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良术式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6例

    作者:罗威

    从1999年2月至2006年7月,笔者运用改良术式对36例小儿腹股斜疝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6例,均为男性,年龄11个月~6.5岁,平均4.26岁,均为单侧、首次发病.以腹股沟管和外环处出现可复性肿块为临床诊断依据[1].所有患者术前诊断与术后诊断均为腹股沟可复性斜疝.

  • 胰管-空肠四点法吻合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附12例报告)

    作者:李锋;杨立健;黄林;刘良;陈志云

    作者自1998年8月~2003年2月,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邵永孚教授的改良术式:胰管-空肠四点吻合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癌、胰腺癌12例,操作简易,无胰瘘发生,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改良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廖首本;黄雄超;杨丽;董仕婷;钟海建;覃永前;张剑华;薛溅香;毛会华

    目的:观察改良传统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泪囊炎患者98例(104眼),随机分为两组,鼻内镜组52例(52眼)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鼻外组46例(52眼)行改良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吻合口用5-氟尿嘧啶明胶海绵填塞。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鼻外组手术时间为(45.0±5.0) min,短于鼻内镜组的(80.0±12.0) min( 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鼻外组治愈44眼(84.61%),好转6眼(11.54%),无效2眼(3.85%),总有效率96.15%;鼻内镜组治愈42眼(80.77%),好转6眼(11.54%),无效4眼(7.69%),总有效率92.3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治疗慢性泪囊炎效果好,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Millard's法改良术式在唇裂整复术中的应用

    作者:高巩

    Millard's唇裂整复术式即常用的"旋转推进法",适合单侧二度唇裂和仅有鼻孔底裂,没有牙槽嵴裂的较轻三度唇裂[1].但存在着术后患侧下降不充分、患唇唇高不足、患侧鼻底中常有凹陷或鼻孔变小及患侧人中嵴不明显等缺点[2].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对此方法进行了改良,经对48例唇裂患儿施行新式改良手术,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修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 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改良术式

    作者:吴桂强;刘成倍;王文敏;徐伟

    1996年8月至1997年12月,我院采用改进的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80例分析

    作者:黄小桃

    目的:探讨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以来行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80例进行回顾分析,与同期传统子宫全切术80例进行比较.结果:该术式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P<0.05),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恢复快,并发症降低,平均住院日缩短(P<0.05),术后性生活不受影响.结论:改良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既能达到全子宫切除目的,又有一些次全子宫切除之优点,术后并发症减少,保持了盆腔张力,切除宫颈内膜移行区,消除残端癌之顾虑,术后对性生活无影响,并防止阴道及脏器脱垂,有利于保持直肠、膀胱的正常功能,是一种实用易行的手术,值得推广.

  •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腹膜外剖宫产术手术方式的探讨

    作者:田家娟;赵树旺

    目的:比较改良新式剖宫产术(modified cesarean section)与腹膜外剖宫产术(extra peritoneum cesarean section).方法:观察40例改良新式剖宫产与30例腹膜外剖宫产孕妇.新方法包括:使用Joel Cohen方法开腹,不缝合膀胱腹膜反折与腹膜,一层缝合子宫下段切口,腹壁脂肪层自然对合.结果:观察组胎儿娩出的平均时间为(5±3)min,对照组为(10±4)min,P<0.01;观察组术中出血为(134±62)ml,对照组为(193±105)ml,P<0.01;观察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为(20±9)h,对照组为(24±12)h,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具有缩短胎儿娩出时间、出血少、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减少住院时间等优点,值得推广.

  • 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护理

    作者:任健华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为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

  • 改良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加综合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王雪;陈彦;钟先义

    目的 探讨提高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PLD)加综合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经CT或MRI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分为三组:常规组60例,严格按照手术适应证选择病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单纯PLD手术治疗;综合组60例,采用常规PLD术+综合治疗;改良组60例,采用改进PLD术+综合治疗.改良组适应证为除外合并椎体滑脱、椎管内肿瘤、椎体转移性肿瘤等疾病的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病例.改进的手术方法为:①穿刺针尖端位于椎间盘中央偏后1/3处;②切吸过程中采取间断式切吸;③术毕将椎间盘内吸为负压.综合治疗方法为:药物、水针刀、骶疗、椎管内O3及胶原酶注射、牵引、针灸、红外线热疗等,根据不同病情分别采取不同方法对症治疗.结果 三组术后7 d的优良率分别为51.7%、75%、91.7%;经6个月至2年的随访,优良率分别为73.3%、76.7%、96.7%.结论 与常规PLD治疗相比,通过改进手术方法及辅以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无论是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疗效均有明显提高,同时扩大了手术适应证.

  • 腮腺肿瘤改良术后TNF-a水平与Frey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熊波;李锋;张志汉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改良术后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与Frey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腮腺良性肿瘤85例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观察组采用改良术式,术后1、15、30 d及2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TNF-a水平,术后15、30 d及2年所有患者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和碘-淀粉试验对Frey综合征分别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随访术后2年肿瘤复发情况,并分析TNF-a水平与Frey综合征的相关性.结果:两组15、30 d及2年主、客观评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3个时间段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照组3个时间段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年后随访,85例患者均未见复发.两组各时间段TNF-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各时间段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照组各时间段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NF-a水平与Frey综合征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改良术式能有效防止腮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TNF-a能作为腮腺术后预防Frey综合征发生的指征之一.

  • 改良超声介导痔上动脉缝扎术治疗脱垂性痔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马翔;陈小岚;王成友

    目的 将治疗Ⅱ°~Ⅲ°痔为主的超声介导痔上动脉缝扎术(DG-HAL)改良为三级悬吊缝扎并治疗脱垂性痔病(Ⅲ°~Ⅳ°痔).方法 60例Ⅲ°~Ⅳ°混合痔患者用改良DG-HAL方法治疗,分析手术机理并评价疗效与并发症.结果 改良DG-HAL术治疗脱垂性痔病的效果良好,治愈率达93.3%.并发症少且轻微,其中术中出血6例(10.0%)、术后出血4例(6.7%)、肛门坠胀感10例(16.7%)、急便感5例(8.3%)、尿潴留6例(10.0%).结论 改良DG-HAL可用于治疗脱垂性痔病,疗效良好,并发症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 改良微创术治疗臀肌挛缩综合征

    作者:王伟;张寿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综合征的术式.方法采用改良微创术式彻底松解挛缩带.结果臀部外形满意,髋关节功能及步态自如89例,占64.5%.患儿自觉感觉佳,但父母评价稍差者37例,占26%.不满意者12例,占0.8%.切口感染6例,占0.4%.瘢痕增生62例,占44.9%.结论采用本术式可达到微创、美观、功能恢复及可提高病人满意率.

  • 改良术式在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整复治疗的应用

    作者:叶向阳;邱林;田晓菲;傅跃先;刘燕;肖军;李天武

    目的:探讨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改良手术方式,以获得更为满意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单侧不完全唇裂59例,设计改良直线切口术式进行唇裂修复,并同时进行初期鼻畸形修复.术后对唇鼻软组织进行精确测量,并由3名专科医师对手术效果进行主观与客观评价.结果:本组共进行59例病例,年龄从19天~9.7岁.随访6月~1.5年,所有病例唇部修复取得良好手术效果,患侧切口瘢痕位于人中嵴,重建人中自然,避免患侧鼻底及鼻小柱下方瘢痕;唇高满意,唇弓线明显,唇红线及唇红缘整齐弧线良好;上唇运动时口轮匝肌连续性好,患侧无局部球状突起.38例鼻部畸形矫正取得良好效果,双侧鼻孔基本对称,鼻底宽度一致,鼻穹窿高度满意;12例鼻部畸形取得中等良好矫正效果,患侧鼻孔较健侧略为低平;9例鼻形维持效果差,2月后鼻穹窿下移回复明显(术后未佩戴鼻模).结论:本改良术式运用于单侧不完全性唇裂,可获得接近于自然唇鼻形态更为良好的术后效果.

  • 颈阔肌瓣+下颌骨外侧骨皮质切除术修复颊癌术后缺损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家武;刘汉前;刘磊

    颊癌是常见的口腔癌,多数为中等分化的鳞状细胞癌,少数为腺癌.手术是治疗颊癌的主要方法,配合放化疗等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颊癌术后将遗留颊部缺损,需及时进行修复.对此,临床常采用前臂瓣、额瓣、颞肌筋膜瓣等修复,但这些方法均有其缺点,如严璧影响美观、技术要求较高等.因此,有学者采用颈阔肌瓣结合下颌骨方块切除术修复颊癌术后缺损,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该手术方式也有缺点:双侧面部明显不对称、颈阔肌瓣蒂部易受压影响成活等.对此,本研究采用颈阔肌瓣加下颌骨外侧皮质切除术对颊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探索颊癌术后缺损新的修复方式,现报告如下.

  • 改良术式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

    作者:尚宏伟

    [目的]探讨改良术式在良性甲状腺结节手术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63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实行改良术式切除切除结节,行甲状腺侧叶加峡部切除14例,侧叶次全加峡部切除6例,双侧次全切除42例.[结果]本组病例术中无输血,术后无积血、积液,脂肪液化等并发症发生,伤口全部甲级愈合,均于术后2~5 d出院.随访1年以上伤口不明显,不易被发现,随访期间未出现喉上、喉返神经损伤,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功能的减低等并发症,随访无复发.[结论]改良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方法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采用改良术式是甲状腺良性结节手术时较好的选择.

  • 改良阴式手术切除非脱垂大子宫200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淑梅

    目的 探讨改良术式用于非脱垂大子宫经阴道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76例非脱垂大子宫采用经阴道切除术,其中200例采用改良术式(改良组),176例采用传统术式(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排气时间.结果 术中出血量改良组明显少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改良术式对非脱垂大子宫经阴道切除出血少,风险小,安全可行.

  • 内注外切皮瓣搭桥术治疗环状混合痔40例疗效观察

    作者:吕灵仪

    1998年意大利学者提出通过直肠下端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环形切除治疗Ⅲ、Ⅳ期脱垂内痔的新方法(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此后在国际上迅速得到推广.但由于该手术需要特制的吻合器,价格昂贵,不能重复使用,对于广大普通患者来讲,仍不得不选择费用相对低廉的传统手术治疗.我院肛肠科在传统的Milligan-Morgon痔切除术的基础上,改良术式,采取内注外切皮瓣搭桥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既能一次性切除外消静脉曲张及结缔组织,又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手术中肛垫受损、肛门水肿、肛门狭窄等不足.我科对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此术式治疗,治愈率达97.5%,随访1~2年未见复发,总体疗效令人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 单切口术式治疗后蹄铁型肛周脓肿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卫国;徐红;郭淳;李念;吴萍砚;霍斌

    目的:探讨后蹄铁型肛周脓肿的单切口改良手术方式.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治疗.治疗组采用肛门后正中单切口入路的改良术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切开缝合挂线引流术.结果:疼痛评分治疗组3.47±0.72分,对照组5.66±0.98分, 两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愈天数治疗组25.1±4.21 d,对照组33.3±3.62 d,两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肛门后正中单切口入路的改良术式治疗后蹄铁型肛周脓肿术后疼痛轻,治愈天数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 改良术式治疗重度嵌甲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贾赤宇;李鹏程;吴玉家;邱亚斌;曹令;常春娟;张杨杨

    目的 总结采用拔甲联合坏死组织和嵌入部分甲床彻底切除及甲周整形改良术式治疗重度嵌甲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13例16趾重度嵌甲患者.男12例15趾,女1例1趾;年龄18~32岁,平均20岁.病程1~15年,平均2年9个月.均为(踇)趾;其中3例双侧,10例单侧.术中完整切除甲缘周围肉芽组织及嵌入趾甲、坏死甲床,用拉力胶将患侧甲侧壁创缘向中间甲床靠拢. 结果 术后3~5 d首次更换敷料时,见伤口充血减轻,肿胀消退、分泌物少;7d时伤口干燥,可见新甲床形成;2周后伤口均愈合,裸露甲床已上皮化,患侧甲侧壁向甲板靠拢愈合良好,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拔甲后6个月均长出新趾甲,新甲沟形成.患者均经24个月随访未见复发. 结论 该改良术式具有保留外观好、复发率低等特点,是治疗重度嵌甲的有效方法之一.

  • 有限小切口下简易Krackow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疗效观察

    作者:田建;许亚军;陈政;包岳丰;芮永军

    目的 探讨采用有限小切口行简易Krackow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0月-2016年7月,采用有限小切口行简易Krackow缝合法治疗25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男21例,女4例;年龄25~39岁,平均33.6岁.左侧15例,右侧10例.运动伤22例,摔伤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7d,平均4.4 d.Thompson征阳性、单足提踵不能.结果 手术时间30~ 60 min,平均39.2 min.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愈合不良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未见腓肠神经激惹症状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 ~ 20个月,平均14.2个月.术后9个月,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92~97分,平均94.9分;获优13例、良9例、可3例.踝关节活动范围为49~58°,平均53.7°.患者均可行单足提踵,随访期间无跟腱再断裂发生.结论 有限小切口下行简易Krackow缝合法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具有创伤小、再断裂和腓肠神经损伤发生率低、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225 条记录 9/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