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延续护理在改善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 生活质量中的效果

    作者:孔程程

    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在改善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两个组类,每组各45例.常规组采取日常的医护措施,实验组采取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评分,判定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数据对比,实验组患者术后第三个月与第六个月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数据都高于常规组.由此可见,常规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低于实验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护理在改善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中的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与运用.

  • 永久性结肠造口者自我管理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周慧洁;叶琳;蔡志翔;王晓凡;项素艳;贾彩凤;陈亮;周慧珍

    目的:调查研究永久性结肠造口者自我管理状况及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方法:对70例术后3个月以上结肠造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结肠造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大多数处于中等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受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等因素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树立造口者自信、乐观、提高自尊,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干预,综合培养造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积极实施院内外健康教育.

  • 延续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影响研究

    作者:甄莉莉

    目的 延续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影响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于该院接受直肠癌手术的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88例,根据随机数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处理,观察组采取延续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ESCA[出院后8个月的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得分分别为(50.9±5.7)分、(45.1±6.3)分、(41.2±4.6)分、(32.1±3.8)分]和SF-36评分[一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躯体疼痛评分分别为(81.3±5.2)、(79.1±5.3)分、(78.7±4.1)分、(82.2±3.4)分、(80.8±10.7)分、(79.9±7.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ESCA评分[出院后8个月的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得分分别为(28.2±3.7)分、(25.8±5.3)分、(30.3±3.5)分、(24.9±3.6)分]和SF-36评分[一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躯体疼痛评分分别为(61.2±4.8)分、(66.7±4.7)分、(68.3±3.9)分、(70.0±4.2)分、(66.3±9.4)分、(60.2±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45.3±2.6)、(50.2±2.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55.7±2.8)分、(60.3±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永久结肠造口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作者:程芳;许勤;戴晓冬

    目的 调查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量表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造口门诊的69名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组患者自我效能总均分为(87.88±26.89)分.69.57%患者的自我效能处于中、低水平;患者性别、造口术后不同时间与患者的自我效能密切相关.结论 应注视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尤其要关注女性患者、术后早期患者.

  • 同伴教育培训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羊丽芳;孟爱凤;程芳

    目的 探讨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同伴教育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13例自愿参加同伴教育者培训的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4周的培训,培训后评估患者造口相关知识、进行同伴教育的自我效能及满意度,以评估其进行同伴教育的能力.结果 4周的培训结束后,13例患者造口相关知识得分为60 ~70分,平均(67.18±5.63)分,处于较高水平,并且对实施同伴教育都有较高的信心,同时对培训课程满意度较高.结论 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同伴教育培训,使之成为同伴教育者具有可行性,未来可以探索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以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庆杰;邹继华;沈霞;高秀秀

    目的:探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伤残接受度量表( AO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对124例结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总分为(82.10±8.86)分,总体处于中等水平;社会支持总分为(41.80±2.87)分,高于国内常模的(34.56±3.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1,P<0.01);患者伤残接受度总分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r=0.332,P<0.01),伤残接受度中包容维度与主观支持呈正相关(r=0.327,P<0.01)。结论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伤残接受度有待提高,护理人员应针对其相关因素探索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提高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 行结肠造口术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翁国勤

    大肠癌是我国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为5/10万左右,其中直肠癌的50%~60%需做永久性结肠造口[1],由于结肠造口改变了原有的排便通道,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了不便和压力,做好造口术后护理十分重要.我院自1994年8月~1999年8月共做永久性结肠造口48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下.

  •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造口相关压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夏婷婷;王淑云;杨富国;马蕙;尹春岚;王广宁;范海霞;李瑶瑶

    目的:分析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造口相关压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结肠造口压力量表、歧视知觉量表、心理韧性量表、社会关系质量量表对251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压力总分为(69.22±10.82)分;造口术后时间、既往病史、家庭人均月收入、歧视知觉、心理韧性、社会关系质量是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造口相关压力的影响因素,共解释总变异的52.0%.结论: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造口相关压力较严重,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医务人员应该从个人、家庭、社会出发,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减轻患者造口相关压力.

  • 系统护理对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韩秀艳;荆秀丽;陈彩玲

    直肠癌是人体消化系统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些年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上升,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临床上治疗直肠癌以根治性手术为主,主要采用Miles术式,即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因Miles手术封闭原肛门后在腹部进行永久性结肠造口,该手术方式改变了正常的生理排便结构,不但对患者的排便造成影响,而且会损害到患者自我形象,与其他恶性疾病患者术后相比,更易出现焦虑、自卑及抑郁心理。同时,长期不良的心理反应会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有研究表明,对直肠癌Miles术后及其他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进行全面系统护理对其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3]。北京军区总医院近几年对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并与同期进行常规护理的Miles术后患者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 个案管理模式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孙晓敏;关琼瑶;肖梅玉;王庆喜;李云峰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对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知识掌握、改善患者带造口生活的主观感受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将78例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观察组采用个案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按照直肠癌术后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的1周、1个月、3个月时对造口的自我护理状态、自我护理技能掌握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自我护理状态:χ2=8.057,P=0.045;χ2=18.831,P<0.001;χ2=13.484,P=0.004;自我护理技能t=12.093,P=0.001;t=16.62,P<0.001;t=15.418,P<0.001);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对带造口生活的主观感受方面综合评价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也高于对照组(t=5.198,P=0.007;t=4.514,P<0.001).结论 通过对永久性造口患者实施个案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造口患者对造口自我护理技能、造口护理知识的掌握,改善造口患者的主观感受,同时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 直肠癌造口术的护理对策

    作者:李莎莎;王立平;李佳英;李佳莹;夏淑莉

    直肠癌是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中50%~60%的患者需要做永久性结肠造口[1-2].肠造口术是结肠、直肠手术的一种重要术式,虽然,随着低位吻合术的进步,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明显提高,但仍有许多低位直肠癌患者需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术后改变了患者原有的排便方式和习惯,不能随意控便,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让造口患者的生活同正常人一样有尊严、有质量,本文对国内外直肠癌患者行造口术术后护理的文章进行文献复习.

  • 150例直肠癌患者术后结肠造口护理体会

    作者:马得欣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50%~60%需要做永久性结肠造口手术.结肠造口是根据治疗的需要,将近端结肠固定于腹壁,粪便由此排出体外,又称为人工肛门[1].结肠造口术在1710年试用于临床,初多用于暂时性减压,1907年,Miles[2]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来治疗下段直肠癌,腹部永久性结肠造口得以推广.结肠造口分永久性和暂时性两大类.永久性结肠造口多采用单腔造口,常见的是Miles手术后乙状结肠单腔造口;暂时性结肠造口有袢式造口、双腔式造口[3].我国目前结肠造口患者总数已超过100万,且每年有逐渐增长的趋势[4].

  • 直肠癌术后造瘘口护理及造瘘口并发症护理

    作者:冯娟

    直肠癌是外科较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手术治疗是目前佳的治疗方法,其中50%~60%需要做永久性结肠造口手术。结肠造口改变了患者原有正常的排便方式,需终身使用人工肛门,这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生活质量也受到很大影响,因而,结肠造口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 造口旁疝的预防

    作者:张小桥

    造口旁疝是指腹腔内容物在造口过程中形成的腹壁缺损异常突出。作为肠造口、特别是永久性结肠造口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造口旁疝具有发生率高、伴随症状多、手术操作困难、术后复发率高等特点,不仅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对医务人员而言,造口旁疝的处理也往往存在一定挑战。因此,做好造口旁疝的预防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成守珍;LI Xiao-jin;黄漫容;许红璐;陈玉英

    目的 了解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回归社会后的生存质量及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为以后制定患者的出院指导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自设问卷调查表及健康状况问卷量表(Short Fort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SF-36)来调查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结果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比一般人群低,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多项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家庭关系、费用支付能力、并发症、病程等.结论 制定患者出院指导计划时,应把提高患者的长远生存质量作为指导重点.

  • 永久性结肠造口的护理和康复

    作者:田红梅

    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随着临床治疗方法的改进,保肛手术的比例虽有提高,但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仍有10万以上的患者需做永久性结肠造口[1].对其合并症的观察和处理以及术后的康复实属重要,本文仅从临床护理的角度予以探讨.

  • 26例结直肠癌行肠造口护理效果观察

    作者:蒋宇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行肠造口的围术期护理、随访干预护理效果,探讨临床价值.方法 本院收治的52例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均为肠造口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6)两组,两组均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及术后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方位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52例患者手术顺利治愈出院,住院期间对照组1例发生切口感染,观察组无发现感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52例患者均于术后3~4月获得随访,调查问卷SF-36评估生活质量,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并提高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健康管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朱玉梅;胡文娟;廖桂香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108例行永久性结肠造口进行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管理.干预后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管理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在提升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中的效果

    作者:吴利蓉

    目的:评价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在提升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永久性结肠造口治疗的96例患者,对其自我护理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结果96例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总得分为(109.1±21.87)分,所有患者中31.25%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处于高等水平,66.67%患者处于中等水平,其余2.08%的患者处于低等水平。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所推荐的生活质量水平。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785,P<0.05)。结论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在提升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效果,临床应努力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以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 造口灌洗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排便规律研究

    作者:罗三娣;罗少生;廖清华;陈丽芳

    目的 探讨造口灌洗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排便规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月韶关市铁路医院就诊的直肠癌根治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采用自然排便法及常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造口灌洗及干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排便时间是否固定、每日排便次数、排便前是否有便意、排便时是否有感觉等指标,研究造口灌洗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排便规律的相关性,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结果 观察组排便时间固定及每日排便次数为1~3次患者所占比例(71.88%、59.38%)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排便前有便意(78.13%)及排便时有感觉(68.75%)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51.52%、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便时间是否固定、每日排便次数、排便前是否有便意、排便时是否有感觉与排便规律相关(OR=2.675、3.120、3.156、3.279,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QOL评分总分、躯体生理、日常和社会活动、精神状态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QOL评分总分[(115.32±12.36)分]、躯体生理[(18.76±2.71)分]、日常和社会活动[(15.37±2.21)分]、精神状态[(20.19±2.56)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5.32±11.15)、(15.34±2.30)、(13.18±2.33)、(15.16±2.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结肠造口灌洗法可使患者达到规律、自控排便,便于患者生活、社交、旅行等日常生活,恢复结肠造口患者的正常生活.

127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