23,P值均>0.05.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的强阳性率均值为(16.0±0.8)%;涂阴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强阳性率均值为(15.3±0.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1,P>0.05.大连市入学新生的PPD强阳性率为(6.5±0.5)%,与发生结核病疫情的不同级别(无聚集、偶然聚集和聚集性暴发)的PPD强阳性率均值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14,P<0.01.将随访期12个月内发生续发患者作为诊断标准,绘制PPD强阳性率ROC曲线,特异度为85.0%,敏感度为70.0%,曲线下面积为0.78,截断值为25.5%.将结核病暴发作为诊断标准,绘制PPD强阳性率ROC曲线,特异度和敏感度均为78.0%,曲线下面积为0.81,截断值为21.5%.结论 涂阳和涂阴患者具有相同的引发结核病暴发事件的风险.高暴露群体PPD强阳性率超过21.5%是产生续发患者的预警指标,提示密切接触者具有发病可能,应及时进行干预.

50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