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

北京口腔医学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

Beijing Journal of Stomatology 북경구강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 首都医科大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北京口腔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6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673X
  • 国内刊号: 11-363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82-70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口腔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孙正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鸵鸟骨转化多相钙磷陶瓷用于组织工程支架修复颅骨缺损实验研究

    作者:杨耀武;毛天球;王磊;栗向东;侯锐;高瞻;羊书勇;陈富林;雷德林

    目的 观察鸵鸟骨转化多相钙磷陶瓷支架用于组织工程支架修复颅骨缺损的成骨性能.方法 来源于髂骨松质骨的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经含地塞米松、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的诱导液培养,直至培养皿底部形成一层膜性结构,用该膜性结构包绕多相钙磷陶瓷支架后将其植入兔颅骨缺损区.单纯支架材料植入和不植入材料作为对照.植入后4 w、8 w取材,通过X线片分析、大体和组织学观察评价其成骨性能.结果 支架/细胞复合物植入后4 w,在材料表面及孔隙内形成部分成熟骨和骨髓组织;植入后8w,更多的成熟骨形成,新形成的组织工程骨与颅骨融合.结论 支架/细胞复合物能够有效地修复颅骨缺损,鸵鸟骨转化多相钙磷陶瓷可能成为一种有发展前景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窝沟封闭继发类龋损体外实验模型的研究

    作者:陈薇;李玉晶;葛丽华;宿颖

    目的 为评价窝沟封闭的防龋效果,建立以致龋微生物为基础的窝沟封闭后继发类龋损模型.方法 选择正畸减数上前磨牙24颗,随机分为非唾液污染组和唾液污染组.非唾液污染组按常规方法清洁、酸蚀牙面,进行窝沟封闭;唾液污染组在窝沟封闭前,用唾液污染牙面10s,再行窝沟封闭.2组样本经热循环处理后,悬吊于含变形链球菌血清c型、d型的轻唾培养液中,连续培养14d,用偏光显微镜观察2组封闭剂下继发类龋损的组织学变化;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荧光染料进入封闭剂下脱矿釉质内的量,测量封闭剂下龋损荧光面积、总荧光量、平均荧光量及封闭剂下龋损大深度,对2组封闭剂下继发类龋损发生的程度进行定量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偏光显微镜观察,唾液污染组多数釉质龋损延续至封闭剂下,形成继发类龋损.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唾液污染组各参数均显著高于非唾液污染组(P<0.01).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体外实验模型可成功诱导窝沟封闭后继发类龋损的产生,提示在临床操作中,控制唾液污染能提高窝沟封闭防龋效果.

  • 龈沟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含量与正畸牙根吸收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庄丽;白玉兴;李俊发

    目的 探讨龈沟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与正畸牙根吸收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牙根吸收寻找简单、灵敏的检测指标.方法 选择5只6月龄的小型猪作为研究对象,以其下颌第一乳侧切牙作为实验牙,通过施加300 g过大拉力建立动物模型.每周提取实验牙的龈沟液,并应用SDS-PAGE,Western Blot和Gel Doc凝胶成像系统定量检测龈沟液中MMP-9含量的改变.同时在第1、2、4、7周将动物处死,制作实验牙的病理切片,观察发生牙根吸收的情况.根据牙根吸收出现的时间将所有实验动物分为未吸收组和吸收组,对其龈沟液中MMP-9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牙齿受力后,龈沟液中的MMP-9含量先升高,在发生牙根吸收的第2周则减少,然后逐渐升高,在第3、4周达高峰后又逐渐减少.牙根吸收组和未吸收组龈沟液中MMP-9含量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龈沟液中的MMP-9参与了正畸源性牙根吸收过程.

  • 热疗对舌鳞癌Tca 8113细胞多药耐药蛋白及耐药性的影响

    作者:冷卫东;王大章

    目的 探讨热疗对舌鳞癌Tca 8113细胞和耐药的Tca 8113/CBDEA细胞多药耐药蛋白表达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热疔对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ciate protein 1,MRP1)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π(glutathione S-tranferaseπ,GST-π)表达的影响和检测放疗对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影响.结果 Tca 8113/CBDEA细胞在热疗后4 h和24hMDR1、MRP1、GST-π耐药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Tca 8113细胞的耐药基因表达在4 h和24 h时亦有明显下降.热疗以后肿瘤细胞内阿霉素(ADM)浓度有明显上升.结论 热疗抑制了耐药蛋白的表达,增加了细胞内的药物浓度,,热疗可能是逆转其耐药提高化疗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

  • Zyflamend对实验性口腔癌前病变化学预防作用的研究

    作者:李芳;孙正;吴洪儒;陈晓欣;李宁

    目的 通过局部应用抗炎中药混合制剂Zyflamend,观察二甲基苯并蒽(7,12-dimethybenz[α]anthracene,DMBA)诱发金黄地鼠口腔癌前病变的化学预防作用.方法 实验分5组:阴性对照组正常饲养;其余用0.5%的DMBA涂于左侧颊囊,每周3次,涂3周,再随机分为4组,阳性对照组不用药物治疗,其余3组用低、中、高浓度Zyflamend进行治疗,每周涂药3次,第4周末处死动物,处死前2h腹腔注射50mg/kg的5-溴脱氧尿嘧啶(5-bromo-deoxyuridine,BrdU).取左侧颊囊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BrdU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低、中、高浓度Zyflamend治疗后,每平方毫米炎症细胞的数量分别为54.70±38.73、36.90±8.63和35.23±15.13,各组与阳性对照组(158.65±56.12)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单纯增生的灶数分别为2.31±0.94,1.40±1.31和1.16±0.52,对照组为4.60±3.63;异常增生的灶数分别为2.10±1.78,1.80±0.94和1.03±0.97,对照组为3.47±2.03.中、高浓度治疗组BrdU增殖指数显著降低(P<0.01).结论 抗炎中药混合制剂Zyflamend对DMBA诱发的金黄地鼠口腔癌前病变具有一定的化学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和细胞增殖有关.

  • 甘氨酸对新型胶原基人工骨材料细胞毒性影响的体外研究

    作者:刘星纲;邓旭亮;梅芳;吕培军;王新知

    目的 研究甘氨酸对新型胶原基人工骨材料的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 提取兔骨髓基质细胞,传至第三代.在含或不含10g/L甘氨酸的培养液中与自行研发的胶原基人工骨材料共培养,定期计数存活细胞,另将胶原基人工骨材料经甘氨酸处理或直接与第三代兔骨髓基质细胞复合,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黏附情况.结果 人工骨材料组加入甘氨酸后的细胞贴壁数明显高于无甘氨酸组.扫描电镜观察甘氨酸处理后的人工骨表面有细胞黏附,未处理组则无细胞黏附.结论 甘氨酸可有效降低新型胶原基人工骨材料的细胞毒性.

  • 曲面断层片在评价下颌骨生长发育时下颌骨线性指标的作用

    作者:仇玲玲;杨力;王邦康

    目的 研究在X线全颌曲面断层片和头颅后前位片上下颌骨线距测量项目的相关性,探讨曲面断层片定量分析评价下颌骨发育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同一技师同时期拍摄的52例患者的全颌曲面断层片和头颅后前位X片,分别测量左右侧下颌骨升支高度、下颌体长度、下颌综合长度,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下颌骨升支高度和下颌综合长度在X线全颌曲面断层片和头颅后前位片上测量值间有明显相关性,而下颌体长度两测量值间尚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在严格控制拍摄条件下,曲面断层片可以进行下颌骨线性指标的测量来评价下颌骨生长发育.

  • hMLH1、hMSH2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谷建琦;张英怀;董青;贾志宇

    目的 探讨hMLH1、hMSH2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9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40例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hMLH1、hMSH2的表达情况,资料的统计学处理用SPSS软件完成,比较用卡方检验.结果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MLH1、hMSH2的阳性表达率(47.8%,55.1%)低于正常口腔粘膜组织(77.5%,80.0%),P<0.05,有显著差异.hMLH1、hMSH2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而与分化程度有关,分化程度越低,hMLH1、hMSH2失表达越明显,P<0.05.结论 MLH1、hMSH2的表达只与分化程度相关,随分化程度的降低,其失表达越明显.

  •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失牙与吸烟相关关系的研究

    作者:卢怡;施生根;郑东翔;许樟荣;牛忠英

    目的 探讨吸烟对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失牙是否产生影响.方法 354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吸烟与否分为2组,吸烟组151人,非吸烟组203人.问卷调查吸烟状况,口腔检查牙缺失数及其分布.应用SAS软件包及回归分析法统计分析失牙与吸烟的关系.结果 吸烟组与非吸烟组的失牙均数分别为:8.7、6.0,吸烟组显著高于非失牙组(P<0.05);吸烟组平均失牙数与吸烟指数显著相关.结论 吸烟会加重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牙齿的丧失.

  • 成年牙周病患者矫治前后牙槽骨高度变化的研究

    作者:王威;刘郁;王邦康

    目的 通过测量矫治前后牙槽骨高度的变化,探讨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的特点,为成人牙周病的正畸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成人牙周病患者15例,矫治前后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分别测量上下颌中切牙至第一磨牙远中各个牙槽骨的高度.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矫治前后各牙间牙槽骨高度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除上下前牙间牙槽骨高度增高之外,矫治后较矫治前各牙间牙槽骨的高度均有降低,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成人牙周病患者正畸治疗要加强口腔卫生的监督,定期进行牙周检查及治疗,正畸矫治中使用适宜的力量可以减少牙槽骨高度的丧失,并使有垂直骨吸收的牙槽骨高度有所恢复,达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 多元回归法建立山东地区8~12岁儿童及青少年的个体化头影测量颅颌关系浮动正常值

    作者:叶静;王春玲;寇波;魏福兰;王以玲;张凡

    目的 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我国山东地区8~12岁儿童及青少年的个体化头影测量颅颌关系浮动正常值,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方法 选择山东地区未接受正畸治疗的正常(牙合)儿童和青少年156例.选择在判断矢状方向和垂直方向颅颌关系中常用的5项X线头影测量指标(SNA,SN-PP,NSBa,SN-MP,SNB),对各测量指标进行多元回归统计分析,建立其个体化头影测量颅颌关系浮动正常值.结果 建立了山东地区8~12岁儿童及青少年的个体化头影测量颅颌关系浮动正常值.结论 本研究为8~12岁儿童及青少年的早期正畸-矫形治疗提供了一套个体化的头影测量诊断方法.

  • 涎腺肿块的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研究

    作者:马艳艳;刘晓勇;吴洪儒;王凤光;汪育苗

    目的 通过对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与病理诊断的比较,评价本组细针吸取细胞学在涎腺肿块术前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友谊式"细针穿刺器,对81例涎腺肿块进行FNAC检查,将其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结果对照,得出FNAC诊断准确率,同时计算微小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本组FNAC定性诊断准确率达92.59%,误诊率7.41%;组织学分类完全符合率达67.90%,基本符合率24.69%,不符合率7.41%;微小组织病理学诊断准确率达85.71%,误诊率14.29%.结论 FNAC对涎腺肿块的定性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对术前诊断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由于FNAC诊断不同类型涎腺肿块的完全符合率不同,其临床可参考性也不同.

  • 137颗残根残冠治疗与修复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张廷发;陆支越;王猛涛

    目的 探讨残根残冠经根管治疗与冠修复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1~2005年在门诊收治的137颗残根残冠为研究对象,经根管治疗后行桩核冠修复,随访观察6个月~4年,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 经6个月~4年随访,137颗患牙中122颗修复成功,8颗牙根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4颗出现龈瘘,1例核桩因继发龋脱落;2例因牙周炎拔牙.结论 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残根残冠经完善根管治疗与冠修复后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 口腔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作者:吴洪儒;刘晓勇;汪育苗;王凤光

    目的 通过分析常用的临床、病理指标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探讨其在预测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预测转移的有效指标.方法 选择100例口腔鳞癌患者,记录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程、T分期、N分期等临床指标;选择肿瘤细胞浸润深度、浸润方式、病理分级、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肿瘤的粘附力、基底膜的连续性、肿瘤血管生成、肿瘤增殖等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这些指标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分期、浸润深度、平均血管密度、VEGF、PCNA和E-CD染色阳性细胞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分期、肿瘤浸润深度、E-CD、PCNA和VEGF的表达程度、肿瘤血管平均密度是与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危险因素,可作为术前预测的指标.

  • 牙龈卟啉单胞菌对铁和亚铁血红素的摄取机制

    作者:林梅;杨秋波;杨圣辉

    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是慢性牙周病重要病原菌之一.作为绝对需铁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不能产生铁载体.所以在人体中,牙龈卟啉单胞菌主要利用外源的铁/亚铁血红素,通过特异性外膜受体结合含铁蛋白中的铁/亚铁血红素,并将其转运至细胞内.铁/亚铁血红素对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生长和毒性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牙龈卟啉单胞菌对铁和亚铁血红素的摄取机制.

  • 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CADIAX)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

    作者:李建霞;邓锋;宋锦璘

    髁突运动轨迹描记仪(CADIAX)是一种记录髁突运动轨迹的描记装置,在口腔正畸临床和科研工作中,髁突运动轨迹对于正常(牙合)、各类错(牙合)以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诊断分析及疗效评定具有参考价值,本文对其在正畸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口腔修复学实验课的几点改进

    作者:甘云娜;陈吉华;李东;侯晓冲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采用人工装置恢复各种缺失牙及其辅助组织和颌面部各种缺损并保持其相应的生理功能的学科[1].修复体的制作是修复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院在口腔修复学本科教学中,非常注重实验课教学,实验课的课时超过了总课时的70%,其目的就是通过修复体的制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我们在实验课的实施过程中进行了几点改进,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 口腔预防医学实习改革的初探

    作者:侯玮;韩永成;李玉晶;丁笑乙;陈薇;张辉

    口腔预防医学是整个口腔医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面对社会、服务社区的必修课.根据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对口腔人才的需求,口腔预防医学培养的目标是使新一代口腔专业人员在知识,态度与技能方面具备从事社区口腔保健工作的能力[1].

  •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14例临床分析

    作者:郝钢;梁立民;胡敏;常世民;姚玉胜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ubacute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SNL)是一种以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的非肿瘤性自限性疾病,又称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菊池病,1972年由日本学者Kikuchi及Fujimoto首先报道.本病较少见,多发于亚洲东部国家.SNL主要发生于颈部淋巴结,临床早期误诊率高.现报道我院1994~2006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SNL的14例病例,以供参考.

  • 口腔尖锐湿疣1例报告

    作者:鲁丽珍;郭晓琳;靳艳合

    患儿,男,10岁,右侧口角疣状肿物3月,无自觉症状,缓慢生长,来我院儿科就诊.既往患儿无尖锐湿疣史.否认存有强迫性行为.患儿父母否认有尖锐湿疣史.查:右侧口角处有一淡粉色刺状赘生物,约2 mm×3 mm,质地较软,表面光滑;右口角5、10 mm处各有一粉红色疣体,呈菜花样增生,分别约3 mm×4 mm、5 mm×5 mm,质较硬,后者有蒂.口内黏膜未见明显异常,颌下未触及淋巴结;肛门、外生殖器未见明显异常.病损部位醋白试验均阳性(图1、2).临床诊断:口腔尖锐湿疣.

北京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