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内镜下高频电切除胃息肉临床护理分析

    作者:李明芳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除胃息肉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共选取85例患有胃息肉患者于内镜下进行高频切除术并进行临床护理.结果:85例患者共摘除息肉142枚息肉,切徐率达100%,患者术后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切除胃息肉临床效果显著,通过有效的临床护理后,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恢复率,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 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临床观察

    作者:龙君

    目的 对结肠息肉的患者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以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的30例结肠息肉的患者为治疗组,同时选取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单纯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治疗组则给予内镜下注射联合高频电切术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住院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治疗组均较少,对比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则较治疗组短(P<0.05).结论 结肠息肉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治疗能够快速切除息肉,同时治疗后其并发症较少,术中出血量较少,患者恢复较快,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内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后发生低血糖反应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

    作者:葛慧;黎晓琴;焦威;李萌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后发生低血糖反应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2011年1~10月行内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的患者纳入研究,观察患者术后有无出现饥饿感、心慌、头晕、全身出冷汗、手抖、乏力等低血糖早期反应的症状,对出现低血糖反应者即刻测指尖血糖.结果 共有142例患者入选,其中12例发生低血糖反应,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术前准备期间禁食过早、等待时间过长、术前补液不足、患者情绪紧张、术后静脉补液不当等是引致低血糖反应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病情评估、心理护理,重视术前准备时的健康宣教,合理安排检查治疗时间,密切注意病情观察,术后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做好安全护理,尽量避免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 高频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疗效观察

    作者:廖成涛

    目的:探讨高频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结肠息肉患者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高频电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出血量、住院天数、手术时间,评价高频电切除术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80.0%,两组对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提示高频电切除术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同时,试验组术中出血量(10.2±4.5)ml,手术时间(24.6±4.8)min,住院天数(8.9±1.3)d,均优于对照组[(153.7±18.4)ml、(58.7±8.2) min、(16.7±2.1)d)]。结论高频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特点。

  • 结肠镜下不同方法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比较

    作者:荣维

    探讨结肠镜下不同方法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结肠息肉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A 组76例,采用经圈套器高频电切术治疗;B 组74例,采用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 EM R )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两种方法均能完整的切除息肉,但B组出现穿孔及出血的几率明显小于A组。结论:与经圈套器高频电切除术相比,EM R治疗结肠息肉更为安全有效。

  • 老年人大肠巨大息肉高频电切术的护理

    作者:余爱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变及人均寿命的延长,大肠息肉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

  • 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切术后发生低血糖的护理干预

    作者:潘亚娟;田霞;王成;罗蔓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切术后发生低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的54例消化道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息肉切除术后护理干预。结果:患者无1例发生低血糖。结论:运用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切术后低血糖的发生。

  • 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切除结肠息肉出血1例

    作者:吴玉珍;王春青

    患者 女,56岁,主因间断便血2个月就诊我科.2014-06-09于我院行结肠镜检查,报告如下:进镜至回盲部,四壁黏膜光滑,回盲瓣呈唇形,阑尾开口呈新月形,退镜见升结肠、肝曲、横结肠、脾曲、降结肠、直肠黏膜光滑,血管纹理清晰,距肛门25cm乙状结肠见2.0cm× 1.5cm山田Ⅳ型息肉,表面黏膜充血,分叶,蒂粗约1.5cm,活检3块.14日病理回报:镜下形态:黏膜充血、水肿,点状出血、糜烂,黏膜浅层固有膜内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乙状结肠)黏膜慢性炎.

  • 结肠息肉在内镜下行高频电切除的护理体会

    作者:袁玉兰

    目的 探讨结肠息肉在内镜下高频电切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46例在电子肠镜下行高频电切术结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有针对性的护理与配合方法.结果 46例行息肉切除术患者术程顺利,仅有2例创面少许渗血,经局部喷洒止血药物后出血自止,其余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护士进行正确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及对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观察和护理是内镜下高频电切结肠息肉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 结肠息肉行高频电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作者:赵香叶;赵红莉

    结肠息肉是结肠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与结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高频电息肉切除术已成为结肠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1].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因其既能切除息肉,又能同时止血,且安全简单,痛苦少,适应范围广等优点,目前已得到医患的普遍认可.此法虽较简单,但操作护理不当仍会发生一定的并发症,因而对内镜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

  • 消化道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的应用及术后中西医结合护理

    作者:朱彦香;樊旭

    目的:观察金属止血钛夹在预防内镜高频电切除消化道息肉出血的效果及实施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方法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HX-610-135型金属钛夹,应用OlympusGIF160内镜发现病灶,经内镜钳道将止血夹推送器Olympus HX-HX-110QR送出内镜前端,钳夹息肉蒂柄,在止血夹上方行圈套电切除息肉.术后实施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方法.结果:15例20颗蒂径>0.5 cm,头体径>1.0 cm的消化道息肉全部成功切除,创面理想.术后实施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方法.术中及术后随访3月未发生出血,取得满意的预防出血的效果.结论:金属止血钛夹结扎有蒂息肉能有效预防内镜高频电切除时引起的出血,可提高内镜高频电切除息肉的安全性.实施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方法可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愈后生活质量.

  • 内镜下切除结直肠大息肉的护理配合

    作者:张怡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大息肉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83例结直肠大息肉(息肉直径>2 cm)患者行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手术过程及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3例患者共切除息肉92枚.其中7例发生出血,无穿孔病例.病理结果77%为腺瘤型息肉,8%出现重度不典型增生.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治疗结直肠大息肉是可行、安全的.而且可以将回收的大息肉明确其病理类型的分化情况,有利于决定治疗方案.对进行手术的患者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医护密切配合和术后精心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 无痛结肠镜下行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杨萍;方琴

    目的:探讨无痛结肠镜下行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结肠息肉患者共82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结肠镜下电切除术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健康宣教的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掌握及基本掌握所占比例分别为92.7%和75.7%。观察组掌握和基本掌握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1%和73.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无痛结肠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 金属钛夹在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肖龙;陆志平;曾远程;赵毅

    目的 探讨金属钛夹在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中的使用治疗效果.方法 本院收治的140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无钛夹组80例和钛夹组60例.钛夹组应用钛夹结合电凝电切术切除结肠息肉,无钛夹组仅应用电凝电切术.观察2组患者的术中、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2 min,无肽夹组术后发生结肠穿孔1例、迟发性出血4例;肽夹组无术后穿孔及迟发性出血发生.结论 在内镜下电切结肠息肉的治疗中,金属钛夹可以起到迅速止血和预防再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作用.

  • 结肠粗蒂和亚基大息肉尼龙绳结扎后电圈套切除术与黏膜下注射后电圈套切除术比较

    作者:董权;蔡旭华;张宝阳;刘江

    目的 探讨尼龙绳结扎结肠粗蒂和亚基大息肉(2 cm以上)基底部后再电圈套切除与常规黏膜下注射后电圈套切除比较的优势.方法 对35例采用尼龙绳结扎基底部后电圈套切除的结肠粗蒂和亚基大息肉的患者与30例常规黏膜下注射靛胭脂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后再电圈套切除患者的手术过程做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摘除2~2.9 cm息肉20例,>3cm息肉15例;对照组中摘除2~2.9 cm息肉25例,>3cm息肉5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出血各1例,对照组术中及术后出血8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使用金属夹1~6枚,平均(2.62土1.00)枚;对照组术中使用金属夹2~10枚,平均(5.03±1.14)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指发现病灶至切除后创面处理完毕退镜)平均(10.52±3.51)min,对照组平均(16.96±5.04) 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尼龙绳结扎法经内镜切除结肠粗蒂和亚基大息肉(2 cm以上)更具有优势,提高了大息肉的内镜下切除率,显著降低了内镜治疗发生出血、穿孔及其导致外科手术的风险,减少了手术时间和治疗费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肯定.

  • 结肠镜高频电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

    作者:施光亚;张旭;李皖平;穆良珍

    目的评价结肠镜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51例患者经结肠镜检查发现大肠息肉,病理检查后对息肉进行高频电凝切除.结果息肉主要分布在左半结肠84.4%(65/77).病理检查以腺瘤为主51.9%(28/54).77颗息肉全部电凝切除,术中出血6例11.8%(6/51);术后腹痛1例2.0%(1/51);全部51例患者无迟发的活动性出血,无穿孔发生.回收的息肉病理检查有2例癌变.结论高频电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好,可以做为治疗大肠息肉的首选方法.

  • 内镜下尼龙圈联合高频电切治疗消化道大息肉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秋瓒;王秀茹;张淑贤;冯静

    目的 探讨内镜下尼龙圈联合高频电切治疗消化道大息肉的方法,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通过内镜检查确诊的有蒂或亚蒂消化道大息肉(直径≥2 cm)31例共35枚,对于有蒂息肉先用尼龙圈经内镜套扎于息肉的根部,再予高频电切除术切除;对于亚蒂息肉先予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然后用尼龙圈经内镜套扎于息肉的根部,后高频电切除术切除.息肉过大尼龙圈无法套入的,先予高频电切除部分息肉头端,再予尼龙圈套扎.术后全瘤送检.结果 该组31例共35枚息肉均一次性成功套扎并同时行高频电切除术,术后1例有蒂息肉少许渗血,原尼龙圈下方再次套扎1枚尼龙圈后出血停止.所有患者均未见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复查胃肠镜,未见复发.结论 内镜下尼龙圈联合高频电切治疗消化道大息肉的方法安全有效.

  • 横结肠单个气囊肿病内镜下囊袋高频电切除术1例报道

    作者:杨绮红;梁少娟;舒建昌;黎铭恩;庞春梅;张晓燕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4岁,因右下腹痛伴大便稀烂半个月在我院门诊检查,腹部扪诊疑及右侧腹块,钡灌肠示盲肠可疑充盈缺损,遂行结肠镜检查.结肠镜见横结肠上段(近肝曲)有一巨大半透明分叶状的肿物,大小约4cm×4cm×5cm,肿物表面黏膜平滑,上有一小片轻度糜烂,基底与肠壁皱襞相连,用活检钳挤压肿物有弹性感并可稍改变其形状,余大肠包括盲肠黏膜未见异常.钳破肿物黏膜表面后肿物逐渐缩小,后形成一个囊袋样物,于镜下用圈套器套扎囊袋的基底,行高频电切除术,切下的囊袋如蚕豆大小.

  • 内镜下橡皮圈套扎与高频电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王莹;罗红来;厉琴;李静如;汪银莹;仇学明;樊荣

    目的:分析内镜下橡皮圈套扎与高频电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消化道息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研究组行内镜下橡皮圈套扎、对照组单纯行高频电切除术.术后2周复查内镜,了解两组手术效果,统计两组不同消化道病变部位息肉摘除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并随访至少1年了解息肉复发或癌变情况.结果:研究组息肉摘除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研究组息肉摘除成功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7.50%,其中肠息肉摘除成功率、食管息肉摘除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无息肉残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显著低于对照组37.50%,且研究组并发两种及以上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两组随访期间均未见复发或癌变.结论:应用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治疗消化道息肉可在保障息肉摘除成功率的基础上,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

  • 术中联合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治疗黑斑-息肉病1例报告

    作者:尚瑞莲

    男,26岁,农民.因间歇性上腹痛1年余,加重伴呕吐10d于2003-12-15入院.患者自2002-10中旬出现间歇性上腹胀,不影响日常生活,未在意.2002-12初出现反复呕吐,12-15来本院行胃镜检查发现胃体大弯侧近胃底处一直径约1.2cm半球状广基隆起,胃底后壁2枚直径分别约0.4cm、0.6cm广基隆起,十二指肠降段散在息肉,较大者直径3.4cm×2.4cm、1.3cm×1.0cm,肠腔狭窄.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