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Medicine and Nuclear Medicine 국제방사의학핵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22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3-4114
  • 国内刊号: 12-1381/R
  • 发行周期:
  • 邮发: 6-102
  • 曾用名: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国外医学·发射医学分册
  • 创刊时间: 197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樊飞跃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电离辐射诱导的外泌体的生物学效应

    作者:王晨;袁德晓;邵春林

    外泌体是一种在细胞内形成并主动释放到胞外的囊泡体,内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质和非编码RNA等生物活性分子,可参与细胞间的通讯来调节多种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研究发现辐射诱导的外泌体能够辅助肿瘤与微环境的相互交流.笔者在该文中集中讨论了辐射诱导的外泌体在肿瘤放疗过程中的生物学效应,重点关注其在肿瘤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并就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常见的99Tcm-MDP骨扫描骨外摄取研究进展

    作者:邹珍;常娅妮;武志芳

    99Tcm-MDP可通过离子交换或化学吸附的方式与骨组织内羟基磷灰石晶体结合,从而特异性地显示骨骼影像,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然而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骨外软组织摄取,骨外摄取的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多数研究认为与软组织钙化(营养不良性钙化、转移性钙化等)、局部血流变化及伪影有关,也可能与放射性显像剂与某些成分结合形成大分子有关.了解骨外摄取的原因便可通过骨扫描为临床提示其他系统可能的病变,减少盲目检查,提高骨扫描的诊断价值.笔者就当前国内外相关文献中报道的骨扫描中的骨外摄取及其可能的原因进行综述.

  • IQ·SPECT、碲锌镉探测器SPECT和传统SPECT在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靳潇潇;武志芳;胡光;卫华

    IQ·SPECT与碲锌镉(CZT)探测器SPECT是心肌灌注显像新技术,与传统SPECT相比,具有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高、采集时间短、注射显像剂剂量少及辐射剂量低等优点.与传统SPECT不同(低能高分辨率平行孔准直器),IQ· SPECT使用SMART-ROOM准直器及心脏为焦点的采集模式,提高了灵敏度;CZT探测器SPECT的探测器为半导体,取代了传统NaI晶体探测器,提高了能量分辨率、空间分辨率、灵敏度及信噪比等,并可定量分析心肌血流储备.笔者主要对三者的成像原理、性能参数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 心肌灌注显像联合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及新进展

    作者:孙璐冰;阮翘

    心肌灌注显像(MPI)在冠心病的诊断、危险度分层及预后评价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可协助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进一步的危险度分层,但两者有各自的局限性和不足.将两者联合应用可以相互弥补不足,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行SPECT/CT心肌灌注显像时,需进行衰减矫正CT(CTAC)扫描,若采用心电门控的呼气末屏气螺旋CT扫描,则在用于MPI衰减矫正的同时又可用于CACS测定,实现一站式检查,在减少患者辐射剂量的同时又可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笔者综述了CACS、MPI及两者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并对一站式采集MPI与CACS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进展

    作者:张渊琪;赵德善

    分化型甲状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低恶性肿瘤,通过“外科手术+131I治疗+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三部曲的规范化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部分治疗效果差的分化型甲状腺癌逐渐转化为低分化或失分化的难治性甲状腺癌,只能通过增敏和(或)再分化治疗来增加甲状腺癌细胞摄取131I的能力,以期提高131I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对上述治疗手段无效的难治性甲状腺癌,靶向药物治疗技术的出现为其提供了广阔的治疗前景.笔者对使用增敏剂、再分化诱导剂和靶向药物治疗技术来提高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效果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帕金森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邓玮玮;张春银

    帕金森病(PD)的鉴别诊断在临床上是一大难题,放射性核素显像能够为PD的鉴别诊断提供分子水平和代谢水平的信息,有助于PD与非典型帕金森综合征和特发性震颤(ET)等疾病的鉴别.笔者就放射性核素显像在PD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 18F-FDG PET/CT在不明原发灶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金民山;张俊;姜一逸;戴春雷;梁劲峰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不明原发灶肿瘤(CUP)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6例于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行常规检查未能发现肿瘤原发灶而进一步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查找肿瘤原发灶的转移性肿瘤患者的资料.PET/CT图像分析采用视觉及半定量分析方法.通过病理活检和(或)临床综合诊断、临床随访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46例患者中,18F-FDG PET/CT显像找到原发肿瘤33例,均经过病理活检及临床随访证实;13例未发现原发病灶.18F-FDG PET/CT对不明肿瘤原发灶的检出率为71.7%(33/46),其中阳性患者中淋巴瘤3例、胃癌2例、食管癌4例、卵巢癌3例、肺癌14例、肝癌2例、尿路上皮癌1例、鼻咽癌2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降结肠癌1例.转移方式主要有淋巴结转移32例、骨转移20例、肝转移13例、肺转移9例、胸膜腹膜转移5例、肾上腺转移3例、脑转移4例、皮下转移3例、心包膜转移1例.结论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对CUP的检出率显著优于一般常规检查,对临床指导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 耐辐射奇球菌pprM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何淑雅;杨奇;王茹静;肖方竹;王五洲;唐艳;蒋雨薇;马云

    目的 扩增耐辐射奇球菌辐射抗性基因pprM,构建pEGFP-C 1-pprM重组载体,转入293T细胞并表达PprM蛋白,为研究原核细胞辐射抗性基因pprM是否提高真核细胞的辐射抗性及其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以无任何突变的pGEX-6p-1-pp rM重组质粒为模版,设计引物PCR扩增pprM基因,利用琼脂糖凝胶DNA回收试剂盒纯化回收目的片段,EcoRI、BamHI双酶切回收的目的片段及质粒pEGFP-C1,将双酶切产物进行连接,连接产物转化至大肠杆菌JM109感受态细胞后涂布于含卡那霉素(Kan)抗性的Luria-Bertani(LB)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筛选,所筛选的阳性克隆进一步用菌落PCR,EcoR I、BamHI双酶切及测序鉴定.通过Lipofectamine2000转染试剂将pEGFP-C 1-pprM重组质粒转入293T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融合蛋白的表达.裂解细胞抽提蛋白,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PprM蛋白的表达.结果 菌落PCR结果及双酶切结果显示,在400 bp左右处有一条明显的目的条带,测序结果显示碱基序列与原基因序列一致,载体构建成功.荧光拍照结果显示,pEGFP-C 1-pprM重组质粒成功转染293T细胞并表达绿色荧光融合蛋白;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40×103处有融合蛋白表达.结论 笔者成功将所构pEGFP-C 1-pprM重组质粒转入293T细胞,并表达相应蛋白,为后续实验研究原核基因pprM及其产物对真核细胞辐射抗性的影响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 新型渗透性水凝胶作为载体用于肿瘤的放射性核素植入治疗

    作者:黄帆;高阳;张玉民;杨丽军;褚丽萍;刘金剑

    目的 设计并合成一类新型的渗透性水凝胶,通过物理作用负载放疗剂,用于肿瘤的植入治疗.方法 通过酯化反应合成聚合物PECT-RGD(其中,PECT为含环醚侧基聚己内酯-聚乙二醇三嵌段共聚物;RGD为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的短肽),通过酰胺化反应和氯胺T法制备131I标记的透明质酸,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其化学结构进行表征;沉淀离心纯化法对标记的透明质酸进行分离纯化;小瓶翻转法验证凝胶的形成;MTT法研究聚合物材料的细胞毒性;利用放射性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研究小鼠体内植入的凝胶的体内稳定性及降解情况;通过抑制肿瘤生长体积和肿瘤组织切片研究131I@PECT-RGD凝胶的体内抗肿瘤效率.结果 聚合物PECT-RGD没有细胞毒性;在正常生理体温(37℃)下能够形成稳定的凝胶,并且可以在体内发生自降解;与PBS组相比,注射131I@PECT-RGD凝胶组和131I@PECT凝胶组均呈现较高的抗肿瘤效率,与PB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968,P<0.05);131I@PECT-RGD凝胶组与131I@PECT凝胶组比较,抗肿瘤效率之间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t=-7.276,P<0.05);3组小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878,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注射PBS组的肿瘤组织仅出现小部分坏死,注射131I@PECT凝胶组的肿瘤组织大部分坏死,注射131I@PECT-RGD凝胶组的肿瘤组织基本坏死.结论 131I@PECT-RGD凝胶能够原位注射到肿瘤组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自降解性和抗肿瘤效果,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肿瘤局部放疗方法.

  • 131I治疗青少年及儿童格雷夫斯甲亢的临床应用随访研究

    作者:杨凡慧;陈跃;张春银

    目的 探讨131I治疗青少年及儿童格雷夫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甲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9例青少年及儿童Graves甲亢患者行131I治疗.给药剂量采用公式法计算(2.59~4.44 MBq/g),参考病程、甲状腺质量和高摄碘率进行修正.均采用一次性空腹口服,有合并症的给予相应处理.治疗后3、6、12个月随访,以后每年随访1次.前瞻性随访观察所有患者131I治疗后的治愈率、甲减率、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发生情况、生长发育情况及后代健康情况.结果 随访至今的患者共80例,失访9例(10.1%).131I治疗剂量范围为177.6~555.0 MBq,平均剂量为203.5 MBq.随访至12个月,131I治疗青少年及儿童Graves甲亢痊愈率82.50%,有效率98.75%,无效率1.25%;随着时间的推移甲减发生率逐渐升高,15年甲减累计发生率为35%.所有治疗患者生长发育均正常,均育有后代,后代智力及发育均正常.随访病例中无甲状腺癌、白血病等疾病发生.结论 131I治疗青少年及儿童Graves甲亢安全且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131I标记共载两种靶向药物的多功能纳米载体的构建

    作者:张月倩;王任飞;贾强;王汉杰;张瑞国;谭建;常津

    目的 构建131I标记的、共载17-丙烯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AAG)与Torin2两种分子靶向性药物的新型多功能介孔二氧化硅(mSiO2)纳米载体,测定其表征,了解其释药动力学,以及甲状腺未分化癌(ATC)细胞对其摄取的情况.方法 采用传统的模板法制作mSiO2,按照浓度比为1∶1的比例装载两种靶向药物17-AAG与Torin2,并在其表面进行氨基化修饰后连接胎牛血清白蛋白(BSA),测定其基本表征、药物的载药量及包封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纳米载体所载药物的体外释放情况.采用氯胺T法对纳米载体进行131I标记,测定其标记率及放化纯度.通过核素胞内摄取定量实验了解该纳米载体被ATC细胞的摄取及滞留情况.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成功制备mSiO2并完成装载(17-AAG+Torin2)@mSiO2-BSA-131I纳米载体,经测定得到两者的有效直径分别约为170~250 nm和200~300 nm,并证实所得纳米载体的分散性好且具有理想的球形形态.131I标记率为66.31%~78.25%,放化纯度为98.80%~99.42%,mSiO2对17-AAG及Torin2的载药量分别为(7.31±0.22)%和(6.04±0.79)%,包封率分别为(86.21±1.32)%和(85.17±2.05)%.证实所得纳米载体对17-AAG与Torin2均具有一定的缓释效果.ATC细胞内核素摄取定量实验结果显示(17-AAG+Torin2)@mSiO2-BSA-131I可被细胞快速摄取且于3h时达摄取高峰,其细胞摄碘量明显高于Na131I溶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3~109.31,均P<0.01).结论 mSiO2纳米载体可以实现两种靶向药物的共载及131I的标记,且具有一定的药物缓释作用,ATC细胞能够明显、快速地摄取(17-AAG+ Torin2)@mSiOrBSA-131I.

  • 50Hz 1mT脉冲电磁场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能力的影响及其安全性评价

    作者:曹芳;张焕婷;刘强;杜利清;曹晓沧

    目的 探讨50 Hz 1 mT脉冲电磁场(PEMF)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免疫调节能力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50 Hz 1 mT PEMF辐照脐带MSC,MTT法检测辐照后细胞活性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脐带MSC的环氧合酶2(COX2)、IL-10、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PEMF对脐带MSC活性氧(ROS)水平、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单细胞凝胶电泳分析脐带MSC DNA损伤的情况.采用SPSS19.0软件,对各组间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 50 Hz 1 mT PEMF辐照可增强脐带MSC的细胞活性,其中每天辐照4h组变化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5,P<0.05).PEMF辐照可促进COX2、HGF、IDO和TGF-β等免疫调节因子mRNA的表达,但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2~2.376,均P>0.05),对于干扰素γ(IFN-γ)激活的MSC,PEMF辐照可显著上调COX2、HGF、IDO和TGF-β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6~3.747,均P<0.05).50 Hz 1 mT PEMF辐照对脐带MSC的ROS水平、DNA损伤及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无显著影响.结论 对于IFN-γ激活的MSC,50 Hz1 mT PEMF可显著上调COX2、HGF、IDO和TGF-β的mRNA表达水平,从而增强脐带MSC的免疫调节能力.50 Hz 1 mT PEMF对脐带MSC的ROS水平、细胞凋亡及DNA损伤无明显影响,此参数下的PEMF辐照对脐带MSC是安全的.

  • 巨大甲状旁腺腺瘤99Tcm-MIBI双时相SPECT/CT显像一例

    作者:邹珍;常娅妮;崔雅丽;晋建华

    1 患者资料患者女性,48岁,主因左侧腰背部疼痛半月就诊.患者半月前于当地医院行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提示双肾盂积水,左肾多发结石.既往4月前右肱骨骨折,复位保守治疗恢复良好.1周前(2016年8月25日)因颈部不适行颈部超声,结果提示左侧甲状腺结节,性质待诊,检体诊断该患者左叶甲状腺下极有一大小约为5 cm×4 cm结节,随吞咽上下活动.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