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

    作者:孙立明;魏芳婧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高血脂高热量饮食,同时缺乏锻炼,使得肥胖的人群日益增多,同时也使全球的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常伴随心血管疾病,明显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比非糖尿病患者增加2-4倍.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渐加重的流行趋势,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排名第二的糖尿病大国.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大量研究表明,血管炎性改变、内皮功能紊乱、微血栓形成于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冠心病发病发病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P-选择素可以通过促内皮功能紊乱、、促炎症反应、促血栓形成状态与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理生理过程影响血糖、血脂代谢,并且可溶性P-选择素的表达和抵抗素有关,因此对它的研究可以作为临床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防治提供新的诊断思路.

  • 氟伐他汀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管炎症反应和纤溶功能

    作者:刘玲;赵水平;周宏年;文铁;李冀香

    目的:探讨极短期氟伐他汀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抗原浓度的影响.方法:4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在禁食12 h后接受高脂餐,检测空腹和餐后4 h血浆PAI-1抗原、可溶性P-选择素和血脂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安慰剂(安慰剂组,n=20)和氟伐他汀40 mg/d(氟伐他汀组,n=20)治疗.1周后,再次进行高脂餐负荷试验.结果: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和健康对照组餐后4 h较本组同期空腹血浆甘油三酯(TG)浓度比均有显著升高(P<0.05);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餐后4 h血浆TG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及安慰剂组治疗1周后餐后4 h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PAI-1抗原浓度均较本组同期空腹显著升高(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而氟伐他汀组治疗1周后和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变化.将治疗前的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作为一个整体(n=60)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餐后4 h血浆TG浓度分别与餐后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PAI-1抗原浓度显著正相关.治疗1周后,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均无显著变化.结论:一次性高脂餐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纤溶功能异常和血管炎症.极短期的氟伐他汀治疗可减轻这种餐后改变.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与可溶性P-选择素关系及意义

    作者:石大环;李济福

    目的 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OL)、可溶性P选择素(sCD4OL)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ACS患者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2例及健康体检者2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清sCD4OL、sP - selectin水平,分析sCD4OL与sP - selectin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血清sCD4OL(47.93±12.30)、sP - selectin(5340±123)水平均显著高于SAP组(2.57±1.23)、(1618±117)和对照组(2.11±0.86)、(1582±124),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ACS患者血清sCD4OL与sP - selectin呈显著正相关(r=0.516,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sCD4OL和sP - selectin水平均明显升高,它们共同作用促进ACS的发生和发展.

  • 膈下逐瘀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和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作者:朱晓松;方涛;陈文慧;谭丽萍;石安华

    目的 研究膈下逐瘀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按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药物干预组.空白组基础饲料喂养,其余高脂饲料喂养,持续喂养12周.8周末药物干预组开始给药,动态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各组大鼠肝指数、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组织TG和TC含量,以及血小板聚集率和可溶性p-选择素(CD62p)的含量.结果 8周末模型组HE染色的肝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到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占肝小叶的比例>1/3,证明造模成功,12周末模型组大鼠各项检测指标与空白组比较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组大鼠各项检测指标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 膈下逐瘀汤对于改善NAFLD大鼠肝细胞脂质沉积有着显著的疗效,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代谢、减少CD62p的表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有关.

  • 可溶性P-选择素及血栓调节蛋白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邢迎红;曹书华;崔克亮;李健;王今达

    目的: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改变,寻求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连续监测30例ICU中严重感染、创伤患者外周血可溶性P-选择素(sP选择素)和血栓调节蛋白(TM)浓度的动态变化,并计算其诊断MODS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正确诊断指数.结果:发生MODS患者的sP-选择素、TM水平比未发生MODS患者明显升高(P均<0.05).sP-选择素对MODS的诊断灵敏度高,但特异度不理想,诊断能力不高;提高诊断的截断值其特异度和正确诊断能力提高.TM对MODS诊断的灵敏度高而特异度不足;诊断能力低;提升截断值后灵敏度下降,特异度提高,诊断能力提高,但TM仍不足以作为独立的MODS诊断指标.两个指标联合诊断意义更大.结论:sP-选择素联合TM有助于MODS早期诊断.

  • 心肺复苏后血浆可溶性选择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培杰;杨小华;张立平;曹雯;秦静;姚巍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后是否会出现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P-选择素)、E-选择素(sE-选择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增高,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对CPR后存活≥48 h的82例患者于CPR后次日取血标本测定血浆sP-选择素、sE-选择素及MMP-9;按是否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症而进行分组;并选择65例非危重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CPR后SIRS发生率为68.3%(56/82例),SIRS组患者血浆s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非SIRS组患者及对照组(P均<0.01), SIRS组与非SIRS组血浆Se-选择素和MMP-9水平虽无明显差异(P>0.05),但却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CPR后1周内43.9%(36/82例)的患者发展为脓毒症,脓毒症组患者血浆s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无脓毒症组患者(P<0.05),两组血浆sE-选择素和MMP-9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CPR后死亡患者的血浆sE-选择素和MMP-9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均<0.01),但两组的血浆sP-选择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IRS是CPR后一种常见的非特异性反应,对预后几乎无明显影响;血浆sP-选择素水平可能帮助识别脓毒症高危患者,而血浆sE-选择素和MMP-9水平可能有助于CPR后不良预后的判断.

  • 普罗布考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治疗前后vWF、sP-S和IgG-ACA的影响

    作者:石昭昭;李广;邵帅;倪艳萍;刘红梅

    目的:观察普罗布考预处理后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后血管内皮损伤指标假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小板活化指标sP-S(sP-S),自身免疫抗体IgG型抗心磷脂抗体(IgG-ACA)的变化.方法:10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患者在PCI前至少24h接受普罗布考500 mg2次/日和常规治疗(普罗布考组),另一组患者在PCI前只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100例患者均于PCI前即刻及术后次日采集肘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检测vWF、sP-S、IgG-ACA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患者vWF、sP-S、IgG-ACA表达水平在PCI术前即刻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布考组患者vWF术后次日与术前即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vWF术后次日高于术前即刻(P<0.05);与对照组相比,普罗布考组患者vWF术后次日与术前即刻差值低于时照组(P<0.05).普罗布考组患者sP-S术后次日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患者sP-S术后次日与术前即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罗布考组患者sP-S术后次日与术前即刻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gG-ACA术后次日均高于术前即刻(P>0.05);普罗布考组患者IgG-ACA术后次日与术前即刻差值与时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治疗可以加重血管内皮损伤,激活血小板,加重免疫反应.普罗布考可以减轻因PCI造成的血管内皮损伤.

  • 血浆可溶性E-选择素和P-选择素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关系

    作者:邱隆敏;龙骏;王珊珊;黄梅

    选择素是细胞黏附分子的一种,近年来发现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选择素与慢性肝病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探讨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 )和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在各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含量变化,我们动态检测了慢性乙型肝炎60例患者外周血sE-selectin和sP-selectin的含量,并分析其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定量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与C反应蛋白、血小板间关系的临床分析

    作者:万御易;朱述阳;陈玉玲

    目的 探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Ps)浓度的演变趋势,结合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的变化,了解sPs的临床作用.方法 将CAP患者分为2组:A组为36例CAP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ST)患者,B组为36例无ST的CAP患者,分别检测观察对象5次的sPs浓度、CRP、PLT的数值,即入院0h、24 h、48 h、72 h和痊愈出院时;对照组为180名健康成人,分别检测sPs浓度、CRP和PLT.结果 A组sPs、CRP、PLT均较B组高(P<0.01),三项指标间有正相关关系,sPs与CRP相关性好(r=0.749,P<0.01).结论 结合CRP、PLT等炎症指标,连续检测CAP患者sPs浓度对CAP病情的判断、治疗和预后可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血清可溶性 P-选择素、E-选择素水平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作者:陈伟;张静;陈丹;张红梅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 sP-selectin)、E-选择素( sE-selectin)水平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接诊的糖尿病前期患者4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40例以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40例,分别为糖尿病前期组、单纯糖尿病组以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并选择同期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人员进行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检测,比较4组患者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可溶性P-选择素、E-选择素水平,并分析可溶性P-选择素、E-选择素与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可溶性P-选择素、E-选择素等指标比较,健康对照组<糖尿病前期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 P <0吵.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相反( P <0.05)。可溶性P-选择素和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呈现正相关,可溶性E-选择素和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呈现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现负相关。结论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关系紧密,通过检测二者对早期糖尿病进行诊断,及早进行治疗,防止病情出现恶化,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清sP-selectin、sE-selectin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刘艳秋;高美华;李红林;解长银;章海飞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在糖尿病前期、单纯糖尿病期、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时期的水平变化及其促进2型糖尿病发生的机制。方法:32例正常对照组、32例糖尿病前期患者、32例单纯糖尿病期患者及3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测定各组血清sP-选择素、sE-选择素的水平,同时测定体重指数( BMI )、血压(BP)、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糖尿病前期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sP-选择素、sE-选择素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01);血清sP-选择素、sE-选择素水平与FBG、FINS、TG、HbA1C、HOMA-IR呈明显正相关(P<0.01);sE-选择素与LDL-C呈负相关(P<O.05)。结论:sP-选择素、sE-选择素在糖尿病前期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是逐渐升高的,表明sP-选择素、sE-选择素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sP-选择素、sE-选择素与HOMA-IR相关,提示sP-选择素、sE-选择素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促进2型糖尿病的发生。

  • 叶酸和维生素B1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范云鹏;姜雅秋;张华

    目的 探讨叶酸和维生素(Vit) B12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大鼠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P(SP)-选择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hcy模型组、叶酸+VitB12干预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12w后,应用ELISA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sICAM-1、SP-选择素水平,应用免疫抑制法检测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水平.结果 Hhcy模型组Hcy、sICAM-1、SP-选择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叶酸+VitB12干预组(P<0.01),叶酸+VitB12干预组上述指标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Hhcy促进sICAM-1、SP-选择素的表达,叶酸和Vit B12能够显著降低Hcy,进而干预sICAM-1和SP-选择素水平,保护心肌.

  • 可溶性P-选择素和CD40L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

    作者:冯涛;李华;田勇;翟倩倩;商丽娜

    目的 探讨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和CD40L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87例T2DM患者分为40例T2DM合并冠心病(T2DM+ CHD)组和47例单纯T2DM组,选择同期正常健康人32例(年龄、性别与T2DM组相匹配)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sP-Selectin和CD40的水平,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T2DM组的P-Selectin、CD40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 CHD组sP-Selectin、CD40L高于T2DM组(P<0.05),T2DM+ CHD组的CD40L与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低密度脂蛋白(LDL)、sP-Selectin正相关(r=0.53,0.52,0.66,0.58,0.46,0.618,P<0.05),与HDL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40,P<0.05).结论 sP-Selectin、CD40L与T2DM并冠心病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在T2DM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测定sP-Selectin、CD40L可能作为T2DM并冠心病的预测因子.

  • 老年喉癌患者血清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的动态观察及其意义

    作者:章诗富;成丽兰;黄迪南;谭继全

    目的探讨老年喉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2例老年喉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老年喉癌患者血清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Ⅳ期老年喉癌患者血清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Ⅰ~Ⅲ期;颈淋巴结转移组高于非转移组;根治性喉癌切除术后2 w,血清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均P<0.01).结论血清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与老年喉癌侵袭转移有关,其水平变化可作为喉癌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判断的一项指标.

  • 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与儿童偏头痛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波;李海波;吴惠兰;卢洪华;刘江涛;黄圆圆

    目的 研究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与儿童偏头痛的关系.方法 采用ABC-ELISA法检测偏头痛组、偏头痛病情控制组及健康对照组儿童可溶性P-选择素的水平、经颅多普勒(TCD)和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并进行P-选择素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偏头痛组患儿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病情控制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067,P<0.05);病情控制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TCD检测显示偏头痛组患儿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高于病情控制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08,P<0.05);血常规检查显示偏头痛组血小板计数高于病情控制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2,P<0.05);病情控制组患儿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降至正常,脑血管痉挛及血小板数升高的发生率均降至正常水平.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r=0.996,P<0.01).结论 儿童偏头痛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增高,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增高.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可作为儿童偏头痛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的指标之一.

  • 血清HGF、VEGF、sP-selectin和LTB4水平的波动与DM2大血管病变

    作者:高雷华;张晓懿;朱静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2)大血管病变发生及病程进展过程中相关多肽生长因子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文将40例DM2患者按不同的病情分为大血管病变组和非血管病变组进行研究.同时设置体检健康人4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采用RIA测定;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soluable P-selectin,sP-selectin)、白三烯B4(leukotrieneB4,LTB4)水平均采用ELISA测定.并将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DM2患者血清VEGF水平均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P<0.01),大血管病变组则显著高于非血管病变组(P<0.01).HGF水平显示大血管病变组显著高于非血管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大血管病变组与非血管病变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sP-selectin含量大血管病变组显著地高于非血管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大血管病变组则显著地高于非血管病变组(P<0.01).LTB4水平的变化为两组DM2患者血清VEGF水平均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大血管病变组则显著高于非血管病变组(P<0.01).结论:四项指标的变化与患者的病情关系密切,其测定对DM2大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潜在的临床价值.

  • 髋关节置换术后可溶性P-选择素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研究

    作者:丁敏;郭开今

    目的 监测髋关节置换术后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分析其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关系,探讨其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住院患者,术后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症状及体征检查,分为DVT组和非DVT组.采集患者术前1天、术中(手术切口关闭时)、术后6h、1天、3天、7天、12天肘正中静脉血,测定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D-二聚体浓度;术前、术后3天检测凝血功能;术前和术后3、7、12天行患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及绘制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①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在术中(手术切口关闭时)比术前有所下降,术后6h开始上升,术后1天升至相对较高浓度,术后3天降至相对较低浓度,但仍高于术前,术后7天开始逐步回升至术后12天.②DVT组与非DVT组间术前、术中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1天、3天、7天、12天DVT组中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明显高于非DVT组(P<0.05);2组的术中可溶性P-选择素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h、1天、3天、7天、12天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相关性分析表明:在DVT组,术后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与D-二聚体浓度呈正相关(P<0.01),术后3天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与Fib呈正相关(P<0.01)、与PT呈负相关(P<0.01).④ROC曲线分析:DVT组中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在术后6h、1天、3天、7天、12天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88、0.90、0.92、0.90,诊断界点分别为38.31 μg/L、43.12 μg/L、36.80 μg/L、38.86 μg/L、39.56 μg/L,灵敏度分别为84%、84%、89%、89%、89%,特异度分别为81%、88%、87%、93%、91% (P =0.00).结论 ①髋关节置换术后血中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升高.②可溶性P-选择素浓度与下肢DVT密切相关.③可溶性P-选择素可能是DVT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对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刘剑勇;张力图;覃宇周;李挺;杨南武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3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sP-selectin的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的血浆sP-selectin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第15 d,患者血浆sP-selectin含量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后第30 d,患者浆sP-selectin含量较术后第15 d进一步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提示原发性肝癌者血浆sP-selecti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手术切除肝癌可降低患者血浆sP-selectin的水平.血浆sP-selectin水平的检测及动态观察可能对原发性肝癌的辅助诊断、病情发展的判断、疗效观察以及预后估计会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 宫颈癌患者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及一氧化氮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林晓娟;蒋国玲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和一氧化氮(NO)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和化学比色法,分别测定36例宫颈癌患者及36例健康人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及一氧化氮的水平.结果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及一氧化氮水平宫颈癌患者与健康人比较:宫颈癌组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为(138.26±29.40) mg/L及一氧化氮水平为(143.60±39.61)μmol/L;健康对照组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为(22.65±7.29) mg/L及一氧化氮水平为(65.36±6.55) μmol/L,两组分别两两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宫颈癌有淋巴结转移者P-选择素及一氧化氮水平分别为(161.31±25.50) mg/L、(162.52±38.27) μmol/L,无淋巴结转移者P-选择素及一氧化氮水平分别为(105.66±51.36) mg/L、(120.16±49.64) μmol/L,两组分别两两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宫颈癌患者手术后P-选择素及一氧化氮水平显著低于手术前(P<0.01).结论检测血浆P-选择素、NO水平的变化,对宫颈癌的病情判定及治疗指导具有参考意义.

  • 可溶性P-选择素在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国丽;郑骁

    目的探讨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与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对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5例正常对照用ELISA法进行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各2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15例,糖尿病无心血管病变组(SDM组)15例.结果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在糖尿病各亚组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或P<0.01);在糖尿病各亚组SA组、UAP组、AMI组依次升高,且三者间两两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与SDM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UAP组、AMI组均较SDM组升高(P<0.05,P<0.01);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结论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与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相关,测定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将有助于预测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变的发生及严重性评价.

49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