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有限元方法和临床数据分析的两种前牙压低方法的对比分析

    作者:刘爱荣;朱彤;陈关宝

    目的 对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压低前牙治疗深覆牙合病例的治疗效果分析并评价压低方法,并利用有限元方法,探讨使用隐形矫治方法,深覆牙合前牙压低的佳牙齿移动方法.方法 选取33名已经矫正完毕的深覆牙合患者,通过三维重叠软件将阶段模型与治疗前模型进行重叠对比,测量前牙3-3牙齿实际移动量;模拟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载荷对牙牙合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对不同压低方法作用下的牙齿压低位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临床数据分析,两步法的完成率在30%以上的占比超过了一步法;通过有限元方法,两步法的压低效果要强于一步法采用一步法压前牙,尖牙压低位移量为0.035 mm,切牙几乎没有压低位移;第二组代表的两步法,尖牙的压低位移量为0.044 mm,切牙的压低位移量为0.011 mm、0.022 mm.结论 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深覆牙合压低前牙时,采用两步法的压低效果要比一步法压低效果好.

  • 隐形矫治器治疗2例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

    作者:高秀珍;冯云霞

    通过对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正器治疗安氏Ⅲ类错颌畸形的2个病例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 应用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一例

    作者:史真;安倩

    Invisalign无托槽矫治器自1997年问世以来,因其美观、舒适等优点而备受关注[1].但其价格昂贵,尚未在国内普遍开展.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与清华大学合作,自主开发了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使国内患者也能够享受该技术带来的福音.我们使用该技术完成了1例成人的矫治,报告如下.

  • 无托槽隐形矫治微型测力系统的研究

    作者:任超超;李晓玮;白玉兴;王喆垚;杨力;周洁珉

    目的 利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微型测力实验平台,测量隐形矫治器矫治力的大小.方法 搭建完整的隐形矫治力测量实验平台,测量矫治器戴入前后13个敏感单元压阻阻值的变化,推算应力,通过公式反算外力的大小,同时采用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验证.结果 测量出芯片上13个测量敏感单元的压阻阻值,并计算得到全部13个应力测量敏感单元的应力状态,利用计算机和有限元分析软件反算外力,有限元模型仿真验证,结果基本吻合.结论 本实验开发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微型测力系统的待定系数法基本正确,可以通过芯片上的受力推算出牙齿受到的外力.

  • 国产无托槽隐形正畸矫治系统的开发与研制

    作者:白玉兴;周洁珉;王邦康;祁鹏;高洪涛;颜永年;张剑;邓燕

    目的:开发和研制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以终应用于口腔正畸临床,矫治各类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方法:自行开发和研制了先进的层析扫描技术,获得数字化正畸用牙颌模型的STL文件,研制了应用于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的牙颌畸形计算机辅助诊断与矫正过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程序软件,可对建立的数字化三维牙(牙合)模型进行三维旋转观察并进行各项牙齿、牙弓、基骨等项目的测量和分析,并自动输出模型的各项测量结果及诊断意见.应用本软件系统可实现可视化的三维矫正辅助过程,通过激光快速成型设备进行输出母模,并通过压膜成形器制作各个治疗阶段的系列透明隐形矫治器.结果:开发和研制了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的硬件设备系统及相应的软件系统,并可实现三维可视化的错(牙合)畸形矫治模拟过程,并制作出每个矫正阶段的系列透明隐形矫治器,该矫治器具有无托槽、美观、舒适、可随时摘戴、高效、卫生及患者复诊次数少等特点.结论:首次开发和研制了国产正畸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是当今先进三维数字化技术在口腔正畸诊断与治疗中应用的新成果.

  • 热压膜材料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张宁;白玉兴

    计算机三维技术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为口腔科学的发展带来再一次的革新.近些年来一种新型的矫治技术---隐形矫治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矫治技术的缺点,实现正畸界的一次技术飞跃.用于制作隐形矫治器的材料主要是热压膜材料,本文主要对热压膜材料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 正畸无托槽隐形矫治器附件两种粘结方法的比较

    作者:连月梅;白玉兴;厉松

    无托槽隐形矫治是一项新兴的正畸治疗技术,它凭借美观舒适的特点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青睐[1].随着模型重构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功能的不断发展,无论是从错畸形的复杂程度还是从患者的年龄上,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适应证都逐渐扩大[2,3].

  • 舌向整体移位设计量对隐形矫治力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晓玮;任超超;王喆垚;赵派;王红梅;白玉兴

    目的 利用传感器芯片对不同移位设计量的隐形矫治器所产生的矫治力进行测量,探讨移位设计量对隐形矫治力及其衰减的影响,为临床正畸矫治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选用厚度1.0mm的热压膜材料(Erkodent,德国)压制右上中切牙舌向移位设计量分别为0.2、0.3、0.4、0.5和0.6mm的隐形矫治器,利用隐形矫治微型测力系统测量矫治器产生的矫治力并观察其在2周内的衰减情况.结果 移位设计量为0.2、0.3、0.4、0.5、0.6mm的矫治器所产生的矫治力的平均值分别为8.047、9.250、10.189、11.821、12.247N.在矫治器戴入的初8h矫治力衰减迅速,之后衰减缓慢直至第4天起矫治力维持在较为平稳的水平.结论 随矫治器移位设计量的增加,隐形矫治器产生的矫治力也相应增加.推荐上中切牙舌向整体移动的移位量设计不应超过0.5mm.患者在佩戴每副矫治器的初4天应尽量全天佩戴.

  • CBCT初步评价Invisalign矫治器在牙周炎患者正畸中对牙槽骨改建的影响

    作者:孙英媛;周光辉;陈莉

    目的 采用CBCT(Cone Beam CT)三维体素配准评估Invisalign矫治器在牙周炎正畸中对牙槽骨改建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唇向伸长展开的48颗前牙(来自6名成人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Invisalign矫治器对前牙进行压入内收.采用Analyze12.0软件,上颌以双颧部为基准区域对治疗前后的CBCT图像进行体素重叠,下颌以下颌下缘及颏前部为基准区域建立测量参考平面,测量上下切牙根尖及切缘位置和唇倾度的变化、牙槽骨高度的变化以及牙槽骨密度的变化.结果 双颧部重叠分析显示,上前牙平均压入(0.82±0.31) mm(P<0.05),唇倾度减小(10.59±6.77)°(P<0.05),平均骨高度增加(0.41±0.15) mm(P<0.05).下颌重叠分析显示,下前牙平均压入(0.68±0.41) mm(P<0.05),唇倾度减小(6.84±3.77)°(P<0.05),平均骨高度增加(0.26±0.27) mm(P<0.05).治疗后上下颌各测量区域的密度均降低,在牙槽嵴顶的舌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Invisalign矫治器应用于成人牙周病正畸,能有效实现前牙的压入内收.牙槽骨高度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 模拟口腔环境下热压膜材料应力松弛性能研究

    作者:方东煜;张宁;白玉兴;王辉;吴宝平;钱秀清

    目的 探讨口腔环境对热压膜材料应力松弛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材料的应力松弛速率,为临床选择材料制作隐形矫治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别在室温大气环境和37℃恒温水浴条件下对5种材料进行3h的应力松弛测试,比较两种测试条件下5种材料的剩余应力(%).结果 5种材料在恒温水浴中的应力衰减速率均显著高于其在室温大气环境的应力衰减速率(P<0.01).结论 模拟口腔环境(如恒温水浴)会显著加速热压膜材料的应力衰减.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拔除四个前磨牙矫治拥挤一例报告

    作者:田杰;周凯;潘裕炯;黄盛沛

    我国的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Angelalign~(Tm) System)自问世以来,在正畸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也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认可.2007年,田杰等首次发表了用国产EAB型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治牙列间隙的病例报道.之后相关的报道越来越多,史真,白玉兴,田杰等报道了拔除下切牙矫治病例.白玉兴等报道了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牙周病正畸中的应用.李丽岩报道了一例固定矫治后严重复发病例的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联合矫治.顾泽旭等报道了牙列中度拥挤、后牙锁(牙合)病例的无托槽隐形矫治等.但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治拔除前磨牙病例的报道很少,用国产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则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一例用该技术矫治拔除4个前磨牙的重度牙列拥挤病例.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发展与临床应用

    作者:刘晓默;胡炜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口腔正畸技术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新方法和新材料层出不穷,从而满足患者的不同矫治需求.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加工的基础上,以其隐形、美观、舒适的特点,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关注.近年来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发展迅速,其矫治范围也得到不断拓展.本文就此类矫治器的发展历史、临床应用、和治疗特点等方面进行综述.一、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发展历史美国医生Kesling[1]在1945年设计了一种患者可以自行摘戴的正畸矫洽器(Tooth Positioner),用以关闭去带环后遗留下的间隙并精细调整牙齿的咬合关系.

  • 用于隐形矫治器聚氨酯材料的综合性能评价

    作者:刘之宇;姜若萍

    隐形矫治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实现美观、舒适正畸治疗的新型矫治技术,其透明、可摘戴的牙列包裹型高分子材料矫治器一般需要每副在患者口内佩戴约两周,总疗程与传统固定矫治相似,依病情从数月至数年不等.为全面了解矫治器材料的性能,本文就隐形矫治器的化学组成及口内稳定性,可能的口内细胞毒性,口内环境对矫治器性能的影响,及与矫治器相关的菌斑及卫生控制等生物学相关问题,对用于隐形矫治器的聚氨酯材料做一综述.

  • 一种新型矫治方法--隐形矫治器

    作者:李志华;陈扬熙

    隐形矫治器(Invisaligner)是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的透明弹性塑料活动矫牙装置(如图).它对牙齿矫治不使用托槽和弓丝,因此又称无弓丝矫治器(Wireless appliance).该项技术创建于1997年,1998年投放市场并应用临床.隐形矫治技术(Invisalign)已在美国获得了4项专利,并有51专利项正在申请.隐形矫治器的设计和制作系统(Invisalign System)近在美国获得两项行业奖.

  • 无托槽隐形矫治微型测力系统的建立

    作者:任超超;白玉兴;王喆垚;张敏

    目的 建立无托槽隐形矫治微型测力实验平台,以测量矫治过程中牙齿的应力.方法 开发基于硅衬底的应力传感器芯片,随后进行芯片减薄,并采用四点弯曲结构进行压阻系数标定,使用超薄的柔性电路板封装传感器芯片,引出信号,搭建完整的隐形矫治应力测量实验平台.结果 制造完成的应力传感器芯片长7.0 mm、宽6.0 mm、厚0.1mm,其上包括13个注入制造的单晶硅压阻应力敏感单元和4个标定单元;设计制造了基于多路选择电路的主测试电路板,搭建了完整的隐形矫治应力测量实验平台,通过压阻阻值的测量计算出13个测量单元位置所在的应力.结论 建立了无托槽隐形矫治微型测力系统的实验平台,为精确测量矫治过程中牙齿的局部应力提供了方法.

  • 正畸治疗中颞下颌关节问题的应对策略

    作者:邹冰爽;马绪臣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一组涉及咀嚼肌、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及其相关结构的临床疾病的统称.临床中常表现为关节区疼痛、弹响或下颌运动障碍,特别是关节弹响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很普遍,而在15~25岁有增多的趋势.由于人们对美观的需求日益提高,同时随着隐形矫治器(舌侧矫治器或无托槽矫治器)的发展,成年正畸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此外,由于正畸治疗通常持续2年左右,增加了患者出现TMD的可能性,因此部分患者认为其关节问题是由正畸治疗所致,并由此产生一些医疗纠纷和诉讼.正畸医师开始逐渐重视(牙合)因素、正畸治疗与TMD的关系等问题,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 热压膜材料力学性能恒温水浴测试系统的建立

    作者:方东煜;张宁;白玉兴;王辉;吴宝平;钱秀清

    热压膜材料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广泛,可用于制作保持器、牙周夹板、磨牙垫和颌间固定装置等[1-4].近年,多种热压膜材料用以制作矫治器,从而奠定了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材料学基础[4-5].研究和提高热压膜材料的力学性能,如形变后材料产生的回弹力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是临床上选择、制作和使用隐形矫治器的前提和基础.

  • 隐形矫治器对患者牙周指数以及AST和ALP的影响

    作者:张雯雯

    目的 探讨隐形矫治器对患者牙周指数以及AST和AL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50例正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5例使用隐形矫治器,对照组25例使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个月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和探诊深度(PD);比较患者龈沟液中的AST、ALP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隐形矫治器相比于直丝弓固定矫治器更加有利于患者的牙周健康.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正畸治疗初始疼痛的影响

    作者:王璐;苍松;马佳君;时一兵

    目的 评价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对正畸治疗患者初始疼痛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天津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接受无托槽隐形矫治和固定矫治的成人女性患者各2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初戴隐形矫治器第一步(Ⅰ1组)、第二步(Ⅰ2组)及初戴固定矫治器(E组)后4h、1d、2d、3d、4d、5d、6d、7d内疼痛的程度.结果 患者在初戴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后,VAS分值均于术后1d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E组VAS分值在4h~2d时均明显高于Ⅰ1组和Ⅰ2组;在之后观察时间点3~7d中,E组VAS分值高于Ⅰ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正畸治疗的初始阶段也会造成患者感觉疼痛不适,但疼痛水平低于使用固定矫治器的患者.

  • 无托槽隐形矫治过程的临床监控

    作者:陈嵩

    本文通过总结临床经验,从复诊一般检查、牙移动评估、患者依从性评估及监控、矫治器制作与发放、附件监控及邻面去釉的监控等方面,对隐形矫治器复诊时应特别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同时,本文强调了正畸医生对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临床矫治过程进行监控的重要性。

3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