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血液的频率特性来区分血栓与气肿

    作者:张金钟;刘亚军;白国刚

    本文介绍了使用电桥测试仪、Agilent 4285A,测量从10头猪上抽取的正常状态下以及凝固状态下的血液样本,得出其电导率和相位差.同时测量正常细胞的红细胞比容(血液中血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在低于800kHz的情况下,正常血液和凝固血液的电导率之差保持在4.3mS/cm,在高于800kHz时呈递减趋势.电导率差与红细胞比容无关联(相关系数=0.04).在1MHz到2MHz的情况下,正常血液和凝固血液的相位差达到大值.因此,在1MHz到2MHz的情况下的相位差就能分辨出血栓和气肿.

  • 基于ARM7的新型开放式多功能医用信号仪的研制

    作者:陈龙聪;刘改琴;熊兴良;高斌;邓世雄

    目的 现有的常用信号发生器或生理信号发生器不能同时输出常用信号和模拟生理信号,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开放式多功能医用信号仪,用于检测各种生理信号,听取不同频率、不同信号的声音及输出常用信号等.方法 该仪器以STM32F103RF和高性能集成芯片MAX038为核心.此医用信号仪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其中硬件含有ARM7单片机控制单元、按钮组输入单元、数据存储单元等12个单元,软件用C语言编写,并采用keil C进行编译.结果 该仪器不仅能输出常用的正弦、方波、三角波、锯齿、矩形信号,还能输出医学中常用的多种生理信号如心电、脉搏波等,且信号波形频率、幅度、类型、波形均采用直观的LCD液晶显示.此外,该仪器具有一个高驱动能力的接口,可直接驱动耳机等,以方便对人耳频率特性和人体阻抗特性的研究和教学.同时,为了便于使用一般示波器能观察各种生理信号,对同一种生理信号可输出不同的频率.结论 本仪器使用方便,可广泛应用于科研、教学、测试和仪器维修等.

  • 乳腺电阻抗扫描的频率特性初步分析

    作者:刘锐岗;付峰;史学涛;尤富生;季振宇;董秀珍

    利用电阻抗扫描技术,对正常人体乳腺进行多个激励频率的测量,用于研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频率改变对测量所得的复电导的影响.获得了同一个体以及不同个体的正常乳腺的电阻抗扫描数据的频率特性曲线,分析了其一般特征,并对比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情况.同时,还获得了乳头组织的频率特性曲线,并与其周围正常组织对比,揭示了这两种不同性质组织的频率特性具有显著区别.

  • 家兔脑组织复电阻抗频率特性及其等效电路模型

    作者:吴小明;董秀珍;秦明新;付峰;王跃民;尤富生;向海燕;刘锐岗;史学涛

    目的:研究大脑组织的复电阻抗频率特性,分析缺血对大脑组织复电阻抗频率特性的影响,构建大脑组织的复电阻抗等效电路模型.方法:利用频响分析仪(1255B,英国Solartron公司),二电极测量法,对12只家兔正常、缺血状态大脑组织复电阻抗频率特性进行离体测量,脑缺血方法采用的是颈总动脉结扎法,等效电路模型分析采用阻抗分析软件(Zplot 2.1,英国Solartron公司),还经过脑组织病理学常规染色(HE染色)对脑缺血进行了验证.结果:在缺血脑损伤发生后,脑组织复电阻抗实部、虚部均明显增大,电阻率变化率受频率影响较小,但脑组织复电阻抗虚部频率特性未呈现出单峰走势,经软件分析得到了脑组织的复电阻抗等效电路模型.讨论:脑组织复电阻抗实部、虚部和电阻率变化率均可以作为成像变量;其复电阻抗等效电路模型显示整体脑组织的等效电路模型构成比较复杂,并非传统的生物组织三元件等效电路模型,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应设法对各组织分别进行测量.

  •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单频刺激与多频刺激测试结果的观察比较

    作者:钟志茹;陶征;邹建华;邱素梅

    目的研究正常听力青年人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单频刺激与多频刺激所记录到的反应阈,比较在4个测试频率得到的两种反应阈是否有差异方法分别对30例听力正常的年轻人进行纯音测听、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多频刺激和单频刺激测试,记录0.5k、1k、2k、4kHz的测试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听力正常青年人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单频刺激与多频刺激的反应阈除0.5kHz处有显著差异(p<0.001)外,1k、2k、4kHz三个频率均无显著差异,两种刺激方式下得到的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差距在15~25dB.结论多频稳态诱发电位有较好的频率特性,可用来预测纯音听力图,临床应用时在0.5kHz处用单频刺激获得的阈值比多频刺激更接近纯音听阈.

  • 使用听性稳态反应技术需注意的问题

    作者:陶征;宋戎;张文

    听性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 state responses,ASSR)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诱发电位测听技术,它采用正弦调幅音或调频调幅音作为刺激声,利用听神经对调制率的锁相反应,在脑电波中以能否检测出与调制率一致的反应波来判断受试者是否听到刺激声.这种方法的刺激声是持续声,所以刺激强度高,高可达1 20 dB№,结果判定是通过电脑中设定的特定程序自动判断,而且刺激声尤其是调幅音的频率特性较好,因此受到不少听力学者的关注.近几年,国内这种方法也逐步在临床推广开来,也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相关文献报道.我中心作为国内早开展这项工作的机构,一直关注着这项技术在国内外的进展情况,对于目前这项技术在国内的应用,有几个问题应引起注意.

  • 听性稳态反应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涛

    听性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state responses,ASSR)是指由连续的或稳态的声信号刺激听觉系统诱发的电位,由于调制声信号的反应相位与刺激信号相位具有稳定关系而被称为稳态诱发电位.目前按调制频率高低可将ASSR分为低调制频率(30~50 Hz)诱发ASSR和高调制频率(70~350 Hz)诱发ASSR;按给声方式可分为单频刺激诱发ASSR和多频刺激诱发ASSR;按刺激声调制频率及调制幅度特点可分为调制声诱发ASSR、调幅声诱发ASSR、调幅调制声(混合调制声)诱发ASSR及独立调幅调制声诱发ASSR.ASSR因其快速、无创、客观、具有频率特性、可应用于婴幼儿等特点,目前应用日益广泛.

  • 小猪血液的多频电阻抗特性及其等效电路模型的研究

    作者:张国鹏;董秀珍;尤富生;李正;林新;郑万松

    目的研究血液的电阻抗频率特性,构建血液的复电阻抗等效电路模型,为研究腹部慢性出血的无创监测提供一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英国Solartron公司1260型频响分析仪,四电极测量法,进行了0 Hz~20 MHz频率内各个阶段的血液组织复电阻抗频率特性离体测量.结果估算出了特征频率fc的范围,根据实验数据重建了血液的复电阻抗电路模型并得到了串连电路模型的R0,R∞,PCPE ,TCPE特征参数值.β弛豫在测量频率1 MHz左右开始明显,大于6 MHz以后杂散电容效应开始显著.小猪的血液组织的电阻抗特性符合COLE模型的规律,特点是fc值比较大(>1 MHz).初步分析了血液特征频率fc值比较高的原因.结论和其他腹部组织相比,小猪血液组织的多频特性特点明显:电阻率值明显小;容性效应在频率相对较高时才出现.对组织的高频测量要减小杂散电容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10kHz~100MHz人血液细胞介电性能

    作者:陈晓敏;丰明俊;王力;郭宏林;马青

    目的 研究正常人血液细胞介电性能的数据特征.方法 在射频段使用阻抗分析仪测量了30例正常人血液样本的交流阻抗,通过介电谱、复平面图、介电损耗因子、电导率虚部和损耗角正切的频谱分析,明确了正常人血液细胞介电性能的频率特性.结果 正常人血液细胞介电常数和电导率具有频率依从性;正常人血液细胞介电性能具有两个特征频率:第1特征频率f1=0.59MHz,第2特征频率f2=2.12MHz.结论 通过频域阻抗分析法可以确定血液细胞频率特性.

  • 家兔全血细胞电阻抗频率特性

    作者:王力;陈林;马青

    目的:建立家兔全血细胞复阻抗谱的数据特征参数.方法:在0.01~100 MHz频率范围,利用4294A阻抗分析仪,测量了10只家兔30个血液样本的交流阻抗,通过Bode图、Nyquist图、Nichols图谱的数据分析,建立家兔血液细胞电生理的频率特性.结果:①家兔血液细胞阻抗幅模量和相位角具有频率依从性;②家兔血液细胞阻抗谱具有两个特征频率:第一特征频率fC1=2.58 MHz,第二特征频率fC2=5.21 MHz.结论:通过阻抗谱分析法可以确定血液细胞频率特性.

  • 人工耳蜗植入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陈治

    人工耳蜗(cochlear implant)又称人造耳蜗、电子耳蜗.人工耳蜗是目前仿生学科技含量高的一种电子装置,是耳聋患者的唯一希望和选择.它能代替病变受损的耳蜗,把声音转换成编码的电信号传入内耳(耳蜗),刺激耳蜗里面不同位置的听神经纤维,听神经纤维受到电流的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并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在大脑中形成听觉.由于受到电流刺激的听神经纤维的位置与频率相关,因此产生的听觉具有良好的频率特性.

  •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与纯音听阈间测试频率的对应性研究

    作者:王海涛;周枫;章少彬

    纯音听阈测试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s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均为目前听力学领域常用的听功能检测手段.前者反映了被测试者的主观听力状况,后者客观的反映了耳蜗基底膜Cort's器外毛细胞的功能状态.DPOAE和纯音听阈测试均具有频率特性,但它们的测试频率之间有无相关性,它们的测试频率之间有无一一对应的关系,目前尚无人论及.为了探讨DPOAE测值与纯音听阈值之间的相关性,从理论上阐明DPOAE测试频率(f0或f2)与纯音听阈测试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笔者特对20例(40耳)正常人和100例(179耳)蜗性聋患者行纯音听阈和DPOAE测试,对DPOAE测值与纯音听阈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同时对f0与纯音听阈测试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 单频和多频刺激的多频稳态反应比较

    作者:钟志茹;陶征;邹建华;李春玉

    目的了解单频与多频同时刺激方式的多频稳态反应阈值是否有差异.方法分别对30例听力正常的青年人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并采用单频和多频同时刺激,记录0.5、1、2、4 kHz四个频率多频稳态反应的测试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听力正常青年人单频与多频刺激的多频稳态反应阈值除0.5 kHz处有显著差异(P<0.001)外,1、2、4 kHz三个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种刺激方式下得到的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差距均在15~25dB.结论多频稳态反应有较好的频率特性,单频刺激与多频刺激两种测试方式所得到的反应阈相近,但临床应用时建议在0.5 kHz处采用单频刺激记录.

  • 脑干及外周听觉结构与功能的性别差异

    作者:刘锦峰;李晓婷;王宁宇

    听觉系统结构的性别差异,包括外耳道直径及长度、耳蜗及基底膜的长度、外毛细胞及螺旋神经节数量及分布、听觉皮层的体积、神经元数量及密度等;听觉系统功能上的性别差异体现在行为学听阈、耳声发射(OAE)、听性脑干反应(ABR)等,且呈现一定的频率特性及年龄相关性,这也与听觉病理有关。系统认识听觉系统的性别差异有助于提高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及临床听力学评估结果的判读水平,并加深对听觉病理的认识。本文就皮层下听觉结构及功能的性别差异进行综述。

  • 耳声发射对侧抑制效应的频率特异性研究

    作者:王洪田;钟乃川

    目的观察耳声发射对侧抑制效应是否有频率特异性.方法分别测试7例正常人(14耳)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2例正常人(2耳)自发性耳声发射(SOAE)的对侧抑制效应,对侧声刺激为窄带噪声(NBN).结果当对侧NBN中心频率等于DPOAE的初始音f2频率和SOAE频率时,DPOAE和SOAE发生大抑制.结论本实验进一步表明耳声发射对侧抑制效应有频率特异性,提示内侧橄榄耳蜗系统和耳蜗外毛细胞参与了耳蜗频率特性的主动调谐过程,提高了耳蜗频率分辨率.文中讨论了频率特异性的发生机理.

  • 婴幼儿听力损失的早期诊断评估及干预(6)

    作者:黄治物

    1.6.1.1短声(click)ABR(cABR) cABR所测得的反应阈主要反应平坦型或2~4 kHz 频段的听阈,难以反映低频处的听阈;通常可应用频率特性的刺激声(如短纯音 tone - bourst ,tbABR )来测试ABR获得不同频率的ABR反应阈,可用来评估言语频率各点的阈值,它们与纯音听阈有很好的相关性,常用于预估行为听阈,可获得预估听力曲线。因此,在婴幼儿,尤其是小于6个月的听力损失患儿,可采用cABR和tbABR的反应阈来预估各频率听阈值(eHL),以获得预估听阈曲线,供助听器初次验配时参考使用。

  • 听性稳态反应(6)

    作者:李兴启;郭明丽

    4.2.4 关于ASSR采用刺激声强度的校准和反应阈强度单位目前国内有学者用国际标准校准纯音听力零级的标准化方法来校准ASSR用的调制声,这显然存在问题.因为尽管调幅声频率特性很好,与纯音相近,但二者绝对不能等同,ISO颁布的各项标准有严格的限定,绝不能改变测试设备或被校的对象.我们认为用"生理校准"法较为合适,即选择一组听力正常男、女青年(约30~50人),纯音听阈不超过5 dB HL,无耳科疾病史、噪声接触史和耳毒性药物使用史,进行各频率调幅声的主观测听和ASSR反应阈测试,取该组受试者的平均值,计算二者阈值之差,作为修正值,例如500 Hz的调幅声平均主观听阈为5 dB SPL,作为0 dB nHL,而ASSR的反应阈平均值为35 dB SPL,二者之差为30 dB,即ASSR的平均反应阈为30 dB nHL,其它频率以此类推,从而将ASSR机器输出的SPL换算成nHL.

  • 听觉诱发电位(AEP)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及临床应用(5)

    作者:李兴启;卢云云

    4.3.4 声信号频率的影响因为ABR是一给声反应,依赖于神经发放的同步化程度,所以上升时间短的刺激是理想的声刺激信号.上升时间越短反应的同步化越好,但频率特性越差.较高频率的短音可引起较佳的同步化反应又可保留较好的频率特性.用短声或是用高频的短音都可引出清晰的可识别的ABR波形,而且随着短音频率的增高波形的清晰度逐渐增加.

  • 前庭频率特性与前庭功能检查研究进展

    作者:马燕;郑亿庆;区永康

    目前,前庭和耳蜗在分子及细胞水平,如传人动力学应答、突触传递、传出机制等方面均体现出明显一致性.但是前庭频率特性与耳蜗频率特性有所不同,目前未能像耳蜗一样在微观上进行定位.

  • 不同个体及不同情绪状态下手臂阻抗的频率特性

    作者:周继芳;刘玉红;张建炜;张婷;王光昶;陈涛

    目的:研究低频电流(f≤1000 Hz)作用下,不同个体及同一个体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其手臂阻抗值随电流频率变化的规律,为生物电阻抗技术的临床应用和基础医学的实验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在50 Hz~1000 Hz频率范围内,分别测量男女大学生在平静、快速阅读和快速心算三种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手臂阻抗值,并描记出其频率响应曲线.结果:(1)平静状态下,男生手臂阻抗平均值略大于女生的;交流电频率越大,人体手臂阻抗值越小;在0 Hz<f≤100 Hz的低频段,手臂阻抗值受交流电频率的影响很大;在100 Hz<f≤1000 Hz的频段,手臂阻抗值受交流电频率的影响变小,表明了手臂组织具有容性成分.(2)不同个体的手臂阻抗值有较大差异,但任意个体的频率特性都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3)在紧张情绪状态下,人体手臂阻抗值随交流电频率的变化规律与平静时的变化规律相同;但紧张情绪会引起手臂阻抗的减小,同一个体情绪越紧张,阻抗值越小.结论:人体手臂阻抗值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同一个体的手臂阻抗值与交流电频率及情绪变化均有密切关系,对这一生理参数的测量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