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sCD40L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谢芳

    目的:检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外周血清中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并探讨其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例克罗恩病、42例溃疡性结肠炎和34例健康者的外周血,离心分离血清,使用ELISA检测sCD40L水平.患者经有效治疗,待症状控制后,检测外周血sCD40L水平变化,分析sCD40L与疾病发展的关系.结果:CD和UC患者外周血清中sCD40L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2456.5±264.3 ng/L,2105.4±238.1 ng/L vs 564.8±188.6 ng/L,均P<0.005).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发现外周血sCD40L水平明显降低(P<0.005).进一步分析发现,sCD40L水平与患者的其他生化指标如CRP、肝肾功能指标等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sCD40L在IBD患者外周血中明显升高,可能作为早期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的指标.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与可溶性P-选择素关系及意义

    作者:石大环;李济福

    目的 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OL)、可溶性P选择素(sCD4OL)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ACS患者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2例及健康体检者2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清sCD4OL、sP - selectin水平,分析sCD4OL与sP - selectin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血清sCD4OL(47.93±12.30)、sP - selectin(5340±123)水平均显著高于SAP组(2.57±1.23)、(1618±117)和对照组(2.11±0.86)、(1582±124),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ACS患者血清sCD4OL与sP - selectin呈显著正相关(r=0.516,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sCD4OL和sP - selectin水平均明显升高,它们共同作用促进ACS的发生和发展.

  • 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作者:邱惠;张宇晨;王雷;沈潞华;李虹伟

    目的 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清sCD40L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并随访30d主要心血管事件.方法 入选80例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替罗非班组(40例)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首先给予负荷量0.4μg/(kg·min)持续30min,继而给予维持量0.1μg/(kg·min)连续静脉滴注48h;常规治疗组(40例)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于用药前和持续用药48h后,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率、血清sCD40L和hs-CRP水平.结果 常规治疗组与替罗非班组在持续用药48h后,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36.27±15.89)%、(9.04±6.16)%,与基线(49.88±11.81)%、(47.73±10.31)%比较均有下降,且替罗非班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常规治疗组;替罗非班组的sCD40L水平由(1.69±1.16)ng/ml降至(0.54±0.48)ng/ml,有显著性差异,而常规治疗组下降不显著.治疗前后两组hs-CRP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0d,替罗非班组2例有顽固性心绞痛发作;对照组5例有顽固性心绞通发作,1例再发心肌梗死,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于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盐酸替罗非班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显著降低sCD40L水平,使用盐酸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 CD40/CD40L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月婷;董平栓

    随着对CD40/CD40L及可溶性CD40L生物学功能的了解,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CD40/CD40L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斑块破裂中的重要作用,阻断CD40/CD40L信号转导对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本文综述CD40/CD40L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防治的相关研究进展.

  • 可溶性CD40L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近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张月婷;董平栓

    目的 探讨sCD40L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UA患者49例、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20例及对照组20例入院时血浆sCD40L水平进行检测,并对UA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0 d的急性不良心血管事件进行随访.结果 ①UA组患者入院时血浆sCD40L水平[(9.39±1.89)ng/ml]显著高于SA组[(5.92±2.06)ng/ml」(P<0.01)和正常对照组[(4.91±1.97)ng/ml](P<0.01),SA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UA患者中血浆sCD40L增高组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0 d急性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血浆sCD40L正常组(P<0.01).结论 UA患者血浆sCD40L显著增高.sCD40L可以作为冠心病易损斑块的血清学标记物,其水平对UA的近期预后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 血清sCD40L结合BNP对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预测价值

    作者:李福亮

    目的:探讨血清sCD40L结合BNP对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150例患者,分为3组,各50例,其中SCD40L升高者50例(A组),BNP升高者50例(B组),SCD40L和BNP均升高者50例(C组),随访1个月,比较3组发生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再梗、休克等事件的情况。结果24h、7d和1个月内C组发生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及休克的比率高于A组和B组(P<0.05),24h 内A组发生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及休克的比率高于B组(P<0.05),7d和1个月内B组发生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再梗的比率高于A组(P<0.05)。结论 sCD40L升高可预测心急梗死急性期发生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再梗及休克的几率升高,而BNP水平升高则对亚急性其发生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再梗及休克的几率具有预测价值。

  • sST2、NT proBNP及sCD40L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子源;刘帅;张艳丽;魏霞;陈还珍

    目的:探讨可溶性 ST2(sST2)、可溶性 CD40L(sCD40L)及 B型钠尿肽前体(NT pro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81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9例,另选正常对照组35例,同期测定 sST2、sCD40L及 NT proBNP水平,比较不同组间三者的差异,同时分析 ACS病人三指标与血管病变支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ACS组、AMI组、UAP组 sST2、sCD40L及 NT 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MI组 sST2、sCD40L及 NT proBNP水平高于 UAP组(P<0.05);ACS病人中三支病变组 sST2、NT proBNP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变血管组sCD40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病人3个月内发生主要冠脉不良事件情况(MACE)病人 sST2、sCD40L及 NT proBNP高于无冠脉不良事件发生别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 ACS病人血清 sST2、sCD40L及 NT proBNP水平对 ACS的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丹酚酸B对血小板聚集及释放sP-sel和sCD40L的影响

    作者:李伟;张军平;徐士欣;仲爱芹;华声瑜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lB)对二磷酸腺苷(ADP)和凝血酶(Th)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以及释放的可溶性P选择素(sP-sel)和可溶性CD40L(sCD40L)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志愿者静脉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PRP),以终浓度10 μmol/L ADP和0.4 U/mL Th为诱导剂,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以300 μg/mL和600 μg/mLSalB预孵育血小板,测定聚集抑制率.制备血小板悬液,分为静息组、激活组(以终浓度50 μmol/L ADP和0.4U/mL Th为诱导剂激活)、SalB组(以终浓度300 μg/mL和600 μg/mL SalB预孵育,再以诱导剂激活).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上清液中sP-sel和sCD40L含量,比较sP-sel和sCD40L的相关性.结果:SalB可显著减低ADP和Th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600 μg/mL组聚集抑制率高于300 μg,/mL组(P<0.01).与静息组比较,激活组sP-sel和sCD40L释放显著增加(P<0.01).与激活组比较,SalB可使Th诱导的sP-sel和sCD40L释放及ADP诱导的sP-sel释放显著降低(P<0.01);但对ADP诱导的sCD40L释放没有影响,与激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P和Th诱导时,sP-sel与sCD40L水平呈正相关(P <0.05,P<0.01),相关系数rp>0.5.结论:SalB可降低体外血小板聚集率及活化产物sP-sel和sCD40L的释放,具有阻抑血小板活化、聚集与释放的作用.

  • 高维持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由建;张晓;朱记法;范卫东

    探讨不同维持量氯吡格雷和替罗非班联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介入后血小板功能、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选择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A组(n=60)和B组(n=60),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150mg/d 1个月.结果显示术前和术后1天A组和B组血小板聚集率和大聚集时间、P选择素(P-sel)、可溶性CD40L(sCD40L)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3天、5天、7天B组显著降低(P<0.05);出血发生率B组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B组显著性降低(P<0.05).以此较高维持剂量氯吡格雷和替罗非班联用,不增加出血风险,提高疗效.

  • 可溶性P-选择素和CD40L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

    作者:冯涛;李华;田勇;翟倩倩;商丽娜

    目的 探讨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和CD40L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87例T2DM患者分为40例T2DM合并冠心病(T2DM+ CHD)组和47例单纯T2DM组,选择同期正常健康人32例(年龄、性别与T2DM组相匹配)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sP-Selectin和CD40的水平,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T2DM组的P-Selectin、CD40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2DM+ CHD组sP-Selectin、CD40L高于T2DM组(P<0.05),T2DM+ CHD组的CD40L与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低密度脂蛋白(LDL)、sP-Selectin正相关(r=0.53,0.52,0.66,0.58,0.46,0.618,P<0.05),与HDL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40,P<0.05).结论 sP-Selectin、CD40L与T2DM并冠心病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在T2DM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测定sP-Selectin、CD40L可能作为T2DM并冠心病的预测因子.

  • 冠心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0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9表达及相关性

    作者:沈彦祥;孙智睿;苍春阳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0L(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81例冠心病患者血清标本作为观察组,15例体检证实为无明显器质性疾病的健康成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中sCD40L、MMP-2和MMP-9的含量.结果 两组sCD40L、MMP-2和MMP-9的表达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sCD40L、MMP-2和MMP-9的表达量与病变类型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sCD40L和MMP-2、sCD40L和MMP-9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结论 sCD40L、MMP-2和MMP-9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三者可能与病变形成和进展有关.

  • 阿托伐他汀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 L和B型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作者:陆治平;黄进;李益民;刘剑南;严虹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可溶性CD40L(sCD40L)和 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124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2)和实验组(n=62)。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20 mg。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5个月后的心功能指标、血脂、血清sCD40L及BNP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期末直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期末直径(LVES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且实验组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脂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CD40L、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sCD40L与TC水平、BNP水平呈正相关(r=0.481,r=0.537;均P<0.01),与 LVEF呈负相关(r=-0.591,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显著改善CHF患者的血清sCD40L、BNP水平、心功能及血脂水平,疗效显著。推荐采用血清sCD40L水平早期诊断CHF。

  • 盐酸法舒地尔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疗效及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可溶性CD40 L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的影响

    作者:侯保秋;裴玉萍

    目的 分析盐酸法舒地尔对老年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可溶性 CD40L(sCD40L)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MCP)-1的影响. 方法 14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3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73 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 应用酶联免疫实验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HMGB1、sCD40 L和MCP-1的表达差别. 结果 两组治疗后显效率差别显著( P<0.05 ).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HMGB1、sCD40L和MCP-1表达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脑梗死老年患者的疗效明显,且能有效下调血清中HMGB1、sCD40L和MCP-1的表达,优化内环境.

  • 针刺对急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sCD40 L水平的影响

    作者:孙晓伟;李洪涛;栾俊琦;贾宁;刘芷妤;于学平;滕伟;黄婧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对急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CD40L水平的影响,从而初步探讨针刺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干预急性脑梗死的常规药物治疗,针刺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入院24 h之内开始针刺治疗,每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分别于疗前、疗后3天、7天、14天、28天,检测患者血清sCD40 L水平。同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8天,采用NIHSS评分评估两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变化;行颈动脉超声检测两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情况(形态、大小、范围)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4天、28天血清sCD40L水平均较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28天后,患者血清sCD40 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治疗后两组斑块的厚度差值和面积差值可以得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配合运用针刺疗法可降低急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并且对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可溶性CD40L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郁小迎;孙兰;王芳;魏文;唐小梅;陈宗宁;顾明标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测定法(ELISA)对正常对照组40例,不稳定心绞痛(UA)42例,急性心肌梗塞(AMI)13例,外周血sCD40L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ACS组血清sCD40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血清CD40L水平又高于U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访期ACS sCD40L增高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 sCD40L水平升高可能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 sCD40L在大鼠梗阻性黄疸肝损伤中的作用

    作者:李宝;邓伟

    目的 探讨可溶性CD40L(soluble CD40L,sCD40L)在大鼠梗阻性黄疸肝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肝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雄性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抗CD40L单克隆抗体(anti-CD40LmAb)组和假手术组各6只.模型组开腹后游离出胆总管双重结扎即关腹;单抗组同样方法造模后给予腹腔注射anti-CD40LmAb;假手术组仅予游离出胆总管即关腹.分别检测3组大鼠术后不同时间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水平,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sCD40L的浓度.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单抗组血清ALT、AST、TNF-α、IL-8及sCD40L显著减低(P<0.05),而TBIL及DBI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CD40L与TNF-α、IL-8的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sCD40L可能参与梗阻性黄疸免疫肝损伤的启动阶段,阻断CD40/CD40L途径可能成为肝损伤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sCD40有望成为肝损伤程度的新指标.

  • AMI患者PCI前后sCD40L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金梁;杨兆颖;伍海安;孔俭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清可溶性CD40L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0例AMI患者进行了PCI治疗前后血清sCD40L、cTnI及CK-MB的检测,并与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AMI组sCD40L水平在PCI术前及术后即刻及术后2h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AMI组sCD40L在术后即刻明显增高,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PCI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2h,sCD40L阳性检出率分别显著高于cTnI和CK-MB;AMI死亡组sCD40L在PCI术前、术后即刻及2h、6h、24h均明显高于AMI存活组.结论:sCD40L在AMI患者PCI治疗前后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急诊PCI围术期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s-CRP、sCD40L的影响

    作者:曹庆博;王修卫;韩增雷;孙学玉;袁涛

    目的 通过观察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可溶性CIMOL(sCD40L)等指标变化,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的效果及意义.方法 将112例行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40例(术前服阿托伐他汀80 mg,术后服阿托伐他汀40 mg qd)、治疗2组40例(术前服阿托伐他汀40 mg,术后服阿托伐他汀20 mg qd)和对照组32例(常规治疗),3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分别测定3组PCI术后血清ha-CRP、sCD40L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组和治疗2组PCI治疗后12 h、24 h、7 d血清ha-CRP、sCD40L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1),治疗1组和治疗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个治疗组术后12、24 h的CK-MB升高>2倍正常值上限的患者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2个治疗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MI患者急诊PCI围术期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可能通过抗炎、抗血小板、稳定冠脉血管内皮及粥样斑块等作用,使患者获益.

  •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的表达水平与意义

    作者:周进福;朱文斌;罗金英;曹颖平;沈晓丽

    目的 观察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60例sPE按孕周分为早发型(孕周< 34周)和晚发型(孕周≥34周)各30例,分别选择同期健康孕妇各30例作为对照1组、2组.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sCD40L,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RP;用ROC曲线对血清sCD40L和CRP诊断sPE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 早发型sPE组血清sCD40L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对照1组(t分别为13.79、4.77,P均<0.01),晚发型sPE组血清sCD40L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2组(t分别为5.19、3.80,P均<0.01),早发型和晚发型sPE组血清sCD40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97,P<0.01);早发型、晚发型sPE组血清sCD40L水平分别与其CRP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615、0.568,P均<0.01);sCD40L诊断sP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0.926大于CRP的0.785;当sCD40L的cut off值为4.58 ng/mL时,诊断sPE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85.0%,Youden指数为0.717;当CRP的cut off值为2.85 mg/L时,诊断sPE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66.7%,Youden指数为0.467.结论 sPE患者血清中sCD40L呈高水平,对辅助诊断sPE有一定价值.

  • sCD40L,MPO,MMP-9对不稳定心绞痛近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盛臻强;卢辉和;王毅;管耘园

    目的 探讨可溶性CD40L(sCD40L)、髓过氧化物酶(MPO)、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预测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住院期间的价值预后.方法 127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慢性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2例;UA75例,根据住院期间预后分为趋稳定组50例、难治组25例.检测入院时血清sCD40L、MPO、MMP-9水平.结果 UA难治组、趋稳定组血清sCD40L、MPO、MMP-9均高于SAP组(P<0.01),UA难治组高于UA趋稳定组(P<0.01).结论 入院时血清sCD40L、MPO、MMP-9水平对UA预后有预测价值.

3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