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植物化学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样降血糖作用及其评价方法

    作者:王竹;杨月欣

    天然植物性食物和传统草药在降血糖、糖尿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与合成性药物相比,其组分和作用机制复杂.本文主要根据降糖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对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样作用的植物化学物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着重综述了筛选和评价方法.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娜;南敏伦;赵昱玮;赫玉芳;赵全成;何忠梅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新型抗糖尿病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综述了近10年的含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中草药的成分及其筛选模型,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拓展新的研究思路。

  • 伏格列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作者:常丽华

    目的:通过对饮食运动治疗及其它口服降糖药不能满意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加用新一代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伏格列波糖,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采取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法,对526例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伏格列波糖8周临床疗效及及副作用观察.结果 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明显.胰岛素、血脂、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

  • 米格列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芮凤;张暾;张雪英;何娟飞;吴寿军

    目的:观察米格列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在浦江县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T2DM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使用米格列醇每次50mg,每日3次;对照组40例,使用阿卡波糖每次100mg,每日3次.于服药前及服药后的第4、8、12周分别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2hPG)、空腹血糖(FPG),于服药前及服药后第12周分别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12周,两组患者的2hPG、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组内各时间点的2hPG、FP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血糖水平逐渐平稳下降,在治疗后第8、12周时2hPG、FPG水平趋于正常.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12周的HbA1c水平明显降低,米格列醇组下降更明显.阿卡波糖组和米格列醇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0%和1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格列醇和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均具有较好的降糖效果,尤其是降低2hPG的作用比降低FPG更明显.米格列醇(每次50mg,每日3次)达到的降糖效果基本与阿卡波糖(每次100mg,每日3次)相似,且米格列醇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阿卡波糖轻微,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L-阿拉伯糖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体外试验研究

    作者:姚晓芬;王鑫;应茵;王竹;张立实;杨月欣

    目的 探讨L-阿拉伯糖对小肠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与阿卡波糖的联用效应.方法 利用体外实验,提取大鼠小肠粘膜上清液为α-葡萄糖苷酶粗酶液,分别以终浓度为60 mg/ml蔗糖、20 mg/ml麦芽糖/α-糊精为底物,建立佳抑制反应体系,测定L-阿拉伯糖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50)及抑制作用类型;采用4×3析因设计,研究L-阿拉伯糖与阿卡波糖联用效果.结果 以蔗糖、麦芽糖、α-糊精为底物时,L-阿拉伯糖对小肠α-葡萄糖苷酶活性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但选择性较高地抑制蔗糖酶活性,当L-阿拉伯糖添加量为0.5%蔗糖浓度时酶活性抑制百分率>50%,高酶活性抑制百分率约93%,且有良好剂量-反应关系,IC50为0.164 mg/ml,抑制类型为反竞争性抑制(Ki,0.558 mg/ml);与阿卡波糖联用二者有交互作用,尤其以蔗糖为底物时联用效果较明显,联合应用可能提高了抑制活性.结论 L-阿拉伯糖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作用,尤其对蔗糖酶有良好的选择性抑制;在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方面,其与阿卡波糖有一定联用效果,L-阿拉伯糖在含糖食品中可能有较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 Radicamine B体外抑制小肠葡萄糖的吸收作用

    作者:孟爱国;刘春艳;马红翠

    目的:探讨radicamine B对大鼠体外小肠葡萄糖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实验及酶抑制动力学实验和离体大鼠小肠葡萄糖吸收模型来研究radicamine B的抑制作用.结果:radicamine B对α-葡萄糖昔酶和大鼠体外小肠葡萄糖的吸收均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2.19,0.094 g·L(-1),与拜糖平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且radicamine B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属于竞争性抑制,Ki=6.3×10(-7)mol·L(-1).结论:radicamine B能显著抑制小肠葡萄糖的吸收,有望成为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 分子对接虚拟筛选六味地黄方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作者:徐青青;肖敏;王鹏;杨光明;潘扬

    目的:传统名方六味地黄方(LWDH)对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疗效,a-葡萄糖苷酶(α-GC)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键靶点,该文采用虚拟筛选技术分析LWDH中抑制α-GC活性的有效成分.方法:从文献中获取LWDH中已知的21种主要化学成分及代谢产物结构组成配体分子库,采用分子对接法将配体与o-GC的C端,N端分别逐一对接后,进行复合物自由结合能的数据分析;并以α-GC抑制剂阿卡波糖(ACR)的结合能作为阈值,预测LWDH中抑制α-GC活性潜在的有效成分.结果:与ACR和α-GC之N端,C端的结合能(-38.38,-36.38 J·mol-1)相比较,分别有2种LWDH的主要成分与α-GC的N端或C端结合能较低,其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且这几种成分均属于组成药物泽泻中的四环三萜类化合物.结论: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可推断LWDH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有效物质,为深入开展六味地黄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理研究提供了科学数据.

  • 普洱茶素Ⅰ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的药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顾小盼;吴臻;靳凤玉;潘勃;赵云芳;李军;郑姣;屠鹏飞

    普洱茶是以云南特产的普洱茶Camellia assamica的干燥嫩叶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微生物后发酵茶.普洱茶素类化合物是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特征性成分.该文探讨了普洱茶素Ⅰ(puerin Ⅰ,P1)对糖脂代谢紊乱ApoE-/-小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P1能显著降低高脂高糖诱导的ApoE-/-小鼠的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空腹血糖(FBG),改善小鼠的注射胰岛素耐量(ITT)和注射葡萄糖糖耐量(IPGTT).进一步实验证明P1可分别通过抑制肠道α-葡萄糖苷酶活性和激活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表达降低空腹血糖和血浆总胆固醇含量.该研究确认了普洱茶特征性成分P1对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ApoE-/-小鼠的治疗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旨在为普洱茶的药物研发提供有益探索.

  • 药食两用中药中脂肪酶以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

    作者:孙晓丽;张锴镔;纪秀红;王彦文;Jeffrey Zidichouski;仝燕;高慧敏;张君增;王智民

    目的:通过对部分药食两用中药材提取物进行筛选,寻找新的脂肪酶以及α-葡萄糖苷酶的天然抑制剂.方法:采用酶活性测定法,用奥利司他(orlistat),阿卡波糖(acarbose)作为阳性对照对所选39个科别下的63种药食两用中药提取物进行筛选,分别测定其对脂肪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力.结果:荷叶,姜黄,荜茇,桑枝以及桑白皮的药材提取物均显示出了较强的脂肪酶以及α-葡萄糖苷酶的共同抑制作用,它们对脂肪酶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28.00±5.51),(5.24±0.51),( 14.76±2.58),(4.78±0.58),(3.41±0.67) mg·L-1;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 1.98±0.13),(0.18±0.007),(0.71±0.08),(0.077±0.005),(0.089±0.006)g·L-1.结论:此次筛选为进一步发现新的脂肪酶以及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剂,开发新型降脂降糖天然药物和保健品奠定了一定基础.

  •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作者:陈慧;熊磊;王文君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类新型口服降血糖药物,通过降低餐后血糖浓度,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从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研究表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具有丰富的生物学功能,如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等.该文对具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作用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来源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寻求安全、高效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提供参考.

  • 伏格列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作者:刘苏霞;王飞

    目的 通过对饮食运动治疗及其他口服降糖药不能满意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加用新一代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伏格列波糖,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采取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法,对526例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伏格列波糖8周临床疗效及及副作用观察.结果 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明显.胰岛素、血脂、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

  • 拜糖平联合西格列汀治疗餐后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敏;陈景言;陈树;陈平;刘瑶霞;孙勤

    目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 )观察服用拜糖平餐后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 患者联合服用西格列汀治疗后血糖波动情况。方法选择服用拜糖平150 m g/d 3个月,且餐后血糖控制不佳的新诊断T2DM患者35例,联合服用西格列汀100 mg/d 6个月,采用CGM观察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联合服用西格列汀治疗后平均血糖水平[(8.77±1.68)vs(7.32±1.25) mmol/L]、平均血糖水平标准差[(1.73±0.37)vs(1.23±0.25) mmol/L]、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4.21±0.94)vs(2.85±0.73) mmol/L],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AUCIns0~180[(47.4±11.6)vs(40.9±10.7)]均降低,AUCGLP‐10~180[(15.7±4.5)vs (23.8±5.7)]升高。结论联合服用拜糖平和西格列汀可降低血糖波动幅度,改善餐后胰岛素分泌时相,减少餐后胰岛素分泌量。

  • 金糖宁胶囊的抗糖尿病作用药效研究

    作者:洪绯

    目的 探讨具有α-糖苷酶抑制活性的金糖宁胶囊提取物(MC)在动物模型中的抗糖尿病作用.方法 比较MC对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蔗糖、淀粉及葡萄糖负荷后糖耐量的影响.测定给药4周后MC对四氧嘧啶高血糖大鼠一般状况、尿糖、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脂、血清果糖胺、血清NAG酶活性、晶状体和坐骨神经中山梨醇含量及肾脏病理变化等的影响.结果 MC能显著降低正常小鼠和高血糖小鼠蔗糖或淀粉负荷后的血糖峰值及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并使血糖峰值后移,但对葡萄糖耐量无影响;MC给药组与阿卡波糖组的血糖AUC减小及血糖峰值后移趋势基本一致.在长期实验中,MC可明显改善高血糖大鼠的三多症状,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清果糖胺浓度、尿糖、血脂、血清NAG酶活性、坐骨神经中山梨醇含量,增加红细胞中GSH含量,改善肾脏肥大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大量糖元沉积等糖尿病早期肾脏病理改变.结论 金糖宁胶囊提取物具有α-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可改善糖尿病动物的糖、脂代谢异常,并有益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酬飞;许杨;李燕萍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lpha-glucosidase inhibitors,α-GI)是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类新型药物,广泛存在于植物果实、叶片和种子等组织器官中.近15年来,国内外从中草药中寻找新的α-GI的研究渐趋活跃,逐渐成为防治糖尿病的热点.随着α-GI的不断发现,构建更加符合人体糖尿病病理生理特征、更加具有临床意义的α-GI高通量体外筛选模型,对降糖药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以中草药为来源的α-GI筛选研究进展,并对各种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思路进行了探讨.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维力波糖改善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及肾脏病变

    作者:刘泉;刘率男;孙素娟;申竹芳

    考察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维力波糖对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及糖尿病肾病的改善作用.链脲霉素糖尿病大鼠饲以高糖饲料喂养后,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以及尿糖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大鼠,并存在一定程度的肾脏病变.长期给予维力波糖后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尿糖水平,改善多食多饮等症状.维力波糖还能够显著降低血清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和尿素氮水平,降低该模型的肾脏指数.结果表明,维力波糖通过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改善了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同时也一定程度改善了糖尿病大鼠的肾脏病变,有益于缓解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 N-{[(硫色满-4-酮-3-基)-苯基]-甲基}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评价及分子对接研究

    作者:周冠;梁国超;韩晓燕;钟一凡;董芸芳;罗晓聪;金宏威;宋亚丽

    利用Dakin-West反应“一锅法”合成了12个N-{[(硫色满-4-酮-3-基)-苯基]-甲基}乙酰胺衍生物.所合成的化合物经1H NMR、13C NMR、IR和HR-MS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葡萄糖氧化酶法测试结果表明,大多数目标分子表现出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4k抑制作用强(在浓度为5.39 mmol·L-1时,绝对抑制活性达到87.3%).根据活性测试结果对合成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讨论.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了化合物4k与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模式,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 用固定化酶筛选模型从天然产物中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作者:卢大胜;吕敬慈;雍克岚;陈旭;冯偲慜;顾慧娟

    目的:用固定化酶筛选模型从天然产物中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方法:把α-葡萄糖苷酶固定化,模拟其在体内小肠壁上的情况,建立固定化酶筛选模型,先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然后用该筛选模型对2种天然产物-虎杖水溶性部位和广西血竭甲醇溶液进行筛选.结果:阿卡波糖对固定化α-葡萄糖苷酶和游离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分别为0.413 mg·mL-1和0.126 mg·mL,虽然固定化酶被阿卡波糖抑制的IC50值是游离酶的3.3倍,但固定化酶筛选模型更准确地反映阿卡波糖的体内作用.虎杖水溶性部位和广西血竭的甲醇溶液对固定化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分别为0.224 mg·mL-1和5.5 μg·mL-1.结论:该筛选模型能很好的进行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其筛选结果和文献报道相符.

  • 蚕沙提取物的抗糖尿病作用研究

    作者:刘泉;乔凤霞;叶菲;谢明智;申竹芳

    目的:探讨具有α糖苷酶抑制活性的蚕沙提取物在动物模型中的抗糖尿病作用.方法:实验选用正常小鼠及四氧嘧啶高糖小鼠,比较蚕沙提取物对蔗糖、淀粉及葡萄糖负荷后血糖升高的影响.用四氧嘧啶高糖大鼠,测定给药4周后蚕沙提取物对血糖、尿糖、血脂、果糖胺、血清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NAG酶活性、晶体和坐骨神经中山梨醇等含量的影响.结果:蚕沙提取物能明显降低正常小鼠和高糖小鼠蔗糖或淀粉负荷后的血糖峰值及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并使血糖峰值后移,但对葡萄糖耐量无影响.长期实验中,蚕沙提取物可明显改善高糖大鼠的三多症状,使空腹血糖、非禁食血糖、血清果糖胺浓度、血脂及尿糖等明显低于对照组,另外血清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NAG酶活性、坐骨神经中山梨醇含量及红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也有明显改善.结论:蚕沙提取物具有α-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改善糖尿病动物的糖、脂代谢异常,可能有益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

  • 以中草药为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研究进展

    作者:冯长根;陈凌;刘霞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控制餐后高血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发现的以中草药为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皂苷类等化合物以及一些活性成分尚未确定的中草药.现对以中草药为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谦;张璐;边晓丽;王毅刚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目前已有3种药物上市,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此类药物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水平,从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文章将从抑制剂的来源、结构类型以及构效关系3个方面,综述目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成果,为寻找活性更强、不良反应更小、成本低廉的降低餐后血糖药物拓宽思路.

70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