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华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丙戊酸钠0.2 g· d-1,q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口服拉莫三嗪,前两周12.5 mg· d-1,qd,两周后调整为25 mg· d-1,qd,若无用药不适感,增加剂量为100~200 mg · d-1维持治疗。2组患者均需持续用药以保证对病情的控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作频率、治疗后发作期时癫样放电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3,6个月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2.00%vs 66.00%,92.00%vs 76.00%,P<0.05]。治疗3,6个月后,试验组的发作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64±1.28) vs (10.39±2.31),(1.98±0.52)vs(6.82±1.14),P<0.05]。治疗3,6个月后,试验组在发作期时癫样放电总减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8.00% vs 92.00%,64.00%vs 82.00%,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癫痫发作频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拉莫三嗪辅助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作者:胡也华;刘仁斌

    目的:评价拉莫三嗪辅助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试验组口服拉莫三嗪起始剂量为50 mg· d-1,4周内剂量加至100~200 mg· d-1;对照组口服碳酸锂,起始剂量为500 mg · d-1,4周内剂量加至1000~2000 mg· d-1。2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 BRMS)与临床总体疗效-疾病严重程度( CGI-SI )评分变化情况、P300与N400潜伏期变化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81.63%)( 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的BRMS与CGI-SI评分都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 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BRMS与CGI-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的P300与N400潜伏期都明显缩短,而波幅明显增加(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的P300与N400潜伏期、波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出现皮疹2例、头晕1例和恶心1例;对照组出现眩晕1例、恶心1例、嗜睡1例,减药后不良反应减轻或消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拉莫三嗪辅助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能有效地缓解病情与躁狂症状,改善事件相关电位,从而促进临床总体疗效的提高,且安全性好。

  • 1例癫痫患者重症药疹的病例分析

    作者:胡琨;刘晓;王梓凝;向倩;崔一民

    目的 结合基因型检测及药物相互作用分析,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癫痫患者重症药疹的治疗过程,分析重症药疹的原因,结合抗癫痫药基因检测结果,提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癫痫药.结果与结论 患者病情好转出院.临床可结合患者疾病、用药、基因型等因素,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儿童新型抗癫痫药物口服过量中毒的病例分析

    作者:汪洋;陈渝军;张华年

    目的:探讨儿童新型抗癫痫药物口服过量的不良反应特点,促进安全用药。方法以2例分别口服奥卡西平和拉莫三嗪过量的儿童患者为例,结合文献报道阐述其中毒后的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治疗过程及预后。结果与结论本研究中2例分别口服奥卡西平和拉莫三嗪过量中毒病例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呕吐和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为主,嗜睡和呼吸抑制相对于传统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苯巴比妥等)较轻。及时采取对症治疗后2例患者预后均较为良好。临床需注意做好鉴别诊断和血药浓度监测。

  • 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病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熊志宏;刘艳虹;宋颖

    目的 讨论拉莫三嗪在临床治疗癫痫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 50例癫痫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 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组给予拉莫三嗪,对照组应用苯巴比妥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癫痫发作次数相对减少、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拉莫三嗪在临床应用的效果较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状态及提高生活质量.

  • 分析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效果

    作者:冯?

    目的 探讨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的效果.方法 80例癫痫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小剂量丙戊酸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接受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癫痫持续时间及癫痫发作次数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中,24例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7.5%;研究组中,28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0%.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0.05).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癫痫持续时间、癫痫发作次数分别为(10.71±1.95)d、(4.26±1.63)min、(2.75±1.64)次/d;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癫痫持续时间、癫痫发作次数分别为(6.54±1.73)d、(1.31±0.13)min、(1.31±0.19)次/d.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癫痫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癫痫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癫痫疾病治疗期间,应用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癫痫症状,同时有助于减少癫痫发作次数和癫痫持续时间,在临床中值得不断推广和使用.

  • 拉莫三嗪治疗各种类型癫痫患儿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强

    目的 观察拉莫三嗪对各种类型癫痫患儿的疗效分析.方法对139例癫痫患儿进行拉莫三嗪治疗,观察其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拉莫三嗪对各种癫痫均有效,总有效率86.1%,控制率52.3%,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拉莫三嗪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对各类癫痫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综合护理干预在拉莫三嗪治疗癫痫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曾桂珍;张文静;梁肖玉;古瑞平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拉莫三嗪治疗癫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4例癫痫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几种新癫痫药分别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对比

    作者:邓白荔;周舍典;何清华;陈逢俭

    目的:探讨部分难治性癫痫(RE)在添加拉莫三嗪(LTG)或奥卡西平(OXC)或托吡酯(TPM)联合丙戊酸钠(VPA)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累积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月符合标准的212例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对照治疗3个月前癫痫发作频度,并对治疗2年结束后的疗效、不良反应(ADR)及安全性和脑电图进行自身分析对比。结果患者应用LTG或OXC或TPM联合VPA治疗RE 2年结束后,患者发作频率均比用药前明显减少,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88.5%、78.1%, ADR的发生率分别为9.6%、19.2%、21.9%,脑电图总的好转率分别为89.9%、78.5%、76.9%。结论 LTG或OXC或TPM联合VPA治疗RE患者的疗效确切,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ADR轻。

  • 致孔剂对拉莫三嗪肠溶缓释片酸介质中释放度的影响

    作者:梁福萍;尹莉芳

    目的:比较不同致孔剂及其用量对拉莫三嗪肠溶缓释片在酸介质中释放度的影响.方法:湿法制粒制备亲水凝胶骨架片芯,Eudragit(R) L30D-55包衣,比较肠溶层中不同致孔剂及其用量对拉莫三嗪肠溶缓释片在酸介质释放度的影响.结果:拉莫三嗪肠溶缓释片在酸介质中的释放度随致孔剂用量增加而增加,相同用量的致孔剂对拉莫三嗪释放度的影响为:SDS>PVP k30>HPMC E5>PEG 400>乳糖、碳酸氢钠>PEG 400>乳糖.结论:不同致孔剂及其用量对拉莫三嗪肠溶缓释片在酸介质中释放度的影响有较大差异,本实验采用SDS为优选致孔剂,释放效果较好,制备简单.

  • 拉莫三嗪与碳酸锂治疗双相抑郁的对照研究

    作者:马燕桃;陈玉芳;钟宝亮;于欣

    目的:评价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随机,活性药物平行对照设计.入选双相抑郁患者34例,随机分为拉莫三嗪组18例,碳酸锂组16例.分别口服拉莫三嗪50~200mg·d-1,碳酸锂750~1 500 mg·d-1,疗程8周,疗效观察指标包括基线以及治疗终点的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HAMD17总分与基线相比均明显降低,两组HAMD减分率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24.8%和47.4%;以HAMD17减分率判断的有效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33.3%和50%.拉莫三嗪组治疗结束时体重无变化,有2例皮疹报告,其他不良事件两组发生频率相当.结论:拉莫三嗪治疗轻中度的双相抑郁部分有效.安全性较好.

  • 拉莫三嗪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分析

    作者:穆维静;任晓蕾;张海英;冯婉玉

    目的:探讨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原因及常见致敏药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报道我院1例拉莫三嗪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并通过检索1994-2013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综合文献报道以及我院拉莫三嗪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病例共48例.100%的患者有用药史,97.9%患者出现了中高热,97.9%出现肝功能异常,18例谷丙转氨酶(ALT)超过正常上限10倍,22.9%出现肾功能异常,66.7%出现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75%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治疗主要是应用糖皮质激素,有3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时有发生,临床应用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变化,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拉莫三嗪致纯红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作者:陈眉;张歌心;孙岩

    拉莫三嗪(lamotrigine,商品名:利必通)是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物,在国内使用时间不长,主要不良反应有皮疹、头痛、共济失调、复视、头晕、虚弱乏力、视物模糊等.对骨髓造血系统影响的报道罕见,笔者遇到1例服用拉莫三嗪1个月累计剂量50mg×24片致纯红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例,报告如下.

  • 拉莫三嗪严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作者:邱波;周娟;田月洁

    目的 分析拉莫三嗪引起的严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相关不良反应个例、综述、研究等,综述拉莫三嗪引起严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表现、特征、发生机制.结果 拉莫三嗪可引起严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包括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物反应、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假性淋巴瘤、边缘性脑炎以及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等.发生时间从用药后几天到数年不等.不同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具有不同的发生机制,有的不良反应罕见但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结论 医务人员应关注拉莫三嗪严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风险,及时诊断治疗.建议生产企业加强研究,在说明书增加有关不良反应警示,避免严重后果发生.

  • 77例拉莫三嗪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作者:何心;张永;徐进;许静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1994~2014年间国内外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拉莫三嗪致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个案报道共检索到77例,Stevens-Johnson综合征死亡3例,急性肝衰竭死亡1例.不良反应主要以皮肤损害为主,其所致不良反应可能与患者性别、年龄、联合用药等有一定的关联.结论 临床应用拉莫三嗪时,应关注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相互作用及给药剂量,高度重视其所致的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 拉莫三嗪替换传统药物治疗癫痫临床分析

    作者:时淑芳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对传统药物替换对癫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取100例癫痫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心理科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均为应用卡马西平、丙戊酸盐等传统药物效果不佳者,取苯妥英钠替换治疗。结果运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丙戊酸盐传统药物的患者,采用拉莫三嗪替换治疗后每年发作频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马西平替换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6.4%,丙戊酸盐总有效率为78%,苯妥英钠有效率为7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拉莫三嗪对传统药物治疗癫痫的患者行替换治疗,可显著减少病情发作次数,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拉莫三嗪对海洛因依赖者抑郁及焦虑障碍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晓滨;宋志彬

    目的:确定拉莫三嗪治疗海洛因依赖者抑郁、焦虑障碍的效果.方法:符合CCMD-2-R海洛因依赖者伴发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诊断标准的72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拉莫三嗪组及黛力新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末、3周末、5周末对两组病人进行HAMD及HAMA评分.结果:拉莫三嗪组的抗抑郁及焦虑作用于用药后第5周效果明显,用药后第1周及第3周其抗抑郁不如黛力新(P<0.05),而用药后第5周与黛力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拉莫三嗪有效地缓解海洛因依赖者焦虑抑郁障碍.

  • 拉莫三嗪致剥脱性皮炎2例

    作者:张翠芳;孙永熬

    拉莫三嗪是广谱抗癫痫药,用于癫痫的各型全面性发作,以及部分性发作的单药治疗[1].现将临床应用中出现的2例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例1,患者男性,38岁,农民,因发作性头晕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癫痫,未规范治疗,症状反复发作,经其他患者介绍自行购买拉莫三嗪,服用起始剂量为25mg,tid,4天后剂量增至50mg,tid,患者于服药20余天后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同时出现全身红色皮疹,在我院皮肤科门诊、神经内科门诊就诊,但未提供自行服药史,两个科室均考虑为药疹,建议停用可疑药物,未引起患者重视,给予对症治疗;就诊1周后皮疹融合成大片,以面部、会阴部、胸背部为著,收住院后发现服药情况,立即停药,患者出现剥脱性皮炎、咽部水肿、呼吸困难,送入我院ICU,经积极治疗皮疹逐渐消退,遗留局部皮肤色素沉着.

  • 吸烟降低精神药物浓度

    作者:汪春运

    本文复习了吸烟对精神药物浓度的影响,发现吸烟显著降低氟奋乃静、氟哌啶、氯氮平、奥氮平、齐拉西酮、丙咪嗪、氯丙咪嗪、氟伏沙明、度洛西汀、米氮平、曲唑酮和拉莫三嗪血浓度;吸烟有可能降低氯丙嗪、利培酮、文拉法辛、阿普唑仑、氯羟安定、地西泮血浓度;吸烟不降低三氟啦嗪、奎硫平、阿立哌唑、阿米替林、去甲替林、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西酞普兰、安非他酮、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加巴贲丁、碳酸锂、三唑仑、咪达唑仑、艾司唑仑、唑吡坦血浓度,现综述如下.

  • 临床药师参与拉莫三嗪及奥卡西平代谢物血药浓度监测及个体化给药分析

    作者:赵兴辉;陈俊珺;沈艳琳;黄可航;马灼堂;黄晓会

    目的:建立快速有效的同时测定拉莫三嗪及奥卡西平血药浓度方法,通过开展拉莫三嗪与奥卡西平血药浓度监测,以达到患者个体化给药。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柱(250 mm×4.6 mm,5μm)分离;流动相:甲醇-水(45:5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25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二极管阵列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拉莫三嗪低、中、高3个浓度(0.80、8.00、40.00 mg·L-1)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5.7%、100.9%、99.6%,10-羟基卡马西平低、中、高3个浓度(1.12、14.00、56.00 mg·L-1)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7.1%、101.5%、100.3%,日内精密度RSD小于3%,日间精密度RSD小于5%。结论:HPLC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分离度好,适用于拉莫三嗪与奥卡西平的血药浓度监测,可为患者个体化给药方案作出指导。

689 条记录 5/35 页 « 12345678...343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