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对基层卫生院的幽门螺杆菌检测仪的设计

    作者:卓海

    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导致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原因,并与胃癌等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胃Hp感染的检查包括有创性与无创性两类方法.但因使用放射性核素碳14而使受检者产生顾虑.而国内外检测由C13和C12组成的CO2的浓度通常采用质谱仪、红外光谱仪等检测设备因价格昂贵,无法在基层医院展开.本文旨在讨论采用NDIR红外气体传感器技术用于检测C13和C12方面的原理、方法及应用前景.

  • MMP2、TIMP2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关系的探讨

    作者:钟华;徐灿霞;文锋

    目的:探讨MMP2及TIMP2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44例胃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MMP2、TIMP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MP2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标本中表达率明显高于其在对照组中的表达,TIMP2 恰好相反(P<0.005).结论:MMP2、TIMP2均可能成为评价胃癌恶性生物学特性的指标.同时提示临床上可用TIMP2来治疗胃癌,以改善胃癌的预后.

  • 介绍一种快速胃幽门螺杆菌染色法

    作者:章如松;何燕;王璇;魏雪;周晓军;马恒辉

    胃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从胃黏膜分离培养出的一种细菌,经研究已判定其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癌、黏膜相关淋巴瘤等发生密切相关.目前病理诊断中HP的显示方法很多,如HE、碱性品红和Warthin-Starry染色法等,但都有一定局限性.在此,介绍一种新的诊断方法,即BAS0染色法.与上述方法相比,其具有快速、简便、定位准确、易于观察,单张切片即能显示Hp形态特征,并可重复染色等优点.

  • 雷尼替丁加连芪汤根除胃窦癌术后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作者:黄力言;龙家衡

    目的:观察用雷尼替丁加连芪汤根除胃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胃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Hp感染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用雷尼替丁加连芪汤治疗,疗程为4 wk;对照组57例,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三联治疗,疗程1 wk.结果:两组Hp根除率:治疗组和对照组,按方案(PP)分析分别为:81.82%(45/54)、79.25%(42/53),按意图治疗(ITT)分析分别为80.36%(45/56)、73.68%(42/57).两组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率为9.26%(5/54)、43.40%(23/53),P<0.01.结论:雷尼替丁加连芪汤与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残胃Hp感染均有良好效果,但雷尼替丁加连芪汤ADR更少,依从性更佳.因此雷尼替丁加连芪汤是根除残胃Hp较好的治疗方法.

  • 作者:

    关键词:
  • 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及对胃幽门螺杆菌影响

    作者:张建伟

    目的 探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及对胃幽门螺杆菌影响.方法 选取71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联合埃索美拉唑和克拉霉素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加用果胶铋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胃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6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给予含铋剂的四联疗法治疗,疗效显著,胃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高,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 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及其对胃Hp的影响

    作者:孙成明

    目的 探究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及其对胃幽门螺杆菌(Hp)的影响.方法 12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入院号单号者为观察组,采取泮托拉唑治疗;入院号双号者为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胃Hp值阳性例数.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3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胃Hp值阳性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p值阳性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较好,治疗的有效率高,随访观察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高,患者胃Hp也得到较好的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

  • 孕产妇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常见检测方法的比较

    作者:王玥;李满元;王明娴;王倩

    目的 探讨几种不同检测方法 对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诊断的价值,从而寻求适合孕产妇的检测方法.方法以13C尿素呼气试验(13C UBT)作为"金标准",对由于消化系统症状就诊的309例孕产妇分别采用Hp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检测、酶联免疫试验(ELISA)、免疫印迹法(IBT)进行检测,观察各种检测方法诊断Hp感染的效果.结果 13C UBT与Hp IgG抗体检测Hp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541,P<0.05)、13C UBT与ELISA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870,P<0.05),13C UBT与IBT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8,P>0.05).准确度方面,IgG抗体检测为76.70%,ELISA为76.38%,IBT为85.11%.敏感度由高到低分别为Hp IgG抗体检测、ELISA、IBT,特异度由高到低分别为IBT、ELISA、Hp IgG抗体检测.Hp IgG抗体检测Kappa值为0.424,ELISA为0.537,IBT为0.759.结论 Hp IgG抗体检测可以作为Hp感染大批量的流行病学调查,但不适合胃Hp的筛查.ELISA操作简单,近乎无放射性污染,敏感度也相对较高,经常用于流行病学的调研及大批体检患者的检测.IBT诊断真实性中等,特异性相比较而言略高,检测结果 可以对胃Hp的感染分型,对进一步深入了解病情变化做可靠的依据,可作为辅助诊断.

  • 14C--尿素呼气试验在健康体检者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者对14c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阳性结果。

  • 比浊法定量检测血清胃幽门螺杆菌血清抗体的临床意义

    作者:彭燕;刘志伟

    目的 讨论比浊法定量检测血清胃幽门螺杆菌抗体(HP-Ab)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用比浊法和胶体金法分别检测血清HP-Ab,进行比较,并对比浊法定量检测的测定值> 60 AU/mL的32位体检患者进行HP的分离培养鉴定.结果 用比浊法和胶体金法分别检测300份体检标本的HP-Ab,比浊法定量检测的阳性、阴性例数分别是100例(33.33%)和158例(52.67%),与胶体金法定性检测的阳性率(107例,35.67%)和阴性率(172例,57.33%)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比浊法定量检测的可疑例数是42例(14.00%),与胶体金定性检测的弱阳性率(21例,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鉴定组HP的分离培养鉴定阳性例数、阳性率(30例,96.75%)与比浊法定量测定值> 60 AU/mL的32位体检患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HP的分离培养鉴定阳性例数、阳性率(2例,6.67%)与比浊定量检测的测定值介于"15~60 AU/mL"的30位体检患者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鉴定组的HP分离培养鉴定的阳性例数、阳性率(30例,96.75%)与对照组的HP分离培养鉴定的阳性例数、阳性率(2例,6.67%)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比浊法定量检测HP-Ab可应用于全自动生化仪,适用于大批量标本的检测,而且比浊法定量检测HP-Ab,对可疑HP感染的病例检测有更高的敏感性;当比浊定量检测的测定值> 60 AU/mL时,高度提示属于HP现症感染.

  • 某部潜艇艇员中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管柏林;叶剑雄;孙涛;解汝庆;徐军明

    目的:在潜艇艇员中进行胃幽门螺杆菌(HoPylori,以下简称HP)感染的血清CagA-IgG流行病学调查,观察HP感染对潜艇艇员健康的影响,为卫生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潜艇艇员186人和普通人群123人分别进行一般状况以及胃肠疾病诊治情况的问卷调查,并测定血清产细胞毒素幽门螺杆菌抗体(CagA-HP-IgG).结果:潜艇人员中阳性检出率为65%,普通人群阳性检出率为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潜艇艇员吸烟者CagA-HP-IgG阳性率为73%,不吸烟者CagA-HP-IgG阳性率为59%,两组无统计学意义.有胃肠症状者CagA-HP-IgG阳性率为76%,无症状者CagA-HP-IgG阳性率为5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潜艇艇员中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且有胃肠症状者更为明显,为航海官兵胃病卫生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 涂片法与抗体法联合检测幽门螺杆菌的评价

    作者:陈秀

    现代流行病学发现胃幽门螺杆菌是许多消化道疾病的首要致病因素[1,2];我们对此进行了一些临床研究,采用直接涂片法和脲素酶法检测胃粘膜的幽门螺杆菌(HP),同时测定病人体内的HP-IgM抗体.在被检测356例标本中,直接涂片法阳性203例(57.0%),脲素酶法阳性201例(56.4%),HP-IgM法阳性208例(58.4%).提示直接涂片法与HP-IgM法二者联合检测HP,具有简便、快速、检出率高的优点.

  • 255例饮食从业人员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分析

    作者:陆雷雷

    目的:为了分析饮食从业人员感染和传播胃幽门螺杆菌的风险.方法:利用PCR技术对从事饮食行业的人员255例(包括炊事员、饭店服务员)唾液中胃幽门螺杆菌特异性 CagA 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胃幽门螺杆菌CagA 基因检测阳性率为63.1%(161/255);男性中胃幽门螺杆菌CagA 基因检测阳性率为46.2%(61/132),女性中胃幽门螺杆菌CagA 基因检测阳性率为81.3%(100/123),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35岁以上者胃幽门螺杆菌CagA 基因检测阳性率为50.0%(50/100),35岁以下者胃幽门螺杆菌CagA 基因检测阳性率为71.6%(111/155),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饮食行业的人员中存在较高的胃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性及其传染性,尤其是女性和年纪较轻的饮食行业的人员.

  • 石家庄市13C呼气试验检测胃幽门螺杆菌的现状调查

    作者:陈圣洁;张古英;李成玲;赵德运

    目的通过13C呼气试验,了解石家庄市有消化道症状患者的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收集零时呼气和30min时的呼气分别置两个袋内,用德国产远红外能谱分析仪Ⅱ(IRISⅡ)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0~6岁患者HP阳性率为20.3%,7~17岁HP阳性率为42.15%,18~40岁HP阳性率为44.83%,41~60岁HP阳性率为46.40%,60岁以上HP阳性率为46.97%.HP平均感染率为42.2%,0~6岁组与其他各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0.05).不同性别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石家庄市HP感染较普遍,建议从小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及生活习惯,并且在对胃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2172名煤矿井下一线职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作者:刘奇峰;牛侨;王光林

    目的:探讨煤矿井下一线职工人群中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2 172名井下一线职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尿素碳13C呼气试验判断是否存在胃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对井下一线不同年龄人群中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龄人群的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不同,感染率呈现出从50 ~60岁-20 ~30岁-30 ~40岁-40 ~50岁逐渐升高.结论: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在煤矿井下一线职工不同的年龄人群中存在着差异,应该针对不同年龄人群的特点强化对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

  • 蒙药巴特尔-7丸治疗胃幽门螺杆菌206例

    作者:九银花;吉木斯花

    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是引起消化溃疡的重要原因,HP是一种微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是螺旋形.l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 2009年在门诊治疗者206例,男117名,女89名,年龄为21~79岁,HP多伴有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十二指肠溃疡、浅表性胃炎.

  • 3 677例慢性胃炎患者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

    作者:丁保国;樊冬梅;刘红建;常军;王飞霞;蒋锋

    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众多研究提示,Hp感染与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1].为了解泰兴市成人慢性胃炎患者中Hp感染的状况,为胃癌防治提供依据,2003年,调查20岁以上人群中3 677例接受病理检查的慢性胃炎患者,对其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小儿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作者:陈桧平;黄爱芬;金抒清;朱欢;徐彰;朱小舟;汤宏峰;顾伟忠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通常被认为是癌前状态,胃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其密切相关而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性.但小儿胃黏膜肠化生以及与H·pylori感染的关系目前未见报道.

  • 根除胃幽门螺杆菌的利与弊

    作者:林森

    1胃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及其致病性1.1 120年前就有人发现胃黏膜里有一种螺旋状微生物,后来Wochenschor报道了在溃疡表面坏死物中发现螺旋体.1940年Freedberg也检出类似螺旋体,并发现它和胃溃疡、胃癌有关.但由于常规方法不能将其分离出来,当时多数研究认为这种螺旋状微生物可能是吞入的过路菌或污染所致.直到1982年,Warren无意中在慢性胃炎和溃疡病患者的胃粘液层下和胃粘膜上皮层内发现这种弯曲样细菌(Campylobacter-like Organisms),并与Marshall用微需氧方法分离培养成功.后来根据该菌的分类学特征,命名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国内习惯称为Hp.此后,国内外学者对Hp表现出极大研究热情.

  • 口腔幽门螺杆菌与胃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关联性的Meta分析

    作者:王亮亮;高峰;艾合买提江·库尔班;郭子刚;吴威震

    目的 系统评价观察口腔幽门螺杆菌(H.pylori)与胃H.pylori根除率的关联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OVID、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口腔H.pylori与胃H.pylori根除率关联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检索到的研究进行筛查和质量评估;提取研究的数据资料;采用Revman5.3.5软件进行Meta分析;应用GRADEpro3.6.1对Meta分析结果的质量进行证据评价评分.结果 共纳入6项研究,共包括568例根治H.pylori患者,其中口腔H.pylori阴性[O(-)]胃H.pylori阳性[G(+)]患者197例,O(+)G(+)患者21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O(-)G(+)患者H.pylori根除率优于O(+)G(+)患者(RR=1.16,95%CI=1.01,1.35,P=0.04).HPS检测法对O(-)G(+)与O(+)G(+)患者H.pylori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6,95% CI =0.95,1.40,P=0.14),PCR检测法对O(-)G(+)与O(+)G(+)患者H.pylori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5,95% CI =0.88,1.49,P=0.31).结论 O(-)G(+)患者H.pylori根除率高于O(+)G(+)H.pylori根除率,口腔H.pylori与H.pylori根除率密切相关.

5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