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舒伯特的《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

    作者:

    《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作于1822年。这首作品旋律,和声极为丰富,而且演奏难度相当大,舒伯特自己都不能演奏好,当时舒伯特为练习演奏此曲花了很大工夫,但都不能达到他满意的效果,于是愤怒地将乐谱扔在地上说:“我再也不演奏它了!!!”。美国一位教授写了《钢琴艺术300年》,里面给此曲的评价是:“具有名手演奏的特徵,具有协奏曲的特点”。确实,丰富的旋律与辉煌的音响效果使得此曲成为音乐会的常见曲目,刚才又简单统计了一下, PHILIPS出版的《20世纪伟大钢琴家系列》中,三分之一的唱片都有此曲,可见受欢迎程度。

  • 支持NAPH的倡议--致决策层、媒体、卫生保健单位

    作者:曹莉

    2000年是公立医院及保健系统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ublic Hospitals & Health Systems,简称NAPH)成立20周年纪念.这20年中,NAPH的成员由开始的5个组织发展到超过100个构成美国城市基层保健网络的医院和组织.它们提供整个社区的预防和初级保健服务、创伤处理、流浪者收容、新生儿重症监护、毒品控制、精神心理服务心脏突发自然/人为灾害处理.绝大多数成员组织是教学医院,每年培训出上千的医生及保健工作者,决定着国家保健实施体系的未来.

  • 民族志学研究

    作者:

    民族志学用于描述文化或文化场景。文化是指在探寻某一群体日常生活的模式时,研究者归纳出来的该群体的某种品质特征,并被当作这一群体的标志。文化场景即民族志学中所指的所要研究的文化。民族志包括宏观民族志和微观民族志。宏观民族志描述的是广义的文化,而微观民族志描述狭义的文化,即对一组或文化中的小单位进行详尽细致的研究,如流浪者避难所的文化,或对组织机构单位中的特殊活动行为进行研究,如急诊室护士如何与孩子交流。任何人都属于某一种文化,它指引了人们的世界观,以及构建经历的方式。

  • 流浪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相关因素的研究

    作者:张少霞;袁丁;郑玉玲;梁光辉;杨茂增

    目的 探讨我市流浪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在我院收容病区住院的流浪精神病患者200例,其中有攻击行为的100例为研究组,100例无攻击行为者为对照组,采用行为量表及自制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自制调查表统计的一般资料发现,在既往攻击,住院情况方面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外显行为量表统计发现,研究组患者均有外显攻击行为;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统计发现,自知力障碍因子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因子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多种因素与流浪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有客观联系,多个调查量表综合分析能一定程度预测其攻击行为,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科学客观依据.

  • 流浪的重型精神病患者社会心理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郭辉;丁万涛;胡立荣

    目的 探讨精神病流浪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方法 对1 50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按照入院前是否有流浪的经历分组进行了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等进行测评,并对可能导致精神病患者外出流浪的其他因素进行了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独居、文化程度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病后未得到治疗、生活事件强度和消极应对方式与精神病患者流浪正相关(OR值分别为78.86,27.08,90.85,5.88和28.86);社会支持度和社会支持利用度与精神病患者流浪负相关(OR值分别为5.06和5.1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会心理因素在精神病患者流浪中具有重要作用,提示社会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 有一种健康生活叫旅游

    作者:郭文

    旅行燃烧着流浪者的欲望,奔放着城市人的心情.你会渴望去拥抱它、抚摸它、占有它……终你的旅途将会变成一个永久的美好回忆.

  • 流浪精神病患者147例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刘铭涛

    目的:了解流浪精神病患者精神障碍临床特征.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47例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精神障碍以精神分裂症居首位,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待分类的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多见,且伴有明显的行为异常,往往合并多种躯体疾病,病情较为复杂.结论:对流浪精神病患者需充分认识并采取综合措施救治.

  • 中国和西方的流浪者

    作者:

    近期陈清等[1]的报道可能是迄今为止中国关于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彻底、设计严格的研究.该研究对2007-2009年间在上海市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治疗的住院流浪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较小样本的住院非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特征进行了比较.与非流浪精神病患者相比,流浪精神疾病患者更有可能为男性、未婚、来自外省市及无收入来源.流浪精神疾病患者与其他住院患者的精神疾病诊断鲜有差异(两组均有较高比例的精神分裂症),但流浪组更有可能共患躯体疾病,既往因肇事肇祸而住院过.令人惊讶的是,从2008年5月到2009年4月,嘉定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流浪者的比例几乎翻倍.

  • 住院的流浪精神疾病患者临床分析

    作者:刘彩秀

    对柳州市2010~2012年2年中由警察送入院的流浪精神疾病患者人口学及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由柳州市"110"警察送入院流浪精神病患者共369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相关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对入组者采用自制"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调查表"进行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及临床资料统计.

    关键词: 流浪者 精神疾病
  • 流浪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作者:向梅;邱龄山;郑碧琴

    总结70例流浪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流浪精神病患者临床特点是精神分裂症及精神发育迟滞发病率高,阴性症状评分较高,伴随的躯体疾病以心律失常及性病、皮肤病为主.做好心理护理,入院后给予全面的卫生处置及体检,加强给药护理,密切病情观察,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行为,以利于疾病及社会功能的康复.

  • 快乐和幸福感可以遗传

    作者:贾成志

    “幸福感就像眼睛的颜色一样,很大程度来自我们的遗传。”这是一些美国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得出的新结论。“人能否在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快乐的情感中度过,这其中有一半取决于他的机遇,而另一半则在母亲受孕时便已决定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大卫·里肯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这样说。里肯博士与他的同事特里根一起在对2300个出生在明尼苏达州的孪生兄弟姐妹进行了长达10年之久的调查研究后认为:80%的人在出世时就已有了基本定型的“幸福水平”,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流浪者、单身汉或是文盲可以像那些成功人士一样快乐。

  • 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智力特点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张海宇;李钰静;张露莹;杨卉

    目的 研究流浪精神病患者智力特点,并对其智力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368例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测定智力,并收集首次流浪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流浪时间等相关因素.所有测定结果均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对智商采用t检验和多因素方差分析,各影响因素采用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流浪精神病患者中,男性智力得分显著高于女性智力;其智力与首次流浪年龄及受教育水平呈正相关,与流浪时间、被救助次数呈负相关.结论 鉴于流浪精神病患者这一群体的特殊性,社会各部门应对这一特殊群体采取相应措施,如建立流浪精神病患者档案、建立特殊教育学校等,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其对社会、家庭造成的负担.

  • 瑞士体面流浪汉

    作者:于洋

    无论世界哪个角落,都不免有无以为生、靠救济过活的流浪者.即便富庶静美如画的瑞士也不例外.两年前一个初夏的周末,我报名参加了当地青年人组织的一次“为需要者供餐”志愿活动——为日内瓦的无家可归者做“大锅饭”.从超市采购的四推车食品,不到2小时变成了整齐的菜肴:蔬菜沙拉,咖喱鸡块,水煮蔬菜,米饭,奶油水果蛋糕和餐后水果.

  • 流浪汉的热心救援

    作者:梁阁亭

    2011年9月,一组名为"真实记录"的人物照片出现在美国各大摄影网站上,在很短时间内点击次数超过30万,引起很大轰动.这组黑白照片以美国街头流浪者为拍摄对象,强有力的人物特写产生出震撼的视觉感受,每一张人物面孔揭示出城市生活中的另一种表情.黝黑的面孔,深邃的眼神,血管暴起的双手,或微笑,或痛苦,或低沉,或发呆.

  • 流浪精神病人集中供养护理体会

    作者:程双云

    总结了流浪精神病人的救治方法及护理体会,并分析了流浪精神病人的来源及其对社会的危害;提出了政府将流浪精神病人集中供养的必要性.对流浪精神病人这一社会弱势群体,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关爱.认为丰富的医学护理知识与娴熟的操作技能和心理情感支持是成功救治流浪精神病人的关键.

  • 流浪精神病人的护理

    作者:梁影

    总结了流浪精神病人的护理体会,包括:填写护送相关人员资料、入院处置、体格检查、注意护理文书书写、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约束护理等.认为加强对流浪精神病人的护理和管理,能使其尽快恢复生活能力,早日康复.

    关键词: 流浪者 精神病 护理
  • 互助模式管理在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康复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莫扬华;李康权;卢伟宇;赵毅基;莫婷芳;蔡燕玉

    目的:探讨互助模式管理在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流浪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流浪精神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互助模式管理.观察并比较流浪精神病患者在初诊和4周诊治时的康复疗效和流浪精神病患者护理观察量表(NOSIE)得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工疗情况、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讲究卫生能力以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总积极因素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激惹、迟缓、抑郁、精神病表现和总消极因素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互助模式管理模式,能够改善其精神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流浪精神病患者恢复疾病,早日回归社会.

  • 流浪精神病人的心电图分析

    作者:滕受带;张国兵;张春林;伍业光

    目的 了解流浪精神病人心电图特征以指导临床用药,便于更好地救治.方法 选择公安部门、收容站等送入我院供养科的流浪精神病人206例(研究组),同期精神科收治非流浪精神病人126例(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研究组心电图异常率为46.60%,高于对照组的34.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流浪精神病人心脏受损大于非流浪精神病人,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应注意选择对心脏毒性小的药物.

  • 海口地区流浪精神病227例临床现状分析

    作者:何永平

    目的 探讨流浪精神病患者临床特征和现状,为政府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对2006年以来收治的227名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分析. 结果 227例患者,男性占59.00%,青壮年多,单身占95.60%,有肇事行为的占73.56%.病情重、诊断难,症状以阴性症状多,伴随躯体疾病多、疗效差,对自身及社会危害大. 结论 精神病复发、家庭监护不利、社会支持缺乏和精神病管理相关法律不健全是导致精神病人流浪的危险因素和原因.应制定相关法律,在政府主导下,协调和完善对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救助、诊治和护送工作,加强对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

  • 流浪与非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征对比研究

    作者:杨勇

    目的:对比研究流浪与非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点的有关差异.方法:对240例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与240例非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点及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比较.结果: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很多均伴有躯体疾病和以往有精神病史,患者躯体疾病明显高于非流浪精神病患者.流浪患者中,症状如思维联想障碍,情绪激惹、兴奋冲动、敌对猜疑明显高于非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结论: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明显异于非流浪者.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