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流式细胞计数测定抗孕激素对猪卵巢细胞孕酮受体的影响

    作者:吴尔若;王建中;赵金来

    为了研究抗孕激素调节卵巢功能的机理,制备了人胎盘羊膜的双池培养系统.分离猪卵巢颗粒细胞和内泡膜细胞,分别种在羊膜两侧.在加入或不加RU486和ZK98.734时,两种细胞在促性腺激素刺激下共同培养.48 h后,应用流式细胞计数(FCM)测定两种细胞的孕酮受体(PR)和雌激素受体(ER);放射免疫法测定培养液中的孕酮(P)和雌二醇(E2)浓度.结果显示,抗孕激素增加两种细胞的PR含量,ER没有明显改变;颗粒细胞的P和E2分泌受到抑制,内泡膜细胞的P分泌也减少.提示P调节P本身的合成,这种旁分泌和自分泌作用是通过P控制PR上调的途径.这可能是抗孕激素对卵泡发育和甾体激素生成功能的抑制机理之一.

  • MMP-2,-9及其抑制物TIMP-1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黄素化颗粒细胞上的表达

    作者:赵志明;杨素娟;杨暖;郝桂敏;徐素欣

    目的 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黄素化颗粒细胞上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及其组织抑制物TIMP-1的蛋白及mRNA在不同培养时间的表达水平,了解与细胞外基质合成、降解相关的MMPs/TIMPs系统参与PCOS的病理生理机制. 方法 收集2011年9月到2012年1月行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PCOS患者30例,对照组为同期行IVF或ICSI治疗的不孕症患者30例.密度梯度法获得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细胞贴壁培养,分别在培养24、48和72 h收集颗粒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颗粒细胞中MMP-2、MMP-9和TIMP-1的蛋白表达;RT PCR检测颗粒细胞中MMP-2、MMP-9和TIMP-1 mRNA的表达. 结果 (1)PCOS组黄素化颗粒细胞MMP-2,-9蛋白表达在各培养时间点(24、48、72 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MMP-2蛋白表达水平在48、72 h相对于24 h的比值,以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在72 h相对于24 h的比值,PCOS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2) PCOS组MMP-2mRNA在24、48、72 h的表达,MMP 9 mRNA在48、72h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MP-2,-9mRNA表达水平在48、72 h相对于24 h的比值,PCOS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PCOS组TIMP-1蛋白及mRNA表达在24、48、72 h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PCOS患者黄素化颗粒细胞中MMP-2和MMP-9的表达升高,其MMPs/TIMPs的平衡状态向蛋白酶的活性增强方向移动,可能与PCOS患者黄体功能不足有关.

  • 氰戊菊酯对卵巢细胞、组织钙稳态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何俊;陈建锋;刘茹;王玉邦;王心如

    目的观察氰戊菊酯对卵巢颗粒细胞钙稳态、卵巢组织钙稳态相关酶及血清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放射免疫法和定磷比色法、酶免疫法等技术测定氰戊菊酯对人卵巢颗粒黄体细胞钙稳态和30 d染毒大鼠卵巢组织Ca2+-ATP酶、磷酸化酶a(P-a)活性、钙调素含量和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结果氰戊菊酯浓度为20.0和2.0 μmol/L时,可见人卵巢颗粒黄体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缓慢上升,外钙内流为胞内钙升高的主要来源.染毒大鼠Ca2+-ATP酶活性总体趋势下降,对照组为(103.9±10.57) μmol磷·g蛋白-1·h-1,1/250 LD50为(80.6±5.11) μmol磷·g蛋白-1·h-1;P-a活性增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钙调素含量升高,动情期显著升高,对照组为(357±232) μg/L,1/250 LD50为(905±308) μg/L,1/15 LD50为(1 106±367) μg/L;血清雌二醇水平上升,对照组为(0.26±0.13) nmol/L,1/250 LD50为(0.41±0.19) nmol/L;孕酮水平下降,对照组为(7.05±5.67) nmol/L,1/15 LD50为(3.35±1.14) nmol/L.结论氰戊菊酯干扰卵巢颗粒细胞内钙稳态,影响体内激素水平,钙信号通路可能为其影响机制之一.

  • 卵巢环状小管性索瘤3例报道

    作者:陈立平;夏阳;战伟;夏炤

    环状小管性索瘤(sex cord tumor with annular tubules,SC-TAT)是一种较罕见的具有典型花环样结构并兼有部分粒层细胞和支持细胞分化特征的低度恶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现将我院1969年以来所遇见的3例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 高雄激素对性成熟前小鼠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江帆;李梅;赵考考;刁飞扬;马翔;崔毓桂;刘嘉茵

    目的 观察高浓度雄激素对性成熟前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机制,为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理生理机制积累更多的实验资料.方法 体外培养21 d 龄小鼠卵巢颗粒 细胞,用不同浓度的睾酮(10 -5,10 -6,10 -8 mol/L)作用24、48、72 h,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 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Realtime PCR 检测Caspase-3/9、Bcl-2、Bax 等凋亡因子的变化.结果 10 -5 mol/L睾酮显著增加颗粒细胞的细胞活力;10 -5 mol/L 睾酮作用48 h,细胞周期由G1 期进入S 期,细胞早期凋亡率减少1.36%,Caspase-3 活性降低,Caspase-3/9、Bcl-2、Bax mRNA 水平表达均下降.结论高浓度雄激素增加性成熟前的卵巢颗粒细胞的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 通过抑制线粒体通路相关的凋亡因子的表达.本研究提示,性成熟前的高雄激素作用,可能是导致青春期 PCOS发生的原因之一.

  • 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对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增殖、分泌及凋亡的影响

    作者:赵志明;崔娜;徐素欣;高福禄;郝桂敏;曹金凤

    目的 探讨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Kv)对人绒毛膜促件腺激素(hCG)诱导的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增殖、分泌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卵泡液共25份,密度梯度法获得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采用RT-PCR技术检测颗粒细胞中KvmRNA的表达.将培养贴壁后的颗粒细胞按干预方式分为空白组、4氨基吡啶(4-AP)组、hCG组和hCG+4-AP组共4组,hCG和4-AP的终浓度分别为1250 U/L、5 nmol/L.培养24 h后,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孕酮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颗粒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监(MTT)比色法检测各组颗粒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结果 (1)培养24 h后,空白组、4-AP组、hCG组和hCG+4.AP组颗粒细胞中的孕酮水平分别为(547 ±64)、(206 ±32)、(1991±172)和(763 ±79)nmol/L.4-AP组、hCG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CG+4-AP组与hCG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2)培养24 h后,4-AP组颗粒细胞抑制率为19.7%,与空白组(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G+-AP组为34.6%,与hCG组(0)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4-AP组、hCG+4-AP组的颗粒细胞增殖率分别为80.3%、68.2%,分别与空白组(1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CG组(100.4%)高于空白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培养24 h后颗粒细胞的凋亡率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性,4-AP组分别为(40±5)%和0.049 ±0.009,均高于空白组[(17±4)%和0.029±0.008],hCG+4-AP组[(25±4)%和0.039±0.008]也均高于hCG组[(15 ±3)%和0.022 ±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4-AP能够抑制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和经hCG诱导的颗粒细胞的孕酮分泌,町能与其抑制增殖、促进凋亡有关.Kv在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分泌、增殖及凋亡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 抗苗勒管激素对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中芳香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琳;莫亚勤;陈晓莉;李予;陈亚肖;钟俊敏;杨冬梓

    目的 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对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激素分泌和芳香酶P450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集2006年6-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10例不孕患者的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按照加入AMH浓度的不同,将颗粒细胞分为A、B、C、D、E组及睾酮对照组、空白对照组,A~E组分别加入1、5、10、20、50μg/L的AMH及1×10-7mol/L睾酮,睾酮对照组加入1×10-7mol/L睾酮,空白对照组仅加入培养基.于培养24、48、72 h时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的雌二醇水平;培养72 h后各组均进行细胞计数,并采用RT-PCR技术检测B、C、D、 E组及睾酮对照组细胞中芳香酶P450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1)培养24、48、72 h后颗粒细胞中的雌二醇水平,A组分别为(8.529±0.381)×104、(10.977±0.436)x 104、(13.309±0.506)×104pmo/L,B组分别为(7.027±0.276)×104、(9.167±0.300)×104、(10.794±0.555)×104 pmo/L,C组分别为(6.039±0.226)×104、(7.585±0.548)×104、(8.797±0.518)×104pmo/L,D组分别为(5.118±0.460)×104、(5.716±0.496)×104(6.205±0.667)x1044pmol/L,E组分别为(4.932±0.148)×104(5.323±0.184)×104(5.629±0.212)x 1044 pmol/L,各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0.001±0.001)×104(0.006±0.003)×104(0.029±0.011)×1044p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C、D、E组分别与睾酮对照组[分别为(8.418±0.569)×104(10.841±0.689)×104(13.301±0.637)×1044pmol/L]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分别与C、D、E组比较,C组分别与D、E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与E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40.05).A、B、C、D、E组及睾酮对照组培养24 h后颗粒细胞中的雌二醇水平,分别与培养48、72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养48 h后的雌二醇水平与培养72 h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白对照组培养24、48、72 h后的雌二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培养72 h后,B、C、 D、 E组颗粒细胞中芳香酶P450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6148±0.0046、0.5156±0.0012、0.4698±0.0027、0.4282±0.0017,分别与睾酮对照组(0.8224±0.002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分别与C、D、E组比较,C组分别与D、E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与E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H可能通过在卵巢局部抑制芳香酶活性而影响颗粒细胞的雌激素合成过程,促使卵泡内局部高雄激素环境的形成.

  • 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生长液对体外成熟小鼠卵母细胞皮质颗粒分布的影响

    作者:白晓红;糜若然;岳天孚;随笑琳;赵晓徽

    目的探讨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生长液对体外成熟小鼠卵母细胞皮质颗粒分布的影响.方法将635个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351个未成熟卵母细胞)和实验组(284个未成熟卵母细胞).实验组在培养基中加入50%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生长液、卵泡刺激素(终浓度为75 U/L),和雌二醇(终浓度为1 nmol/L);对照组不加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生长液,其余同实验组.每组分别于体外培养16 h和18 h,对细胞核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用异硫酸酯荧光素-扁豆凝集素标记卵母细胞皮质颗粒,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皮质颗粒的分布.结果两组细胞核成熟的卵母细胞共126个.卵母细胞细胞核成熟率,对照组培养16 h为70.0%,培养18 h为75.1%;实验组培养16 h为76.5%,培养18 h为83.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培养16 h的成熟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均失败,培养18 h后成熟卵母细胞均出现受精及胚胎发育.两组卵母细胞皮质颗粒呈皮质分布型(即卵母细胞成熟的特征)的比例,对照组培养16 h为10.0%,培养18 h为57.1%;实验组培养16 h为50.0%,培养18 h为91.6%;每组培养18 h的皮质颗粒呈皮质分布型的比例均高于培养16 h者(P<0.001),实验组培养18 h的皮质颗粒呈皮质分布型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生长液可通过提高小鼠卵母细胞皮质颗粒呈皮质分布型的比例,改善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细胞质成熟.

  • 瘦素对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雌、孕激素分泌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郭新宇;陈士岭;邢福祺

    目的探讨瘦素在体外对人卵巢颗粒细胞雌激素和孕激素生成的影响。方法将来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纯化后,在不同浓度瘦素(0、10、30、100、300 ng/ml) 和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0、0.1、0.2、0.5、1、2、5、10 IU/ml)单独或联合作用下进行体外培养,收集培养液,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颗粒细胞产生雌二醇及孕酮的量。结果不同浓度的瘦素对雌二醇、孕酮的生成无影响;hMG为5 IU/ml时,雌二醇水平平均为2.36×10-11 mol/L,加入不同浓度瘦素(10、30、100、300 ng/ml),雌二醇的生成均受到明显的抑制,随瘦素浓度增加,雌二醇水平逐渐降低(P<0.05),孕酮水平无明显变化;hMG浓度小于0.5 IU/ml时,瘦素对雌二醇生成无影响;hMG浓度大于0.5 IU/ml、瘦素为100 ng/ml时,雌二醇水平低于不加瘦素的对照(P<0.05)。结论瘦素参与卵巢颗粒细胞激素生成的调节,在卵泡发育和黄体形成中有一定的作用。

  • 雌孕激素对体外卵泡黄素化颗粒细胞分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影响

    作者:张治芬;谢秀琴;A.Salmassi;L.Mettler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对卵泡黄素化颗粒细胞(颗粒细胞)分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调节作用.方法抽取接受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 (ICSI)的12例妇女的颗粒细胞,在不同浓度(0、1×10-7、1×10-6、1×10-5、1×10-4、1×10-3 mol/L)的雌二醇或孕酮作用下培养72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颗粒细胞培养液中的M-CSF含量. 结果颗粒细胞在雌二醇或孕酮为0 mol/L(即无雌二醇或孕酮作用--基础状态)的情况下培养72 h后,分泌一定量的雌二醇[(1.02±0.23)×10-7 mol/L]、孕酮[(1.00±0.12)×10-5 mol/L]和少量的M-CSF[(47±15)ng/L];在1×10-6~1×10-3 mol/L浓度的雌二醇作用下,M-CSF分泌增加,其分泌随雌二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较基础状态分别增加2.3、4.5、6.9和7.9倍;在≥1×10-6 mol/L各浓度的雌二醇作用下,M-CSF分泌与基础状态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在1×10-7 mol/L浓度的雌二醇作用下, M-CSF分泌与基础状态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1×10-7~1×10-3 mol/L浓度的孕酮作用下,M-CSF分泌与基础状态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雌二醇能促进颗粒细胞M-CSF的分泌, 孕酮对颗粒细胞M-CSF的分泌无影响.

  •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卵泡黄素化颗粒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张治芬;Ali Salmassi;Liselotte Mettler

    目的了解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人卵泡黄素化颗粒细胞中的表达,探讨促卵泡激素(FSH)在体外对人卵泡黄素化颗粒细胞合成分泌M-CSF的调节作用.方法取接受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治疗的20例妇女的卵泡黄素化颗粒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测定黄素化颗粒细胞中M-CSF的表达,并将黄素化颗粒细胞单独培养及在不同浓度的FSH(2、5、15、25 IU/ml)作用下培养72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黄素化颗粒细胞培养液中的M-CSF含量.结果约80%的黄素化颗粒细胞胞浆有M-CSF表达;黄素化颗粒细胞在培养72 h后,基础状态下M-CSF分泌量为(59±13) ng/L,浓度为2、5、15、25 IU/ml的 FSH作用下M-CSF分泌量分别为(165±32)、(210±58)、(299±66)、(390±78) ng/L,在不同浓度的FSH作用下黄素化颗粒细胞培养液中M-CSF的含量与基础状态下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卵泡黄素化颗粒细胞能合成分泌M-CSF;FSH能促进黄素化颗粒细胞M-CSF的分泌,FSH对卵泡发育和成熟的调节,可能部分通过M-CSF及其受体通道完成.

  • 黄素化颗粒细胞端粒酶的表达及与卵巢功能关系的初步研究

    作者:刘文;朱桂金

    目的了解端粒酶在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的表达,及与卵巢生殖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2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或卵胞浆单精子显微注射患者的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采用原位杂交法及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法,分别检测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 mRNA及端粒酶活性.结果黄素化颗粒细胞普遍表达hTERT mRNA,但其表达强弱不一.22份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标本中,16份(73%)有端粒酶活性,与血清基础促卵泡激素水平呈负相关(P<0.01),且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结论端粒酶可能对维持卵巢功能起重要作用,卵巢功能下降可能与卵巢颗粒细胞端粒酶活性降低有关.

  • 自体颗粒细胞线粒体移植对胚胎发育质量的影响

    作者:孔令红;刘忠;李红;朱亮;陈思梅;陈士岭;邢福祺

    目的探讨自体颗粒细胞线粒体移植(线粒体移植)对改善胚胎发育质量的影响.方法对3次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未获妊娠或年龄大于37岁的18例患者,采用长周期超促排卵方案促排卵.当患者取出的成熟卵子多于4个时,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或进行线粒体移植.线粒体移植的方法为收集卵丘复合体上和卵泡液中的颗粒细胞,经匀浆离心提取线粒体,应用显微操作技术将线粒体和精子一并注入卵母细胞浆内.观察、比较两种方法获得卵子的受精和胚胎发育情况. 结果 18例行超促排卵方案后,获得成熟卵子168个,其中行线粒体移植卵子86个,受精64个,受精率为74.4 %;行ICSI卵子82个,受精63个,受精率为76.8%.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行线粒体移植的良好胚胎形成率为59.4 %,行ICSI的良好胚胎形成率为34.9 %,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18例中7例临床妊娠,妊娠率为38.9 %. 结论自体颗粒细胞线粒体移植可明显改善胚胎发育质量,提高妊娠率.

  •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卵泡颗粒黄体细胞性激素分泌的影响及其受体的测定

    作者:张治芬;Ali Salmassi;Liselotte Mettler

    目的了解人卵泡颗粒黄体细胞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受体的表达,M-CSF在体外对人卵泡颗粒黄体细胞产生雌、孕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测定20例行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患者的卵泡颗粒黄体细胞的M-CSF受体;采用酶免疫分析法,测定卵泡颗粒黄体细胞在M-CSF(浓度分别为0、10、25、50、100、250 ng/ml)单独及与促卵泡激素(FSH,浓度75 IU/ml)联合作用72 h后的上清液中雌二醇(E2)和孕酮(P)的浓度.结果约80%的颗粒黄体细胞膜上M-CSF受体阳性.在无FSH存在时, M-CSF空白对照颗粒黄体细胞培养上清液中E2浓度为(2 185±189) pmol/L,P浓度为(3 157±401) nmol/L;M-CSF为10~100 ng/ml时,E2浓度在(2 789±365)~(4 282±318) pmol/L之间,P浓度在(4 256±595)~(7 789±828) nmol/L之间.在有FSH作用时, M-CSF空白对照的E2和P浓度分别为(5 045±486) pmol/L和(8 667±923) nmol/L;M-CSF为10~100 ng/ml时,E2浓度在(6 567±673)~(8 373±935) pmol/L之间,P浓度在(10 999±985)~(14 990±1 158) nmol/L之间.M-CSF促颗粒黄体细胞E2和P分泌的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P均<0.05);M-CSF与FSH共同作用下颗粒黄体细胞E2和P的浓度,比M-CSF或FSH单独作用时增加,并随M-CSF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均<0.05).结论颗粒黄体细胞膜上存在M-CSF受体;M-CSF具有促颗粒黄体细胞分泌E2和P的作用,并与FSH有相加或协同作用.

  • 卵巢颗粒膜细胞一氧化氮的分泌及激素调节作用

    作者:孟涛;儿玉英也;田中俊诚

    目的探讨排卵前人卵巢颗粒膜细胞一氧化氮(NO)的分泌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关系,及其调节雌、孕激素的作用。方法收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时穿刺卵巢抽吸的卵泡液,取出卵细胞后,分离出颗粒膜细胞进行培养,分别进行向其内添加IL-1β及NO供体的实验,测定各自培养液中的NO、雌二醇(E2)、孕酮(P)量及芳香化酶的活性。结果添加IL-1β组颗粒膜细胞的NO分泌量为(537±23)μmol/L,不添加IL-1β组为(411±15)μmol/L(P<0.01);添加NO供体S-硝基乙酰基青霉胺(SNAP)组颗粒膜细胞的E2分泌量为(1 234±136)μg/L,不添加NO供体SNAP组为(1 792±103)μg/L(P<0.01);添加NO供体SNAP组颗粒膜细胞的P分泌量为(988±103)μg/L,不添加NO供体SNAP组为(2 486±123)μg/L(P<0.001);添加NO供体SNAP组颗粒膜细胞的芳香化酶活性为(0.422±0.052)Ci/ml,不添加NO供体SNAP组为(0.833±0.012) Ci/ml(P<0.01)。结论在排卵前,卵巢颗粒膜细胞可分泌NO并可能受IL-1β的调节,NO与IL-1β共同参与类固醇激素合成的调节。

  • 瘦素调节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功能的体外研究

    作者:黄荷凤;陈丹青;朱依敏;杨小福;金敏;JL Mershon

    目的探讨瘦素、促卵泡激素(FS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雌二醇(E2)、孕酮(P)生成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黄素化颗粒细胞,分别以瘦素(3.0ng/ml)、FSH (1.0 ng/ml)、IGF-Ⅰ (30.0ng/ml)以及相同终浓度的瘦素+FSH、瘦素+IGF-Ⅰ、FSH+IGF-Ⅰ、瘦素+FSH+IGF-Ⅰ对其刺激24h,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对药物作用后的黄素化颗粒细胞行形态学观察、细胞计数;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液中E2和P水平;同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对黄素化颗粒细胞行瘦素受体mRNA检测.结果瘦素、FSH和IGF-Ⅰ对黄素化颗粒细胞生长无影响.瘦素对黄素化颗粒细胞E2生成量无影响,对FSH刺激E2的生成也无影响,E2水平作用前分别为(0.103±0.036)pmol/1 000细胞、(0.323±0.042) pmol/1 000细胞,作用后分别为(0.120±0.008) pmol/1000细胞、(0.343±0.034) pmol/1000细胞;而对IGF-Ⅰ、FSH+IGF-Ⅰ刺激黄素化颗粒细胞生成E2有显著的抑制作用,E2水平作用前后分别为(0.318±0.037)pmol/1 000细胞与(0.493±0.036) pmol/1 000细胞、(0.193±0.025) pmol/1000细胞与(0.251±0.033) pmol/1000细胞(P<0.05,<0.01).各作用因子对P生成量均无影响.黄素化颗粒细胞有瘦素受体mRNA表达.结论瘦素对IGF-Ⅰ、FSH+IGF-Ⅰ介导的E2生成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黄素化颗粒细胞上的瘦素受体发挥作用.

  •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对猪卵巢颗粒细胞分泌功能的调节作用

    作者:邱学敏;刘阳;丛晶;吴效科

    目的 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传导通路对猪卵巢颗粒细胞分泌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猪卵巢颗粒细胞分为两组,分别加入浓度为50 μmoL/L的二甲基亚砜(DMSO)和MAPK抑制剂--PD98059(PD),作用48 h后,将加入DMSO的细胞分为两组,观察1组细胞加入浓度为20μmol/L的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不加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的为对照1组;将加入PD的细胞也分为两组,观察2组细胞加入浓度为20 μmol/L的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不加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的为对照2组,继续作用48 h.以化学发光法测定4组细胞中睾酮、孕酮和雌二醇的水平;用RT-PCR技术检测17α羟化酶(CYP17)和细胞色素芳香酶P450的基因表达,以扩增产物的灰度比(GSR)表示.结果 (1)生贿激素水平:对照1组睾酮、孕酮、雌二醇水平分别为(29.5±2.5)nmol/L、(80±5)nmol/L、(49±4)pmol/L,对照2组分别为(42.3±3.4)nmol/L、(170±15)nmoL/L、(75±6)p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睾酮、孕酮、雌二醇水平分别为(106.2±7.6)nmol/L、(210±16)nmol/L、(130±11)pmol/L,观察1组分别为(47.2±3.5)nmol/L、(130±6)nmol/L、(81±6)pmol/L,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酶表达变化:对照2组与对照1组比较,CYP17 mRNA表达增强50%,而芳香酶P450 mRNA表达下降20%,观察2组与观察1组比较,芳香酶P450、CYP17 mRNA表达均增强,且以CYP17 mRNA表达增强更明显,达到125%.结论 MAPK信号传导通路对猪卵巢颗粒细胞的分泌功能具有抑制作用.

  • 卵泡刺激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颗粒细胞分泌抗苗勒管激素的影响

    作者:李轶;梁晓燕

    目的 研究卵泡刺激素(FSH)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分泌抗苗勒管激素(AMH)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33例PCOS患者,从其直径为8~10 mm的窦卵泡中分离颗粒细胞,并分为以下3组进行培养:未经FSH刺激的颗粒细胞(未刺激组,n=12);外源性FSH刺激的颗粒细胞(体外刺激组,n=12),此组颗粒细胞来源同未刺激组;对患者行FSH促排卵治疗,采集FSH体内刺激的颗粒细胞(体内刺激组,n=21).分别采用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培养液中颗粒细胞分泌的AMH水平,及AHM mRNA表达水平;构建AMH荧光报告载体,检测卵巢颗粒细胞中AMH启动子的活性.结果 培养液中颗粒细胞分泌的AMH水平,未刺激组为(11.4±4.0)μg/L,体外刺激组为(7.9±1.1)μg/L,体内刺激组为(5.6±1.7)μg/L,体内、体外刺激组分别与未刺激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MH mRNA表达水平未刺激组为2.5±1.2,体外刺激组为1.5±0.5,体内刺激组为1.1±0.7,未刺激组高于体内、外刺激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未刺激组颗粒细胞中AMH启动子的活性为11.5±2.3,体外刺激组为8.7±2.4,体内刺激组为6.8±2.4,未刺激组高于体内、外刺激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FSH可能通过抑制PCOS患者卵巢颗粒细胞中AMH的启动子活性及其mRNA表达,抑制AHM的过度分泌,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

  • 癫癎发作对幼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艳玲;孙若鹏;雷革非;王纪文;郭淑华

    目的探讨癫癎发作对幼鼠齿状回颗粒细胞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生后第15天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癫癎组50只,对照组30只.癫癎组以海藻酸致癫,对照组幼鼠以相同方法注射生理盐水,2组于注射后第5天经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苷(BrdU).采用BrdU标记新生细胞,再以β微管蛋白Ⅲ(βⅢ tubulin,TuJ1)、钙调蛋白D28k(CaBP)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双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标记早期神经元、成熟颗粒细胞和胶质细胞,观察致癫幼鼠齿状回颗粒细胞的神经发生.另外,采用Timm染色对P15致惊幼鼠于致惊后1及2个月的苔藓纤维发芽情况进行观察.结果BrdU注射后第7天和第21天,癫癎组幼鼠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各自对照组(第7天:244±15与190±10;第2l天:218±19与133±12,P均<0.05);BrdU注射后第7天,癫癎组和对照组幼鼠分别约80.2%和78.7%的BrdU阳性细胞同时表达TuJl(P>0.05);BrdU注射后第21天,癫癎组和对照组幼鼠分别约60.2%和58.2%的BrdU阳性细胞同时表达CaBP(P>0.05);BrdU注射后第7天和第2l天,两组幼鼠均约3%~5%的BrdU阳性细胞同时表达GFAP.P15致惊幼鼠在致惊后1及2个月均未发现内分子层及CA3区苔藓纤维的发芽现象.结论癫癎发作可增加幼鼠齿状回颗粒细胞的神经发生,这些新生细胞大多数从颗粒下层迁移至颗粒细胞层、门区和分子层,并可分化为颗粒神经元;而未成熟脑对癫癎发作所致的苔藓纤维芽生表现出一定的拈抗性.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磷酰胺氮芥诱导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作者:付霞霏;何援利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磷酰胺氮芥诱导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雌性Wistar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加入磷酰胺氮芥(30/μmol/L)至培养的颗粒细胞中,再与MSCs以不同比例共培养72h.实验分为4组:①颗粒细胞单独培养组(对照组);②共培养组1,MSCs:颗粒细胞=1:1;③共培养组2,MSCs:颗粒细胞=1:5;④共培养组3,MScs:颗粒细胞=1:10.采用Annexin V检测凋亡率;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变化,ELISA法检测MSCs培养基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浓度.结果 对照组化疗药物引起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率为35.04%±5.75%,而共培养组1、2、3的凋亡率分别为12.80%±2.42%.13.94%±3.86%,22.31%±5.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免疫印迹显示与MSCs共培养后,颗粒细胞Bcl-2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Bax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MSC$能分泌VEGF、HGF和IGF-1.结论 MSCs对体外化疗药物诱导的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其分泌的细胞因子通过旁分泌途径发挥作用,以及Bel-2在颗粒细胞中表达上调有关.

3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