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时期颅骨修补术前后CT灌注与临床预后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丽君;纪文军;任聪云;李少臻;姬小莹;张瑜;贾喆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时期颅骨缺损修补患者的CTP改变,为临床上颅骨修补治疗时机的选择及临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0例颅骨缺损修补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将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时机分为两组,A组(颅骨修补≤1.5月)和B组(颅骨修补>1.5月),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1周和术后3周行CTP灌注扫描.通过CTP、脑电地形图检查,收集颅骨缺损修补手术前后缺损区大脑皮层脑血流量变化的参数值、脑电活动变化情况,对比不同原因发病行颅骨缺损修补术前后的脑皮层血流灌注、脑电变化、神经功能缺失改善情况、术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改善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由不同原因(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导致的颅骨缺损患者脑血流灌注各不相同;术后,各原因导致颅骨缺损的患侧CBF较术前均得到改善;两组患者术前患侧大脑皮层区域的CBF均较健侧显著性降低(P<0.05);术后3周,两组患侧大脑皮层区CBF较术前均显著上升(P<0.05);术后两组相比,A组较B组患侧脑组织血流灌注增加更加明显;颅骨修补术前脑电地形图检查无明显变化;修补术前两组Kamofaky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A组Kamofaky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A组并发症4例(1例创口感染,3例硬膜下积液),B组并发症9例(1例创口感染,硬膜下积液8例).结论 与常规颅骨修补相比,超早期颅骨修补对大脑皮层的血流灌注的改善效果更明显,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更少,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 CT血管造影联合CT灌注成像在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晟;朱全新

    目的:研究CT血管造影(CTA)联合CT灌注成像技术(CTP)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100例,均给予CTA联合CTP诊断,分析联合诊断的有效性和准确率.结果:CTA联合CT可以明确显示患者脑梗死病症情况,便于诊断分辨脑梗死区和半暗带区,两种CT成像技术相互配合,诊断及治疗有效率高达82%.结论:脑梗死临床发病速度快,病情变化快,采用CTA联合CTP有利于临床提高诊断的效率、准确性和及时性,优势明显.

  • 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四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隋涛;井丽萍;张磊;徐泽锋;白玉盛;杨仁池

    周期性血小板减少(CTP)是少见病,特点是血小板数量呈周期性波动.在女性,血小板周期性波动可与月经周期相关.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和实验窜检杳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极其相似,极易误诊为ITP.国内有关报道很少,本研究报道4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

  • CT灌注成像评价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疗效

    作者:段玉霞;陈伟建;杨运俊;王小同;许方洪;李建策;黄海波;曹国全

    近年来,在颈动脉狭窄所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2].早期主要采用多普勒超声及DSA评价术后颈动脉狭窄缓解程度,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imaging,CTP)是一种新近出现的血流动力学评价技术,目前已有研究利用CTP评价慢性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灌注情况[3-5],但对于CAS术后脑灌注改善情况的报道较少.

  • 急诊肝移植治疗良性终末期肝病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伟林;郑树森;徐骁;梁廷波;金晶;沈岩;张珉;吴健

    目的探讨急诊肝移植救治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的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为制定急诊肝移植标准和预后评价体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46例急诊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存活组(32例)与死亡组(14例)患者的术前各临床与生化指标的差异,探讨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全组平均随访时间为529 d±460 d,存活组平均中位生存时间为575.5(257~1766)d,死亡组平均生存时间为30.5(5~267)d;全组术后3、6个月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73.9%、71.7%和69.6%;原发病为乙肝重型肝炎死亡比例达31.0%,显著高于乙肝肝硬化的0%(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血清肌酐水平(96.6 μmol/L±50.6 μmol/L vs 190.4 μmol/L±138.7 μmol/L)、MELD积分(35.5±9.0 vs 42.3±8.6)和CTP评分(10.5±1.4 vs 11.9±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TP 和MELD评分各级别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肝移植能有效救治危重肝病患者;术前高血清肌酐水平与移植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MELD评分较之CTP评分能更好地评估急诊肝移植患者的预后.

  • CT脑灌注联合CTA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贯清(综述);肖新兰(审校)

    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狭窄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性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致死、致残率高。急性期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病人的预后非常关键。急性脑梗塞表现为脑低灌注,平扫CT常常显示不清、诊断困难,容易造成误诊、漏诊,延误病人治疗;CT灌注成像准确反映脑血流灌注情况,且能区分显示不可逆性梗死区与缺血半暗带,缺血半暗带的显示为早期溶栓及治疗前后的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CTA能明确显示引起脑梗塞的责任血管,对动脉的狭窄率及斑块性质的测定进行定量分析,指导临床针对性溶栓。脑灌注与CTA的联合运用能综合诊断早期梗塞及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 64排CT门静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鑫;程凯亮;孙煜;安东洪;柳林

    门脉高压HP经常伴有门脉系形态的改变和侧支静脉的开放,这些信息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1].本文通过对30名门脉高压患者64排CTP图像的观察,旨在证明64排CTP对门脉系及侧支静脉开放的显示能力[2].

  • 终末期肝病的预测模型:MELD评分与CTP分级的比较

    作者:高敏;王怡

    客观、准确地判断及评价终末期肝病患者的病情及肝脏储备功能对于临床医生判断患者预后及选择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 肝功能评估模型的演变

    作者:刘菲;蔡玲燕;陈锡美

    肝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危险的疾病之一,真实、客观地判断终末期肝病病情能为临床医生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从CTP到目前的MELD及新近出现的Lille Model,都对肝病的严重程度进行了划分.此文就各种肝功能模型的产生、特点、临床应用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 多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灌注成像评价兔VX2肝癌血管生成

    作者:周悦;高剑波;杨学华;周志刚;郭华;张永高;董军强;李薇

    近年来,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CTP)作为新兴的一项CT功能成像方式,可以了解组织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在肝内实质性病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兔VX2肝癌模型是目前惟一用于肝癌实验研究的大型动物模型.本文通过观察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肝癌组织的血管生成情况.

  • 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成像对发病12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作者:卢曼;周赟;汲晓沛;王辉;蔡秀英;方琪

    目的 评价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联合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对发病12 h内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5例发病时间在12h内的脑卒中患者同时行CT平扫、CTP、CTA检查,将CTP图像通过图像工作站(Syng.VIA)经过VPCT Neuro-STROKE进行处理,测量缺血区的脑灌注参数值并分析缺血半暗带(ischemicpenumbra,IP);通过CT血管减影(CT-DSA)模式获取头颅及颈部脑血管图像,并分析CTA结果.结果 15例患者中7例患者头颅CT出现早期低密度病灶,其余8例未见明显异常;发病在4.5 h之内的患者有6例,其中有5例患者经CTP显示存在缺血半暗带,另外1例患者CTP显示未见缺血半暗带,经随访证实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病在4.5~6 h的患者有2例,其中有1例患者经CTP显示存在缺血半暗带,另外1例不存在;发病在6~12h的患者有7例,其中仅有1例经CTP显示存在缺血半暗带,其余不存在缺血半暗带.在经CTP显示存在缺血半暗带的7例患者中,梗死区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较对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半暗带区的CBF、MTT较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V较对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半暗带区的CBF、CBV及MTT较梗死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显示有14例患者存在颈内动脉(ICA)或大脑中动脉(MCA)不同程度的狭窄或完全闭塞.结论 CTP联合CTA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并通过CTP判定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可以指导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个体化治疗.

  • CTP-HBcAg18-27-Tapasin融合蛋白胞内转导功能的检测

    作者:刘红红;陈小华;周丽芹;刘雪妮;余永胜;臧国庆;汤正好

    目的:观察融合蛋白CTP-HBcAg18-27-Tapasin在抗原提呈细胞内的转导功能.方法:体外分离培养近交系BALB/c小鼠髓源性DC,加入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白细胞介素-4培养5d,再加入脂多糖诱导DC成熟.不同剂量的CTP-HBcAg18-27-Tapasin及RP-MI-1640培养液加入细胞培养介质中,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免疫荧光在细胞内的分布及定位,并对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进一步以Western blot观察不同组细胞中Tapasin表达的差异来检测CTP-HBcAg18-27-Tapasin的转导效率.结果:成功体外诱导培养并鉴定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免疫荧光法证实CTP-HBcAg18-27-Tapasin能够穿透树突状细胞膜进入细胞质,而不能进入细胞核,且荧光强度50 μg/L CTP-HB-cAg18-27-Tapasin组依次高于10 μg/L CTP-HBcAg18-27-Tapasin组和空白组,Western blot 也证实CTP-HBcAg18-27-Tapasin能够穿透细胞膜进入树突状细胞,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P-HBcAg18-27-Tapasin具有穿透树突状细胞膜定位于胞浆的能力.

  • CTP-HBcAg18-27-Tapasin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和纯化

    作者:刘红红;陈小华;周丽芹;刘雪妮;余永胜;臧国庆;汤正好

    目的 构建CTP-HBcAg18-27-Tapasin融合基因表达质粒并分离、纯化融合蛋白.方法 以质粒pCMV-SPORT6中Tapasin 基因为模板,设计一对引物,上游引物带有融合基因CTP-HBcAg18-27序列,进行PCR反应;PCR产物回收纯化克隆到质粒pREST-B 中,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将鉴定正确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诱导表达;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 鉴定融合蛋白.结果 由质粒pCMV-SPORT6 PCR扩增得到1480 bp大小的条带,为CTP-HBcAg18-27-Tapasin融合序列;将其克隆到表达质粒pREST-B后经酶切、测序结果正确;表达质粒转化DE3后成功表达,经纯化得到52.3 KD的蛋白;Western blotting鉴定为CTP-HBcAg18-27-Tapasin融合蛋白.结论 成功构建了CTP-HBcAg18-27-Tapasin融合表达质粒,并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此融合蛋白的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 CTP-Ub-HBcAg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

    作者:宋琳琳;卓萌;唐余燕;陈小华;余永胜;汤正好;臧国庆

    目的 构建CTP-Ub-HBcAg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和鉴定其融合蛋白的表达.方法 以质粒pcDNA3.1(-)-Ub-HBcAg中的Ub-HBcAg融合基因为模板设计引物,上游引物带有CTP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PCR产物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MAL-c2x中,菌落PCR阳性克隆测序鉴定,鉴定正确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表达,并进一步通过直链淀粉树脂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 PCR扩增得到820 bp大小的条带,为CTP-Ub-HBcAg融合序列.该序列被克隆至表达质粒pMAL-c2x中,阳性克隆菌落测序正确,并在DE3中获得诱导表达.Western blotting鉴定为70 KD的CTP-Ub-HBcA融合蛋白.结论 构建CTP-Ub-HBcAg原核表达载体并成功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融合蛋白的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关键词: CTP Ub HBcAg 融合蛋白
  • MELD和MELD-Na评分系统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研究

    作者:张慧;王勇峰;马雄;毛峻岭

    目的 比较Child-Pugh(CTP)分级、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系统及MELD联合血清钠(MELD-Na)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3、6、12个月死亡危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人选15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根据随访3、6、12个月的存活情况,分别观察CTP分级、MELD评分及MELD-Na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死亡率的预测情况.结果 151例入选病例中,随访至3个月时,不论是CTP、MELD还是MELD-Na随着各相应分值的增高,生存率均显著降低(P<0.01),提示CTP、MELD及MELD-Na均能较好地预测患者短期生存率.随访至6个月及12个月时患者生存率的变化仍可见到这种趋势.本研究应用C-统计学分析,通过CTP、MELD及MELD-Na对比发现,随访至3个月时,CTP、MELD、MELD-Na的AUC分别为0.819、0.835、0.842;随访至6个月时AUC值为0.820、0.818、0.832;随访至12个月时AUC分别为0.795、0.795、0.814.MELD-Na的数值均高于CTP及MELD,但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结论 CTP、MELD和MELD-Na均可以对终末期肝病患者预后做出较准确的判断.MELD-Na在预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短期生存率方面有一定优势.

  • 64排CTA及CTP对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诊断价值

    作者:魏青;魏忠荣;张瑞;戴晓蓉

    目的 采用64排CTA及CTP对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3例急性脑梗死合并MCA狭窄的患者行头颅CTA及CTP检查,分析MCA狭窄部位、狭窄程度及有无侧支循环,并对脑梗死区域rCBF、rCBV、MTT三个血流灌注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结果 63例中重度狭窄32例(50.8%),闭塞23例(36.5%),侧支循环建立17例(26.9%),63例患侧MCA梗死区与健侧比较,rCBF、MT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头颅CTP及CTA联合检查,可获得MCA梗死区域及半暗带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时诊断MCA的狭窄及闭塞程度,评估大脑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对急性MCA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有较大意义.

  • 宝石CT在急性脑卒中急诊处理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荘高明;韩绮嘉;邓炜;朱姝华;李耀国

    目的:探讨宝石CT在急性脑卒中急诊处理的应用价值.方法:64例怀疑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3.5h内行CT颅脑平扫,发现颅内出血则立即行CTA扫描,未发现颅内出血则立即行全脑CTP灌注扫描.所得结果与MRI和(或)DSA比较.结果:完成CTA或CTP共57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脑实质出血18例,大面积脑梗塞15例(基底动脉闭塞1例,单侧颈内动脉远段闭塞3例,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11例),腔隙性脑梗塞4例.检出颅内动脉瘤22例(23个动脉瘤),19例经DSA或手术治疗证实,证实病例中,CTA动脉瘤诊断符合率100%;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经MRI追踪复查证实,CT平扫诊断符合率26.67%,CTP阳性诊断符合率100%;腔隙性脑梗塞患者,CT平扫诊断符合率25%,CTP阳性诊断符合率50%.结论:CT对于3.5h内的腔隙性脑梗塞诊断能力不佳,结合CTA和(或)CTP扫描,能准确诊断颅内动脉瘤、脑血管闭塞,且扫描操作简单、成像速度快,是急性脑卒中急诊处理的有效检查方法.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CTA CTP CT
  • CT灌注成像指导下超时间窗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研究

    作者:张志国;孙亚鸣;陈晓宇;陆建东;钱菊芬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对超时间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进行指导的可行性.方法 按照发病时间及CTP检查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IP)将35例患者分为三组:<4.5 h组、>4.5h且存在IP组及>4.5h无IP组.前二组均进行静脉溶栓,第三组采用常规治疗,并于24h、7d、30 d及90 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前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P<0.01),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24 hNIHS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30 d改良Rankin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90 d有明显差异(P<0.01);常规治疗组与溶栓组相比24 h、7d、30 d神经功能评分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90 d神经功能评分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1).结论 使用CTP指导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时间窗患者静脉溶栓有重要意义.

  • 内镜下套扎硬化序贯治疗食管曲张静脉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的探讨

    作者:桑建忠;张红;周建波;宋奇峰;孙晓辉;黄戬;施煜燕;杨倩倩;蔡升

    目的 观察内镜下套扎(EVL)及硬化序贯治疗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并研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未进行内镜下治疗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设为对照组,仅进行药物治疗,共106例,研究组为内镜下治疗+药物治疗患者,入组共113例,研究组中又随机分为单纯套扎组(EVL组)和套扎硬化序贯组,观察治疗后曲张静脉消除率、再出血率、总治疗次数、死亡率和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并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不同评分的再出血率和死亡率,分析预后影响因素,评价其对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 对照组、EVL组和套扎硬化序贯组再出血率分别为41.51%、10.53%和10.64%,对照组与套扎硬化序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组的死亡率分别为15.09%、5.26%和2.13%,对照组与EVL组、对照组与序贯组、EVL与序贯组比较,分别为P>0.05、P=0.001和P>0.05;套扎硬化序贯治疗的半年内复发率44.68%,EVL组复发率73.6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无论是对照组还是EVL组和序贯治疗组,肝功能CTP C级的再出血、死亡率明显高于A级;MELD模型中,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再出血率对照组、序贯组分别为0.944和0.851,死亡率两组分别为0.881和0.984,而复发率EVL组、序贯组分别为0.914和0.765,MELD评分对再出血和死亡的预测具有重要价值.结论 套扎硬化序贯治疗能明显降低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患者的再出血率和死亡率,且套扎硬化序贯治疗的复发率要低于单纯套扎.肝功能CTP评分评级和MELD评分对再出血和死亡的预测均具有重要价值,套扎硬化序贯治疗能明显降低CTP为B级和C级静脉曲张的再出血和死亡率,并提高再出血和死亡的MELD阈值.

  • CT对创伤性颅脑损伤评价及预后评估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鹏程;邵雪非

    CT作为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于TBI患者的诊断、评价及预后的评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简述CT、CTP以及颅内压监测技术在TBI的诊断、预后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3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