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玻璃体视网膜术后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血清和玻璃体IGF-1与VEGF表达意义

    作者:潘雪峰;翁明;刘云芳;胡勇平;董枫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术后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血清和玻璃体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意义.方法 选择于2013年6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3971例.分别采集患者血清标本和玻璃体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GF-1和VEGF含量;同时采集患者玻璃体液标本分离培养及细菌鉴定,进行耐药性试验.结果 3971例患者中有21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感染率为0.53%;21例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中共分离培养病原菌1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5株占78.95% 、革兰阴性菌2株占10.53% 、真菌2株占10.53%;表皮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 、红霉素 、青霉素G和头孢他啶耐药率较高,均>70%;感染组患者血清IGF-1和VEGF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患者玻璃体中IGF-1和VEGF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术后感染病原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术后感染患者血清和玻璃体中IGF-1和VEGF水平升高,提示可能参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发生和发展.

  • 玻璃体与视网膜氧含量的体内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作者:周海燕;严宏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体内检测玻璃体与视网膜氧含量的方法及对眼科研究的意义,简要介绍了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法、光化学氧传感器检测法、高光谱液晶可调谐滤波器眼底成像法、荧光寿命频域成像法四种检测方法的原理、研究结果及应用前景,并讨论了光化学氧传感器在玻璃体视网膜氧分压检测的应用和临床意义.

  • 严重开放性眼球外伤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作者:姜宁;陈晓隆;盖春柳;薛龙全;张思悦;马誉铷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严重开放性眼球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9例(9眼)严重开放性眼球外伤,均有巩膜裂伤.均进行I期急诊眼球伤口缝合术.9~14 d行Ⅱ期三通道闭合式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结果 8例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例因后期眼球萎缩行眼球摘除联合义眼台植入手术.2例出现术后低眼压(5~9 mmHg)(1 mmHg=0.133 kPa),均有不同程度的眼球萎缩,但视力均为光感.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能够有效挽救伤眼和恢复有用视力,手术时机的选择和熟练的手术技巧尤为重要.

  • 糖尿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3G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作者:麻张伟;段宏辉;伍海建

    目的 探讨23G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糖尿病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2例(22眼)糖尿病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先作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控制眼压,在1月内作23 G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后随访6~12月,观察眼压变化.结果 16例手术后眼压在正常范围,4例需要加用降压药物控制,2例眼压未能控制.视力光感3例,手动2例,数指4例,0.05~ 0.1者7例,0.12~ 0.3者4例,0.4以上2例.术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3例;2例再次出现虹膜新生血管;前房积血7例,1~2周后吸收;取出硅油后再次玻璃体积血2例,行玻璃体腔冲洗及补充激光光凝;视神经萎缩2例;前部葡萄膜炎2例.结论 青光眼引流阀植入和23 G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糖尿病性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个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 睫状体肿瘤局部切除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作者:罗丽娟;刘威

    目的 评价睫状体肿瘤局部切除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睫状体肿瘤47例,肿瘤单纯局部切除术21例作为对照组,局部切除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26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视力均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改善较多(t=3.77,2.22,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9.28,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x2=5.22,P<0.05).结论 睫状体肿瘤局部切除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效果更佳,且安全性好,应是首选的手术方案之一.

  • 严重眼外伤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效果观察

    作者:刘金玲;翟丽颖;刘欢;张晓融

    目的 观察在临时人工角膜下行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眼球前后段严重眼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眼球前后段严重外伤的16例(18眼)临床资料,患者均施行临时人工角膜下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分析病因、手术适应证、眼球前后段功能的恢复和术后并发症.随访10~48个月.结果 15眼(83.33%)视力均较术前提高.8眼(44.44%)角膜透明,3眼(16.67%)角膜半透明,7眼(38.89%)角膜浑浊,发生排斥,其中4眼行二次角膜移植后未再发生排斥.4眼(22.22%)视网膜脱离随访视网膜复位不佳,行二次视网膜复位术后随访视网膜及硅油在位.2眼(11.11%)继发青光眼,药物保守治疗无效后行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控制正常.未发现持续性低眼压病例.18眼均保存了眼球结构的完整性.结论 在临时人工角膜下穿透性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眼球前后段严重外伤的有效方法.

  •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双染色法治疗Terson综合征

    作者:刘鹏飞;张会岭;刘淑伟;张怀强;于迎娟;李峰

    目的 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双染色法治疗Terson综合征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总结Terson综合征13例(18眼),均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术中采用曲安奈德(Triamcindone acetonide,TA)玻璃体标记切除玻璃体,亮蓝(brilliant blue G,BBG)内界膜和增生膜染色剥膜.术中根据视网膜情况采用C3F8气体填充16眼,硅油填充2眼,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2眼.硅油填充者均在术后3个月取出硅油并进行C3F8气体填充.结果 18眼随访2~9月,平均(7.06±0.15)个月.后视力0.1 ~0.2者5眼,0.3 ~0.5者9眼,≥0.6者4眼.随访中未见视网膜脱离或增生膜发生,1眼术后玻璃体少量积血,于1个月内完全吸收,1眼术后继发青光眼,于2周内眼压恢复正常.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双染色法治疗Terson综合征取得良好疗效,能明显改善视力,提高生存质量,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

  • 玻璃体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盲与低视力原因分析

    作者:陈章玲;雷方;陈彬川;秦萍

    目的 分析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盲与低视力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90例(90眼)的临床资料,对术后1周及1个月佳矫正视力低于0.3者进行盲与低视力原因分析.结果 术后1周和1个月低视力为:55.5%和47.8%;盲为:23.4%和16.7%.导致盲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为术前已有的眼病及术后早期的并发症.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原有眼病的严重程度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重要因素,早期治疗视网膜脱离并积极处理并发症是术后取得较好视力的关键.

  •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绷带镜对糖尿病患者角膜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佳佳;王文战;王帅

    目的 观察角膜绷带镜在非接触广角镜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对糖尿病患者角膜上皮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视网膜手术56例(6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绷带镜组,29例(29只眼)术中使用角膜绷带镜覆盖于角膜表面,在非接触广角镜下实施手术;B组,黏弹剂组,27例(31只眼),相同的手术方式使用黏弹剂为角膜保湿.术前及术后角膜荧光素染色、泪液功能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检查等数据进行两组间对比.结果 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率术前A组和B组分别为41.38%和41.94%(χ2=0.002,P=0.965).术后1、2、3 d A组为44.83%、41.37%、37.93%,B组为70.97%、70.97%、67.74%,(χ2=4.212、5.342、5.350,均为P<0.05);术后7 d,A组为41.37%,B组为61.29%(χ2=2.379,P=0.123).泪膜破裂时间术前A组和B组分别为(6.69±2.02)s和(7.09±1.98)s(t=-0.913,P=0.327).术后1、2、3 d A组为(5.77±3.10)s、(5.91±2.64)s、(6.08±2.57)s,B组为(4.49±3.42)s、(4.76±2.55)s、(5.18±2.31)s(t=3.279、3.011、2.259,均为P<0.05);术后7 d,A组为(6.28±2.41)s,B组为(5.67±2.51)s(t=1.983,P=0.076).两组间各时间点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使用角膜绷带镜者,在术后早期角膜上皮完整性及泪膜稳定性方面均优于使用黏弹剂者.绷带镜可在术中有效保护角膜上皮.

  • 广角观察系统在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应用

    作者:谢慧

    常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在一组角膜接触镜下完成,术中术者及助手不但需要根据手术部位及手术目的不断地旋转接触镜,而且暴露的视野相当局限.对于存在角膜外伤及其它角膜病变者,常规的手术操作则更加繁琐.因为广角观察系统相比于传统方法具有独特的优点,如立体感强、观察角度广等,所以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很多复杂的眼底手术在广角观察系统下顺利完成.本文对广角观察系统在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发展概况进行介绍.

  • 老年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的个体化护理

    作者:田英;阙传红;张改玲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各种因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而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也相应增加.由于老年人所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1],加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一些特殊体位要求[2-5],如何更好地护理这类患者,是护理领域新的课题.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我们对73例老年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进行了个体化护理,总结报告如下.

  • 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病人的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晶霞;白贞子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病人的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实验以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140例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研究结果表明,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因而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更高.

  • 额颏支撑架在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董成芝;赵华;郭春红;王海凤;解蕾

    目的:减少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患者强制体位所带来的不适,避免术后并发症.方法:用不锈钢焊制一支架,用两条宽度为5 cm柔软布带或毛巾分别横向固定于支架上,用于患者俯卧时支撑前额和下颏.结果:在临床应用后患者感觉舒适,有效地减少了患者特殊卧位时的不适感.结论:额颏支撑架的使用.使术后患者的不适症状明显得到了改善,有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手术治疗效果,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 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病人出院护理干预

    作者:黄朝晖

    随着眼科显微手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往常规手术方法难以治愈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现在通过玻璃体切割视网膜显微手术并行眼内填充而获得满意的疗效.故加强术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出院前的护理干预.

  • 前房残留全氟化碳液临床分析

    作者:马利波;刘华;王泽欧;张先平;尚志宏

    目的:探讨全氟化碳液前房内残留的临床表现、预后及引起角膜损害的原因.方法:分析7例行全氟化碳液辅助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前房内全氟化碳液残留的病例,其中裂孔性视网膜脱离5眼,外伤性视网膜脱离2眼.结果:全部7眼中3眼出现了角膜水肿,经取出后角膜全部恢复透明,其中1眼远期有角膜深层新生血管形成,4眼角膜及前房无异常反应.结论:全氟化碳液残留于前房易引起角膜毒害,术后应及时取出,防止引起更严重的并发症.

  • 巩膜外垫压术治疗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局限性再脱离18例

    作者:高和香;吴伯乐

    随着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及硅油填充术的广泛应用,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率大大提高[1].但硅油填充术后仍有部分患者视网膜再次脱离[2-4].我们采取巩膜外垫压术治疗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局限性再脱离1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改良式趴睡架在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术后体位护理的效果影响

    作者:邓冬梅;钟秀卿

    目的:探究分析改良式趴睡架在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术后体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拟行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观察组(n =50)和对照组(n =50),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需俯卧位使用常规游泳气圈,观察组患者术后需俯卧位使用改良式趴睡架,分析两组患者一次体位维持时间、首次入睡持续时间、住院天数及受压部位不适症状。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肩关节不适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36.00%),颈部不适(4.00%)及肢体麻木不适发生率(6.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体位维持时间(185±44)min 和一次睡眠时间(113±37)min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改良式趴睡架在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术后体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受压部位不适症状,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延长俯卧位的体位维持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多阶段健康教育在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吴欣期;黄晓薇;莫丽君;陈淑怡;蔡惠霞;朱中窈

    目的 探讨有家属参与的多阶段健康教育在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46例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则接受家属共同参与的多阶段健康教育干预方案,记录术后第1天患者一次体位持续时间、不适症状、住院天数及随访资料等,综合以上资料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组在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和技能、对健康教育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93,0.0155,0.0019);干预组一次体位维持时间为(170.3±25.5) min,对照组为(91.5±24.9) min,干预组住院天数为(8.3±1.6)d,对照组为(10.2±2.2)d;同时发现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不适症状如颈肩不适、胸部不适、下肢麻木明显减少(P=0.0000,0.0011,0.0001).结论 对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患者实施由家属共同参与的多阶段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遵医行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 解剖学知识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带教中的应用

    作者:李世迎;陈少军;王一;刘勇

    解剖学教学的宗旨是帮助学习者掌握常见外科疾病所需的解剖学知识,并在临床实践中具体应用[1].眼部的解剖结构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涉及眼球从前到后的各层组织,危险性相对较大,容易发生意外损伤和并发症,因此掌握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相关的应用解剖知识对提高手术疗效和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为帮助初学者在更短的时间内提高对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认识,扎实掌握手术技能,我们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结合眼部解剖学带教的方式,不断强化学员的局部解剖知识,提高学习效果,现报告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