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娜;南敏伦;赵昱玮;赫玉芳;赵全成;何忠梅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新型抗糖尿病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综述了近10年的含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中草药的成分及其筛选模型,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拓展新的研究思路。

  • 缺氧诱导因子-1抑制剂细胞筛选模型的建立及抑制剂研究

    作者:郎立伟;唐克;李燕;刘晓宇;王超;陈晓光

    目的:建立并应用2种缺氧诱导因子-1( HIF-1)抑制剂细胞筛选模型对雷公藤甲素和三白脂素-8活性进行评价,为HIF-1靶点抑制剂的研发提供基础.方法:建立基于报告基因的HIF-1抑制剂细胞筛选模型,U251 -HRE和T47D-HRE细胞模型,分别对雷公藤甲素与三白脂素-8活性进行检测,观察其对下游关键调控基因VEGF表达的影响,并用MTT法比较2类抑制剂对多种实体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2种细胞模型在1% O2缺氧20 h,由HIF-1诱导的荧光素酶高表达,可用于抑制剂的活性评价.雷公藤甲素对U251 -HRE细胞模型敏感,其HIF-1抑制活性IC50(3.4±0.5)×10-8 mol· L-1,而三白脂素-8对T47D-HRE细胞模型敏感,其IC50 (2.4±0.6)×10-8 mol·L-1;雷公藤甲素和三白脂素-8在1×10-7mol·L-1都可对T47D细胞因缺氧所致的VEGF表达升高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85.2%,62.6%;雷公藤甲素对所测肿瘤细胞株都有明显的增殖抑制活性,而三白脂素-8对乳腺癌、胰腺癌细胞株较为敏感.结论:针对不同类别的HIF-1抑制剂建立相应敏感的特异性细胞筛选模型至关重要.

  • 盐酸川芎嗪对同型半胱氨酸致ECV304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许栋明;吴丹

    目的:研究盐酸川芎嗪对同型半胱氨酸损伤的ECV304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作为体外研究对象,同型半胱氨酸作为造模剂,监测NOS和NO含量的变化判断其损伤程度.确定同型半胱氨酸损伤ECV304细胞时佳浓度,佳作用时间,建立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检测盐酸川芎嗪作用损伤内皮细胞NO和NOS含量,研究其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同型半胱氨酸损伤ECV304细胞的适浓度为1 mmol· L-1,佳作用时间为48h,建立内皮细胞损伤模型.阳性药物硝酸甘油和盐酸川芎嗪对ECV304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NOS和NO生成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升高.结论:盐酸川芎嗪具有ECV304细胞保护作用,本实验所建模型可用于筛选以内皮细胞保护剂为靶点的抗心肌缺血药物.

  • BST-2和Vpu相互作用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

    作者:庞晓静;胡斯奇;张悦;岑山;金奇;郭斐

    骨髓基质细胞抗原2(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antigen 2,BST-2,又称Tetherin、CD317、HM1.24)是宿主先天性免疫应答的组成部分,可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HIV-1)的释放,HIV-1的辅助蛋白Vpu可通过跨膜区与BST-2的跨膜区产生相互作用,进而将其降解,下调其在细胞表面的数量,拮抗BST-2的抗病毒功能.本研究将海肾荧光素酶(Renilla luciferase,Rluc)与BST-2的N端连接,增强型黄色荧光蛋白(Enhanced yellow fluorescent protein,EYFP)与Vpu的C端连接,分别构建质粒RB和VE,使两种融合蛋白在细胞内共表达,产生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Biolunin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BRET)信号,进而建立稳定双表达细胞系,以BST-2和Vpu的跨膜区相互作用为靶点,应用BRET技术,建立两种蛋白相互作用抑制剂的筛选模型,以期通过BRET信号变化筛选出相互作用抑制剂,发展新型的艾滋病治疗手段.

  • EGFR抑制剂细胞磷酸化筛选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纪潇朗;于冰;金华;周祥;徐春秀;石玉;李祎亮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PTK)活性的跨膜糖蛋白受体,由 N 端胞外区、跨膜区、胞内区 3 部分组成,胞内区共 542 个氨基酸残基,由近膜区、酪氨酸激酶区、C 末端等 3 个亚区构成,近膜区的前13 个氨基酸(645 ~ 657)介导胞内二聚化[1].自身磷酸化位点位于 C 末端,其中 Tyr1068 为主要的 3 个磷酸化位点(Tyr1068、Tyr1148 和 Tyr1173)之一,与细胞信号传递密切相关[2].表皮生长因子(EGF)与 EGFR 胞外区 N 端结合,受体之间二聚化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二聚体促使EGFR 胞内区氨基酸残基自磷酸化,进而启动胞内信号通路,调控癌细胞的增殖、存活及凋亡[3].

  • 以SAH水解酶为靶位的抗病毒筛选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章天;陶佩珍;王琳;陈昕;王光星

    目的建立SAH水解酶体外抗病毒筛选模型.方法由大鼠肝经分级硫酸铵沉淀及各种柱层析(DEAE52,羟基磷灰石及Sephadex G-100)分离,纯化SAH水解酶.用同位素标记底物,以合成方向建立酶活性测定及抑制剂筛选方法.结果纯化的SAH水解酶在SDS-PAGE电泳上呈单一蛋白带,表现相对分子质量为45 000,其底物腺苷的米式常数值为(6.32±0.17) μmol/L.已知SAH水解酶抑制剂-S-DHPA的IC50为7.6 μmol/L.用消旋及位置异构体DHPA证实S-DHPA抑制SAH水解酶活性的结构特异性很强.用此模型筛选不同结构化合物42个,未发现抑制活性强于S-DHPA的化合物.结论由大鼠肝提纯SAH水解酶,并建立了体外模型,可用于抗病毒化合物筛选及酶抑制剂动力学研究.

  • 人白介素-6受体小分子拮抗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

    作者:阎雨;何阳阳;张畅;庞晓斌;杜鹏;孙志伟;王双;杜冠华

    目的:建立新的白介素-6受体( interleukin-6 receptor, IL-6R)小分子拮抗剂高通量筛选模型。方法PCR扩增IL-6R胞外区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ABHis-IL6R,瞬时转染HEK293T细胞进行分泌表达。利用Western 印迹实验、受体配体结合实验对表达产物进行活性验证。利用二者的相互作用以及Fc片段与酶标二抗结合的特性建立基于ELISA法的IL-6R拮抗剂筛选模型,并用Z′-因子检测与已知拮抗剂ab47215对该模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进行评估。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ABHis-IL6R,并对IL-6R进行了分泌表达。所表达的IL-6R能够被特异性抗体识别,能够与其配体rhIL-6特异性地结合,并表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经测算得出,该模型的Z′-因子为0.53,满足高通量筛选的要求。 ab47215能够剂量依赖性地阻断IL-6R与其配体的结合,其IC50=(0.55±0.11)μg/ml。结论建立了一种新颖而简便的IL-6R拮抗剂筛选模型,为寻找高效、低毒的小分子拮抗剂奠定了基础。

  • 抗2型糖尿病药物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洁琼;吕秋军

    糖尿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与多种酶和受体有着密切关联.近年来研究的主要作用靶点有:与胰岛素分泌相关的钙通道和ATP敏感性钾通道、与胰岛素增敏相关的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PPAR)、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的关键酶及细胞因子(如STAT5)、葡萄糖代谢中的关键酶等.目前,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存在多种缺陷,因此通过不断发现和研究糖尿病的相关药物靶点,并以此进行新药开发是探索糖尿病治疗的主要方向.

  • HIV-1前体蛋白早成熟化激活剂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张全;李晓宇;刘振龙;贾平平;魏晓露;赵立勋;蒋建东;岑山

    HIV-1蛋白酶(PR)活性的严格调控对于病毒的生存至关重要.在病毒蛋白表达及病毒颗粒装配过程中,处于病毒前体蛋白Gag-Pol中的蛋白酶必须以无活性状态存在,避免前体蛋白Gag-Pol和Gag被提前酶切加工(前体蛋白早成熟化).干扰HIV-1蛋白酶活性的调控机制,特异性的激活前体蛋白中的蛋白酶,诱导前体蛋白早成熟化,就可以直接抑制病毒的复制.根据这一设想,运用生物发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建立细胞水平的HIV-1前体蛋白早成熟化激活剂筛选模型,并通过3 000个化合物的试验性筛选对筛选模型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筛选方法灵敏可靠,特异性高,重复性好(Z'因子为0.905).

  • 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作者:曹鸿鹏;陶佩珍;杜冠华

    目的建立适用于高通量筛选的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抑制剂筛选模型.方法从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制备神经氨酸酶,以2′-(4-methylumbelliferyl)-α-D-N-acetylneuraminic acid(MUNANA)作为底物,建立检测神经氨酸酶活性的荧光测定法及其抑制剂体外筛选方法,用高通量筛选系统对1 200个化合物与提取物进行初筛.结果神经氨酸酶酶促反应以pH 3.5,二价阳离子浓度为2~6 mmol*L-1及37℃孵育时酶活性佳;甲、乙型流感病毒不同株神经氨酸酶的米氏常数(Km)的范围为(4.89~5.94) μmol*L-1;初筛发现12个化合物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有可重复的抑制活性.结论优化了神经氨酸酶反应体系,建立的体外模型可用于抗甲、乙型流感病毒药物的高通量筛选及酶抑制动力学的研究.

  • 以流感病毒RNA聚合酶为靶点的抗病毒药物筛选和药效学评价方法的建立

    作者:王臻;王歆;贺贞;刘振龙;魏晓露;殷霄;周金明;李晓宇;张志珍;岑山

    流感病毒RNA聚合酶对流感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和表达至关重要.编码聚合酶各亚基的基因序列高度保守的特点使其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抗流感药物靶标.本研究通过构建流感病毒RNA聚合酶活性依赖的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在细胞水平上建立了以流感病毒RNA聚合酶为靶点的抗流感药物筛选模型.特异性评价和统计学分析表明,该筛选方法灵敏可靠、重复性好,可以用于针对流感病毒RNA聚合酶的抗流感药物筛选.

  • 以病毒RNA核转运为靶点的抗HIV-1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刘振龙;李晓宇;张全;贾平平;杨亮;魏晓露;蒋建东;岑山

    目前.临床使用的抗AIDS一线药物主要是HIV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质酶抑制剂.但是,由于这类药物价格昂贵、严重的副作用、毒性、耐药性等问题U益严重,发展新作用机制的抗HIV-1药物已成当务之急.因此,本课题以HIV-1病毒RNA核转运关键蛋白Rev为靶点,建立了新型抗HIV药物筛选模型,以期寻找具有新作用机制的抗病毒药物.在筛选模型中,选择了由HIV-1病毒偏爱性密码子所编码的GFP(GFP_(HIV))作为报告基因,用于快速简便地分析样品对Rev依赖的RNA核转运的影响.选取抑制剂来普霉索B作为模型的阳性对照对本模型进行了初步评价,计算出Z'因子为0.822 0.上述结果初步证明了该模型可用于新型抗HIV药物的筛选.对3 000个化合物进行初筛,阳性率为9.3%,复筛阳性率为7.3%.通过抗病毒活性的测定实验以及对阳性化合物进行免疫印迹检测,后发现IMB7C7这个化合物以病毒RNA核转运为靶点,是具有较好效果的特异性抑制剂.

  • IL-6/JAK/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细胞筛选模型的验证和应用

    作者:季鸣;薛妮娜;黄蕊;刘羿晨;金晶;陈晓光

    IL-6/JAK/STAT3是细胞内调节细胞生长、存活和分化的重要信号通路,这条信号通路也控制着T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激活.IL-6/JAK/STAT3信号通路的异常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密切相关,已经成为药物研发的热门靶点.本研究利用Invivogen公司稳定表达IL-6受体且可与STAT3结合的分泌胚胎碱性磷酸酶(secreted embryonic alkaline phosphatase,SEAP)报告基因的HEK-Blue IL-6细胞,给予IL-6刺激下分泌SEAP,通过与QUANTI-Blue反应,在655nm检测SEAP的生成量,评价化合物对IL-6刺激的STAT3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IL-6可特异性地激活HEK-Blue IL-6细胞.在细胞数为5×104个/孔、1ng·mL-1浓度IL-6刺激20h,并于QUANTI-Blue反应1h时检测OD655吸光度值为佳反应条件.在筛选的14个天然产物中,牛蒡子苷元、隐丹参酮和姜黄素具有很强的抑制STAT3信号通路的活性,IC50值分别为1.28、2.96和6.61μmol·L-1.该HEK-Blue IL-6细胞模型适用于IL-6/JAK/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的筛选.

  • 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的建立

    作者:潘献柱;王林;程洁;汪思应;温晓雪;彭涛

    目的:建立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筛选模型.方法:以脂多糖(LPS)为刺激剂刺激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前列腺素E2(PGE2),采用放免法确定佳刺激浓度和时间,以选择性COX-2抑制剂戊地昔布和达布非隆(darbufelone)为阳性对照药验证实验模型.结果:达布非隆和戊地昔布对COX-2和COX-1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比值分别为3.175×10-4和3.576×10-2.结论:本实验建立的COX-2抑制剂筛选模型比较灵敏,可靠,可用于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筛选.

  • 以脂磷壁酸为靶点的新抗筛选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作者:杨隽;岑山;张月琴

    目的:根据达托霉素的作用机制,寻找与糖肽类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的新抗生素.方法:本实验建立了以脂磷壁酸为靶点的新抗筛选模型,并通过脂磷壁酸合成抑制模型对所筛得的阳性菌株进行复筛验证.结果:从1 200株放线菌中筛选到2株阳性菌株,初步证明其抗菌活性显示出Ca2+依赖性,并在脂磷壁酸合成抑制模型上显示一定的抑制活性.结论:阳性菌株1510和1615活性成分对MRSA等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值得深入研究.

  • 抗HIV药物的体外筛选和研究方法

    作者:郑永唐

    合适的体内外药物研究方法是研究和开发新药中关键的环节之一.由于至今尚无理想的艾滋病(AIDS)动物模型,目前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药物的筛选和研究仍然主要依赖于各种体外的筛选和研究方法.本文简要综述了抗HIV药物的体外筛选和研究方法.

  • 神经毒性体外评价系统研究进展

    作者:屈哲;吕建军;林志;霍桂桃;杨艳伟;张頔;张硕;李珊珊;王雪

    神经毒性体外评价系统是以细胞培养、组织培养等实验方法为基础,利用生物化学、分子学、电生理学、形态学检验以及各种组学技术对毒物暴露致神经系统结构或功能损伤进行研究的评价体系.应用领域包括高通量筛选神经毒性化学药物和神经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体外评价系统与标准化的体内神经毒性实验相比,其优势在于灵敏度高、可重复性强,是更加有效和经济的替代方法,能够补充或增加体内实验数据.虽然体外评价系统具有诸多优点,但也不能完全替代更加复杂和完整的神经系统.如何将体外实验数据与体内实验数据相关联是研究者关注的主要领域.体外评价系统的研究不断发展,如细化检测终点、构建特定的组织培养模型以及拓展简化系统实现跨学科间的创新等.神经毒性体外评价系统不仅仅是风险性评价的主要方法,还是研究多类型神经毒物作用机制的重要方法.

  • 我国新药筛选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蔡年生;曲凤宏

    对大量化合物进行筛选,发现具有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是研究开发新药的源头和起点,对整个创新药物的研究具有决定性意义.由于我国长期以仿制国外药品为主,使新药筛选与相关基础研究成为新药研究系统工程中薄弱的环节."八五"期间,我国开始重视新药筛选工作,在国家计委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医科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组成<国家医药筛选协作组>,向全国征集样品,免费筛选,并研究建立了若干新的筛选模型与方法,发现了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先导化合物.

  • 胸苷酸合酶的表达、纯化和抑制剂筛选体系的建立

    作者:李超;郭莹;田超;周受辛;闫汝峰;张志丽;王孝伟;刘俊义

    胸苷酸合酶(TS)催化人体内脱氧胸苷酸唯一的从头合成反应,是抗叶酸代谢类药物的重要靶点.为方便地筛选化合物对TS的抑制活性,本论文建立了重组人TS为基础的表达、纯化和活性筛选体系,并以其为基础进行了新化合物的TS抑制活性筛选,其中4个化合物显示出了较好的抑制活性,阳性对照药物雷替曲塞的IC50值为3.4 μM.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方便、快速和稳定的特点.

  •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朱深银;周远大;刘庆山;杜冠华

    目的 建立适用于高通量筛选的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抑制剂筛选模型,并以此模型进行XO抑制剂筛选.方法 建立XO活性的紫外检测法及其抑制剂体外高通量筛选模型,并用此筛选模型对71 760化合物与粗提物进行筛选.结果 通过对筛选条件优化,建立了可靠的筛选模型,并对71 760样品进行了初筛,发现27个活性化合物,命中率O.038%,其中17个有较好量-效关系.结论 建立了稳定灵敏的适用于高通量筛选的XO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并发现了一些具有较好活性的化合物.

72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