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全程信息化管理在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俞国红;祝亚男;倪斐琳;叶会玲

    目的:探讨全程信息化管理体系在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其对压疮高危风险预防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设立压疮管理核心组对全院压疮高危患者的护理实行专科技术指导;构建信息化管理模块,完善压疮高危风险报告表,增设压疮高危风险统计分析表,并实行智能化记录和自动统计;完善并实施压疮高危患者的护理管理流程,加强护理管理者对压疮预防措施落实情况的督查,压疮高危患者从上报到转归的全过程均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动态实时管理。结果全程信息化管理体系实施后,全院压疮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18.98%,较实施前的32.64%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2,P<0.01);压疮高危患者上报资料正确率为98.15%,与实施前的91.71%相比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84,P<0.01);护理部进行季度压疮高危风险统计所需时间由6 h 降至20 min。结论应用全程信息化管理体系,可降低压疮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压疮高危风险上报资料的正确率,提高压疮高危风险统计分析的工作效率,有助于完善压疮预防和控制工作。

  • 追踪管理模式在门诊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郑佩君;谢浩芬

    目的:探讨追踪管理模式在门诊抢救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6月—2016年7月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运用追踪法全程追踪门诊护理单元抢救车内药品、器材环节质量,根据追踪结果及时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比较追踪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抢救车内急救药品、物品管理质量,清点抢救车用时及护士对抢救车的使用满意度。结果实施追踪管理模式后,抢救车内急救药品、物品管理质量评分为(99.12±0.88)分,清点抢救车用时(11.24±1.42) min,护士抢救车的使用满意度(98.37±1.63)分,实施前分别为(95.56±1.51)分,(18.00±2.51) min,(93.37±2.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44,8.751,6.508;P<0.01)。结论应用追踪管理模式能够改善门诊抢救车内急救药品、物品的管理质量,降低护士清点抢救车的用时,提高护士抢救车的使用满意度。

  • 护理绩效管理系统的应用与思考

    作者:李晓萍;罗玫;高晓燕;谢新民;魏彬

    目的:应用护理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引导更多的有专业知识、有能力且有丰富经验的护士留在临床一线工作。方法采用关键业绩指标方法( KPI)对全院护理单元的绩效考核指标和权重分配进行专家论证,并与护理代表进行充分交流与沟通,终选择可实际操作的指标纳入考核项目,建立护理绩效考评管理体系,并在实际工作中给予实践,比较绩效管理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总均分分别为(3.02±0.32),(4.28±0.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P<0.05)。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实施前后总均分分别为(4.08±0.46),(4.68±0.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P<0.05)。结论护理绩效管理是提高护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管理方法和科学工具,在实现医院战略目标的同时使护士实现自身价值,提高满意度。

  • 综合柔性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洪小英;朱晓菁;黄添容;廖慧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柔性管理措施的应用情况及效果。方法某院急诊科2012年9月开始实施以综合柔性管理为核心的护理管理措施,营造“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建立自主管理平台和柔性激励机制等方法。比较实施柔性管理前后急诊科护士对本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及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柔性护理管理后,急诊科护士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优良率、技能知识考核成绩优良率、工作满意度分别为82.14%,89.29%,92.86%,均高于实施前的57.69%,61.54%,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865,4.262,4.693;P<0.05)。结论实施柔性护理管理可满足护士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缓和护患关系,提高管理效果。

  • 护理操作技术分类分级研究

    作者:张洁;刘莹莹;张凤兰;刘学奎

    目的:研究护理操作技术的分类分级方法,为临床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及实施护理岗位技术准入和管理,提供初步的信息数据及理论依据。方法邀请100名护理专家运用头脑风暴法罗列现在临床常用护理技术操作;邀请35名护理专家参与护理操作技术的难度评价;根据护理技术的性质及难易程度不同,将护理技术分类分级。结果确定了92项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根据护理技术的性质不同,将护理技术分基础护理操作和专科护理操作两类;根据护理技术的难易程度不同,将护理技术分3级。结论护理技术难度评分符合临床解释,可作为护士分层次、分阶段技术操作培训及制定护理人员岗位技能准入标准的依据。

  • 护理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梁金玉;袁芳

    目的:探讨设计与应用护理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可能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危患者在安全管理效率和护理质量方面的影响。方法研发“护理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此系统应用7个月后,选择实施前2012年6-12月进行高危风险因素上报和处理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实施后2013年1-7月进行高危风险因素上报和处理的8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干预处置时间和漏报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处置时间为(2.45±0.58)h,低于对照组的(3.46±0.5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0,P<0.01);观察组漏报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5,P<0.01)。结论护理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行以来起到良好的效果,在护理安全管理方面有积极意义。

  • 提升基层医院护士执行力的方法与效果分析

    作者:顾培君;刘杏丰

    目的:探讨提升基层医院护士执行力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通过加强护理文化建设、健全管理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强化沟通等方式,提升护士执行力,对实施前后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护理满意度为99.0%,高于实施前的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6,P <0.05),实施后护理质量评分为(98.5±0.7)分,高于实施前的(96.0±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0,P<0.05)。结论提升护士执行力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利群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7月开始全面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选择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前患者64例为对照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64例患者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从87.5%提高至96.9%,无一例责任差错事件和技术缺陷事件,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12,4.15,5.27;P<0.05);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干预组基础护理质量为(94.5±8.5)分,危重患者护理质量为(92.6±9.4)分,均优于护理风险管理前对照组的(83.8±7.9),(82.3±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62,3.24;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责任差错事件和技术缺陷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 六西格玛管理法在缩短出院患者离院等待时间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鲍惠红;周奕菁;冯勤丽;张玲芳;陆杰

    目的:探讨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缩短出院患者无效等待时间,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将614例出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23例及对照组291例,观察组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根据六西格玛5步法,即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对出院服务流程进行改进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流程办理出院手续;比较两组患者出院等待时间、满意度及临床医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等待时间为(1.90±4.71)h,低于对照组的(3.10±5.2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2.88,P<0.01);观察组患者及临床医生满意度分别为95.05%,96.97%,均高于对照组的86.94%,8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2.54,5.87;P<0.05)。结论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可有效缩短出院患者离院等待时间,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与患者的满意度。

  • “三位一体”围术期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及效果

    作者:陈肖敏;童彬;朱美花;祁海鸥

    目的:应用术前准备室—手术室—麻醉恢复室“三位一体”的围术期护理管理模式对手术部进行管理。方法设立术前准备室、麻醉恢复室构成围麻醉护理单元,与手术室护理单元组成手术部,各护理单元按各自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护理常规、工作流程和工作职责,形成完整的护理架构和工作内容。结果28个手术间年手术量达25553万台,日均手术量103台,平均每台接台时间为31 min,日手术间占有率10.01 h。手术患者平均苏醒时间(10±3)min,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给药平均时间(5.0±0.4)min,平均每台手术节约接台时间10 min。结论应用“三位一体”围术期护理管理模式更符合国际医院评审标准,医疗、护理更安全。

  • 基于胜任力的无领导小组讨论选拔护士长助理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钱桂香;李悦;黄萍;沈莉萍;杨如美

    目的:探讨基于胜任力的无领导小组讨论在医院内部护士长助理选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研究成果“二级医院护士长胜任力模型”基础上,建立护士长助理无领导小组讨论领导能力、思维能力、表达倾听能力、服务意识、团队精神和自信心等6项测评要素,于2011—2012年对11名参加护士长助理竞聘面试成绩优异者,应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技术进行人员选拔并追踪入选者的工作绩效。结果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评分者信度和效度都较高。7名入选护士长助理者,其中1名正式担任护士长,1名担任护理部教学专干,4名入选医院护理人才库,其工作绩效得到了医院同仁以及领导的肯定。结论基于胜任力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技术,能有效考察应试者的领导能力、思维能力、表达倾听能力、服务意识、团队精神和自信心,有助于选拔到更具护士长潜力的人员。

  • 前馈控制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沙莉;华琳

    目的: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学的护理管理体系及方法,提高护理应急能力,保障护理安全。方法将前馈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救治人感染H7 N9禽流感护理管理中,通过及时多渠道交流信息,迅速反应,启动应急预案;筹备隔离病区,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强化人员培训,规范隔离防护,加强监管;全面统筹协调,强化质量控制,确保重症救治能力;倡导以人为本,实施人文关怀。结果2013年成功救治两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危重症患者,隔离病区的护理工作井然有序,未发生护理差错及医院感染。结论建立和落实前馈控制管理,可以帮助护理管理者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护理安全。

  • 我国临床护士的特点及培训需求的研究现状

    作者:徐园;吴欣娟

    随着护理岗位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实施,开展临床护士培训对护理队伍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护士的培训内容要符合岗位的需求,保证护士有能力按照岗位需求完成新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研究显示[1],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培训需求分析( training needs analysis ,TNA)是关键的环节,作为培训循环圈的第一步,它直接影响着培训课程的设计、实施和效果的评估。 Furze和Pearcey[2]认为,培训内容应同时满足受教育者感知的需求(即通过工作经历意识到某项内容的重要性及其教育需求)和岗位真正的需求。因此,了解临床护士受工作经历影响的特点,对其符合岗位规范化管理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综述临床护士的特点及培训需求,为建立临床护士院内规范化培训体系提供参考。

  • 手术室护理精益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作者:边祥博;王玉玲;王素婵;徐丽

    在手术室开展精益护理管理,探求优化手术室流程,可以提高手术室利用效率,保证手术安全的方法,终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究国内外手术室精益护理管理的研究现状,从手术室流程管理、仪器设备管理、耗材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阐明中国手术室精益管理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 医护耦合性差错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王浣沙

    2000年笔者首次提出了"医护耦合性差错"的概念.为了解这一概念的研究现状、进展和意义,通过文献检索系统,检索到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相关文献300余篇.慎重选择后引用了53篇文献,从医护耦合性差错的临床现状、形成原因、研究进展、研究意义、研究展望等方面进行了述评.

  • 中医医院护理组织文化现状调查

    作者:刘辉;王艳冬;谭玉华;刘海娜;何甜;张建

    目的:了解中医医院护理组织文化现状,为护理管理者提供护理组织文化建设建议。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护理组织文化量表( NCAT)对天津市中医医院300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影响因素。结果中医医院护理组织文化总分为(61.72±8.19)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团队合作与沟通维度得分高(23.34±3.21)分,满意维度得分低(6.42±2.00)分。将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龄对中医医院护理组织文化满意、专业承诺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医院护理组织文化处于中等水平,建议护理管理者从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角度加强中医医院护理组织文化建设。

  • 数据化管理培训及个案考核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晓静;刘金莲;张洪君

    目的:分析护士长数据化管理培训及个案考核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年初提交方案、年度培训、年终考核的方式对护士长进行数据化管理培训与考核,比较实施前后护士长的数据化管理能力、科研意识和病房管理情况。结果2013年参加护士长数据化管理培训的34名护士长数据化管理个案汇报平均成绩(8.42±0.58)分,高于2012年的个案成绩(7.31±1.18)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0,P<0.01)。2013年34个病房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26.9%;护士长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较2012年提高25%。结论护士长数据化管理培训及个案考核能够鼓励护士长运用数据思维进行病房管理,并能营造良好的科学管理氛围和管理工具的应用能力,达到了数据化管理培训及考核的目的,值得推广使用。

  • 组合式一级质控管理模式的建立及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井永敏;张秀果;闫晓丽;李秀婷;董运芳;邸禄芹;李洁;孟稳利;李宝丽

    目的:探讨组合式一级质控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介绍组合式一级质控管理模式的内容,包括组合科室的确定、组合式质控组的产生及工作方法、组合式质控的频率、质量持续改进的途径,并调取2013年1—12月与2014年1—12月护理部质控资料,将该模式实施前后6项护理质量标准的达标率、住院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缺陷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组合式一级质控模式实施后,护理文书、基础护理、安全治疗、护士长管理、病房管理的达标率,住院患者满意度、护理缺陷的发生率,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182,8.177,6.157,5.148,5.135,7.875,7.754;P<0.05);健康教育质量达标率,实施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82,P>0.05)。结论组合式一级质控管理模式能提高护理质量标准的达标率和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是临床工作中可行有效的新型一级质控管理模式。

  • 德国医疗透明管理制度与标准委员会评审标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易永红;陈锦秀;朱振云;王留明

    德国KTQ质量认证体系是德国医疗领域大力发展和推行的质量认证体系。本文通过对KTQ评审标准及评审方法进行介绍,以及我院儿科通过KTQ评审的护理管理实践,总结出应用科学管理工具使护理管理进入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轨道;同时发展信息化建设,提高护理管理效率以及重视对护士的关怀是做好护理管理的根本。

  • 根因分析法在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赵秀芳

    目的:应用根因分析法( RCA)探讨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为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有效管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应用根因分析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儿科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探讨不良事件类别、发生的科室、时间、工作时段,与护理人员能力的关系及系统和非系统原因。结果2010年1月-2012年12月儿科各科室共上报护理部护理不良事件33例。输液渗漏占45.5%,用药错误占15.2%,漏执行医嘱占9.1%;血液肿瘤科占27.3%,传染儿科占27.3%,新生儿科占24.2%;8月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多;中、晚班重点时段发生多,占57.6%;护士自身因素占22.31%,而系统因素占61.99%。结论护士自身应加强学习与训练,认真履行护士职责;管理上转变管理理念,加强培训考核督导,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重视终点环节和系统的管理等,是预防和控制护理不良事件的重要措施。

684 条记录 7/35 页 « 12...45678910...343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