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Medicine and Nuclear Medicine 국제방사의학핵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22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3-4114
  • 国内刊号: 12-1381/R
  • 发行周期:
  • 邮发: 6-102
  • 曾用名: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国外医学·发射医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7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樊飞跃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头颈部肿瘤前哨淋巴结放射性核素探测研究进展

    作者:刘志军

    头颈部肿瘤前哨淋巴结是指肿瘤淋巴引流区域中的第一级淋巴结.探测头颈部肿瘤前哨淋巴结转移状况为肿瘤的准确分期和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放射性核素探测可对前哨淋巴结进行显示和准确定位,检出率达90%以上,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 用于肿瘤显像的三种显像剂

    作者:张海三

    肿瘤阳性显像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易于对肿瘤的原发、复发以及转移做出定性、定位诊断.201Tl、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已经用于鉴别诊断良恶性病灶、寻找转移灶、评价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99mTc-氮-二(N-乙基-N-乙氧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在肿瘤中的应用则尚在探讨中.

  • PET评价骨转移瘤

    作者:王俊起;高硕

    肿瘤骨转移会产生顽固性骨痛和脊髓受压等严重并发症,并对分期、治疗和判断预后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探测骨转移是制定治疗计划的重要部分.骨转移瘤发现频率因原发肿瘤的类型和所用检查手段不同而不同,虽然目前核素骨扫描是探测骨转移瘤常用的手段,但其对骨转移瘤的诊断效能仍有一定限度.与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骨显像相比,18F-氟化钠(18F-NaF)和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是分别从骨转移瘤产生的成骨反应和骨转移瘤本身的代谢活性角度进行评价的两种正电子示踪剂,结合PET的高度空间分辨率,特别是近迅速应用于临床的PET-CT技术,使得正电子体层显像在全身骨骼恶性疾病评价上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

  •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在鼻咽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雯杰;郑容;吴宁

    18F-FDG PET作为一种功能显像技术,通过一次性全身显像,可以检出常规影像学检查阴性的隐匿病灶,对于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对于疗效监测、早期检测残存或肿瘤复发方面也优于传统的影像学方法.但PET对局部组织结构分辨能力远不如CT和MRI,PET-CT则通过解剖和功能图像的融合技术克服了这一缺陷.

  • 颅内肿瘤放射治疗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跃

    放射治疗是颅内良恶性肿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18F-FDG PET可以提供肿瘤细胞生 物特性信息,能区分颅内肿瘤放射治疗后射线损伤与肿瘤复发,灵敏度为80%~90%,特异度为40%~100%;能预测3~4级复发恶性胶质瘤放射治疗的生存时间,预测颅内肿瘤放射治疗预后和评价治疗反应;结合其他影像方法可提高颅内肿瘤放射治疗诊断准确性.

  • 干细胞治疗影像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伍军;安锐

    干细胞治疗在糖尿病、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组织损伤等疾病中展现了潜在的应用价值.高效非创伤性监测干细胞移植方法将加速干细胞治疗技术的发展.概述了核磁共振成像和放射性核素显像监测干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

  •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进展

    作者:白静;王俊杰

    早在20世纪初人们就开始将放射性粒子用于胰腺癌治疗,但由于使用的放射性粒子如226Ra针、198Au、192Ir和222Rn等放射生物学或放射物理学方面的局限性,植入技术和植入计划系统的不健全,使得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发展缓慢.20世纪60年代末期随着125I粒子临床应用,放射性核素放射生物学及放射物理学特性的深入研究,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的飞速发展,术中超声技术的使用,使得粒子植入治疗胰腺癌再度回归.

  • 抗肿瘤血管新生联合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杨坤禹;胡豫

    抗肿瘤血管新生是一种新的针对肿瘤新生血管网络的治疗方法,单独应用未能取得理想的疗效.近年来通过与放射治疗联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主要综述了抗肿瘤血管新生与放射治疗联合的方法,并探讨了联合治疗的机制.

  • 轻度认知障碍的功能性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李祖贵

    轻度认知障碍(MCI)是正常老化过程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D)之间的一种中间过渡状态,具有进展为AD的高度危险性.功能性神经影像学手段(如PET、SPECT、fMRI脑显像)能对MCI脑代谢、血流灌注特点进行正确评价,有助于AD的早期诊断、病程监测、疗效观察及临床治疗个体的选择.

  •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核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

    作者:倪瑾;蔡建明;吴秋业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具有独特物理化学特性的化合物,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该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制备,富勒烯笼外配合物的抗HIV病毒、断裂DNA和清除自由基等生物学活性,以及富勒烯金属包合物在核医学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 18F亲电反应法直接标记氨基酸衍生物的研究

    作者:袁志斌;冨吉勝美;樋口徹也;織内昇;遠藤啓吾

    目的用18F亲电反应法,研究一种方便、迅速的18F标记氨基酸衍生物的方法.方法标记过程分三步进行:①加速器内20Ne(d,α)18F反应合成18F2气体;②18F2气体通过特制的反应柱,转化为CH3COO18F;③CH3COO18F与氨基酸衍生物直接反应,得到相应的标记物.结果整个标记过程约为45min,放射性产额约60%,放射化学纯度>95%,pH值约为7,无菌性和热源实验均为阴性,这些结果保证了进一步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结论18F亲电反应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标记氨基酸衍生物的方法.

  • 肿瘤放射免疫疗法研究进展

    作者:于晓明;樊飞跃

    放射免疫治疗是将针对肿瘤特异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用核素标记后,对肿瘤细胞进行的靶向治疗.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治疗中,放射免疫治疗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在实体瘤中,因为核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的定位很有限,所以限制了该疗法的使用.虽然如此,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体在治疗微小病灶中的应用前景看好.

  • Bcl-2基因特异性小干涉RNA增强食管癌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军叶;郭鹞;郭国祯

    目的探讨Bcl-2基因特异性的小干涉RNA(siRNA)对食管癌细胞的辐射增敏作用.方法构建表达Bcl-2基因特异性siRNA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借助脂质体将其转入食管癌细胞EC109.Western blot检测Bcl-2蛋白在食管癌细胞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食管癌细胞的凋亡,克隆形成实验和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实验检测Bcl-2基因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联合X射线照射对食管癌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Bcl-2基因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可抑制Bcl-2蛋白在EC109细胞中的表达,诱导EC109细胞凋亡,增强X射线照射对EC109细胞克隆形成的抑制能力,增强X射线照射对EC109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论Bcl-2基因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可显著增强食管癌细胞对X射线照射的敏感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多聚(ADP-核糖)聚合酶与电离辐射

    作者:杜翔;龚守良

    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是广泛存在于细胞内的一种具有蛋白修饰和核苷酸聚合作用的聚合酶,参与细胞DNA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已经证实,PARP具有多种生理、生化功能,并与细胞的死亡相关,电离辐射等各种细胞损伤因素都可以影响PARP活性.

  • 银耳多糖注射剂保护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研究

    作者:徐文清;高文远;沈秀;王月英;刘培勋

    目的研究银耳多糖注射剂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防护作用.方法用内源性脾结节形成,股骨有核细胞计数及脾脏指数等方法观察银耳多糖在6mg/kg、12mg/kg、24mg/kg三个剂量时对137Csγ射线照射7.5Gy后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结果照射前连续3d给药,照后第9天受照小鼠的股骨有核细胞数、脾结节和脾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增高,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银耳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 辐射敏感性早期生长应答-1基因启动子的研究

    作者:张春智;郭阳;吕仲宏

    肿瘤基因放射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早期生长应答-1(Egr-1)基因启动子为肿瘤基因放射治疗提供一种可能的方法.综述了Egr-1基因启动子及应用Egr-1基因启动子构建辐射诱导调控系统的研究.

  •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作者:周伟玲;赵启仁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TRFA)技术是一种以镧系元素螯合物为标记物,测量其发射荧光的超灵敏的无放射性污染的标记分析技术,在生物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近些年,研究发展了酶放大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时间分辨猝灭分析和分子信标等分析系统,其灵敏度更高,满足了不同的需求,使TRFA技术在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 血清总胆红素、甘氨胆酸、甲胎蛋白、糖类抗原19-9与胆汁淤滞相关性评价

    作者:刘钺;张朝明;郝玲;王荣生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甘氨胆酸(CG)、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在病程中的浓度变化,评价其在肝内胆汁淤滞病理转归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9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26例肝硬化(按肝内胆汁淤滞情况分组)及14例肝癌、50例正常对照的血清样本采用生化方法检测TB,放免法测定CG,电化学发光法测定AFP、CA19-9.结果血清TB在无肝内胆汁淤滞组与对照组及胆汁淤滞无体征组间无显著差异;对照组与胆汁淤滞无体征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胆汁淤滞有体征组、肝硬化组与无肝内胆汁淤滞组、对照组及胆汁淤滞无体征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肝内胆汁淤滞各组血清CG较无肝内胆汁淤滞组及对照组均显示出显著的差异(P<0.01),无肝内胆汁淤滞组与对照组间也显示出显著性差异(P<0.01);肝内胆汁淤滞各组CA19-9与无肝内胆汁淤滞肝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肝癌组AFP、CA19-9也明显高于各组(P<0.01).结论临床上胆红素是反映胆汁淤滞的粗略指标,对不同状况的胆汁淤滞判断分型困难;在早期发生肝内胆汁淤滞时CG就表现出显著升高,提示肝内胆汁淤滞,CG与肝脏损伤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是较为敏感的肝功指标;AFP反映了肝细胞的坏死再生情况,对胆汁淤滞严重程度有警示意义;CA19-9是胆道肿瘤标志物,初步观察发现其增高与淤滞程度具有相关性.

  • PET在肿瘤方面应用的成本效益分析

    作者:顾爱春;黄钢

    PET技术的发展对肿瘤的诊断、分期、指导治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可以有效地从经济学的角度对PET的使用效率进行评价,达到大程度节省医疗资源的目的.本文主要介绍了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以及PET在肿瘤方面的成本效益分析的现状.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