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关于创伤性湿肺的CT影像学的诊断

    作者:杨晓会;袁敏

    目的:对创伤性湿肺的CT影响学的图像的表现进行分析,并评价其对临床的诊断及鉴别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医学诊断的技术.方法;收集并分析自2008年7月至2012年3月间,患创伤性温肺的100例病患的CT资料及CT的征象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全部的患者当中,间质型的病患人数为32例,患者的肺血管影出现增粗、增浓急模糊现象;弥漫实变型人数为27例,病患的肺纹理较多、呈现网格状、散发斑点、絮片状的密度增高.云雾型病惠的人数为24例,表现为双侧或者是单侧肺叶呈现高密度云雾的状影.出现节段实变型人数为17例,肺叶呈叶、段分布的高密度灶.结论;CT较能准确地对创伤性湿肺患者的湿肺部位、类型及范围、并发症的出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及临床意义,可为临床的诊断、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1].

  • 多发性肋骨骨折伴创伤性湿肺65例诊治体会

    作者:王晓刚;李建辉;王宪文;张维征

    目的探讨多发性肋骨骨折伴创伤性湿肺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5例多发性肋骨骨折伴创伤性湿肺病例,所有患者均通过拍X片及CT检查明确诊断并予以相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在伤后30 min~6 h内住院,65例均急诊拍片,并行CT检查,均发现多发性肋骨骨折并合并创伤性湿肺.除2例合并严重的颅脑损伤死亡外,63例患者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多发性肋骨骨折伴创伤性湿肺是常见复合型损伤,病情重、合并症多,应及时进行X片及CT检查,明确诊断,并及时采用无创性呼吸机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 创伤性湿肺的16层螺旋CT诊断

    作者:段建航;席德彦;朱坤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创伤性湿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43例创伤性湿肺患者的16层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湿肺的MSCT表现分为4型:(1)间质型8例:肺血管影增粗、模糊;(2)云雾型19例:呈磨砂玻璃改变的云雾状稍高密度灶(即“面纱征”);(3)弥漫实变型10例:肺实质内散在斑点状、小片状稍高密度灶;(4)节段实变型6例:大片状或呈叶、段分布的高密度灶.其他征象:肺实质内薄壁囊腔状低密度灶2例,肋骨骨折21例,胸腔积液12例,液气胸9例,皮下软组织积气10例,肩胛骨骨折5例.结论:16层螺旋CT能明确显示创伤性湿肺的部位、类型、范围和发现合并伤的存在,对其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 有创机械通气在创伤性湿肺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汪聪;陈灿兵;上官俊;曹翰君;聂增新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在创伤性湿肺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符合研究条件的创伤性湿肺患者,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建立人工气道,选择适当的通气模式和参数,必要时予以咪达唑仑或者丙泊酚镇静(试验组),与同期未行有创机械通气的创伤性湿肺患者(对照组)相对照,比较其在两组生存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生命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ICU平均住院时间(7.5±2.5)d,平均住院费用(2.3±0.6)万元,与对照组比较,入院后第1天、第3天、第5天APACHEII评分明显下降,预后生命质量良好;对照组均好转出院,ICU平均住院时间(10.2±3.5)d,平均住院费用(2.8±0.7)万元,预后生命质量良好.结论 有创机械通气明显改善创伤性湿肺患者早期病情,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 CT 与 X 线在创伤性湿肺诊断中的对比

    作者:李喆

    目的:分析 CT 与 X 线在创伤性湿肺诊断中的对比。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存在明显胸部外伤史的患者40例,患者均给予 CT 检查和常规 X 线片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临床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 CT 检查的诊断相符率显著高于常规 X 线片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中针对胸部严重创伤患者,CT 检查诊断价值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创伤性湿肺患者的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分析

    作者:寇文科;漆敬;刘洪波;贾晓玲;吴冬梅

    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创伤性湿肺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与氧化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普胸外科收治的创伤性湿肺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无创组与对照组.无创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24h,对照组患者给予正常流量氧气吸入.分别于入院0h、12h、24h检测血肾上腺素(E)与去甲肾上腺素(NE),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E、NE、IL-6、TNF-a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组患者0h,血清中E、NE水平高,随时间逐渐下降.血清中IL-6、TNF-a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24h达到高峰.12h、24h检测血E、NE,IL-6、TNF-a水平,无创组患者相关参数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有助于减轻创伤性湿肺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调节炎症反应过程,减轻患者的病情损伤程度.

  • 创伤性湿肺的CT诊断

    作者:张国华

    目的:探讨CT诊断创伤性湿肺的临床意义,进一步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创伤性湿肺患者20例,均行CT扫描检查。结果:肺纹理增浓、增粗且粗细不均;肺实质出血、水肿所显示的散在斑点状、小片絮状稍高密度灶;节段实变所显示的大片状或呈叶、段分布的高密度灶是 CT 诊断创伤性湿肺的要点。结论:CT诊断创伤性湿肺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胸部X线和螺旋CT诊断创伤性湿肺的价值

    作者:韦军

    目的:探析对创伤性湿肺行以胸部X线和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32例创伤性湿肺患者,所选患者均分别接受胸部X线和螺旋C T检查,对胸部X线影像学资料、螺旋C 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种诊断方式的检出率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影像学特点.结果:经过胸部X线和螺旋CT检查发现,两种检查方式在液气胸检出率、片状密影检出率、斑点及斑点影检出率、局部肺野呈毛玻璃样检出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胸部X线检查的类圆形密影检出率、跨叶跨段分布检出率、肋骨骨折检出率均高于螺旋C T(P<0.05),螺旋C T检查伤侧肺纹理增粗模糊检出率高于胸部X线(P<0.05).结论:针对创伤性湿肺患者,胸部X线检查可以作为首选筛查方式.螺旋CT在病变性质、部位、程度等方面的诊断优于胸部X线,临床中应以患者病情需要为依据对检查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使诊断符合率提升,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 创伤性湿肺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作者:龚建斌

    资料和方法1999年10月至今胸部创伤患者100例,男84例,女16例,年龄13~76岁,以中青年居多.CT检查前由X线胸片诊断为肋骨骨折者67例,血气胸35例,血胸43例,皮下气肿18例,纵隔气肿3例,怀疑创伤性湿肺出血者29例.

  • 创伤性湿肺28例的CT诊断分析

    作者:周建武

    目的:分析CT检查在创伤性湿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创伤性湿肺患者28例的胸部CT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多数患者的创伤性湿肺发生于单侧或双侧的中下肺野,依CT表现可分为4种类型:①间质型5例(17.86%);②弥漫实变型9例(32.14%);③云雾型4例(14.29%);④节段实变型10例(35.71%),及其他如颅脑损伤、肋骨骨折、胸腔积液等影像表现.结论:CT能较准确显示创伤性湿肺的部位、范围、类型及并发症,对其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

  • 10例脑膜败血性黄杆菌感染分析

    作者:黄金莲;赖荣德;李宁;胡苏球

    国内关于脑膜败血性黄杆菌所致感染的报道较少,我们收集了10例,现将其特点作一分析.1.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例脑膜败血性黄杆菌感染病案,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36~76岁,平均59.6岁.其中基础疾病为心脑血管病3例,尿路感染1例,颅脑损伤2例,创伤性湿肺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例.住院时间4~219天不等,平均68.8天.转归情况:除1例因原发病严重而死亡外,其余均治愈.所有菌株均采用美国Dade Behring Microscan Walkaway 4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及其配套药敏鉴定板测定MIC值.药敏判断根据美国NCCLS 1999年标准.

  • 50例创伤性湿肺患者X线诊断及病例追踪分析

    作者:蒋国华

    目的:探讨创伤性湿肺的X线诊断及病例.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收治的50例创伤性湿肺患者,观察影像学检查特征性表现,比较X线检查与CT检查的优缺点及治疗后肺部的病灶吸收情况.结果:本次研究发现,对于创伤性湿肺的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胸部X线片检查对于肋骨骨折及跨叶分布病灶的液平显示优于CT检查,临床上可以首选胸部X线片检查.本次研究创伤性湿肺患者病灶吸收情况相对较好,1周内吸收的患者占构成比的66.00%,3周内基本完全吸收.结论:在创伤性湿肺的影像学诊断上,胸部X线片一般能明确诊断,而且经济、简便,仍是诊断创伤性湿肺的主要手段,并紧密结合临床,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 螺旋CT对创伤性湿肺的诊断价值

    作者:许任重;刘明海

    目的:探讨创伤性湿肺在螺旋CT上的表现,分析CT对创伤性湿肺的诊断的作用及临床重要性.方法:通过对我院2007年5月-2010年6月收治的临床治疗证明为创伤性湿肺的42例患者的肺部CT采用回顾性分析.结果大部分的创伤性湿肺患者(36/42)的发病部位在一侧或两侧的中下部位的肺野.根据42例患者的肺部CT的表现出来的创伤性湿肺可以分为以下的4类表现:①肺实变弥漫型(19例):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肺实质内出现多发的散点状或者是较小片状的模糊密度影.②云雾型(16例):一侧或者是两侧的肺野出现磨砂玻璃样的改变呈现出较高密度的云雾一样的表现.③问质型(13例):肺纹理的表现增粗以及肺血管的增浓增粗.④肺节段实变型(11例):大的片状或者出现肺叶或者是肺段的高密度影.多数的患者为以上的两种或者是两种以上的CT表现的合并.结论:螺旋CT对于创伤性湿肺的所受伤的部位以及床上的类型和并发症的表现能够作出较为有意义的诊断,有利于对创伤性湿肺的确诊.

    关键词: 创伤性湿肺 螺旋CT
  • 295例胸外伤的诊治

    作者:沈晓东;郑敏

    我院胸外科自1993年1月至2000年5月收住各类胸外伤病人295例,现将救治体会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295例,男233例,女62例。年龄16岁~90岁,平均43.6±16.6岁。 2.致伤原因:车祸37.3%(110/295例),刀伤20%(59/295例),跌伤13.9%(41/295例),坠落13.6%(40/295例),钝器打伤5.4%(16/295例),工伤或其他意外原因致伤9.8%(29/295例)。 3.损伤种类:局限于胸部损伤者占75.9%(224/295例),合并胸部以外脏器损伤者24.1%(71/295例)。胸部损伤包括:肋骨骨折214例(72.5%),其中双侧肋骨骨折14例,10根以上肋骨骨折7例,连枷胸7例;血胸、气胸及血气胸174例(59%),其中血气胸95例(7例为双侧性),血胸33例(1例双侧血胸合并双侧乳糜胸),气胸46例;创伤性湿肺25例(8.5%);肺支气管裂伤5例;心包或心脏伤3例;入院时休克9例(3.1%)。7例合并胸部以外损伤。 二、治疗方法及结果 死亡5例,死亡率占1.7%。创伤性窒息1例,合并脑外伤1例,合并全身严重复合伤2例,以上4例在入院时均昏迷、休克,经抢救无效在入院后0.5h至3h内死亡,另一例在治疗过程中突发脑梗塞于伤后4d死亡。 174例血气胸病例中,保守治疗57例,胸穿抽气抽液31例,胸腔闭式引流63例,经胸手术19例均愈,死亡4例,死于合并伤。 9例入院时休克,其中4例严重复合伤抢救无效死亡已如前述,另5例分别为支气管断裂、心包填塞、血胸及血胸同时发现脾破裂出血,经手术治疗痊愈。 25例创伤性湿肺,经吸氧,抗炎等治愈22例,另3例发展为ARDS,行气管切开,呼吸末正压通气治愈。 7例连枷胸病例,胸壁悬吊3例及气管切开辅助呼吸3例均治愈;另一例连枷胸病例胸部加压包扎后能维持通气,但并发脑梗塞于伤后4d死亡。 伴有胸部以外脏器损伤者如脾破裂、肝破裂、其他腹部损伤或四肢腰椎骨骨折等均相应治疗。

  • 玉树地震救援中严重胸部外伤的早期治疗策略

    作者:王明新;杨轶;杨炯;杜明奎;李端明;张谦;汪茜

    目的 探讨高原地震救援中严重胸部外伤的早期治疗策略.方法 玉树地震期间共收治严重胸部外伤患者35例.根据早期损伤控制性原则进行胸腹壁外固定、止痛、限制输液速度和补液量、利尿以及抗休克等保守治疗.对血气胸出血量多者行胸腔穿刺放置闭式引流;对于创伤性湿肺患者同时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等.结果 本组病例治疗前血氧饱和度为(82.3+4.1)%,心率为(96.4+4.3)次/min,经短期治疗后血氧饱和度为(88.6+3.8)%,心率(87.5+4.8)次/min,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原低氧条件下对严重胸部外伤早期进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如肋骨骨折简单外固定,合并血气胸、创伤性湿肺以及休克等重症患者给予穿刺置管胸腔闭式引流、限制输液速度和补液量、利尿和抗休克等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 创伤性湿肺的X线与CT诊断

    作者:黄金龙;周鹏;高雪梅

    目的 探讨X线摄影与CT检查在创伤性湿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40例创伤性湿肺病例的X线与CT资料,并加以总结.结果 创伤性湿肺主要表现为肺纹影增强、模糊34例,占85.00%;肺内斑片影29例,占72.50%;面纱征或/和毛玻璃征9例,占22.50%;肺血肿影4例,占10.00%,及其他如肋骨骨折、胸腔积液、膈肌破裂等影像表现.结论 X线摄影和CT检查目前仍是创伤性湿肺的主要检查手段.CT能够较准确显示创伤性湿肺的病灶特点,对其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

  • 经30%乙醇湿化后氧气吸入用于创伤性湿肺效果观察

    作者:万晓霞

    目的:探讨经30%乙醇湿化后氧气吸入用于创伤性湿肺的效果观察.方法:将86例创伤性湿肺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蒸馏水作为氧气湿化液,观察组采用30%乙醇溶液作为氧气湿化液.结果:观察组经30%乙醇湿化后氧气吸入用于创伤性湿肺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经30%乙醇湿化后氧气吸入用于创伤性湿肺治疗效果好,能缩短用氧时间.

  • 创伤性湿肺的X线、CT诊断

    作者:曹光辉;王星君;姚中川;李加启;孔凡云

    目的:总结X线、CT胸部检查对创伤性湿肺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临床证实的创伤性湿肺26例,全部病例行胸部X线及CT检查.结果:创伤性湿肺多出现伤侧或双侧中下肺野,表现为间质型10例,节段实变型4例,弥漫实变型3例,云雾型9例.对病变的显示CT明显优于X线检查.结论:对临床疑为创伤性湿肺患者建议首选胸部CT检查,对确诊的患者行胸部X线监测.

  • 创伤性湿肺的CT表现

    作者:时璐;于进洋

    目的:探讨CT诊断创伤性湿肺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对创伤性湿肺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的创伤性湿肺患者的CT表现特点及动态变化,将创伤性湿肺分为间质型、云雾型、节段实变型和弥漫实变型4型,并对创伤性湿肺患者CT资料与临床表现进行对照. 结果:68例中,CT首次检查,间质型26例,占38.24%;云雾型38例,占55.88%;实变型4例,占5.9%. CT复查,间质型26例中,22例(84.61%)转为云雾型,4例(15.39%)未向云雾型转归者;云雾型38例中,20例(52.63%)经临床治疗未向实变型转归者,18例(47.37%)向实变型转归者. CT表现:间质型肺纹理增多、模糊,散在斑点状、小片絮状稍高密度灶,肺内片状毛玻璃密度影;云雾型,在单侧或双侧肺野显示大小不等的斑片状或斑点状模糊影,密度淡而不均,部分可融合成片状;节段实变型,局限在肺的一段或一叶内之片状模糊阴影;弥漫实变型,在单侧或双侧肺野显示大小不等的斑片状或斑点状模糊影,密度淡而不均,部分可融合成片状. 结论:创伤性湿肺的CT表现可分为间质型、云雾型、实变型不同类型,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有助于临床对病情的及时评估及临床治疗.

  • 应用呼吸机治疗创伤性湿肺气道管理预防呼吸衰竭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作者:崔晶;张统水;于勋

    目的:探讨呼吸机治疗创伤性湿肺气道管理预防呼吸衰竭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创伤性湿肺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干预组给予术后异丙酚有效镇痛,持续呼气末正压给氧( PEEP),体位引流及气道药物雾化等气道管理等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机械通气病人气道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状态、意识、生命体征、痰液性状、血气分析SPO2值。结果:干预组呼吸机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较早达到拔管指征,缩减带机时间,明显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结论:通过有效镇痛催眠、持续呼气末正压给氧( PEEP)、气道药物雾化、体位引流等气道管理干预措施,有效的提高了呼吸机的治疗效果,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痛苦,减少单位及家庭的巨额经济支出。

184 条记录 1/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