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95例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用药情况调查

    作者:刘彩秀

    目的:调查我院95例流浪精神病患者抗精神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以2012年7月1日为时间节点,对住我院95例流浪精神病患者(其中男67例,女28例)的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未使用抗精神病药7例(7.73%);单一抗精神病药使用45例(47.37%),其中以氯氮平、氯丙嗪常用(34.74%);两种抗精神病药联用42例(44.21%),以舒必利联用氯氮平常用(18.95%);三种抗精神病药联用1例(1.05%).使用其他精神病药,情感稳定剂:丙戊酸钠8例(8.42%);抗抑郁、抗焦虑药2例(2.11%);联用苯二氮类9例(9.47%);抗癫痫药:卡马西平5例(5.26%).从使用频率看,舒必利40例(42.11%),氯氮平39例(41.05%),氯丙嗪25例(26.32%),氟哌啶醇6例(6.32%),其他4例(4.21%);从使用高频率开始,前4位依次是舒必利,氯氮平,氯丙嗪,氟哌啶醇.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使用的药物多为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相关因素第一住院费用限制,第二流浪精神病患者一般家境贫穷,出院后要维持服药,故医生们从多方面考虑,着重使用疗效确切,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少的药物.

  • 被救助的流浪精神病患者134例现状分析

    作者:阿米娜·合力力;王翠玲

    目的:分析救助站送入的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现状.方法:对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1年内新疆静宁医院收治的流浪精神病患者134例进行分析.结果:流浪精神病患者流浪在街头,病史不详,患传染病机率高,文化程度低者居多,由救助站送回者居多.留在医院的病人影响医院床位周转率,增加了社会的负担.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给诊治及护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也增加了社会的负担.

  • 流浪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两对半结果分析

    作者:高晓娟

    目的:了解流浪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35例流浪精神病患者血清样本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HBsAg、HBsAb)、乙肝e抗原和抗体(HBeAg、HBeAb)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五项指标.结果:流浪精神病患者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阳性率分别是12.33%、36.26%、2.24%、5.79%、15.51%;共有11种结果模式;HBsAg HBeAg HBcAb阳性9例,阳性率为1.69%;HBsAg HBeAb HBcAb阳性29例,阳性率为5.42%;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五项全阴性267例,阳性率49.90%.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HBV感染率高、感染模式较复杂,专科医院应加强监测,预防院内感染及职业暴露发生并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性乙肝疫苗接种.

  • 流浪精神病患者130例临床分析

    作者:钟远惠;林杰;李冠男;王昭

    目的:了解流浪精神病患者精神障碍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30例住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精神障碍以精神分裂症居首位,待分类的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多见,且伴有明显的行为异常,往往合併有躯体疾病,病情较为复杂.讨论:对流浪精神病患者需充分认识并采取综合措施救治.

  • 不同入院方式的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临床对照分析

    作者:邱友胜;段卫东;韩佳凤;范连养;张春玲;秦性好;高欢;方亚明

    目的:探讨不同入院方式的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将228例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按入院方式的不同分为二组:公安系统110组和卫生系统120组,用自编<住院流浪精神病人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及分析.结果:公安110组精神病复发者多见.占38%(P<0.01);卫生120组伴发各种严重躯体疾病者较多(P

  • 乌鲁木齐市流浪精神病患者1235例入院情况分析

    作者:窦忠运

    目的:了解流浪精神病患者的入院状况,为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救助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对1 235例入院流浪精神病患者数量、性别、民族、诊断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流浪精神病患者具有区域、民族、性别、诊断等特点,且呈现季节性高峰等.结论:加大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救助,是社会、政府、医疗机构高度重视的问题.

  • 行为训练对矫正流浪精神病患者不良行为的效果观察

    作者:何丽婵;苏保育

    目的:探讨行为训练对矫正流浪精神病患者不良行为的效果.方法:将50例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同时进行为期4个月的行为训练.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和住院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行为训练前后,两组NOSIE、IPRO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行为训练能够有效矫正流浪救助精神病患者的不良行为,改善社会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 流浪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的管理与护理特点

    作者:贺楚梅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及护理特点,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将128例流浪精神病患者与128例一般住院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一般住院精神病患者比较,流浪精神病患者大多病史不祥,多由警察送入院,合并躯体病多,临床表现以行为紊乱为主,生活处理能力较差,(两组比较P<0.01).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护理及管理难度较大,需要严谨、合理的护理与管理.

  • 115例流浪精神病患者合并传染病病因分析及安全管理对策

    作者:何彩霞;朴轶峰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病患者合并传染病原因,并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115例合并传染病的流浪精神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传染病包括:乙肝61例,肺结核45例,梅毒4例,HIV1例,感染性腹泻4例.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结论:把好入院关口,加强患者有效隔离,做好环境、物品、排泄物消毒,及时进行传染病的网络直报,加强医护人员专业培训,加强职业防护,增强安全管理意识,有效控制院感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 流浪精神病患者护理风险及防范

    作者:范红梅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方法:识别和评估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护理风险,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不断完善相关制度,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结果:结论:需大力加强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护理风险意识及防范措施。

  • 81例流浪精神病人调查报告

    作者:张贵金;柳森;龚士虎;易天军;刘继强

    对我院近三年救助收治街头流浪精神病患者有关资料进行探讨.1对象与方法对象为2002年5月至2005年6月我中心救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共81例.

  • 1877例流浪精神病患者诊断收治分析

    作者:寇金爱;张彬;展闯;鲍苏;方东海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重症流浪精神病患者3.84万[1],他们不同于乞丐,因为他们基本丧失了对危险的防御能力,也不知道冷暖温饱;如果他们很安静,那么他们经常冻死、饿死或病死在路边,我们往往漠视他们的存在,可是要是碰到了人们常说的"武疯子",他们追打路人、砸车、有时甚至发生骇人血案,看见他们时我们多是心有余悸的远远的绕着走,这才让我们又重新审视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收治管理问题.我院是隶属于哈尔滨市民政局的一家精神专科医院,10余年来共收治流浪乞讨精神病患者1 877例,其中男患者1 094人,女患783人.

  • 216 例流浪救助对象精神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刘联琦;周平

    目的:了解广州市流浪救助对象精神病患者临床特征.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我院2003年8月13日至2006年5月12日出院的广州市流浪救助对象精神病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同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此期间我院救助流浪精神病患者出院共216例,其中男153例,女63例;诊断:精神分裂症174例,心境障碍15例.精神发育迟滞14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4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例,精神障碍待查2例,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急性应激障碍、待分类精神障碍各1例;合并躯体疾病83例次;住院天数:1天~496天(平均102.5天);治疗药物:奋乃静74例.氯丙嗪57例,氟哌啶醇51例,舒必利10例,氯氮平6例,其它2例,联合用药96例.入院原因:肇事123例,扰乱秩序76例.需急救17例.出院方式:监护人接回146例,护送同原籍70例.结论:广州市流浪救助对象精神病患者中精神分裂症较多,滞留医院时间较长,治疗以传统抗精神病药为主,需护送回原籍比例较高.

  • 优质护理在我院流浪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任会

    目的:探讨优质服务在我院流浪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救助科2011年10月~2012年3月和2012年4~9月两个时间段(即我科开展优质护理前、后两个相同时长的时间段)的护理质量考核得分、出院患者的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前后三项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在流浪精神疾病患者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积极推广.

  • 护理干预对流浪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冲动行为的影响

    作者:周玲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流浪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冲动行为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有冲动行为史的流浪精神病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因毁物入院28例,因冲动伤人入院17例,因影响公共秩序人院12例,因纵火入院2例,因自残入院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结果:住院期间对照组发生冲动行为22例,其中冲门19例,伤人1例,毁物1例,砸玻璃1例.干预组发生冲动行为5例,其中冲门4例,毁物1例.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冲动行为可通过护理干预措施提前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冲动行为.

  • 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探讨

    作者:袁勤;邱正芳

    目的 探讨流浪精神病患者存在护理安全的原因及安全管理对策.方法 分析近两年来流浪精神病患者护理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回顾相关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效果.结果 通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护理安全意识增强,识别护理安全隐患的能力增强,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对患者进行全过程护理安全管理.结论 护理安全管理有效规避了精神科护理安全的风险,降低了护理差错,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 浅析流浪精神病患者的住院管理

    作者:闪应雪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病患者的住院管理新模式.方法:对2005年7月~2009年3月流浪精神病患者的住院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是弱势人群中的弱势,需要用心去关爱,需要全社会去关爱.全民参保救助流浪精神病患者带来新的管理模式.

  • 人文关怀理念对流浪精神病患者心理社会行为的影响

    作者:何汝冰;屈艳妮;莫扬华;李镔

    目的:探索护理人文关怀护理对流浪精神病患者心理社会行为改善的作用与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6月共118例入院的流浪精神病患者,采用入院顺序编序,按单双数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9例.单数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双数为干预组,在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人文关怀理念贯穿于护理全过程.干预前后采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两组患者入院第3天、1周、3周的心理社会行为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两组在社会能力、社会兴趣激惹、焦虑忧郁、思维障碍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在焦虑忧郁、缺乏活力、个人卫生等因子方面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文关怀理念对流浪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功能的完善有着积极作用.

  • 男性流浪精神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马利

    目的:探讨男性流浪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对90例收容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患者遭受生活事件较多,病情较严重,入院时表现以行为障碍为主,入院直接原因以裸走、伤人、毁物、自伤和扰乱交通治安较多,总体疗效较差,合并多种躯体疾病. 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状况令人担忧.

  • 康复训练对流浪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河香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流浪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对住院1年以上的51例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系统的生活技能、社会功能、文娱活动训练,健康教育指导.在训练前、3个月、6个月,分别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自身对照效果评定.结果:训练后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PANSS分量表、总分值有显著性差异(P <0.01);IPROS各因子分及总分值自身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讲究卫生、组织能力、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对缓解精神疾病衰退起到积极的作用.

54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