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鼠脊神经压迫后早期痛阈与神经损伤程度的联系

    作者:黄长盛;王锷;郭曲练

    目的 观察大鼠脊神经压迫后早期痛阈改变与神经损伤程度的联系.方法 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n=8):正常组,假手术组,70 g压迫组和180 g压迫组.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假手术组模型制作过程和其它两个模型组相同,但不做神经压迫,70 g压迫组和180 g压迫组分别用70 g或180 g血管夹压迫大鼠右侧颈7脊神经15 min,制作神经急性压迫损伤模型.于术前2 d和术后1、3、5、7 d测右侧前足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术后7 d处死大鼠取右侧颈7脊神经,HE染色病理分级和扫描电镜观察,比较各组痛阈改变以及神经损伤程度的变化.结果 与术前相比较,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术后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无明显变化(P>0.05);与术前以及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70 g压迫组术后1~7 d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明显降低(P<0.05),180 g压迫组术后1 d痛阈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3~7 d明显升高(P<0.05).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均未出现神经损伤病理变化,而70 g压迫组和180g压迫组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损伤病理分级180 g压迫组高于70 g压迫组(P<0.05).结论 70 g或180 g血管夹压迫大鼠颈7脊神经后大鼠痛阈降低或升高,其机制可能与不同的压力导致不同的神经损伤程度有关.

  • 乳腺癌的病理与临床关系

    作者:徐邦宁

    1乳腺癌的病理分级与临床预后用病理分级的方法来估计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早已被公认.病理分级是以细胞分化程度为基础的分级方法.

  • 乳腺癌粗针穿刺与术后活检标本病理分级及免疫组化比较

    作者:魏颖

    目的:比较乳腺癌粗针穿刺与术后活检标本病理分级及免疫组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未经化疗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根治术患者120例,比较粗针穿刺与术后活检标本的病理分级及ER、PR、HER2、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粗针穿刺标本检测病理分级与手术切除标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pa=0.38,P=0.04);粗针穿刺标本ER、PR及HER2蛋白阳性率与手术切除标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致性均较高(Kappa=0.89、0.70、0.69,P=0.00、0.01、0.01);120例乳腺癌患者中88例免疫组化检测呈阳性,阳性率为73.33%;两种检测方法的Ki67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致性中等(Kappa=0.49,P=0.03).结论:乳腺癌粗针穿刺与术后活检标本ER、PR、HER2检测的一致性均较高,病理分级和Ki67表达一致性相对较差,临床应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方法.

  • 不同生长类型胃肠间质瘤CT表现与病理分级对比分析

    作者:武超颖;舒健;韦思平

    目的:探讨不同生长类型胃肠道间质瘤(GIST)与病理危险度的关系,评价CT对GIST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的GIST的多排螺旋CT资料。结果:26例GIST中,发生于胃14例,小肠7例,胃肠外5例;其中跨壁型3例,壁内型3例,壁外型10例,腔内型5例,胃肠外型5例;不同病理分级的GIST,肿瘤生长类型有统计学差异(P<0.05),生长部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生长类型GIST的影像学表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示其恶性程度。

  • 研究WHO2004膀胱非浸润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病理分级和预后的关系

    作者:程泽根

    目的 剖析WHO2004病理分级在膀胱非浸润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接收且经病理检查确诊的膀胱非浸润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患者,共计140例.回顾剖析所选病例的临床病历资料,总结WHO2004病理分级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比较各组的复发率,乳头状瘤组为8.7%,LGPUC组为36.73%,PUNLMP组为17.5%,HGPUC组为50.0%.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肿瘤进展情况上,各组间的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格按照WHO2004病理分级标准,对膀胱非浸润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患者的病情进行分级,可反映出其预后情况.

  • 探讨软组织肉瘤边缘表现与肿瘤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关系

    作者:皮洪涛;刘毅

    目的 总结软组织肉瘤边缘表现和肿瘤病理分级之间的联系.方法 以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5例软组织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MRI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软组织肉瘤的病理分级与肿瘤边界的清晰程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联系(P<0.05);Ⅰ级肿瘤大多边界较为清晰,Ⅲ级肿瘤大多边界不清晰;Ⅱ、Ⅲ级肿瘤瘤周高信号征象、瘤周包膜样低信号的出现率与Ⅰ级肿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软组织肉瘤的边缘形态特点与组织病理分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 脑胶质瘤瘤周水肿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作者:戎建东;丁方;李甲;朱光耀;何瞻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瘤周水肿程度与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10至2011年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69例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胶质瘤的患者进行分析,对可能促进瘤周水肿形成的性别、年龄、KPS评分、发病至就诊时间及肿瘤大小、部位、形状、病理分级进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69例均发生瘤周水肿,进入水肿指数回归方程的相关因素有肿瘤病理分级、发病至就诊时间、术前KPS分级及年龄,其偏回归系数依次为0.853、0.456、-0.352和0.291(P<0.01).结论 脑胶质瘤瘤周水肿程度与患者病理分级、发病至就诊时间、术前KPS评分及年龄有关,与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及形状无关.

  • CT能谱成像术前评估食管鳞状细胞癌病理分级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月华;朱绍成;史大鹏;魏毅;孙明华;务森;李琳琳

    目的 探讨宝石能谱CT定量参数术前评估食管鳞状细胞癌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研究河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男43例,女9例,年龄(66 ±8)49 ~76岁;高分化12例,中分化20例,低分化2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胸部平扫和宝石能谱CT双期增强扫描,测量并计算病灶强化值(HU)、能谱曲线平均斜率(λHU)、标准化碘浓度(NIC)、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Zeff-a).比较不同病理分级间各参数的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用于评价各单独、联合参数鉴别低分化与中-高分化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动脉期及静脉期不同病理分级食管鳞状细胞癌之间的HU、λHU、NIC和Zeff-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496~9.056,H=23.204、20.724,均P<0.05).单独参数中动脉期NIC鉴别低分化与中-高分化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诊断效能高,ROC曲线下面积(AUC)0.860、阈值0.197、敏感度65.0%、特异度96.9%、准确度84.6%;联合参数中动脉期(HU+ NIC+ λHU)的诊断效能高,其AUC 0.913、预测概率阈值0.380、敏感度85.0%、特异度81.3%、准确度82.7%.结论 宝石能谱CT定量参数可用于术前评估食管鳞状细胞癌病理分级,其中动脉期NIC及HU+ NIC+ λHu的鉴别诊断效能高.

  • 不同类型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拓扑异构酶Ⅲα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文颖;潘颖;朱丽荣;张建中;张铭;冯凯;周玲;于力;张晓梅;Ng Shu-Wing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拓扑异构酶Ⅲα(TOPⅢα)蛋白质的表达状况,以及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69例卵巢肿瘤石蜡标本中TOPⅢα的表达.其中浆/黏液性囊腺瘤28例、浆/黏液性交界性囊腺瘤50例、浆/黏液性囊腺癌63例、卵巢内膜样癌19例、透明细胞癌9例.结果 TOPⅢα表达阳性率在良性卵巢瘤为17.9%,在交界性卵巢瘤为74.0%,在恶性卵巢瘤为42.7%.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57,P<0.001).上皮性卵巢癌TOPⅢα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无关(P=0.903,P=0.844).结论拓扑异构酶Ⅲα在上皮性卵巢肿瘤表达增加,其水平与肿瘤性质和组织类型有关.

  • 面神经损伤的病理分级及病理机制

    作者:赵剑虹;杨占君;张东华

    面神经是第VII对脑神经,其解剖结构独特,解剖位置表浅,易受外伤、医源性和肿瘤等因素影响而造成损伤。面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相当困难,因此加强面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下面就近几年对于面神经损伤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ALT≤2×ULN慢性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与病理分级分期临床观察

    作者:高峰;杨廷旭;冯鲜妮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其中35%可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65%可演变为肝硬化,80%的原发性肝癌(HCC)与HBV感染有关[1].根据乙型肝炎防治指南,ALT≤2×ULN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需要进一步明确肝功能病理分级,确定下一步治疗,但有创检查不能被大多数肝炎患者接受,为进一步探讨血清学指标与病理分级分期之间的关系,本文对32例ALT≤2×ULN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血清学指标与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Skp2和p27以及p21在浆液性卵巢癌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作者:姜剑婷;白丽;吴巧玲;侯建青;姚卫东

    目的 研究Skp2和p27kiP1、p21WAF1的表达与浆液性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kp2、p27kiP1、p21WAF1在124例浆液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良性腺瘤25例、交界性肿瘤19例、卵巢浆液性腺癌80例)。结果 (1)在卵巢癌中Skp2、p27k1P1、p21WAF1蛋白染色阳性率分别为47.5%(38/80)、35.0%(27/80)和38.8%(28/80),显著高于交界性[分别为0、73.7%(14/19)、73.7%(14/19)]和良性卵巢肿瘤[分别为0、80.0%(20/25)、80.0%(2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W 值分别为29.042、37.223、36.255,P均<0.001)。(2) Skp2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Z=-4.345,P<0.001)、临床病理分期(Z=-3.391,P=0.001)和有、无淋巴转移(Z=-4.141,P<0.001)有关。而p27kiP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Z=-2.337,P=0.019)、临床病理分期(Z=-2.559,P=0.01)和有、无淋巴转移(Z=-2.340,P=0.019)有关。p21WAF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Z=-2.437,P=0.015)、临床病理分期(Z=-1.762,P=0.078)和有、无淋巴转移(Z=-2.632,P=0.008)有关。(3) Skp2和p27kiP1、p21WAF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rs=-0.479、rs=-0.450,P均<0.001)。结论 Skp2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增加,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呈正相关。而p27kiP1、p21WAF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与上述临床病理特征呈负相关;Skp2蛋白表达与p27kiP1、p21wAF1蛋白表达之间呈负相关。提示Skp2、p27 KiP1、p21WAF1蛋白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 AgNORs和PCNA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现军;郑河川;任俊英

    细胞周期调控失常和异常增殖可导致肿瘤的发生,肿瘤细胞增殖水平反映了人类肿瘤的恶性程度.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一种增殖细胞合成与表达的相关蛋白,与细胞增殖周期有关.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各类恶性程度不同,AgNORs、PCNA与其病理组织学及生物学关系尚待阐明.本研究旨在探讨AgNORs和PCNA在NHL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分级意义.

  • 原发性输卵管癌40例临床分析

    作者:班蕊;曲芃芃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原发性输卵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原发性输卵管癌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中位年龄51岁,均接受手术治疗;29例(72.5%)诊断为Ⅰ期或Ⅱ期,11例为Ⅲ期或Ⅳ期;32例(80.0%)病理分级为低分化,22例(55.0%)为浆液性腺癌.37例患者术后分剐接受了PAC/PC或TC方案化疗.6例患者在术后23~56个月复发.Ⅰ~Ⅱ期与Ⅲ~Ⅳ期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9个月和35个月,5年生存率分别为58.0%和0(P=0.005).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FIGO分期(Ⅰ~Ⅱ期与Ⅲ~Ⅳ期)、病理分级(G_1+G_2级与G_3级)、术后残留灶(无肉眼残留灶、残留灶<1cm与>1cm)均是影响该病预后的独立因素.依据公式计算CAl25半衰期,比较术后3周时血CA125较术前下降情况(T_(1/2)>3周组、T_(1/2)<3周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78.0%和50.0%(P=0.036).结论:临床工作中须重视原发性输卵管癌术前各项辅助检查的联合筛查作用,进行全面的鉴别诊断避免误诊,连续动态监测血清CA125水平对评估预后有重要作用.

  • THP与MMC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作者:毛书明;任君凯;任潇毅

    1997年5月~2000年5月,我院共收治膀胱癌84例.为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术后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THP组)48例,另一组灌注丝裂霉素(MMC组)36例.现将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文84例,男60例,女24例,年龄27~80岁,平均58.2岁.初发76例,复发8例.单发肿瘤78例,多发肿瘤6例.膀胱部分切除术后60例,单纯肿瘤切除术后14例,TURBt 10例.病理检查均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为G135例,G239例,G3 10例;临床分期为Ta 14例,T160例,T2 10例.

  • 骨巨细胞瘤p21WAF1/CIP1、PCNA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级和复发的关系

    作者:董健文;廖威明;韩士英;李扬;李佛保;丘钜世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是一种常见的介于良、恶性之间的原发性骨肿瘤,术后易复发,临床上常用的Jaffe病理分级难以准确评估其预后,D21WAFI/CIPI与肿瘤细胞分化密切相关,可抑制某些肿瘤细胞的生长.本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8例GCT中p21WAFI/CIPI蛋白以及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探讨两者表达特征及其与复发、预后的关系.

  • E-cadher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葛波;杨燕伟;周英琼;陈峰;高漓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5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的钙依赖性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cadherin)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结合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预后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性激素受体检测在乳腺癌诊治中的评价

    作者:张明显;王志芳;孙芳印;于芳

    在诸多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因素中,淋巴结有无转移,受累淋巴结的数目和部位,肿瘤大小和病理分级等重要因素;但在淋巴结无转移的病例中,仍有部分存在远处转移的危险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很多单克隆抗体的制成,细胞分子基因及染色体等各种水平的技术在乳腺癌病理学中的应用,使这一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如性激素受体(SHRs)的测定,对患者预后的提示及治疗方案的选择都具有较高的价值.

  • 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蛋白、IV型胶原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作者:朱惠敏

    目前认为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必经阶段,及时诊断肝纤维化是防治肝硬化的关键.为进一步了解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A、LN、Ⅳ-C含量,与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宫颈癌病理因素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关系探究

    作者:张海巍

    目的:对宫颈癌病理因素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关系进行分析探究,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1-01-2013-12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宫颈癌患者268例,对其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探讨宫颈癌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268例患者中共检出淋巴结转移76例,且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等诸多病理因素有关,值得关注。

425 条记录 5/22 页 « 12345678...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