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

    作者:肖韵;王建刚;张迪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方法: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胞二磷胆碱治疗.7~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检测两组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P<0.05);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效果优于胞二磷胆碱治疗.

  • 春季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促炎细胞因子的研究

    作者:范文

    目的:研究春季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是否与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方法:60例春季发病(包括复发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病例组,84例同期住院的病情稳定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对象及病例组治疗8周后的血清IL-2、IL-6、IL-10的水平.结果:与病情稳定者相比,春季发病者有更高的IL-2(P<0.05)、IL-6(P<0.01)、IL-10(P<0.01)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病例组的IL-2、IL-6、IL-10水平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P<0.05、P<0.01).结论:春季发病的精神分裂症可能与感染所致的炎症反应有关.

  • 坐骨神经结扎大鼠脊髓神经元凋亡与痛敏的关系

    作者:解小丽;周青山;刘先义;杜大萍

    目的:探讨坐骨神经结扎大鼠脊髓神经元凋亡与痛敏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0只,采用坐骨神经中段结扎模型,于术前、术后6h、1、3、7及14d分别测定抬足和甩尾潜伏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象分析系统检测脊髓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采用TUNEL法观察脊髓神经元凋亡,同时用HE及尼氏染色法观察脊髓的病理改变.结果:坐骨神经结扎后6h可诱发出大鼠机械性触诱发痛和热痛觉过敏;TNF-α于结扎后6h开始表达,1d达高峰,并于术后14d恢复到基线水平;IL-6于结扎后1d开始表达,术后3d达峰值并持续到术后7d,而后慢慢降低;术后6h脊髓中开始有少量凋亡神经元出现,凋亡指数于术后1d开始迅速增加,术后3d达峰值.结论:结扎坐骨神经可诱发神经源性痛,并导致脊髓神经元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过度表达有关.

  •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作者:徐丰博;孙懿;刘惠兰

    目的 前瞻性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微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30例维持性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转换为高通量血液透析12个月.治疗0个月(治疗前)、6个月、12个月分别测定血中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I和白细胞介素6.结果 转换为高通量透析12个月后,血清自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下降(P< 0.05),高敏感C反应蛋自和自细胞介素1水平较前无明显变化.结论 长时间高通量血液透析不会加剧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而且可能对微炎症状态有一定改善作用.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宋洁;李辉;张晓东;石理华;李瑛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细胞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8(interleukin-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浓度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0年6月在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MHD治疗的尿毒症患者80例作为病例组,选取2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IL-6、IL-8、TNF-α、白蛋白(albumin,Alb)、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蚩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浓度.结果 病例组血清IL-6、IL-8、TNF-α、TC、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Al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微炎症状态的存在.相关分析显示,病例组IL-6、IL-8和TNF-α与Alb之u旱负相关关系,与TC和LDL-C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MHD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其与营养不良和脂质代谢紊乱有关.

  •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IL-6与急性时相反应的关系研究

    作者:李新;彭立人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急性时相反应的关系.方法无临床炎症反应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3例,以透射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急性时相蛋白(Acut Phase Proteins,APPs)铜蓝蛋白(CER)和a1酸性糖蛋白(AAG).hs-CRP>10mg/L的20例为观察组,hs-CRP<10mg/L的20例为对照组;血液透析前采血,以RIA法测血清IL-6水平.结果观察组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IL-6水平与CRP、CER、AAG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7、0.72、0.59、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IL-6水平与急性时相反应的程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这类患者急性时相反应的检测指标之一.

  • 脂多糖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白细胞介素15、6及丙二醛表达的影响

    作者:彭霞;马健飞;李程程;樊怡;霍爱晶

    目的 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at peritoneal me-sothel ial cells,RPMC) hl细胞介素15(interleukin-15,IL-15),IL-6及内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影响.方法 胰蛋白酶法行RPMC的原代培养和传代,经鉴定第3代用于试验.分组:①正常对照组;②LPS组:不同浓度LPS组(1、10、100mg/L)分别作用6h和12h;③不同时间组:10mg/L LPS分别作用于RPMC 3、6、12、24 h.实时定量PCR法测IL-15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5和IL-6的表达;硫代巴比妥法测RDA.结果 LPS可刺激RPMC的IL-15mRNA及蛋白的表达增高且在12h内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LPS诱导RPMC IL-6的蛋白表达增高(P<0.05);LPS诱导RPMC MDA的含表达增高且呈浓度依赖(P<0.05).结论 IL-15作为炎症因子参与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病理过程.LPS可上调RPMC IL-15、IL-6和MDA的表达,导致腹膜炎症及氧化应激.

  • 耳穴贴压对剖宫产术后疼痛及血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浓度的影响

    作者:董玲娜;俞琦;叶君儿;裴金霞;钱香;冯莺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疗法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效果及对血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108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3组,每组36例.A组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方式、B组采用耳穴贴压、C组采用耳穴贴压加静脉自控镇痛方式,均连续干预2d.记录3组各时段切口痛(包括静息痛和翻身痛)程度和催产素治疗时的宫缩痛程度;于术晨、术后第2天晨观察血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浓度.结果 各时段A、B两组的切口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宫缩痛程度低于A组(P<0.05);C组切口痛(除术后48h)、宫缩痛程度均低于A、B两组(P<0.05).术后第2天晨,A、B两组的血清皮质醇、IL-6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C组低于A、B两组(P<0.05).3组术后第2天晨血清皮质醇浓度均高于术晨(P<0.01);A、B组术后第2天晨血清IL-6浓度均高于术晨(P<0.05),而C组略低于术晨(P>0.05).产妇切口痛评分与皮质醇浓度呈高度相关(r=0.775,P<0.01),与血清IL-6浓度呈中度相关(r=0.599,P<0.01).结论 耳穴贴压疗法能缓解剖宫产术后切口痛和宫缩痛,与血清皮质醇、IL-6浓度的下降有一定相关性.

  •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吉林;吴先正

    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是急诊科经常处理的疾病,有很高的病死率,早期诊断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几年,降钙素原被用作诊断脓毒症患者的生物学标记物,尽管它与感染密切相关,但是特异性有限,在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时会升高。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st,又称presepsin)是一种存在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的糖蛋白。初步报道显示脓毒症患者体内的sCD14-st水平比健康者体内的sCD14-st显著升高。

  • 急性脑血管病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TNF-α及IL-6水平的变化

    作者:田晶;刘海波;崔勇;张晓红;常红

    目的:探讨外周血TNF-α及IL-6在急性脑血管病(ACVD)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及与病情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对153例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发展演变特点分为3组:急性单纯脑血管病组(ACVD)、急性脑血管病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组(ACVD引发SIRS组)、急性脑血管病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组(ACVD引发MODS组),采用ELISA测定ACVD患者外周血TNF-α及IL-6表达。结果(1)患者发病第3天TNF-α及IL-6表达明显升高;(2)对于TNF-α及IL-6的表达,ACVD引发SIRS组与单纯ACVD组相比较,P<0.01,ACVD引发MODS组与ACVD引发SIRS组相比较,P<0.01,而且其表达升高的程度均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呈升高趋势;(3) MODS积分越高,TNF-α及IL-6的表达也越高,且P<0.05;(4)ACVD引发MODS患者中,死亡组与存活组相比较,死亡组的血清TNF-α及IL-6的表达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 IL-6与TNF-α在ACVD发病的急性期可能参与了炎症反应过程,并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呈现递增趋势。

  • 巨噬细胞CD68、IL-6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乔海风;刘颖蕾;鲁晓燕;王莹;刘宏斌;周金玲;刘曼华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CD68、IL-6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巨噬细胞CD68、IL-6在58例子宫腺肌病病灶及结合带组织中的表达,以同期54例子宫肌瘤、30例子宫腺肌病合并肌瘤、30例CINⅢ为对照。结果(1)CD68、IL-6在子宫腺肌病病灶组织及结合带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其在子宫肌瘤及 CINⅢ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CD68、IL-6在子宫腺肌病病灶组织的表达高于其在腺肌病结合带组织的表达(P<0.001);(3)CD68、IL-6在子宫肌瘤病灶组织、结合带组织及CINⅢ结合带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组CD68、IL-6在腺肌病病灶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其在肌瘤病灶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在子宫腺肌病病灶组织中CD68与IL-6的表达呈正相关(r=0.303,P=0.021)。结论巨噬细胞CD68与IL-6可能共同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损害及活动性与相关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的关系

    作者:刘娜;徐建华;肖会;黄玲玲;常玲;许成;童晶晶;陈扬帆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酪氨酸蛋白激酶3(JAK3)、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水平,并探讨其与RA系统损害、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RA患者136例,男性29例,女性107例,年龄(53.39±14.60)岁;病程3个月至40年,平均病程11.35年.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组40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6、JAK3、STAT3、MMP-3、MMP-13水平.详细记录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治疗情况等.结果 (1)RA患者血清IL-6、JAK3、STAT3、MMP-13水平较正常组均显著增高(P<0.05).中重度活动组(DAS≥3.2)IL-6、JAK3水平显著高于缓解/低活动组(DAS28<3.2),(P<0.05).(2)136例RA患者中有系统损害者共95例(69.85%),其中心血管系统损害32.35%;呼吸系统损害29.41%;血液系统损害27.94%;泌尿系统损害10.29%;消化系统损害16.18%;内分泌系统损害7.35%;骨骼系统损害5.88%;神经系统损害6.62%.系统损害组JAK3、STAT3水平较无系统损害组显著增高(P均<0.05).(3)未正规治疗组系统损害发生率(84.78%)明显高于正规治疗组(62.22%)(P<0.05),正规治疗组DAS28评分、STAT3水平显著低于未正规治疗组(P<0.05).(4)相关性分析:单因素线性相关分析显示IL-6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生活质量评分(HAQ)呈正相关,与病程呈负相关;JAK3与抗环瓜氨酸抗体、STAT3呈正相关;STAT3与系统损害、抗环瓜氨酸抗体、JAK3呈正相关(P均<0.05);多因素线性相关分析进一步显示:JAK3与STAT3呈正相关(β=0.503,P<0.001),STAT3与抗环瓜氨酸抗体(β=0.168,P=0.027)、JAK3(β=0.469,P<0.001)呈正相关,IL-6与病程呈负相关(β=-0.209,P=0.016).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病程(OR=1.045,95%CI:1.002~1.089)和血小板(OR=1.005,95%CI:1.000~1.010)是心血管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CRP(OR=1.021,95%CI:1.008~1.035)是呼吸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病程(OR=1.090,95%CI:1.015~1.170)是内分泌病变的危险因素;IL-6(OR=1.036,95%CI:1.007~1.065)是骨骼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IL-6、JAK3、STAT3、MMP-13参与RA的发病,且IL-6、JAK3、STAT3参与RA系统损坏;RA合并心血管病变发生率高,且与病程及血小板密切相关,IL-6是骨骼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

  •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检测的意义

    作者:孙志强;徐芳芳;郑方;谭大为;詹云;赵静

    目的 探讨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32例初诊ITP患者,其中位年龄49(18~70)岁;30例健康对照,中位年龄42岁(20~65岁).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及Treg细胞分别占淋巴细胞的比例;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6和IL-17的水平.并分析ITP患者Th17细胞、Treg细胞、IL-6和IL-17的水平与PLT的相关性.结果 (1)ITP患者Th17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2.81%±1.33%vs.0.35%±0.75%,P<0.05);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0.70%±0.39%vs.1.26%±0.24%,P<0.05);Treg/Th17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0.27±0.17 vs.3.76±0.87,P<0.05);ITP患者血浆中IL-17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分别为(24.07±2.22 pg/ml vs.15.89±2.23 pg/ml,P<0.05)和(75.12±4.06 pg/ml vs.49.75±4.19 pg/ml,P<0.05).(2)ITP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与IL-6、IL-17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r=-0.423,P<0.05;r=-0.456,P<0.05);IL-6与IL-17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68,P<0.05);Th17细胞及Treg细胞呈显著负相关(r=-0.417、P<0.05).Th17细胞比例与IL-6、IL-17水平不具相关性(r=-0.272,r=-0.104,P>0.05).(3)ITP患者Th17细胞比例、IL-6水平和IL-17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显著负相关(r=-0.365,P<0.05;r=-0.353,P<0.05;r=-0.464,P<0.01);Treg细胞比例与血小板计数不具相关性(r=-0.101,P>0.05).ITP患者Th17细胞比例、IL-6水平与骨髓颗粒型巨核细胞比例呈显著正相关(r=0.371,P<0.05;r=0.359,P<0.05);Treg细胞比例、IL-17水平与骨髓颗粒型巨核细胞比例不具相关性(r=-0.230,P>0.05;r=-0.043,P>0.05).结论 ITP患者Treg/Th17细胞平衡失调可能是影响其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Th17细胞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 IL-6的关系

    作者:迟晓文;张薇

    目的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的相关性分析,了解瘦素在COPD病情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同时通过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瘦素与乏氧、二氧化碳潴留、气道阻力的相关性,了解瘦素与COPD加重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因COPD急性加重,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住院的男性患者60例,年龄(68.4±7.8)岁,并排除肿瘤、结缔组织病、肝肾功能障碍、糖尿病等消耗性疾病,且经过呼吸内科10~15 d治疗后均进入稳定期。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的晨起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瘦素及IL-6的水平,分析瘦素和IL-6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性及二者的相关性。并在患者急性加重期时做动脉血气分析和肺通气功能试验,分别做瘦素与PaCO2、PaO2、SaO2、FEV1、FEV1/FVC的相关性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差异的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用线性相关分析法(Pearson法)。结果(1)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血清瘦素水平[(4.41±1.18)ng/ml]高于治疗后[(2.53±0.70)ng/m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2)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血清IL-6水平[(516.49±81.47)pg/ml]高于治疗后[(317.79±37.47)pg/m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3)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时血清瘦素与IL-6呈显著正相关(r=0.598,P<0.001),而经治疗进入稳定期后二者无相关性(r=-0.120,P>0.05);(4)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时血清瘦素与血气分析结果的相关性分析:与二氧化碳分压呈显著正相关(r=0.490,P<0.001),与血氧分压呈显著负相关(r=-0.702,P<0.001),与血氧饱和度呈显著负相关(r=-0.656,P<0.001);(5)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时血清瘦素与肺通气功能结果的相关性分析:与FEV1呈显著负相关(r=-0.620,P<0.001),与FEV1/FVC无相关性( r=-0.210,P>0.05)。结论 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时血清瘦素和IL-6水平较稳定期时均显著升高,且二者有显著相关性,因此瘦素可能成为COPD加重期时的炎性标记物;瘦素与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时的二氧化碳潴留、乏氧、气道阻力均有密切关系,因此瘦素可能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有一定意义。

  • 白细胞介素-6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屈会娟;朱嘉俊;李晓梅;杨毅宁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选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完全符合诊断标准的主动脉夹层患者87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入院时血浆IL-6。以死亡作为随访终点,随访1年。采用ROC曲线和Cox生存回归分析IL-6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入院时IL-6高于存活组患者[(17.92±4.61)pg/ml vs.(12.59±2.53)pg/ml,P<0.001],且具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提示,IL-6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具有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862,95%置信区间=0.81~0.92,P<0.001),佳临床分界点为18.36 pg/ml,敏感度为87.4%,特异度为70.8%。根据IL-6判断夹层患者死亡的佳临床分界点(18.36 pg/ml),将患者分为IL-6降低组和IL-6升高组。Cox生存回归分析显示,IL-6和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密切相关[IL-6分组:HR(95%CI)=3.68(1.16~5.42),P<0.001;IL -6连续变量:HR(95%CI)=1.33(1.14~1.61), P=0.016],IL-6升高组和IL-6降低组的死亡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79.1%vs.24.5%,P<0.001)。结论 IL-6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并且能够识别高危患者。

  • 细胞因子对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性的评价

    作者:刘华龙;周嘉嘉;吴仙蓉

    目的:评估细胞因子(IL-6、IL-10、TNF-α)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不同病情程度的临床价值及探讨其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分析40例活动期和32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细胞因子(IL-6、IL-10、TNF-α)的水平及关系,比较临床病情程度对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血清促炎因子(IL-6、TNF-α)升高于缓解期患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显著高于中度患者(P<0.05),中型高于轻度(P<0.05),抑炎因子(IL-10)低于缓解期患者,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显著低于中度患者(P<0.05),中型低于轻度(P<0.05)。结论细胞因子水平能反映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BNP、 TNF-α和IL-6的影响

    作者:郑俊华;唐浩然;景丽英;罗琼珍

    目的: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B型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以期能为临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0例中医辨证为阳气虚乏、血淤水停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数字表格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利尿、强心、扩血管等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餐后0.5 h服用,1袋/次,3次/d,阿托伐他汀睡前服用20 mg,疗程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NP、TNF-α和IL-6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LVESD、LVEDD、LVEF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后LVESD、LVEDD、LVEF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BNP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后TNF-α、IL-6、BNP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均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疗效(51.06%)明显优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中医辨证为阳气虚乏、血淤水停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阿托伐他汀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及血清TNF-α、IL-6水平,改善改善心室重构。

  • 长春西丁注射剂对急性脑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及内皮素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土明;钟萍;吴滢

    目的:观察长春西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活血化瘀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长春西丁注射液20 mg稀释于生理盐水中,每天1次,连续14 d。于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检测血清hs-CRP、IL-6及ET水平,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14 d后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14 d后血清hs-CRP、IL-6及 ET 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春西丁注射剂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IL-6及ET水平,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 脂肪细胞因子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研究

    作者:秦卫胜;杨文东

    目的 探讨脂肪细胞因子水平与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 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09年1 月至2011 年8 月,按照就诊时间随机选择在我院妇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妇 114 例,分为GDM 组(64 例)和非GDM 组(50 例),选择同期健康非妊娠妇女50 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 ELISA 法检测血清血清脂联素(APN)、内脂素(Visfatin)、TNF-α及IL-6 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非 GDM 组外周血血清APN、内脂素、TNF-α及IL-6 水平[(13.95 ±3.38)mg/L、(13.82 ±4.12) μg/L、(29.64 ± 4.16)pg/ml、(22.25 ±5.38)pg/ml]分别与对照组[(19.25 ±5.32)mg/L、(6.55 ±2.09) μg/L、(14.19 ± 3.62)pg/ml、(7.27 ±2.04)pg/ml]相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1);GDM 患者组的外周血血清APN、内 脂素、TNF-α及IL-6 水平[(7.42 ±1.93)mg/L、(21.53 ±5.16) μg/L、(51.95 ±6.88)pg/ml、(40.09 ±8.74) pg/ml]与非GDM 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1).(2)血清APN 水平与血清TNF-α及IL-6 水平均呈 显著性负相关(r =-0.691、-0.573,P <0.01);血清内脂素水平与血清TNF-α及IL-6 水平均呈显著性正相 关(r =0.593、0.481,P <0.01).结论 GDM 患者体内存在脂肪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且血清APN、内脂素 与TNF-α、IL-6 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脂肪细胞因子参与了GDM 的发生发展,此为早期干预GDM 患者提供 了理论依据.

  •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观察及对白细胞介素-6、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作者:韩艳秋;曹丽霞;武瑾;孟学民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VAD[长春新碱(VCR)、阿霉素(ADM)、地塞米松(DEX)](T-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同时通过观察T-VAD方案治疗MM后血清IL-6和VEGF水平的变化,探讨IL-6和VEGF与MM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本试验收集初发、复发的MM患者30例,通过定期检测骨髓瘤相关检查指标,观察T-VAD方案的疗效,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并用ELISA方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2、3个疗程后血清IL-6和VEGF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T-VAD方案治疗MM患者完全缓解率为36.7%,部分缓解率为56.7%,总有效率为93.4%.不良反应主要有乏力、便秘、恶心、嗜睡、皮疹、周围神经病变,均未见明显骨髓抑制.MM患者血清IL-6[(15.97±2.67)pg/ml,P<0.01]和VEGF[(582.43±40.97)pg/ml,P<0.0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6[(5.94±1.33)pg/ml]和VEGF[(95.71±25.04)pg/ml],T-VAD方案治疗MM 3个疗程后血清IL-6[(10.53±2.48)pg/ml,P<0.01]和VEGF[(330.97±44.91)pg/ml,P<0.0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结论 T-VAD方案治疗MM疗效好,且小剂量沙利度胺依从性好,不良反应轻.初发、复发MM患者血清IL-6和VEGF水平显著升高,经T-VAD方案治疗血清IL-6和VEGF水平显著下降.

2546 条记录 5/128 页 « 12345678...1271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