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心病监护病房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的建立与成效

    作者:郭松奇;王瑞;李利平;王姝

    目的 探讨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的建立及成效.方法 制订CCU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培训时间共3~5年,分为两个阶段(低年资、高年资).包括基础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个人综合能力培训、团队合作能力培训、人际交流沟通能力培训5个方面内容.结果 培训后护理人员心肺脑复苏术、除颤技术、心电图知识、人工呼吸机和起搏器等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8.0±0.9),(8.0±0.6),(8.0±0.8),(8.0±0.9),(8.0±0.7)分,培训前分别为(7.0±0.4),(5.0±0.6),(5.0±1.4),(6.0±0.9),(4.0±0.9)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61,-23.15,-12.20,-10.29,-22.98;P均<0.01).培训后护理人员心肺脑复苏术、除颤技术、心电图知识、人工呼吸机等操作技术考试成绩分别为(8.0±0.8),(8.0±0.5),(7.0±1.4),(8.0±0.4)分,培训前分别为(7.0±0.4),(6.0±0.4),(2.0±0.4),(3.0±1.0)分,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29,-20.44,-22.44,-79.34;P均<0.01).结论 CCU护理人才的规范化培养,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疗环境,符合现代化监护的要求.

  • 责任包干制护理工作模式介绍与效果

    作者:刘月

    目的 探讨责任包干制护理工作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首先将病房护士进行分层管理,其次更改以往的排班方式,实行弹性排班,根据不同时间工作量的重与轻,安排不同人数的护士上班,使责任护士对其病人全面负责。结果 实行责任包干制护理工作模式后护理工作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护士对该管理模式较满意。结论 应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条件、工作量等因素来选择适合本医院、本地区的护理工作模式。

  • 责任护士参与医生查房对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良满;沈莉;边旭娜

    目的 探讨责任护士参与医生查房对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每名责任护士分管2~4张病床,要求责任护士在班时,必须参与医生早晚查房.结果 责任护士参与医生早晚查房前后基础护理检查评分由(94.63±0.48)分上升为(98.43±0.56)分,健康教育评分由(95.00±0.58)分上升为(98.57±0.79)分,专科护理评分由平均(95.29±0.49)分上升为(99.14±0.90)分,患者满意度由82.65%上升为93.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1.148,17.678,14.789;x2=14.830;P<0.01或P<0.05).结论 责任护士参与医生早晚查房有利于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

  • 护士分层次培训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作者:毛红波;朱小平

    目的 通过护士分层次培训和在职教育,加强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 根据护士工作年限及职称制订分层次培训计划,培训方式采取科内实践、理论授课和操作示范等.结果 分层次培训前护士“三基三严”考核得分为(87.8±12.7)分,培训后得分为(93.5±9.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4,P <0.05);分层次培训前患者满意度为95.0%,分层次培训后患者满意度为9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8,P<0.05).结论 合理分层次培训与管理护士,挖掘人的潜力和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 细节问题管理前移模式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宋敏;牟园芬;胡珊珊;贾凤琴

    目的 建立消毒供应室细节问题管理前移机制,达到过程控制的目的.方法 建立发现问题、记录细节问题、讨论细节问题及追溯效果的供应室细节问题管理前移模式,与经验式管理比较实施前后各功能区细节偏差情况、工作质量效率指标及临床满意度情况.结果 细节问题管理前移模式实施前去污区偏差数78例,实施后12例,实施前管腔清洗合格数175例,实施后29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56.94,25.29;P <0.01);实施前临床服务满意度(94.26±1.22)分,实施后为(98.46±1.6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0,P<0.05).结论 消毒供应室建立细节问题管理前移运行机制,过程中的细节控制更有保证.

  • 推行5S管理理论 打造特需病房新形象

    作者:马玉芬;赖小星

    5S管理理论起源于日本,是长期盛行于企业界的一种优秀的质量管理方法,指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其终目的是提升员工的品质."5S"管理作为一种内务实施的现场管理方法,针对组织中每位成员的日常行为方面提出要求,倡导从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位员工都养成"凡事有规定按规定做"的工作作风,从而达到提高整体工作质量的目的.5S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5个项目,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简称为5S.整理:区别要用与不用的东西,撤除不需要的东西;整顿:把要用的东西,按规定位置摆放整齐,并做好标识进行管理;清扫:使工作环境及设备、仪器、材料等始终保持清洁;维持:维持以上整理、整顿、清扫后的局面,使人觉得整洁、卫生;素养:通过进行上述4S的活动,让每个员工都自觉遵守各项目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5S管理为日本能够生产世界顶尖品质的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 急诊重症监护室构建患者安全文化的实践与成效

    作者:石群;刘辉;勾洋

    目的 探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构建患者安全文化的成效.方法 通过识别护理风险,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建立学习型组织及护患之间有效地沟通交流,并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来构建患者安全文化.比较构建患者安全文化前后部分护理质量指标及护理缺陷的情况.结果 构建患者安全文化后护理文件、护理操作、仪器操作、压疮管理合格率和患者满意度均较构建前明显提高(94.6%比83.2%,96.2%比88.7%,99.0%比91.2%,97.3%比86.6%,98.6%比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6.58,4.03,4.96,7.73,3.95;P均<0.05).构建患者安全文化后护理事故、护患纠纷、一般护理差错明显减少,分别为:0与1件、1与4件、2与10件,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情况明显增加(14与3件).结论 通过在EICU构建安全文化,护士的安全意识增强,对护理风险的识别与防范能力提高,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患者安全.

  • 构建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作者:邓香君;尤小娜;徐莲香;孙涛;彭少如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研究.方法 采用特尔菲法(Delphi)筛选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评价指标,进行三轮专家咨询,构成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综合评分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后建立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 针对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过程,遵循流程持续改进原则,构建出一套临床护理路径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和改进提供了可行有效的评价工具,对促进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和发展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

  • 新医改实施后护理人力资源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作者:王伟;杨益群;邱美华

    目的 探索新医改实施后护理人力资源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方法 以新医改对护理工作提出的目标和要求作为结果导向,分析目前国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症结,与国外护理工作相比较,提出新医改后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解决方案.结果 等级制度较360度考评法等绩效考评方法更适合护理行为人力管理.结论 有效的护理等级制度可一定程度上缓解护理人力资源问题.

  • 护理平台化管理对护理绩效的影响

    作者:金雁;王翠萍;杨晓梅;王海姝

    目的 探讨护理平台化管理模式对护理绩效的影响.方法 从心血管内科采取平台化管理模式前随机选取护士59名作为对照组,采取平台化管理模式后选取护士91名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绩效指标的达标率.结果 两组护理工作质量比较中研究组基础护理合格率(99.3%)、病房环境满意度(100.0%)、出院患者满意度(99.0%)等均高于对照组(83.0%,76.2%,9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7.93,1259.27,105.40;P <0.05).两组工作态度比较中研究组医护合作满意率(100.0%)、服务态度满意率(100.0%)、诊疗告知满意率(95.0%)等均高于对照组(91.8%,93.0%,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12.24,345.90,72.52;P<0.05).两组护理工作能力比较中研究组技术操作成功率(95.0%)、病情变化评估准确率(85.0%)及业务考核合格率(92.3%)均低于对照组(97.0%,92.0%,9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617.44,128.75,469.24;P<0.05).结论 运用护理平台化管理模式,大限度地发挥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了护理成本,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但提高护理业务水平与实践能力提高仍需要长时间的培养.

  • 护士长应用有效人员管理措施对提升护理质量的效果

    作者:周泽云;吴红梅

    目的 通过实施有效的人员管理,进一步提高呼吸科的护理质量.方法 自2010年下半年起护士长对护士实施系统的管理模式,与2009年下半年同期的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呼吸科质控平均值由2009下半年的(86.45±4.32)分上升到2010下半年的(93.37±3.7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6,P<0.01);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由2009年的93.82%提升到2010年的98.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787,P<0.01).结论 有效的人员管理能明显提升护理质量,只有管理好护理团队,才能使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

  • 护理管理人员与护士联合查房在连续午、夜间查房模式中的应用

    作者:熊秀娥;肖晓玲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人员与护士联合查房在连续午、夜间查房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各科推荐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护理骨干参与到护士长等护理管理人员中,按照护理部统一排班及查房内容与管理要求,每天进行午、夜查房。结果 实行联合连续午、夜查房模式后,护理质控综合得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人员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9,x2=4.69,7.85,10.37;P <0.05或P<0.01)。结论 实行联合连续午、夜查房模式,杜绝了护理管理盲区,保证了护理管理的连续性与安全性,强化了护理人员人人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促进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与提高。减轻了护士与护理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取到了优势互补的协同作用。同时,促进学习,使一大批护理人员得到锻炼,为护理人才储备了后备力量。

  • 质量与结果框架管理模式在静脉治疗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谢竟;刘丽萍;李兵娇

    目的 探讨英国质量与结果管理框架(QOF)管理模式在静脉治疗护理管理中的实施及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9月(QOF管理模式应用前)和2017年3月(QOF管理模式应用后)株洲地区12家医院105个科室.2016年1月借鉴QOF管理模式制定静脉治疗护理管理方案并实施,将2015年9月与2017年3月的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横断面调查结果对比,比较QOF管理模式应用前后科室护士静脉输液穿刺工具的使用情况、静脉输液头皮针应用不当情况、留置静脉导管护理不当情况和留置静脉导管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 应用QOF管理模式实施静脉治疗护理管理后,科室护士使用头皮针、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分别为902、916、120例,与应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84,P<0.001).QOF管理模式应用后,科室护士静脉输液头皮针应用不当情况为305例、留置静脉导管护理不当为145例,留置静脉导管患者并发症为90例,低于应用前的563、327、20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99.99、139.13、82.52;P<0.01).结论 质量与结果框架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能力,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是实现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管理模式.

  • 美国公正文化理念对护理安全管理的启示

    作者:程秋泓;张红梅;宋葆云;杨巧芳

    美国公正文化理念在患者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本文对美国公正文化理念核心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公正文化是一种公平文化、责任文化,通过管理3种行为、承担3种责任、提升5种能力,建立一个共担责任的价值支持系统,更利于实现组织目标,对我国护理安全管理具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 产科扁平化、包干制工作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作者:陆文娟;田梅梅;苏晓敏

    目的 构建并实施产科扁平化、包干制护理工作模式,为产科患者提供全程、全面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以2009年产科传统护理工作模式下的2 4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0年扁平化、包干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下的2 90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研究组实施护理工作流程再造、改革排班模式、加强可靠的保障系统、探索绩效考核积分制模型等管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前后两组住院患者满意度(82.13%比87.26%)、出院患者满意度(92.56%比98.82)、基础护理满意度(84.21%比96.60%)及健康教育满意度(90.15%比99.2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0.32,5.96,8.85,7.81;P<0.05).结论 实施扁平化、包干制护理工作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各方面满意度,为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开辟了崭新而有效的途径.

  • 一级护理亚类管理模式在CCU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朱晓萍;周荔;龚美芳

    目的 探讨一级护理亚类管理模式在CCU病房中的应用,以有效提高一级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制定亚类管理分类标准及指征、设计亚类管理分类标识、运作亚类管理护理路径,对CCU一级护理患者实行亚类管理.结果 保证了CCU病房的重症护理质量,同时有效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论 一级护理亚类管理的应用将使CCU危重症护理的管理更有章可循,终达到切实提升CCU专科护理质量的目的.

  • 一级质控员提高病房护理质量的效果

    作者:金艳兰;胡俊

    目的 探讨如何培养使用一级质控员,提高护理质量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一级质控员的择优选拔、考核、培训、聘用和管理,充分有效发挥一级质控员对科室护理质量的监控和管理作用.结果 实施一级质控员管理后,全院9个临床科室基础护理从(95.26±0.5)提高到(97.01±0.61)分,病区管理从(94.30±0.51)提升到(95.36 ±0.36)分,急救管理从(94.01 ±0.25)提升到(96.01 ±0.33)分,特级护理从(93.27±0.38)提高到(96.69±0.51)分,消毒隔离从(95.32±0.42)提升到(97.47 ±0.49)分,护理文书从(94.67±0.14)提升到(96.52±0.25)分,各项护理质量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95,20.38,57.97,64.53,39.97,57.79;P<0.01).护士专业理论考试从(78.56±6.52)提升到(81.96 ±5.68)分,护理操作从(85.22 ±4.32)提升到(88.10 ±3.4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74,5.70;P<0.01).结论 科学规范的选拔和聘用临床一线的质控人员是合理培养利用护理人力资源,保障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素质的有效措施.

  • 应用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管理策略改进安全输液品质

    作者:孙玉姣;冯玉玲;庄丽梅

    目的 探讨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CI)管理策略在安全输液品质改进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安全输液品质.方法 选择呼吸科住院患者应用JCI管理策略对静脉输液各环节进行管理,比较JCI实施前后1年静脉炎、静脉渗出及与静脉输液有关的差错发生率.结果 实施前输液差错、静脉炎、静脉渗出的发生率分别为0.50%,11.18%,11.90%,实施后输液差错、静脉炎、静脉渗出的发生率分别为0.07%,5.36%,2.79%,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4.22,7.72,70.16;P <0.05).结论 应用JCI管理策略对静脉输液进行管理,能降低静脉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安全输液品质.

  • 优质护理服务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陈立梅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我院2011年1月引入优质护理服务模式,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我院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在2012年1-12月治疗的110例住院患者作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的研究组,同时随机选取我院非优质护理服务试点区在同期治疗的11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研究组患者普遍感觉到护理人员的热心和亲切,有如同在家的感受和亲情般的温暖.研究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为(98.2±17.5)分,高于对照组的(94.1±1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基础护理服务质量得到夯实,护理服务的内涵和服务深度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到提高,说明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改善医患关系、提升医院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专科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作者:黄萍;陈雁;陈璐;吕晓凡

    目的 探讨专科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构建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 由南京鼓楼医院护理教育管理委员会,于2016年1—9月,对全院93名专科护士实施分层进阶、分层使用、分层绩效激励,用全院护理质量合格率、患者满意度及专科护士工作满意度对专科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专科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实施后全院护理质量合格率、门诊患者满意度和住院患者满意度提高、专科护士工作满意度均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科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全院护理质量、患者的满意度及专科护士的工作满意度.

684 条记录 4/35 页 « 12345678...343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