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气肿兔单侧肺减容术后的肺功能及组织结构变化

    作者:谭群友;王如文;蒋耀光;龚太乾;李东亮;张景勍

    目的评价阻塞性肺气肿兔单侧肺减容术(LVRS)后的肺功能和组织结构变化,并与肺叶切除术比较.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烟熏和气管内滴注弹性蛋白酶制成阻塞性肺气肿模型,随机分为肺气肿组(A组)、单侧LVRS组(B组)、肺叶切除组(C组)和假手术组(D组),每组10只.8周后进行肺功能和肺组织学检查.结果与A组比较,B组和C组的潮气量、0.3秒用力呼气容积(FEV0.3)、FEV0.3/FVC(用力肺活量)、PaO2、平均肺泡数和肺泡隔面密度增加,功能残气量、PaCO2、肺总容积和肺泡直径降低(P<0.05),而D组变化不明显(P>0.05).B组和C组肉眼及光镜下可见肺气肿改善,而D组无明显变化.B组和C组之间上述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单侧LVRS和肺叶切除术均可有效改善阻塞性肺气肿兔的肺功能和组织结构.

  • 单侧、双侧肺减容术后肺气肿兔动脉血气与肺通气功能的变化

    作者:谭群友;邓波;李东亮;龚太乾;陶绍霖;王如文;蒋耀光

    目的 比较单侧、双侧肺减容术后肺气肿家兔动脉血气与肺通气功能的变化.方法 60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A组)、肺气肿(B组)、单侧假手术(C组)、单侧肺减容术(D组)、双侧假手术(E组)和双侧肺减容术(F组).除A组外,其余均采用吸烟加气管内滴注木瓜蛋白酶的方法制作成肺气肿模型.术后8周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结果 与B组比较,D组pH、氧分压(PaO2)和氧饱和度(SaO2)显著升高(P<0.05),PaCO2显著降低(P<0.05);F组pH、PaO2和SaO2显著升高(P <0.01),PaCO2显著降低(P<0.01).与D组比较,F组pH、PaO2和SaO2显著升高(P<0.05),PaCO2 显著降低(P<0.05).与B组比较,C组和E组肺功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D组0.5s用力呼气容积( FEV0.5)和FEV0.5/FVC(用力肺活量)显著升高(P<0.05),功能残气量(FRC )/TLC(肺总容积)、动态顺应性(Cld)和呼气相气道阻力(Re)显著降低(P<0.05);F组FEV0.5和FEV0.5/FVC显著升高(P<0.01),FRC/TLC、Cld和Re显著降低(P<0.01).与D组比较,F组FEV0.5和FEV0.5/FVC显著升高(P<0.05),FRC/TLC 、Cld和Re显著降低(P<0.05).观察期内双侧肺减容术组兔死亡2只,其余各组兔均存活.结论 双侧肺减容术较单侧肺减容术更能改善动脉血气和肺通气功能.

  • 肺减容手术用国产牛心包垫片的研制

    作者:王俊;杨帆;刘彦国;李剑锋;刘军

    目的研制开发肺减容手术用可替代昂贵进口产品的国产牛心包垫片,并初步验证其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精选2~3岁鲁西南牛或秦川牛之心包,经特殊处理加工后制成3种不同厚度并呈"鞘状"的肺减容手术用牛心包垫片(A1、A2、A3).利用犬模型对其进行评判和筛选,选取操作性能(包括钉合、切割及装卸3方面)及切缘耐压作为评判指标.结果 3种型别的产品多数功能指标满足要求,其中A3组产品适合临床使用.结论肺减容手术用国产牛心包垫片在动物实验中显示了良好的性能,具有推广临床试用的价值.

  • 肺减容术后早期肺功能及肺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作者:侯生才;苗劲柏;陈航;胡滨;李彤;张振葵;王洋

    目的探讨肺减容手术(LVRS)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COPD)术后早期肺功能及肺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31例重度COPD病人行LVRS手术,双侧11例、单侧20例.术前、术后3、6个月分别测量动脉血气(PaO2、PaCO2)、心脏超声多普勒检查(CO、CI、FS、EF、PAP)、肺功能(FEV1、RV、TLC)、6分钟运动试验(6-MWD),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6例痊愈出院,5例死亡;单侧LVRS术后3、6个月的FEV1、6-MWD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1),双侧LVRS术后各项指标改善较单侧更好(P<0.01),RV、TLC较术前有明显降低(P<0.01);术后动脉血氧分压比术前提高(P<0.05),二氧化碳分压较术前显著减低(P<0.01);心功能(CI、CO、EF、FS)及肺动脉压力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LVRS切除肺靶区20%~30%治疗重度COPD有效,术后早期肺功能明显改善、PaO2提高、PaCO2降低,而对心功能、肺动脉压力无明显负影响.

  •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方式临床研究

    作者:方文涛;茅腾;冯健;陈文虎

    目的 比较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纵隔淋巴结清扫方式间的差异,为规范化开展肺癌淋巴结清扫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在202例Ⅰa-Ⅲa期肺癌中进行前瞻性临床对照试验,比较常规清扫(RMLD)和全纵隔骨骼化清扫(SCLD)两种术式,分析手术经过和术后病理分期情况.结果 RMLD 107例,SCLD 95例.两组术前一般情况、临床分期及肺切除方式无明显差异,SCLD组平均扫除淋巴结组数显著高于RMLD组(8.9组对6.2组,P<0.001),术后总体并发症(14.7%对14.0%,P=0.884)和病死率(2.1%对1.9%,P=0.904)无差异,但SCLD组分别有3例(3.2%)右侧乳糜胸和左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术后病理证实两组组织学类型及分期无明显差异,RNLD和SCLD组pN2分别占27.1%和24.2%(P=0.888),跳跃性纵隔转移率(RMLD 9.3%对SCLD 7.4%,P=0.613)以及纵隔多组转移率(RMLD 15.0%对SCLD 16.8%,P=0.714)亦无明显差异.分析纵隔各组淋巴结转移率发现上叶肺癌下纵隔转移率<5%,而中、下叶肺癌上、下纵隔转移率均>10%;cT1病例以及低度恶性肿瘤无一发生纵隔转移.结论 对非小细胞肺癌行常规纵隔清扫可达到与全纵隔骨骼化清扫同样的分期效果,后者手术风险并不高于常规清扫,但应避免右侧乳糜胸和左侧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上叶肺癌仅需扫除上纵隔淋巴结而无需常规清扫下纵隔;早早期肺癌以及低度恶性肿瘤没有必要进行常规纵隔清扫.

  • 超声监测肺减容术后早期右心功能

    作者:马方;杨琳;颜玮

    目的 探讨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对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分别于术前、术后5~7 d、术后12~14 d、术后1个月、3个月测定26例接受肺减容术病人的右心收缩、舒张功能.结果 右心收缩功能:术后5~7 d心率(HR)、右心每搏输出量(RVSV)、右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面积变化指数(FAC)降低(P<0.01);肺动脉平均压(PAP)、总肺血管阻力(TPR)增加(P<0.05),术后12~14 d上述指标除RVEF外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RVEF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右室舒张功能:术后5~7 d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峰值流速(E),E峰流速积分(ETVI)、E/A下降,舒张晚期快速充盈流速(A),A峰流速积分(ATVI)增加(P<0.01),术后3个月除E/A外与术前比较无差异.结论 肺减容术后右心血流动力学指标可出现短暂变化,术后5~7 d右心泵功能、舒张功能下降,肺动脉压及总肺血管阻力升高;收缩功能很快恢复,舒张功能恢复较慢.

  • 气管支气管内平滑肌瘤6例

    作者:张进华;任迎春;王新生;张力克;梁建伟;曹利娟

    气管支气管内平滑肌瘤是较罕见的肺部原发性良性肿瘤,仅占良性肿瘤的2%。1976至1993年间,我们收治6例气管支气管内平滑肌瘤,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6例中男、女各3例。例1,女,36岁;体检发现右肺中下野肿块;X线胸片示右肺3?cm×3?cm球形阴影;术中发现右中叶内侧段(4?cm×3?cm×3?cm)支气管内光滑肿物,包膜完整。例2,男,9岁;咳嗽发热2月余;X线胸片示右肺上叶不张,右支气管内0.5?cm×0.5?cm×1.0?cm肿物阻塞,行右上叶支气管切开肿物摘除术。例3,男,24岁;间断胸痛、咳嗽2 年余;X线胸片示右上叶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示右上支气管被新生物阻塞;行右上叶肺袖状切除,支气管内肿物6?cm×6?cm×5?cm大小,包膜完整。例4,女,56岁;间断发热咳嗽20年,痰血15年;右肺上叶不张;纤维支气管镜示1?cm×1?cm×1.5?cm大小肿物阻塞右上叶肺;行右上叶肺切除术,见右支气管内肿物3?cm×3?cm×4?cm大小,有蒂相连。例5,男,15岁;咳嗽、痰血、气短半年,不能平卧5?d;X线断层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距隆凸2?cm处2.0?cm×1.5?cm×1.5?cm肿物,随呼吸移动;切开气管,摘除肿物,带蒂肋骨修补气管。例6,女,55岁;间断咳嗽、发热2年,加重2周;X线胸片示右肺上叶不张;行右肺上叶切除术,见右上叶支气管被1?cm×1.5?cm×1.5?cm光滑肿物完全阻塞。

  • 肺切除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

    作者:苗劲柏;侯生才;李辉;胡滨;李彤;王洋;游宾;傅毅立;陈其瑞

    目的 前瞻性研究肺切除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5年4月至2007年10月60例Ⅱ~Ⅲa期肺癌肺叶切除病人,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治疗组(30例)和非治疗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术前各项检测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手术后12、36和60 h分别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100抗Xa活性单位/kg).全组均记录胸腔引流量、漏气时间和拔除闭式引流管时间,术前、术后第3和第7 d彩色超声检测双下肢静脉血管和血流情况,术前和术后第1、3、5、7d检测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DP)等指标.结果 肝素治疗组与非治疗组相比,术后胸腔引流量、拔管时间和漏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血小板(PLT)、PT和AHT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治疗组FDP在术后第3 d、D-二聚体在术后第1 d达到高峰,非治疗组FDP在术后第5 d、D-二聚体术后第3 d达到大值,且高值持续时间均长于前者.彩色超声检查发现非治疗组术后第7 d有5例腓肠肌小静脉内形成微小血栓,肝素治疗组无异常.两组病人均未发生肺栓塞(PE).结论 肺癌肺叶切除术后早期应用预防剂量低分子肝素并不增加术后出血、胸腔引流量,但可以显著降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功能性肺叶切除动物模型血气分析及形态学研究

    作者:甘万崇;游玉峰;尹文化;柯伟

    目的探讨功能性肺叶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健康犬18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A组行靶肺支气管肺泡灌注碘化油、平阳霉素混合剂及靶支气管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 imethacrylate,PMMA)堵塞;B组行靶支气管PMMA栓塞,C组行靶肺叶切除.分析各组细菌学培养.结果 3组动物术后即时动脉PaO2低于术前(P<0.01),PaCO2显著高于术前(P<0.01);术后1周后动脉血气恢复正常,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周肺部X线摄片及大体标本见实验组靶肺肺不张形成,组织病理学显示靶肺呈纤维化改变,靶肺组织细菌学培养阴性.B组有3例形成肺不张,靶肺未见明显纤维化.结论通过靶肺支气管肺泡灌注碘化油、平阳霉素乳剂后靶支气管堵塞可使靶肺形成肺不张、纤维化,可达到功能性肺叶切除术目的.该术式创伤小,安全、有效,有望部分替代外科肺叶切除术.

  • 余肺切除术治疗再发非小细胞肺癌44例

    作者:张鹏;王浩;姜格宁;周逸鸣;蒋雷;周晓;丁嘉安

    目的 探讨余肺切除术治疗再发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癌再发行余肺切除术病人44例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余肺切除术后病人的1、3和5年生存率.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1例.余肺切除术后1、3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2.73%、26.22%和18.98%.两次手术间隔时间对余肺切除术后的生存率有明显影响(P=0.019).结论 余肺切除是一项复杂的手术操作,但是经过合理选择病例,仍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 肺减容手术对肺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振葵;侯生才;李辉;胡滨;李彤

    目的通过对犬肺气肿模型施行不同体积的肺减容(LVRS)手术观察其对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肺减容术肺组织的佳切除体积.方法健康杂种犬24只,随机分成4组,Ⅰ组为正常对照组,Ⅱ~Ⅳ组经气管注入牛胰蛋白酶后饲养6周制成犬实验肺气肿模型,其中Ⅱ组用来验证模型的制备结果,Ⅲ组和Ⅳ组行肺减容手术,分别予以切除肺组织重量占平均全肺总重量的20%~30%和30%~40%.术后饲养4周处死.手术前、手术后1 h、手术后4周分别查动脉血气,测量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嵌顿压(PCWP)及心排出量(CO),由以上结果计算出肺血管阻力(PVR).结果Ⅲ组手术4周后PaO2和PaCO2均明显改善(P<0.05),Ⅳ组无显著变化(P>0.05).Ⅲ组手术后1h的MPAP显著升高(P<0.05),4周后降至术前水平(P>0.05);Ⅳ组术后始终高于手术前(P<0.05).Ⅲ组手术后1h的PVR保持手术前水平(P>0.05),4周后有所下降(P<0.05);Ⅳ组则始终高于术前(P<0.05).结论 LVRS手术切除双肺总量的20%~30%是安全、有效的,适当的肺减容能够在有效地改善肺功能同时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 心肺功能综合评估预测肺癌术后呼吸衰竭危险

    作者:李琦;操敏;东搏涛;孙桂新;张国红;王志茹;阮红云

    目的 探讨心肺功能综合评估预测肺癌病人手术后呼吸衰竭(呼衰)危险.方法 260例原发性肺癌病人于术前行静息肺功能、心电图、运动心肺功能检测,将常用指标分别组合为静息肺功能、运动肺功能、心功能进行评分,并计算心肺功能综合评分.结果 (1)全肺切除术后呼衰组运动肺功能、心功能、心肺功能综合评分均高于非呼衰组(P<0.01),Logistic分析显示运动肺功能评分>3分、心功能评分>2分与术后呼衰的发生密切相关,其OR值、预测术后呼衰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结果预计值均高于VO2/kg.(2)肺叶切除术后呼衰组仅静息肺功能评分高于非呼衰组(P<0.05),Logistic分析显示静息肺功能评分>2分与其术后呼衰的发生密切相关.(3)FEV1.0<60%、行肺叶切除术(低肺功能组)术后呼衰组运动肺功能评分和心肺功能综合评分高于非呼衰组(P<0.01),Logistic分析显示心肺功能综合评分>6分与其术后呼衰的发生密切相关,其OR值、预测术后呼衰的敏感性和阴性结果预计值高于VO2/kg.结论 心肺功能综合评估较单项肺功能指标能更全面、准确地预测术后呼衰发生危险,尤其适于全肺切除和低肺功能、行肺叶切除术病人.

  •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作者:王俊;李运;刘军;李剑锋;姜冠潮;赵辉;杨帆;刘彦国;周足为;卜梁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适应证.方法 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共施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44例,其中男2,4例,女20例;平均年龄61.5岁.手术全部通过3个胸腔镜切口完成,肺叶解剖性切除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操作顺序与常规开胸手术基本相同.结果 全部手术顺利,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中转开胸1例.平均手术202.6 min,平均出血216.8 ml,无输血病例.术后平均带胸管7.4 d.术后病理:腺癌30例,鳞癌10例,肺泡细胞癌3例,肉瘤样癌1例.随访平均7.7个月,1例Ⅲa期腺癌病人术后3个月发生转移,其余无复发.结论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在有效性、彻底性方面可以达到开胸手术相同的效果,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比较

    作者:姜冠潮;王俊;李运;刘军;李剑锋;赵辉;杨帆;刘彦国;卜梁;周足力

    目的 与开胸肺叶切除对比,探讨全胸腔镜(VATS)下肺叶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接受肺叶切除的165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VATS组41例,开胸组124例.对比两组术前、术中、术后近期情况.结果 两组在年龄、性别分布、术前主要合并症、肺功能、手术切除的肺叶、术后病理类型、分期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与开胸组相比,手术时间(195±57)min对(224±54)min(P<0.05);术中出血(227±153)ml对(349±158)ml(P<0.05);淋巴结清扫组数4.1±1.3对4.5±1.5(P<0.05);术后胸引流总量(1595±1038)ml对(1828±1074)ml(P<0.05);术后肺炎发生率4.9%对12.1%(P<0.05);1年无瘤生存率Ⅰ A期均为100%,ⅠB期分别为90.0%和91.3%(P>0.05);住院费用(4.6±1.1)万元对(3.5±1.1)万元.结论 两种术式在治疗早期肺癌具有相似的完全性和彻底性,VATS肺叶切除术较开胸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时间略短,术中出血略少,术后肺炎发生率略低,但平均住院费用略高.

  • 电视胸腔镜肺切除术48例

    作者:吴明拜;张铸;伊力亚尔;张力为;张昌明;朱辉

    1996年9月至2004年4月,我们选择性地应用电视胸腔镜(VATS)辅助小切口行肺切除术48例,近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余肺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肺癌32例分析

    作者:陈昶;童稳圃;丁嘉安

    目的 探讨余肺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肺癌的疗效、围术期风险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复习32例此类病例,采用生命表法计算1、2、5年生存率.并将本组病例按某项并发症是否发生分组,以t检验比较各组间各项因素差异是否有显著性.结果 17例经心包内处理血管;8例经胸膜外剥离径路.术中失血400~8 700 ml(平均1 516 ml ).术后心血管系并发症12例(循环不稳定3例、心律不齐9例),支气管胸膜瘘4例,应激性溃疡2例.再手术后1、2、5年生存率分别为88.89%、72.80%、18.45%.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相关的因素为年龄、手术时间、余肺切除术前MVV值、余肺手术前有气急或心电图表现异常与否等.结论 对复发性肺癌的再手术治疗应持积极态度.

  • 肺切除并肺减容术治疗肺癌及重度肺气肿

    作者:丁嘉安;姜格宁;周晓;陈昶;杨健

    目的 总结3例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重度肺气肿病人施行一侧肺切除并对侧肺减容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3例男病人,年龄60~64岁.鳞癌2例,腺癌1例.2例癌肿位于右上肺叶,1例在左下肺叶.分期Ib期2例,Ⅱa期1例.术前气急分级: 2级1例,3级2例,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平均0.90 L(36.3%预计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平均73.5 mm Hg(1 mm Hg=0.133 kPa).6 min行走平均287.7 m.肺癌行肺叶切除2例、肺楔形切除1例;同期切除对侧肺组织(靶区)20%~30%.结果 3例病人术后恢复顺利.术后近期病人自觉症状如胸闷、气急等改善,气急指数均比原先上升1级.随访1~6个月 FEV1较术前上升0.40 L,PaO2增加20.5 mm Hg,6 min行走增加增加46.7%(平均421 m).结论 对有选择的早中期肺癌合并重度肺气肿病例,同期施行肿瘤一侧肺切除及对侧肺减容术是适宜的治疗方法,从而扩大了肺癌的手术适应证.

  • 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218例非小细胞肺癌

    作者:朱余明;张轶;姜格宁;丁嘉安;林磊

    目的 探讨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手术适应证、并发症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18例接受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的NSCLC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死亡率为3.2%,并发症发生率为20.2%,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55%、42%.N分期(P=0.000)和术后辅助化疗(P=0.021)是影响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于肺功能正常病人而言,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同样是治疗NSCLC的有效手段.但对于N1和N<,2>,特别是N<,2>病人应慎重手术,可考虑先行新辅助化疗,术后进行辅助化疗以提高疗效.

  • 应用改良膨胀萎陷法行胸腔镜锥式肺段切除术146例

    作者:吴卫兵;朱全;闻伟;王俊;许晶;徐心峰;潘相龙;陈亮

    目的 应用改良膨胀萎陷法确定肺段间交界,探索按照锥形结构原理自肺叶中完整分离肺段的方法,并评价技术可行性.方法 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146例周围型肺结节患者行胸腔镜锥式肺段切除术,男52例,女94例,年龄(57±23)岁.在3D-CTBA(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bronchography and angiography)导航下切断靶段支气管、动脉后,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确定肺段间交界,沿段间静脉由段门向远端解剖分离膨胀萎陷交界面,当剩余段间肺实质厚度在1~2 cm时,使用腔镜切割缝合器切开段间肺实质.术后平均随访20.4个月.结果 实施单肺段切除术62例、联合肺段切除术38例、亚段切除术43例、次亚段切除术3例.病理为良性12例,腺瘤样不典型增生15例,转移癌6例,原发性肺癌113例.应用改良膨胀萎陷法出现清晰可辨的膨胀萎陷交界线的时间(12.5±6.4)min.准确切断靶段支气管、动脉,段间静脉均予保留,保留肺段膨胀后接近原始几何形状.肺结节直径(1.4±0.7)cm,切缘宽度(2.5±1.6)cm,分离肺段间交界的深度(4.2±1.7) cm,宽度(6.5±2.2)cm.平均手术时间(158.5 ±42.6) min,术中出血(25.2±15.7)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2±2.2)天,并发症发生率5.5% (8/146),无术后30天死亡.113例原发性肺癌中35例原位腺癌(0期),78例T1aNoMo(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随访期间1例局部复发,无死亡.结论 改良膨胀萎陷法界定的段间交界线清晰可辨,胸腔镜锥式肺段切除术可实现精准的完全解剖性肺段切除.

  • 肺叶切除术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肺转移的疗效分析

    作者:曹杨;向阳;冯凤芝;万希润;杨秀玉

    目的 评价肺叶切除术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肺转移的疗效.方法 对1995年1月-2005年12月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62例凶GTN肺转移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临床治疗情况将上述患者分为复发性GTN(A组,10例)、耐药性GTN(B组,28例)和化疗过程中血清人绒毛膜促件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水平呈对数下降、化疗效果满意但肺部病灶持续存在者(C组,25例),其中1例患者分别因耐药与复发两次接受肺叶切除术治疗,放同时进入A组和B组.结果 62例患者总的完伞缓解率为89%(55/62),其中A、B、C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0%(9/10)、79%(22/28)和100%(25/25),B组明显低于C组(P=0.024),其他组间比较,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2/8、15%(3/20)和0.3组高危[即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GTN评分≥7分]患者比例分别为90%(9/10)、82%(23/28)和44%(11/25),C组明显低于A、B组(P<0.05);B组患者术前化疗疗程数(7个疗程)明显多于A、C组(分别为3和5个疗程;P<0.05);A、B组患者术前血清β-hCG水平未达正常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0%(5/10)61%(17/28)]明显高于C组[为12%(3/25);P<0.05];而3组术后病理阳性率分别为60%(6/10)、36%(10/28)和12%(3/25),C组明显低于A、B组(P<0.05).结论 肺叶切除术对于GTN肺转移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于肺部病灶相对局限的耐药和复发患者,建议在化疗后适时行肺叶切除术;而对于化疗过程中血清β-hCG水平呈对数下降、化疗效果满意而肺部病灶持续存在的初治患者,町严密随诊,暂不必选择手术治疗.

894 条记录 10/45 页 « 12...78910111213...44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