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临床护理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陆红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70 例,采取吸氧、小剂量速效胰岛素治疗,并给以临床护理.结果 患者均痊愈出院,血糖基本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住院时间为10~25d.结论 糖尿病患者日常进行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减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无痛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作者:赵兰芬;陈鸿

    总结了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通过对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及潜在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患者病情好转出院.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护理干预

    作者:万叶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在抢救与康复过程中几项护理措施的重要性.方法 观察23例患者在抢救与康复过程中经过综合护理干预的预后情况.结果 除有3例并发肾功能损害预后差、其余20例均治愈.结论 及时有效的抢救和精细的护理是挽救搪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生命至关重要的手段.

  • 降糖保肾饮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素美;孙灿伦;齐迅;吴延平

    笔者采用益肾活血汤配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通过临床观察,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0例患者均按WHO诊断标准确诊为糖尿病,且符合下列条件:①尿蛋白阳性,24h尿蛋白定量>250mg;②肾功能进行性减退;③捧除其它肾脏病变;④除糖尿病症状外见肾病症状(面色苍白或晦暗,神疲乏力,呕恶甚面浮肢肿);⑤无心力衰竭及酮症酸中毒等.Mogensen按IDNM肾脏损害将糖尿病肾病分为V期,全部资料符合Ⅲ-Ⅳ(早期糖尿病肾病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6~72岁,平均(56.6±6.7)岁,病程5~32年,平均(13.2±7.6)年;对照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33~70岁,平均(56.2±6.5)岁,病程3~29年.

  • 11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分析

    作者:林秀艳

    目的: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1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口服药物不当和感染是DKA常见的诱因,其次为饮食不当、创伤、妊娠手术、应激急性脑血管病例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脱水、低血容量性休克、口干、多饮、多尿、烦躁不安、意识改变、消化道症状及电解质紊乱;经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及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强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105例患者抢救成功,且尿酮体DKA均消失,PH值、电解质恢复正常,血糖控制良好,均治愈.结论:DKA发病诱因复杂,可引起一系列严重的代谢紊乱;及时早期诊断、恰当治疗是成功抢救DKA患者成功的关键;另外普及糖尿病知识教育是预防及减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措施.

  • 4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素花

    目的:总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的护理经验,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40例DKA患者实施合理补液,准确使用胰岛素,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40例DKA患者血糖控制平稳,酮症酸中毒得到纠正,均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DKA患者的救治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救治疗效,降低死亡率.

  • 浅谈2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心得体会

    作者:王斌

    目的:更好地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治.方法:2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根据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相关治疗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例死亡,21例临床治愈.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诊治体会

    作者:范丽华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均表现为急性痛苦面容,主要诱因为感染,停用或减少胰岛素等;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及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强抗感染等综合治疗,48例患者均抢救成功,3例昏迷患者神志均转清,未留下智力障碍,1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病诱因复杂,可引起一系列严重的代谢紊乱;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更有效,更安全.

  • 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清电解质变化与疗效的关系

    作者:王秀敏;周小芸;梁黎;董关萍;杜立中

    目的分析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儿的电解质和血脂状况,探讨儿童1型糖尿病低钾血症与酮症和血糖纠正时间的关系.方法对1999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期间在本院住院且为首次发病的101例1型糖尿病患儿就诊时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酮症酸中毒、低钾血症等对胰岛素治疗的影响.结果1999-2004年本院新诊断患儿中入院时DKA发生率占所有患儿的42%(42/101),轻、中、重度DKA病例分别占15.8%、8.9%、16.8%.DKA组阴离子间隙、血糖、TG和TC明显高于非DKA组,其差异有显著性.假性低钠血症11例,占所有患儿的11%.DKA组低钾血症的发生率为52.4%,非DKA组低钾血症的发生率为33.9%.DKA组和非DKA组的缺钾患者住院时间(d)和低钾纠正时间(h)分别是(13.64±4.77)、(140.0±10.6)和(10.75±4.92)、(96.0±11.8),其差异有显著性.DKA非低钾组血酮症纠正时间和尿酮体转阴时间少于DKA低钾组(t=5.623,P<0.01;t=6.167,P<0.01).结论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家属对儿童糖尿病认识可能不足.高血脂增加了假性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低钾血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高血糖有关;低血钾可能会减慢酮症纠正速度,宜减少1型糖尿病DKA儿童患者胰岛素用量.

  • 白细胞介素-18和白细胞介素-12在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作用

    作者:董关萍;王春林;梁黎;邹朝春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干扰素-γ(INF-γ)在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61例儿童1型糖尿病(T1DM)患儿(其中28例伴DKA,33例无DKA)和30例正常对照者IL-18、IFN-γ和IL-12的血清水平.结果 (1)T1DM患儿中血清IL-18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691.99±381.42)pg/ml vs(310.02±265.32) pg/ml,P=0.03],而两组间IFN-γ和IL-12水平则无差别.(2)DKA组患儿中IL-18和IFN-γ血清水平明显高于无DKA组[(759.25±353.82) pg/ml vs(634.93±399.79) pg/ml,P=0.001和(9.35±8.06) pg/ml vs(5.21±6.47) pg/ml,P=0.044],而两组间IL-12血清水平则无差别.(3)IL-18和IFN-γ呈相关趋势,而与IL-12正相关.结论 DKA患儿IL-18和IFN-γ血清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其可能在DKA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乙醇性酮症酸中毒的特征及治疗

    作者:陈上云;劳干诚;谢彬

    慢性嗜酒者在大量饮酒、发生严重呕吐、中断饮食或其他伴发病后,引起失水、酮症酸中毒,称为乙醇性酮症酸中毒(alcoholic ketoacidosis,AKA)[1],属代谢系统急症之一.笔者分析自1992年以来诊治的18例AKA患者资料,探讨该病的临床特征及合理治疗措施.

  • 高敏C-反应蛋白在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检测意义

    作者:李静;陈月英;郭晓华;罗巧云;刘志红;熊灵敏

    目的 了解自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炎性反应和胰岛β细胞损害程度.方法 检测以自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抗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的水平,及空腹胰岛素、C-肽及餐后2 h胰岛素、C-肽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hs-CRP的水平,胰岛素(Ins)、C-肽、GAD抗体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 ①自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血清hs-CRP与对照组(32 382.11±1 685.68 ng/ml比10 775.25±1 615.77 ng/ml)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以酮症酸中毒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GAD抗体阳性率(14.0%),与对照组(1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自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空腹胰岛素、C-肽、餐后2 h胰岛素、餐后2 hC-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体免疫炎症反应是促使2型糖尿病患者自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的重要机制,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胰岛β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

  •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0年回顾分析

    作者:汤彩娥

    目的 探讨降低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发病率、提高儿科治疗DKA的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了20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住院儿童114例(其中DKA53例)的资料.结果 1999~2004年和1985~1991年或1992~1998年比较,DKA发病率明显下降(P<0.05).年龄越小,DKA发病率越高,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农村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城镇儿童.DKA的诱因中,感染列首位(49.1%),停用胰岛素其次(20.8%).减少使用碳酸氢盐量的一组,其代谢恢复及住院时间均较剂量较大的两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加强小儿糖尿病管理力度非常重要.较大剂量碳酸氢盐对治疗DKA有潜在的不利影响.

  • 糖尿病病人血D-3-羟丁酸与尿酮体关系的研究

    作者:王冬环;赵月霞;尉秀荣

    目的探讨糖尿病时血D-3-羟丁酸与尿酮体定性测定的关系.方法观察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无酮症患者4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9例以及健康体检者60例的血D-3-羟丁酸、尿酮体的变化;1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D-3-羟丁酸、尿酮体的变化.结果糖尿病无酮症组D-3-羟丁酸阳性率与酮体阳性率有显著差异,糖尿病无酮症组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D-3-羟丁酸水平有很显著差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在治疗前D-3-羟丁酸水平明显升高,而尿酮体的升高幅度低于D-3-羟丁酸,治疗后D-3-羟丁酸水平开始直线下降,而尿酮体却在明显升高后降低.结论 D-3-羟丁酸是糖尿病的重要监测指标,可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提供早期诊断,可避免治疗过程中单纯测定尿酮体给人造成的误导,可对治疗效果提供准确判断.

  • 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

    作者:朱小兰;黄春桃

    目的 探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疗效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90例DKA患者在应用小剂量胰岛素后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DKA患者中,抢救成功83例,2例自动出院,死亡5例,抢救成功率为92.2%.结论 早期、足量的应用胰岛素治疗DKA疗效显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与自我保健措施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探讨C-肽及肾脏相关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泳;姜大勇;毛志华

    目的:探讨C 肽(C-peptide, CP)及肾脏相关蛋白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患者诊断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和住院治疗的280例DN患者,同时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放射免疫分析测定其血清和尿CP、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及尿白蛋白(albumin, Alb)、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IgG)水平,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80例DN患者血清CP和β2-MG水平,尿β2-MG、Alb和IgG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尿CP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前,75例DN早期患者、119例DN无酮症酸中毒患者和86例DN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的血清CP、β2-MG水平、尿β2-MG、Alb和Ig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尿C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除75例DN早期患者血清和尿CP、β2-MG及尿Alb和IgG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两组患者虽然尿CP水平有所升高,血清CP、β2-MG和尿β2-MG、Alb及IgG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P和肾脏相关蛋白水平可反映DN患者肾损伤情况,且对于临床治疗的监测也具有重要价值。

  • 血清1,5-脱水葡萄糖醇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韩志勇

    1,5-脱水葡萄糖醇(1,5-anhydroglucitol,1,5-AG)是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的诊断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和监测DM患者血糖水平的指标。1,5-AG在国外已应用于临床,但在国内的相关研究较少。1,5-AG水平不受DM患者年龄、病程、饮食和运动等因素的影响,相较于美国糖尿病学会推荐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检测稳定、准确,相较于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1c),其能检测出DM患者近期内(3-7 d)的血糖波动情况和超过肾糖阈的高血糖状况,灵敏度和特异性高于血糖、HbA1c及糖化血清白蛋白。1,5-AG在DM患者体内呈较低水平,其随着血糖控制降至正常水平而逐渐恢复正常,因此,可作为监测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指标,评估疗效。1,5-AG水平的变化还与DM血管病变和血脂变化有关,因此可辅助诊断DM并发症。1,5-AG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对于筛选、诊断DM,及监测DM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 1例巨大痈并发酮症酸中毒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作者:张晶;陈霞;王岩

    患者,男性,55岁.2008年6月因背部红、肿、热、痛10 d,加重1 d,有糖尿病史多年但未系统治疗,精神差心慌入院.查体:右背部肩胛下压口可见约20 cm×20 cm大小红肿区域,皮脂高,有多处脓性渗出,中心区域皮肤色暗灰,有波动感,压痛(+),精神差,呼之能应,GLU 29.3 mmol/L,WBC 42.35×109/L,pH 7.19,BE 20.1 mmol/L,HCO3 4.7 mmol/L.

  • 1例动脉瘤孤立术后并发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

    作者:张丽;孟蕾蕾;王宏

    治疗颅内动脉瘤理想的方法是通过直接手术夹闭或血管内栓塞的方法闭塞动脉瘤,同时保留截瘤动脉的通畅.但对于特殊位置、形状或宽颈等不能直接夹闭或栓塞的动脉瘤,行血管搭桥手术、血流重建之后孤立动脉瘤是另一理想的治疗方法[1-3].但此手术风险较高,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术后易出现并发症.我科于2006年12月13日为1例右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的患者行右颈内动脉-右大隐静脉移植-大脑中动脉搭桥,巨大动脉瘤孤立术,手术很成功.患者术前无糖尿病史,但术后并发酮症酸中毒,通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治愈出院.

  • 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

    作者:林朱森;刘树元;王鸿燕;胡媛琴;李天杰;王立秋

    目的:初步探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204例入选者分为健康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慢性并发症组和酮症酸中毒组,分别测定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力(T-AOC).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单纯糖尿病组、慢性并发症组和酮症酸中毒组T-SOD活力和T-AOC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单纯糖尿病组、慢性并发症组相比,酮症酸中毒组T-SOD活力和T-AOC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急诊搪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较无并发症或慢性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具有更高的氧化应激水平.

1176 条记录 3/59 页 « 12345678...585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