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鸡胚尿囊膜绒毛膜试验替代兔眼刺激试验的研究

    作者:杨光宇;杨颖;杨杏芬;贺锡雯;熊习昆;谢晓萍;谭小华;陈海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迫于各种动物保护组织施加的社会压力等方面原因,国际社会尤其欧、美、日等发达工业国家对于化妆品安全性评价已趋向于向"3Rs原则[1]"转化,既减少(Reduction)、优化(Refinement)和替代(Replacement).

  • 长期硒缺乏对大鼠子代海马CA3区突触结构参数的影响

    作者:王艳;苏敏;田东萍

    目的探讨硒缺乏对生长发育期大鼠神经发育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子3代膳食性硒碘缺乏的生长发育期大鼠,定量研究大鼠海马CA3区GrayⅠ型突触界面结构.实验分为对照组、低硒组、低碘组、低硒低碘组,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结合图像分析,比较各组大鼠海马CA3区突触的形态结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硒组、低碘组和低硒低碘组大鼠突触活性带的长度明显缩短[分别为(261.7±50.1)nm、(286.7±41.6)nm和(220.8±61.6)nm比(312.4±47.7)nm,均P<0.01],突触后致密物质的厚度明显缩短[分别为(22.9±6.3)nm、(27.5±8.6)nm和(25.2±6.5)nm比(48.1±12.3)nm,均P<0.01],低硒组和低碘组的突触界面曲率下降(1.076±0.039和1.079±0.038比1.108±0.054,P<0.01),低硒低碘组的突触间隙宽度明显缩小[(11.1±3.3)nm比(16.1±4.0)nm,P<0.01].结论膳食性硒缺乏可能通过在突触水平发生的神经元改变,影响学习记忆等神经功能.

  • 骨疏康对去卵巢雌鼠骨质疏松症防治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保亭

    目的为验证骨疏康颗粒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疗效和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以切除卵巢雌性大鼠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观察该药对去卵巢大鼠抗失骨作用.实验分为模型组、骨疏康组、尼尔雌醇组和正常对照组.术后1周开始灌胃治疗,持续12周.结果实验性骨质疏松症大鼠一般状态、器官指数、腰椎骨矿含量、胫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股骨生物力学性能等指标明显异常,病理光镜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显示POP病变典型.骨疏康颗粒对上述改变有明显缓解作用,综合疗效优于对照西药.结论骨疏康颗粒可通过体内多方位调节作用达到预防和抑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尼美舒利对胆管癌QBC939细胞增殖与凋亡的调节

    作者:黄强;孔琦;翟志敏

    目的研究选择性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对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比色法观察尼美舒利对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增殖的影响,细胞凋亡采用透射电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应用免疫组化、RT-PCR检测尼美舒利对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尼美舒利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胆管癌细胞增殖,高浓度(200 μmol/L)尼美舒利不仅抑制胆管癌细胞增殖,而且诱导其凋亡,流式细胞仪研究显示,随药物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透射电镜下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细胞核染色质致密浓缩,凋亡小体形成等,免疫组化和RT-PCR测定显示尼美舒利显著下调bcl-2、survivin表达,而bax表达上调.结论尼美舒利显著抑制QBC939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bcl-2、bax、survivin等凋亡相关基因可能参与了尼美舒利诱导的QBC939细胞凋亡过程.

  • 胆源性胰腺炎大鼠胰腺胆囊收缩素受体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秦仁义;邹声泉;吴在德;裘法祖

    目的 探讨胆源性胰腺炎(biliary pancreatitis,BP)大鼠胰腺胆囊收缩素受体(cholecystokinin receptor,CCK-R)和血浆胆囊收缩素八肽(cholecystokinin octapeptide,CCK-OP)的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放射受体分析法检测36只BP大鼠及36只对照组大鼠胰腺组织膜CCK-R和竞争性酶联免疫法检测其血浆CCK-OP的含量。 结果 胆胰管结扎后3h、6h及24h胰腺组织膜CCK-R的大结合容量(Bmax)值为179.0±1.1、119.0±1.8、及114.0±1.4fmol/ml;平衡解离常数Kd值为0.26±0.01、0.13±0.07、0.14±0.01nM;6h及24h Bmax值和Kd值与对照大鼠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BP大鼠血浆CCK-OP含量各为12.55±2.10、0.81±0.16、0.79±0.24PM/L;与正常大鼠相比,胰腺CCK-R在术后6h及24h期间结合位点数减少,亲合力增大(P<0.05);血浆CCK-OP含量仅在术后3h与对照组大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BP大鼠发病过程中,胰腺CCK-R及血浆CCK-OP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胆囊结石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作者:张继红;杨可桢;韩本立

    目的进一步探讨胆囊结石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方法选用家兔57只,随机分为5组:(1)正常对照组(13只),给予标准家兔饲料;(2)高胆固醇组(14只),给予含1.2%胆固醇的高胆固醇饲料;(3)高胆固醇+消炎痛组(10只),给予高胆固醇饲料加消炎痛;(4)高胆固醇+红霉素组(10只),给予高胆固醇饲料加能促进胆囊收缩的红霉素;(5)高胆固醇+ 动力散组(10只),给予高胆固醇饲料加能促进胆囊收缩的动力散. 结果第1至第5组生成结石者分别为0只、12只、4只、0只及2只,第2组动物胆汁中胆固醇和粘蛋白浓度、胆囊管阻力、胆总管压力均较第1组显著增高(P<0.01),胆囊排空率下降(P<0.01);第3组胆汁粘蛋白浓度、胆囊管阻力、胆总管压力较第2组显著降低 (P<0.05).第4组和第5组与第2组相比,胆汁中粘蛋白含量及胆囊管阻力低(P<0.01),胆囊排空率高(P<0.05). 结论除胆汁成分异常外,胆囊排空障碍是胆囊结石形成的关键因素.

  • 肋间神经冷冻用于开胸术后镇痛的研究

    作者:左建新;刘阳;刘吉福;薛文平;杨学亮;梁军

    目的 探讨肋间神经佳冷冻时间和佳镇痛方式.方法 在-70℃不同时间下对家犬行肋间神经冷冻,于当天、术后10 d、60 d分别取材,行病理检查.选择150例患者,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肌肉注射镇痛药物镇痛),静脉镇痛泵镇痛组(PCIA),肋间神经冷冻60 s组,肋间神经冷冻90 s组和肋间神经冷冻90 s+PCIA组.记录心率、血压、SO2、疼痛评分、杜冷丁用量及术后并发症和副反应.结果 动物实验中,冷冻时间>90 s出现褐色印记及明显的神经变性、坏死和纤维断裂;术后10 d,超过90 s神经变细,术后60 d神经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研究中,90 s组和90 s+PCIA组VAS疼痛评分优于PCIA组和60 s组,90 s+PCIA组VAS疼痛评分好.结论 肋间神经冷冻术是安全有效的,-70℃时应超过90 s,术后联合镇痛泵效果好,但有较多副反应.

  • 药物预处理与诱导超极化对离体心脏的保护研究

    作者:喻田;刘兴奎;余志豪;阳世光;叶英

    ℃预处理ATP含量较高;而经吡那地尔处理的4组,丙二醛则不同程度的低于对照组。结论吡那地尔诱导心脏超极化停跳以及药物预处理,有助于降低心肌ATP的消耗,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明显改善离体兔心脏缺血/再灌注后期心功能。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电生理研究

    作者:余科炜;叶晓健;曲伸;李家顺;路长林;贾连顺

    目的采用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 观察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修饰成肌细胞对损伤脊髓的治疗作用. 方法 30只SD大鼠在T9水平制成脊髓横断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基因细胞组(A组)、成肌细胞组(B组)及损伤对照组(C组),每组10只大鼠.术后3个月,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等电生理检测技术,观察轴突是否有再生及其神经功能恢复程度. 结果 (1)A组中3只大鼠损伤3个月后出现CSEP波,5只出现MEP波,B、C组动物未发现电生理信号恢复;(2)重新出现的CSEP或MEP信号均较损伤前波幅减低,潜伏期延长;(3)A组脊髓神经功能较B、C组有显著改善. 结论 BDNF基因修饰细胞脊髓内移植能有效促进损伤脊髓神经的再生及部分传导功能恢复.

  • 53基因优化恶性胶质瘤自杀基因治疗的体内研究

    作者:黄强;浦佩玉;夏之柏;蒋元文;张云亭;王春燕;王广秀

    目的探讨p53基因优化恶性胶质瘤自杀基因治疗在动物体内的疗效. 方法以C6鼠胶质瘤细胞和SD大鼠建立动物模型,原位注射腺病毒介导p53和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基因,腹腔给以更昔洛韦(GCV,15 mg*kg-1*d-1,共14 d).观察荷瘤鼠生存期;强化MRI动态监测荷瘤鼠肿瘤大小;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评价p53基因对HSV-TK-GCV系统治疗胶质瘤的优化作用. 结果 p53基因明显增强HSV-TK-GCV的疗效,使荷瘤鼠生存期明显延长,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强化MRI显示4周肿瘤消失. 结论 p53基因联合HSV-TK-GCV可作为临床上优化自杀基因治疗方案的一种较佳选择.

  • 用肺组织瓣重建胸段气管的动物实验与临床应用

    作者:石文君;张苏宁;杨伟;赵俊刚;赵洋;刘军

    目的探讨用肺组织瓣重建胸段气管的可行性. 方法健康犬15只,切除其长6~8个气管软骨环、周径1/2以上的气管前、后壁,内置镍钛合金网架.游离邻近带血管蒂的肺组织瓣,缝合修补气管壁之缺损.分别于术后2~12个月处死动物,观察气管缺损部位的修复情况,并取材行光学显微镜及电镜检察.临床上用此方法治疗4例患者,其中1例右主支气管因瘢痕狭窄闭锁,1例主气管下段混合瘤恶变,2例左主支气管类癌. 结果实验犬呼吸道通畅、无狭窄及肉芽组织形成,用于修复的肺组织瓣和金属网架表面覆盖有较完整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临床治疗的4例患者,均顺利恢复正常呼吸功能,随访疗效稳定. 结论肺组织瓣是较理想的胸段气管重建材料.

  • 犬异体气管移植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涛;李小飞;王道喜;程庆书;刘锟

    目的通过研究与移植气管狭窄相关的因素,寻求可行的解决移植气管狭窄的方法.方法 16只杂种犬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8只,行原位气管移植,带血管蒂大网膜包绕.A组犬术后不给予特殊处理,B组犬术后给予免疫抑制剂.术后4周处死动物,行大体及病理学检查,并测定移植气管的通畅度,组织学半定量测定上皮及软骨情况. 结果 B组犬移植气管结构保持较好、狭窄程度低、上皮及软骨积分均较A组高,并且2组犬移植体的通畅度与上皮及软骨积分均成正相关.结论应用免疫抑制剂有助于移植体结构的保持.上皮的再生及软骨的保持与气管移植体的狭窄密切相关.

  • 帽式颈椎椎间融合器的活体实验研究

    作者:顾宇彤;贾连顺;陈统一;齐进;汪军;崔淑芳;李小慧

    目的 本研究在活体山羊颈椎上从椎间支撑能力、二期生物力学稳定性及椎间融合组织学方面比较三面皮质骨、Harms椎间融合器(cage)、Carbon cage及自行所研制的帽式颈椎椎间融合器(hat type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fusion cage,HCIFC)的术后效果.方法 取32头山羊随机平均分为4组:第1组自体三面皮质髂骨;第2组Harms cage;第3组Carbon cage;第4组HCIFC.分别行C3,4椎间盘切除术并分别植入以上内植物.术后共观察12周并测量平均椎间高度(DSH)、椎间角(IVA)及前凸角(LA),处死后进行影像学、生物力学及组织学评估.结果 术后1周方盒形HCIFC、Carbon cage组的平均DSH、IVA及LA要显著大于垂直圆柱体Harms cage和三面皮质骨组(P<0.05);术后12周时3个cage组的平均DSH、IVA及LA显著高于三面皮质骨组(P<0.05).垂直圆柱体Harms cage轴向旋转和侧屈时平均刚度显著大于其他组(P<0.001),轴向旋转时的大活动度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与三面皮质骨组相比,3个cage组的椎间融合效果略好.结论 HCIFC的椎间支撑能力、生物力学性能及椎间融合效果均适合于临床使用.

  • 镍钛合金组合式人工食管替代食管的实验研究

    作者:梁建辉;周星;彭品贤;郑兆斌;俞晓立

    目的观察镍钛合金组合式人工食管替代一段食管的可行性.方法镍钛合金组合式人工食管是由柔性硅胶膜覆盖镍钛合金网状支架作管体,距两端1 cm处管体上带有涤纶连接环的组合式人工食管.以10只猪作实验动物,分为Ⅰ、Ⅱ两组(每组5只),行手术切除一段长约7 cm的胸段食管,应用镍钛合金组合式人工食管替代建立实验动物模型,Ⅰ组用单纯镍钛合金组合式人工食管与正常食管做套入式端端全层吻合连接,Ⅱ组在Ⅰ组连接基础上,于镍钛合金组合式人工食管套入正常食管重叠处的食管外面加用涤纶条环绕固定.术后观察动物的进食及生长情况,3个月内每月做1次X线食管造影、电子纤维食管镜检查,处死3只术后66,100和123 d脱管的实验动物进行解剖,并对新生食管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两组共10只实验猪存活超过6个月以上,长的存活已达20个月余.全组无吻合口漏发生,所有实验动物在人工食管未脱落之前都能正常进食.7只实验猪在术后2~6个月内发生脱管,Ⅰ组3只术后3个月内脱管,脱管后发生新生食管狭窄,进食出现严重梗阻;Ⅰ组1只和Ⅱ组3只术后3个月后脱管,脱管后短时间内发生轻度新生食管狭窄,随后逐渐缓解,无进食困难.Ⅰ组1只、Ⅱ组2只实验猪超过术后10个月未发生脱管,新生食管无狭窄,进食顺畅.结论镍钛合金组合式人工食管替代猪被切除食管段,近期效果较好.

  • 脱细胞猪肺动脉带瓣管道的支架材料研究

    作者:闫鹏;胡盛寿;任兵;周建业;高峰

    目的研究心血管组织在经过适当脱细胞处理后的组织结构和生物学特性.方法对带瓣猪肺动脉管道进行脱细胞处理,所得组织和作为对照的新鲜天然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ETVG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扫描电镜检查,并测定各种大分子物质的含量;在小鼠皮下移植6周后测定组织钙含量及钙定位染色.结果脱细胞后的组织内未见细胞结构,基质结构基本保持.胶原和弹性蛋白含量增加.脱细胞后的组织在小鼠皮下移植后钙含量较天然组织明显下降.结论经过合适的脱细胞处理后,可以去除几乎所有的细胞成分,基本保留的基质结构,能显著减轻在异种移植时引起的钙化.

  • EPO预处理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TNF-α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秦川;肖颖彬;钟前进;陈林;王学锋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预处理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前后TNF-α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可能的NF-κB信号机制.方法 采用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EPO组[缺氧复氧前24h,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10 U/ml的重组人促红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EPO+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盐(PDTC)组(缺氧复氧前24h,加入终浓度10 U/ml的RHuEPO和5μg/ml的PDTC)和PDTC组(缺氧复氧前24h,加入终浓度5 μg/ml的PDTC).分别于缺氧复氧损伤前后,以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心肌细胞TNF-α基因表达变化,同时以EMSA检测各组心肌细胞NF-κB活性变化.结果 缺氧复氧损伤前,各组心肌细胞TNF-α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较弱.损伤后各组心肌细胞TNF-α基因表达水平较损伤前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EPO组TNF-α基因表达水平低于其他各组(P<0.01).缺氧复氧损伤前EPO组NF-κB活性高于其他各组(P<0.01),损伤后各组NF-κB活性显著高于损伤前对照组(P<0.01),EPO组NF-κB活性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 EPO预处理抑制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TNF-α基因表达升高,可能与缺氧复氧后NF-κB活性升高被抑制有关.EPO预处理可能通过NF-κB活化的负反馈机制抑制缺氧复氧后心肌细胞NF-κB活性的升高.

  • 热休克蛋白70表达对未成熟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孙忠东;高尚志;毛志福;王志维;黄杰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未成熟心肌中的表达规律和对未成熟心肌的影响.方法健康新生长耳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4 ml 24 h后取离体心脏,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E4h、E12h、E24h、E48h组,腹腔注射去甲肾上腺素,4、12、24、48 h后分别取离体心脏,方法同对照组.测定心肌细胞中HSP70含量、血流动力学指标、生化指标,并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 HSP70含量E24h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血流动力学、生化指标均优于其他各组(P<0.01),心肌超微结构损伤较其他各组明显减轻.结论腹腔注射去甲肾上腺素24 h后可诱导未成熟心肌HSP70高表达,一定量的HSP70表达可明显减轻未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同种瓣移植后钙含量与免疫排斥反应的关系

    作者:常青;李守先;徐平;张社华;谭金山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带瓣大血管移植后钙含量与免疫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同种异体带瓣主动脉腹主动脉异位移植大鼠,随机分为异基因组(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和同基因组(受体供体为同一种系的近交系大鼠).各组随机分为5个小组,每组8只,分别于术后2、4、8、12、16周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大鼠CD25、CD71的表达,并且取出移植物,原子火焰吸收法测定钙含量,并对移植物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同时免疫组化测定CD40L的表达.结果 (1)异基因组移植后各个时间段的CD40L、CD25和CD71的表达均较同基因组高(P<0.01),异基因组CD25、CD71和CD40L表达的高峰时间段主要在移植后早期(2~4周),此后的表达水平逐渐回落,12周后维持在低水平.(2)异基因组的钙含量从4周开始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升高,在12周达到高峰.同基因组各个时间段的钙含量无差别(P>0.05).(3)移植后异基因组出现内皮细胞脱落和平滑肌细胞坏死.结论 同种瓣移植后的钙含量与免疫关系密切;移植后4周才开始钙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钙含量逐渐升高,在12周达到高峰;移植后不同的时间钙含量并不与当时的免疫排斥水平正相关,但二者互相影响.

  • 洛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脏缺血再灌注中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张晓捷;孙宗全;杜心灵

    目的探究洛伐他汀预处理对急性心脏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C);洛伐他汀(Lovastatin)组(L),胃管直接灌注洛伐他汀每天15 mg/kg,2周;洛伐他汀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组(N),洛伐他汀每天15 mg/kg直接灌胃同时腹腔注射L-NAME 30 mg/kg,2周.2周后建立在体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脏模型,观察洛伐他汀对缺血再灌注前、后心肌细胞Bcl-2、Bax凋亡相关蛋白表达以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各组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洛伐他汀上调心肌细胞内Bax凋亡相关蛋白表达(P<0.05),对Bcl-2凋亡相关蛋白影响不明显(P>0.05);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0.05).结论洛伐他汀有效减少心脏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具有非降脂的延迟性心肌保护作用.其抗凋亡作用不受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改变心肌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影响,具体机制须进一步实验探究.

  • 自体肺氧合体外循环防止炎症反应性肺损伤

    作者:黄惠民;孔祥;马良龙;邹文艳;俞晓青;蒋祖明

    目的 探讨采用自体肺代替人工氧合器的体外循环技术是否比常规体外循环对肺组织有更好的保护作用.方法 12只小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自体肺代替人工氧合器,对照组按常规体外循环方法,分别转流135 min,主动脉阻断60 min,测定实验前、后肺静态顺应性、肺动-静脉氧差,检测灌注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变化,测定肺组织湿/干比和观察肺病理学改变.结果 两组体外循环后的肺静态顺应性均下降、肺动-静脉氧分压差增大,灌注液中TNF-α和IL-6含量增加,但两组相比,实验组的改变显著轻于对照组.肺组织标本显示,实验组的肺湿/干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光镜和电镜观察肺损伤程度也较轻.结论 自体肺能够耐受非搏动性灌注而代替人工氧合器进行体外循环且可显著减轻因肺的缺血再灌注以及因采用人工氧合器所引起的炎症反应性肺损伤,对肺组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73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