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

北京口腔医学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

Beijing Journal of Stomatology 북경구강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首都医科大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北京口腔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673X
  • 国内刊号: 11-363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82-70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口腔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孙正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上颌中切牙几何形态测量与分类

    作者:张玮;林子琦;陈秋燕;俞青

    目的 运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获得代表性的上颌中切牙形态并进行分类.方法 获取177例上颌中切牙唇面图像数据,在Tps软件中运用滑动半标志点法得到所有样本轮廓外形的数据,利用普罗克拉斯提重叠法获得所有样本的平均形状,通过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全部样本进行分类,使用薄板样条函数方法得到每组样本的代表性平均形状.结果 获得所有样本的总平均形状.K均值聚类分析将所有样本分为A、B、C3组.样本数分别为57,46,74,同时获得每组样本的代表性平均形状.结论 运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可以对上颌中切牙进行分类并计算出具有代表性的中切牙形态,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中中切牙标准冠外形数据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季铵盐单体对正畸粘接剂粘接强度和抗菌性能的影响

    作者:张宁;马雁崧;徐华焜;白玉兴

    目的 评价一种新型季铵盐类单体,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二甲(dimethylaminohexadecyl methacrylate,DMAHDM)对正畸粘接剂粘接强度和抗菌性能的影响.方法 将DMAHDM以0%(对照组),1.5%,3%和5%的比例添加到商品化的正畸粘接剂中.测试托槽剪切粘接强度,使用人唾液培养所得的牙菌斑全菌生物膜模型来研究粘接剂的抗菌性能.结果 在正畸粘接剂中添加3%的DMAHDM不影响托槽的粘接强度.随着DMAHDM含量的增加,改性正畸粘接剂的抗菌性能不断增加.含有3%DMAHDM的改性组试件表面附着菌斑的代谢活性和乳酸产量大约是对照组的15%.活/死菌染色显示对照组试件表面黏附有大量的活细菌,含有3%DMAHDM的改性组试件的表面主要为死细菌.结论 DMAHDM改性正畸粘接剂在不影响托槽粘接强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粘接剂的抗菌性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咬合垂直距离的恢复对重度磨耗者咬肌疲劳耐性的影响

    作者:韩淑慧;姜婷;康艳凤

    目的 探讨恢复咬合垂直距离对后牙重度磨耗患者咀嚼肌疲劳疼痛耐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重度磨耗患者6名,确定合适垂直距离,制作并戴用垫12周,观察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适应性;记录患者垂直距离恢复前后强力咬牙时咬肌疲劳疼痛和终止咬合时间;监测咬肌血氧含量变化,分析主观感受和血氧监测结果相关性;记录疲劳耐受时间;分析相关时点改变,探究恢复垂直距离对重度磨耗者咀嚼肌疲劳疼痛耐性的影响.结果 恢复垂直距离后主观疲劳疼痛时点延后(P<0.05);肌疲劳耐受时间延长(P<0.05).结论 重度磨耗者咬合垂直距离的恢复对延迟咀嚼肌疼痛发生时间、提高咬肌疲劳耐性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脂肪干细胞对TNF-α诱导的牙周膜干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维丽;李鑫;宫琳;汤晓飞;袁宝石;陈慧;齐墨词

    目的 观察脂肪干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牙周膜干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以期为脂肪干细胞应用于牙周炎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培养、鉴定脂肪干细胞和牙周膜干细胞.采用Transwell细胞共培养系统,上、下室均接种第3代细胞.实验分3组:A组:牙周膜干细胞对照组,上、下室均接种牙周膜干细胞;B组: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组,上、下室均接种牙周膜干细胞,下室加入10ng/mL肿瘤坏死因子-α;C组:肿瘤坏死因子-α联合脂肪干细胞干预组,上室脂肪干细胞,下室牙周膜干细胞,下室加入10 ng/mL肿瘤坏死因子-α.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牙周膜干细胞白介素-6、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mRNA表达.结果 B组较A组白介素-6、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均增加,且均在2h时达到峰值(P〈0.05).2h时C组较B组白介素-6、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 脂肪干细胞能抑制TNF-α诱导的牙周膜干细胞的炎症反应.

  • 大鼠可吸收羟基磷灰石位点保存后牙槽骨材料力学性能和牙齿移动评价

    作者:茹楠;周冠军;白玉兴

    目的 探索大鼠可吸收羟基磷灰石位点保存牙齿移动后的牙槽骨材料力学性能和牙齿倾斜度变化,为正畸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6周龄SD大鼠30只,拔除左上第一磨牙后,通过查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每组10只),A组拔牙窝内植入可吸收羟基磷灰石,B组植入Bio-Oss骨粉,C组自然愈合作为对照组.4周后,10g牵引力近中移动左上第二磨牙28天至拔牙窝内.应用显微CT评价加力后牙齿倾斜度,纳米压痕测试骨弹性模量和硬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牙齿移动后,A组的骨材料力学性能高(P<0.05),牙齿倾斜度小.结论 可吸收羟基磷灰石位点保存后牙齿移动时,局部牙槽骨的材料力学性能增强,牙齿倾斜度减小.

  • 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对小型猪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陈宁宁;张洋;汪育苗;王利军;凌建军;郑颖

    目的 应用小型猪实验动物模型评价iRoot BP Plus直接盖髓后修复性牙本质桥形成的情况以及牙髓的生物学反应.方法 选取4只18月龄小型猪前磨牙26颗,制备直径为2 mm穿髓孔,随机分3组:氢氧化钙组、MTA组和iRoot BP Plus组,进行直接盖髓.术后8周,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MTA组和iRoot BP Plus组均可以形成具有天然牙本质小管样结构及极性的成牙本质细胞层的钙桥.与MTA组相比,iRoot BP Plus组形成的钙桥质地较为均匀连续,牙髓组织炎症反应较轻,髓腔未见不规则钙化.氢氧化钙组表现钙桥较为疏松,冠部牙髓组织坏死,根髓可见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根管壁出现不规则钙化.结论 iRoot BP Plus和MTA盖髓明显优于传统的氢氧化钙.iRoot BP Plus在盖髓术中表现了良好的生物学特性.

  • 不同方法去除不同材质正畸托槽及粘接剂的对比实验研究

    作者:范晓川;陈莉;黄晓峰

    目的 研究不同方法去除不同材质正畸托槽及残余粘接剂对釉质表面的影响,评价一种适宜高效的去粘接方法,为正畸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取因正畸原因拔除的人上颌前磨牙56颗,分别粘接金属或陶瓷托槽,使用2种方法去除正畸托槽后再使用3种不同方法去除残余粘接剂并对牙面抛光.分别检测粘接剂残留指数(ARI),操作时间及牙面粗糙度指数,并使用扫描电镜观察釉质表面微观结构.结果 托槽去除钳及釉质凿组去除托槽后的ARI无显著性差异(P>0.05).金刚砂车针+矽粒子组去除粘接效率高,Super-Snap抛光碟组次之,矽粒子组低.矽粒子组处理后釉质表面形貌及粗糙度与天然釉质接近,Super-Snap抛光碟组次之,金刚砂车针+矽粒子组差.使用相同方法去除金属托槽和陶瓷托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托槽去除钳较釉质凿去除托槽更安全,矽粒子去粘接效果好但效率低,Super-Snap抛光碟去粘接效果及效率均处可接受范围,金刚砂车针不适于去粘接.采用相同方法去除不同材质托槽及粘接剂对牙面的影响类似.

  • 慢性龈炎患者龈缘菌斑的菌群分析

    作者:李华;张华;杨圣辉

    目的 探讨慢性龈炎患者龈缘菌斑中菌群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慢性龈炎患者22例,采集44个样本,健康对照15例,30个样本,接种于选择与非选择培养基,用培养法检测总厌氧菌数、产黑色素菌群、放线菌、具核梭杆菌、口腔链球菌、变形链球菌群、乳酸杆菌菌落数及检出率,对2组菌群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健康组、龈炎组的产黑色素菌群检出率分别为3%和30%,具核梭杆菌检出率分别为30%和6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龈炎组的总厌氧菌、产黑色素菌群、口腔链球菌、变形链球菌群、放线菌的菌落计数较健康组明显增加,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龈炎组的具核梭杆菌和乳酸杆菌的菌落计数比健康组增加(P<0.05).龈炎组产黑色素菌群和放线菌的构成比相对于健康组明显增加,尤其产黑色素菌群龈炎组比健康组增加200倍.结论 慢性龈炎龈缘菌斑内菌群构成比发生改变,放线菌和产黑色素厌氧菌增加,证实此2种菌群与慢性龈炎具有相关性.

  • 胃癌前病变患者口腔中龋病及牙周病主要致病菌的分布研究

    作者:孙静华;李仪红;侯本祥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和分析胃癌前病变患者口腔中龋病和牙周病主要致病菌的分布,探索胃癌患者口腔感染性疾病主要致病菌与健康人群的差异,为口腔疾病与胃癌的相关性的机制研究提供线索.方法 按病理诊断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胃癌前病变组和对照组.提取唾液和牙菌斑样本DNA,进行实时定量PCR,所得数据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细菌的分布情况,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比较不同组别细菌的DNA水平的差异.结果 病例和对照组的唾液中的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Sm)和远缘链球菌(Streptococcus sobrinus,Sb)2种龋病相关主要致病菌,无论是检出率还是DNA水平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病例和对照组的唾液和牙菌斑中牙周病主要病原菌牙密螺旋体(Treponema denticola,Td)、伴放线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actinomycetemcomitans,Aa)和福赛斯坦纳菌(Tannerella forsythensis,Tf)的D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a在两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唾液样本中Pg的DNA水平在两组间则颇为相近,病例组稍低于对照组.牙菌斑样本中的Pg则是病例组略高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前病变患者口腔中被测的龋病主要致病菌与未见差异,而牙周主要致病菌的含量与健康对照人群有所不同.伴放线放线杆菌可能在胃癌与牙周病相关性中发挥作用.

  • CBCT三维容积重建对诊断骨开裂和骨开窗准确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寇玉倩;栾庆先

    目的 评价CBCT三维容积重建对后牙颊侧骨开裂与骨开窗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以干头骨标本后牙颊侧的骨开裂和骨开窗的诊断作为参考标准,与3名观察者的主观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研究CBCT三维容积重建对骨开裂和骨开窗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CBCT三维容积重建后骨开裂和骨开窗的诊断与头骨的诊断结果一致性系数较高,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BCT三维容积重建可以相对准确地反映干头骨后牙骨开裂和骨开窗的情况,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 游离组织瓣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形成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曲艺;韩正学

    游离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经历了缺血再灌注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伴随着新生血管形成,有利于恢复正常血供,改善血运循环,提高组织瓣的成活率.血管新生的机制十分复杂,受到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的调控.本文就近年来新发现的几种在缺血再灌注区域具有较大促血管形成潜能的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基于ClinicalTrials.gov剖析我国口腔癌临床注册研究困境及对策

    作者:冯芝恩;李博

    口腔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多年来,我国在口腔癌诊治研究领域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为口腔癌诊治进步做出很大贡献,但循证医学佳证据主要参考随机对照试验为主的注册研究结论,中国临床注册研究与国外相比开展仍不普遍.我国人口基数大,口腔癌患者绝对数量多,但对临床及转化医学研究普遍重视不足,造成大量珍贵病例资料流失,难以获得有说服力的循证医学证据.当前,开展口腔癌的前瞻性注册研究是我国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获得国际公认的前提,然而我国口腔癌临床注册研究起步晚,实际开展过程中容易遇到瓶颈问题.本文拟通过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ClinicalTrials.gov,分析口腔癌临床注册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北京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