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实验性糖尿病鼠脑微血管病变与氧化应激反应的研究

    作者:杨红英;李树清;王卓;徐敏;王娴默;番寿蕊;高文勇;李晓红;徐勉

    对照组 (P<0.05);O2-·活力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OD、GSH-Px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5);T2DM鼠 H组SOD活性显著低于L组(P<0.05).结论 实验性T2DM鼠脑组织出现病理变化与血液和脑组织中氧化与抗氧化物质异常改变密切相关,在诸多因素中,SOD活性降低可能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洪波;路群;张木勋

    糖尿病肾病 (diabeteic nephropathy,DN)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已基本确认的病因有:高糖-蛋白激酶 C( PKC)途径,蛋白质的非酶糖化-晚期糖化终产物 (ad_ 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途径,醛糖还原酶 (AR)-多元醇途径,氧化应激 (oxidative stress)途径 [1,2],以及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en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等.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onocyte chemoa_ tracttant protein- 1,MCP- 1),是 C- C类细胞趋化因子,对单核巨噬细胞具有特异性趋化激活作用,促进炎性反应的发生,在 DN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下就有关进展作一综述.

  • 小剂量肝素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抗氧化作用

    作者:王灿琴;程震

    目的 观察小剂量肝素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活性及血浆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水平的影响,探讨小剂量肝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32例ASA Ⅰ或Ⅱ级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肝素组(H组)和对照组(C组),H组患者于手术当天至术后5d每天7:30 am皮下注射肝素100 U/kg;C组患者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前30 min(T0)、术后1 d(T1)、2 d(T2)、3 d(T3)、4 d(T4)和5 d(T5)8:00 am抽取静脉血测定红细胞AR活性、血浆MDA、GSH的浓度及血浆SOD活性.结果 与T0时比较,T1、T2时两组患者红细胞AR活性及血浆MDA浓度明显升高,血浆GSH浓度及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T1时H组红细胞AR活性、血浆MDA浓度明显降低,GSH浓度及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小剂量肝素能减轻这一反应.

  • 影响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IIEF-5评分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郭铁成;张木勋;张建华;肖锋;冯琳

    目的:探讨影响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的相关因素.方法:调查149例初发T2DM患者的IIEF-5评分与年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中2 h血糖(2hPG)、空腹血胰岛素(INS)、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GHbA1c)、血清睾酮(T)、雌二醇(E2)、T/E2、血清一氧化氮(NO)、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吸烟、酗酒、伴发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心脏疾病、肝脏疾病等)、其他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药物使用(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利尿剂等可影响阴茎勃起功能的药物)的关系.结果:吸烟组、患有并发症组、伴发疾病组、应用药物治疗组IIEF-5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饮酒组与不饮酒组的IIEF-5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年龄、BMI、FPG、2hFPG、INS、GHBA1C、AR与IIEF-5评分具有显著性负相关关系(P<0.05);NO与IIEF-5评分具有显著性正相关关系(P<0.05),T、E2、T/E2与IIEF-5评分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多种因素影响初发T2DM患者的IIEF-5评分.

  • 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与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长山;李萍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血糖、多元醇通路的关键酶--醛糖还原酶(AR)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37例,同时测定血糖、红细胞AR活性、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统计分析上述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患者AR活性与血糖明显正相关(r=0.705,P<0.01),AR活性与神经传导速度呈明显负相关(r=-0.671, -0.701,-0.682,-0.654,P<0.01).结论高血糖所致的多元醇通路活性升高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使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可能有益于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治疗.

  • 比较硬膜外与静脉镇痛对开胸手术患者红细胞糖代谢限速酶和血浆葡萄糖及皮质醇的影响

    作者:张晓坤;潘熊熊;张玉梅;潘寅兵;钱燕宁

    目的:比较硬膜外与静脉镇痛对开胸手术患者红细胞磷酸果糖激酶(PFK)、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和醛糖还原酶(AR)的活性,以及血浆葡萄糖和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42例食道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21例.两组患者术中均行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Ⅰ组术后行静脉芬太尼镇痛(15ug/kg),Ⅱ组术后行硬膜外镇痛(0.125 0%罗哌卡因混合0.000 2%芬太尼).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60 min(T1)、术后60 min(T2)、术后1天晨(T3)和术后2天晨(T4)抽取肘静脉血,测定红细胞PFK、G-6PD和AR的活性及血浆葡萄糖和皮质醇的水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判定术后4、12、24、48 h镇痛效果,比较术后镇痛(PCA)泵内芬太尼用量和按压次数.结果:①与T0相比,T3时Ⅰ组患者PFK活性显著降低(P<0.01),G-6PD和AR活性显著升高(P<0.01),Ⅱ组患者三个酶的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此时两组之间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血糖和皮质醇水平均自T1开始明显升高(P<0.05或P<0.01),至13时达峰值(均P<0.01),T4时点Ⅱ组患者的血糖值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T3、T4时Ⅰ组血糖和皮质醇值均明显高于Ⅱ组(P<0.05或P<0.01).③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均良好,VAS镇痛评分<3分,但Ⅰ组患者术后12、24 h VAS评分明显高于Ⅱ组(P<0.05),PCA的芬太尼用量和按压次数也明显高于Ⅱ组(P<0.01).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镇痛,可抑制血糖与皮质醇水平升高,减轻术后的应激反应,改善红细胞内糖代谢状况,其镇痛效果优于静脉镇痛.

  • 不同麻醉方法对28例胃癌手术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及血浆一氧化氮的影响

    作者:解成兰;钱燕宁;王灿琴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胃癌手术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活性及血浆一氧化氮(NO)浓度的影响.方法:28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组1吸入1.5~2.0小肺泡吸入有效浓度(MAC)的异氟醚,组2为0.5~1.0MAC异氟醚复合硬膜外麻醉.分别于麻醉前30min、手术90min、术后60min、术后1天和术后2天5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浓度、红细胞AR活性及血浆NO浓度.结果:与麻醉前值相比,组1病人血糖浓度于手术90min、术后60 min、术后1天明显升高(P<0.05或P<0.01);术后1天红细胞AR活性明显升高(P<0.05),同时血浆NO浓度显著下降(P<0.05).组2病人血糖浓度于手术90min、术后60min显著升高(P<0.01);红细胞AR活性及血浆NO浓度,虽有与组1病人相似的变化趋势,但与麻醉前值相比,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术后1天组1病人红细胞AR活性明显高于组2(P<0.05),而血浆NO浓度则相反(P<0.05),两组间血糖无明显差异.结论:胃癌手术病人在应激高血糖状态下,红细胞多元醇途径被激活的同时血浆NO合成受抑制.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能较好抑制这一改变.

  • 银杏叶提取物和黄芪甲苷对牛晶状体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

    作者:印晓星;张银娣;刘晓;鲁茜;汤道权

    目的 观察并比较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 GBE)和黄芪甲苷(Astragalus Saponin Ⅰ, ASⅠ)对牛晶状体提取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 AR)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 饱和硫酸铵溶液盐析法提取牛晶状体中的AR,Tris-甘氨酸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所提取AR,Folin-酚法测定AR终提取液的蛋白浓度,DL-甘油醛-NADPH-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牛晶状体AR活性,并以酶促动力学原理判断抑制类型并计算GBE和ASⅠ对AR的抑制常数.结果 从电泳图判断所提蛋白质即为目标蛋白AR,收率为0.5%.GBE和ASⅠ对牛晶状体AR分别具有竞争性抑制和反竞争性抑制作用,其抑制常数分别为4.048 μmol·L-1和6.218 μmol·L-1.结论 GBE和ASⅠ对牛晶状体AR的抑制类型不同,其抑制强度也有差异.

  • 中药巴戟天对晶状体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

    作者:胡书群;裴冬生;侯筱宇;张光毅

    目的研究中药巴戟天对晶状体醛糖还原酶(AR)的抑制作用,以期找到一种治疗糖性白内障的中药.方法提取了中药巴戟天水溶性成分,以比色法检测其对大鼠和猪的晶状体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结果①本实验制备的酶液的比活性分别为:猪晶状体0.166 μmol·min-1·mg-1 protein,大鼠晶状体0.82 μmol·min-1·mg-1 protein;②巴戟天对猪晶状体醛糖还原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5 mg·L-1,对大鼠晶状体醛糖还原酶的IC50为46 mg·L-1.结论中药巴戟天水溶性成分对大鼠和猪晶状体醛糖还原酶有抑制作用.

  • 金露梅提取物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和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美华;王渭清;曾阳;郭凤霞;严培瑛;李锦萍

    通过 α-淀粉酶抑制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研究金露梅水提物及95% 甲醇提取石油醚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水层部位对 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和醛糖还原酶的抑制活性作用;通过糖耐量实验测定金露梅提取物对小鼠餐后血糖的影响.结果显示,金露梅水提物及95% 甲醇提取石油醚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 α-淀粉酶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432、1.193、0.507 mg/mL;对 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分别为0.164、0.768、0.466 mg/mL;对醛糖还原酶的IC50分别为0.742、2.158、1.098 mg/mL.结果表明,金露梅水提物和金露梅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 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和醛糖还原酶的抑制活性较高.同时,金露梅水提物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均能显著降低小鼠的餐后血糖水平.

  • 右美托咪定对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及血浆丙二醛和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灿琴;蒋金娣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活性及血浆丙二醛(MDA)和皮质醇(Cor)水平的影响.方法 4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D组于麻醉诱导时15 min内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1 μg/kg,继以0.2-0.7μg·kg1·h-1维持;S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作对照.分别于麻醉前30 min(T0)、术毕1 h(T1)、术后1 d(T2)、2 d(T3)和3 d(T4)抽取静脉血测定红细胞AR活性及血浆MDA和Cor的浓度.结果 与T0时相比,T1、T2时两组红细胞AR活性及血浆MDA和Cor浓度升高(P<0.05).与S组相比,T1时D组红细胞AR活性及血浆MDA和Cor浓度降低(P<0.05).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红细胞多元醇通路被激活,氧化应激反应增强,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能减轻这一反应.

  • 芦丁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氧化应激及醛糖还原酶的影响

    作者:郝惠惠;汤道权

    目的 探讨芦丁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氧化应激及醛糖还原酶(AR)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一次性腹腔注射成功建立糖尿病模型SD大鼠48只,随机均分为糖尿病肾病模型组(A组)、芦丁低剂量治疗组(B组,50 mg/kg)、芦丁高剂量治疗组(C组,100 mg/kg)、卡托普利阳性对照组(D组);另取10只SD大鼠为空白对照组(E组).12周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 与E组比较,A组血糖、肾脏指数、肌酐、尿素氮、24-h尿白蛋白、氧化应激及AR水平升高(P<0.01).与A组比较,B、C、D组血糖、24-h尿白蛋白、肌酐、尿素氮、丙二醛水平降低(P<0.05或P<0.01),肾组织总抗氧化能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提高(P<0.05或P<0.01),肾皮质AR的活性及其蛋白表达降低(P<0.05或P<0.01).结论 芦丁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少AR活性及其蛋白表达,对糖尿病肾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消通汤"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

    作者:李齐;卢瑛;王芳;张慕佳

    目的探讨对醛糖还原酶有抑制作用的中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诊断明确,并且经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检查证实合并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30例.中药"消通汤"方剂组成:白芍、桂皮、黄芩、苍术、甘草加味,口服3个月为一疗程,用药中停用其它所有营养神经药物.一疗程结束后复查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改变.结果30例患者治疗前后各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均有明显好转,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的改善与糖尿病病程、出现神经症状时间及血糖控制情况之间均未发现有明显关系(均P>0.05).结论对醛糖还原酶有抑制作用的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和手术后红细胞糖代谢限速酶活性的改变

    作者:王灿琴;王中云;潘寅兵;钱燕宁

    目的 以往研究发现上腹部或胸部手术后第1天存在红细胞内糖酵解途径受抑制,磷酸戊糖途径、多元醇通路相应活跃现象,但不知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围麻醉手术期间这些代谢通路是否有改变.文中拟观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和手术后血糖及红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a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磷酸果糖激酶(phosphofructoki-nase,PFK)及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活性的变化. 方法 对32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围麻醉手术期红细G-6PD、PFK及AR活性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分别于麻醉前、锯胸骨、体外心肺转流建立、主动脉阻断5 min、转流结束、手术结束、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8个时点取动脉血,同步测定血糖及红细胞内G-6PD、PFK、AR活性. 结果 与麻醉前相比,血糖浓度自主动脉阻断5 min开始,至术后第1天均升高显著(P<0.05);术后第1天PFK活性显著下降(P<0.05),G-6PD、AR活性显著升高(P<0.05). 结论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和手术后存在明显的高血糖反应,术后第1天出现红细胞内糖酵解途径受抑制,磷酸戊糖途径、多元醇通路相应活跃现象.

  • 不同镇痛方式对开胸手术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和血浆葡萄糖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作者:张晓坤;潘熊熊;潘寅兵;周芷萱;王灿琴;钱燕宁

    目的:比较硬膜外和静脉镇痛对开胸手术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活性和血浆葡萄糖(Glu)及脂质过氧化物(MDA)浓度的影响. 方法:42例在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开胸食道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21例.术后,Ⅰ组行静脉镇痛(芬太尼15μg /kg),Ⅱ组行硬膜外镇痛(0.125%罗哌卡因混合2μg/ml芬太尼).在麻醉前(T0)、手术开始60min(T1)、术后60min(T2)、术后1d(T3)和术后2d(T4)抽取静脉血,测定AR活性及Glu和MDA水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测定术后4、12、24、48h镇痛效果. 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均良好,但Ⅰ组患者术后12、24h VAS评分明显高于Ⅱ组(P<0.05),总按压次数明显高于Ⅱ组(P<0.01).②与T0值相比,T3时Ⅰ组患者红细胞AR活性显著升高(P<0.01),Ⅱ组患者此酶活性无明显上升(P>0.05);此时Ⅰ组患者AR活性明显高于Ⅱ组(P<0.05).③与T0值相比,两组患者血糖值均从T1 时开始升高(P<0.05),至T3时达峰值(P<0.01),T4时点Ⅱ组患者的血糖值下降至术前水平(P>0.05),而Ⅰ组仍未恢复(P<0.05);T3 、T4 时Ⅰ组血糖值明显高于Ⅱ组(P<0.05).④Ⅰ组患者血浆MDA值在T3时点明显升高(P<0.01),Ⅱ组患者的MDA值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静脉镇痛相比较,开胸手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能降低术后血糖与MDA水平和AR活性,从而减轻红细胞的氧化损伤.

  • 依帕司他对肺动脉高压大鼠肺血管重构的影响

    作者:俞婷婷;张倩;蒋莉莉;左东泽;李先伟

    目的 通过观察依帕司他(epalrestat,EPS)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大鼠肺血管重构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是否与其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pl)和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的表达有关.方法 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MCT组、EPS 50 mg·kg-1组及EPS 100 mg·kg-1组,每组12只.MCT(60 mg·kg-1)皮下注射诱导PAH大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4周后,由右颈外静脉将直径为0.5 mm的Cournand心导管缓慢推进到右心室和肺动脉,用MedLab多导生理记录仪分别记录右心室收缩压(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RVSP)和平均肺动脉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HE染色观察肺动脉病理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肺动脉胶原沉积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肺动脉AR的蛋白表达.qPCR和(或)Western blot检测肺动脉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AR和TGF-β1的表达.结果 EPS连续给药4周后能明显降低PAH大鼠RVSP及mPAP,减轻肺血管重构,降低肺动脉PCNA、collagen Ⅰ表达.同时,EPS还能明显抑制肺动脉AR和TGF-β1的表达.结论 EPS对MCT诱导的PAH大鼠肺血管重构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介导AR的表达有关.

  • 野菊花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作者:陈婷;陈雁虹;沈玮;王燕俊

    目的 观察野菊花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野菊花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药依帕司他组(n=8).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5 mg.kg-1,成功造模后野菊花组分别给予1,2,4 g·kg-1野菊花提取物,依帕司他组给予10 mg.kg-1依帕司他,连续灌胃8周后,检测大鼠血糖、体质量、肾脏脏体比、24 h尿白蛋白量、肾组织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HE染色检测肾脏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醛糖还原酶(AR)活性并测定其基因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上述指标除CAT外均有显著改变;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野菊花能明显降低大鼠血糖水平、AR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明显减少24 h尿白蛋白,升高肾组织SOD、CAT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结论 野菊花提取物对大鼠糖尿病肾病有一定治疗作用,在调节血糖的同时,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肾脏AR活性与基因表达以抑制多元醇通路的激活发挥其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 醛糖还原酶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作者:何敏慧;李红

    葡萄糖代谢的多元醇通路由醛糖还原酶(AR)和山梨醇脱氢酶共同构成.醛糖还原酶是该通路的限速酶,属还原型辅酶II(NADPH)依赖型醛-酮还原酶族,特异性较差,可催化多种醛还原为它们相应的醇,将D-葡萄糖还原为山梨醇,随后在山梨醇脱氢酶的催化下氧化为果糖.正常情况下,醛糖还原酶对葡萄糖的亲和力较低,该通路活性不高,代谢率极低;但在高糖条件下醛糖还原酶被激活,山梨醇在细胞内大量产生,而山梨醇脱氢酶的活性并未相应增加,造成山梨醇在细胞内堆积.山梨醇是一种极性很强的化合物,不能自由进出细胞,可引起细胞渗透性水肿,使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受损,干扰细胞正常代谢,产生病变.

  • L-精氨酸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秀芳;董敏;金晓冬;雷康福;金丽琴

    目的:探讨L-精氨酸(L-Arg)对糖尿病(DM)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DM组、L-Krg治疗组(L-krg组).L-krg治疗12周后,测定三组大鼠血清、坐骨神经组织一氧化氮(N0)含量和一氧化氯合酶(NOS)活性及血浆内皮素-I(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以及坐骨神经组织ca2+.ATPase、Na+-K+-ATPase活性及神经元型NOS(nNOS)、醛糖还原酶(AR)基因的表达.结果:DM组大鼠血清、坐骨神经N0含量和NOS活性、血浆CGRP含量及坐骨神经ca2+-ATPase、Na+-K+-ATPase活性和nNOS 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Nc组(P

  • 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醛糖还原酶mRNA水平测定

    作者:何敏慧;李红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醛糖还原酶(AR)mRNA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方法用RT-PCR法检测32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5名正常对照者PBMC中ARmRNA水平,用肌电图检测腓神经传导速度,根据神经传导速度有无减慢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普通糖尿病组和糖尿病神经病变组.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PBMC中AR mRNA的表达量(0.59±0.56)高于正常对照组[(0.30±0.1l),P=0.003];糖尿病是否伴神经病变患者之间AR mRNA的表达量无差别.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PBMC中AR mRNA表达水平增高与是否伴神经病变无关.

233 条记录 7/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