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疗效观察

    作者:刘巍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46例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均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佳矫正视力(BCVA)、中央视网膜厚度(CRT).结果治疗前,患眼平均BCVA为0.59±0.18、平均CRT为(480.5±152.2)μm;治疗后1年,患眼平均BCVA为0.37±0.13、平均CRT为(322.4±101.1)μm;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患眼的平均BCVA,CR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应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安全有效,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视力情况,减轻黄斑水肿症状,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 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与黄斑部格栅样光凝联合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作者:徐浩;白宁艳;吕鹏;周杰;李治清

    目的 探讨雷珠单抗(ranibizumab,RZB)玻璃体内注射与黄斑部格栅样光凝(grid photocoagulation,GPG)联合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接诊的DME患者88例.将患者分为单独使用GPG治疗的对照组和使用RZB联合GPG治疗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BCVA都有所变好,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在1个月和3个月后效果更加明显.在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眼压都有所升高;而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的眼压还有升高,但观察组的相对降低;在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才有降低.两组患者在治疗后CMT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观察组在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后分别为(366.99 ±29.61)μm、(341.76 ±30.12) μm、(331.88±29.77) μm,较治疗前有降低,且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结论 RZB玻璃体内注射联合GPG不仅能改善黄斑水肿,短期内提高视力,而且能稳定现存视力,推迟复发时间,在临床治疗DME中值得推广应用.

  • 玻璃体腔注气治疗黄斑部视网膜下积血体会

    作者:万光明;李晨晨;邢杉杉;郭强英;陈仕建

    目的 评价玻璃体腔注入全氟丙烷(C3Fs)气体治疗黄斑部视网膜下积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黄斑部视网膜下积血患者23例(24眼)均行玻璃体腔注射C3F8气体0.3~0.4 mL,注气后保持面向下体位1周以上,观察视力变化及眼底等情况.结果 术后1周21眼黄斑区积血明显吸收或移位至黄斑区以外,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矫正视力由治疗前的眼前手动~0.06提高至0.04~1.00,其中2例(2眼)外伤性黄斑出血视力恢复好,达1.0和0.8;1眼黄斑区积血明显吸收但视力无提高;1眼形成轻度玻璃体混浊,检眼镜下隐约见黄斑区积血已经完全吸收,视力由0.04提高至0.06;1眼黄斑区积血加重,形成出血性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混浊.术后2周时23眼黄斑区积血明显吸收或移位至黄斑区以外,矫正视力提高至0.06~1.00.结论 玻璃体腔注气疗法是治疗黄斑部视网膜下积血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适宜于黄斑部视网膜下积血面积较小者,尤其对外伤所致黄斑部视网膜下积血效果显著.

  • 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作者:周朋义;金学民;尹玉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2例(32眼)ICNV患者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 1.25 mg(0.05 mL).根据复查裂隙灯、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FFA)及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 acuity,BCVA)情况决定是否重复注射.对比观察治疗前后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压及FFA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前BCVA为0.309±0.244,治疗2周后及末次复查时BCVA分别为0.477±0.223、0.670±0.245,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黄斑中心凹厚度为(383.280±110.797)μm,治疗2周后及末次复查分别为(296.360±87.850)μm、(264.000±82.978)μ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FFA显示有CNV及荧光渗漏,治疗后新生血管萎缩,无荧光渗漏;治疗前后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眼内炎.结论 Avastin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ICNV的药物.

  • 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作者:武炳慧;王雨生;王海燕;李曼红;苏晓娜;朱锦婷;李晓;孙董洁;葛莉莉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66眼)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初始均行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观察患眼治疗前、后佳矫正视力、黄斑水肿分级、黄斑水肿渗漏类型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和黄斑总体积的变化情况.对其中前3个月内仅接受单次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的38例(41眼)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6周和12周的各项指标进一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5例(66眼)DME患者治疗前平均佳矫正视力字母数、平均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和黄斑总体积分别为39.81±17.18、(514.11±247.43)μm和(11.70±2.37)mm<'3>,末次随访时分别为43.45±14.38、(455.47±193.34)μm和(10.64±2.13)mm<'3>.其中前3个月内进行单次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的38例(41眼)患者治疗前平均佳矫正视力字母数为45.09±12.68,治疗后2周、6周和12周时分别为52.45±13.67、59.09±12.31和50.36±11.72,治疗后视力明显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平均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治疗前为(503.95±246.79)μm,治疗后2周、6周和12周分别为(348.91±209.76)μm、(327.93±127.60)μm和(444.00±193.61)μm,治疗后厚度明显变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前黄斑总体积为(11.07±2.23)mm<'3>.治疗后2周、6周和12周时分别为(10.25±1.81)mm<'3>、(9.76±2.01)mm'和(9.92±1.49)mm<'3>,治疗后体积缩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见明显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可减轻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视网膜水肿程度,提高患眼视力,但疗效持续时间有限,单次注射疗效约可维持8~12周.其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仍有待多中心临床试验验证.

  •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黄斑水肿

    作者:李国兴;韩丽英

    目的 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黄斑水肿35例45眼,其中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弥漫性黄斑水肿15例25眼,由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者20例20眼.通过眼部检查(眼压、裂隙灯显微镜、双目间接检眼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光相干断层扫描证实有黄斑水肿.所有病例均按照标准的玻璃体腔注射操作方法,进行玻璃体腔一次性注射40 g·L-1曲安奈德混悬液0.1 mL.术后定期复查,随访6个月.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视力、眼压、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眼内炎症反应及晶状体改变.结果 随访期末,所有患者中5眼视力无变化,1眼视力下降,39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注射后后一次复查时视力:静脉阻塞组平均视力为0.35±0.23.与治疗前0.15±0.1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1,P<0.05);糖尿病组平均视力为0.26±0.21,与治疗前0.12±0.08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786,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黄斑水肿均减轻或者消退,但有3眼治疗后4~6个月出现黄斑水肿复发,1眼给予再次曲安奈德注射,黄斑水肿消退.15眼治疗后出现眼压升高至21 mmHg(1 kPa=7.5 mmHg)以上,给予降眼压药物后眼压得以控制.有1眼白内障明显进展.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可有效治疗因视网膜静脉阻塞或糖尿病引起的黄斑水肿,但是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一过性眼压升高是其常见的不良反应.

  • 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黄斑水肿的形态与功能观察

    作者:张国明;曾键;陈青山;刘军;赵铁英;秦波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玻璃体腔注射治疗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的疗效,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中央静脉阻塞、分支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视网膜复位术后的15例15眼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自颞下方角膜缘后4 mm处玻璃体腔注射TA4 mg,手术前后分别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和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RG,mf-ERG)等方法检查.结果 术前平均视力为(0.30±0.23),黄斑中心凹处神经上皮厚度为(452.46±122.35)μm,mf-ERG中心凹处(1环)N1波振幅密度为(19.51±9.27)nV·deg-2,P1为(23.42±10.78)nV·deg-2;术后3个月平均视力为(0.55±0.27),黄斑中心凹处神经上皮厚度为(225.46±102.53)μm,1环中心凹处N1波、P1波振幅密度分别为(27.44±9.01)nV·deg-2、(33.43±14.57)nV·deg-2.结论 TA玻璃体腔注射是治疗各种原因ME的有效方法,mf-ERG是评价黄斑功能的有利手段.

  • 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睿;雷春灵;孙文涛;毕春潮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tllnab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回顾性研究,对经直接或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确诊的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共32例(32眼),病程10 d~1 a,行玻璃体腔注射25 g·L<'-1>Bevacizumab治疗,注射次数为1~3次,间隔4周,治疗后随访4~18个月,对比分析术前与末次随访的视力、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脉络膜造影检查显示的渗漏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显示的平均中央视网膜厚度的变化.结果 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平均logMAR视力分别为0.235 90±0.197 51和0.397 50±0.272 87,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5.530,P<0.001).OCT显示术前平均中央视网膜厚度为(317.72±75.01)μm,末次随访为(206.28±31.56)μ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8.857,P<0.001).造影显示渗漏消失者18眼,减少者12眼,渗漏持续者2眼.随访期间有5眼出现小片结膜下出血,1眼出现少量玻璃体腔出血,注射后第2天3眼眼压有明显下降,未见其他并发症.2例病情复发,复发率为6.25%,复发病例进行再次注射治疗仍有疗效.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安全有效,但其长期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尚需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 玻璃体腔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结构的影响

    作者:张改丽;徐四俊;肖云;范银波;练海东;解玉军;高晓唯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2只和糖尿病组24只,糖尿病动物模型通过链脲佐菌素60mg·kg-1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射诱导,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玻璃体腔生理盐水注射组(B组)12只和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组(C组)12只,B组玻璃体腔注射生理盐水每次4μL,每周1次;C组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每次4 μL(0.5 g·L-1),每周1次.A组、B组和C组分别在4周和8周时随机选取3只(6眼)处死摘除眼球做石蜡切片观察视网膜光镜结构及3只(6眼)做电镜标本观察视网膜超微结构.结果各组大鼠血糖值:4周时A组(6.42±0.43)mmol· L-1、B组(30.07±3.62) mmol·L-1、C组(29.34±4.56)mmol·L-1,A组与B、C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A组(5.78±0.47) mmol·L-1、B组(29.81±5.58)mmol·L-1、C组(31 26±4.03)mmol·L-1,A组与B、C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05),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光镜观察结果:A组视网膜各层结构清晰,排列整齐;B组4周时,视网膜结构改变不明显,8周时视网膜变薄,内外颗粒层变薄疏松,排列紊乱,神经节细胞减少;C组4周、8周时无明显改变.视网膜电镜观察结果:B组4周时视细胞外节膜盘模糊不清,膜盘间隙扩大,8周时视细胞膜盘间隙进一步扩大,排列紊乱,局部断裂,线粒体肿胀,并可见空泡变;C组较B组结构规则,4周时未见明显改变,8周时外节膜盘部分模糊,排列尚规则,间隙轻度扩大.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结构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 Captopril抑制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作者:底煜;杨飚;陈晓隆

    目的 探讨 captopril对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60只7 d龄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0只)和治疗组(30只),置于体积分数75%高氧环境下饲养5 d后回到正常空气环境中饲养,出氧箱后治疗组每天1次玻璃体腔注射captopril(2.7 mL·kg-1),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注射液(2.7 mL·kg-1),连续5 d.2组小鼠均于17 d时处死并摘除眼球,采用视网膜铺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观察视网膜血管的改变、计数视网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并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的表达.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视网膜血管分布规则、分支良好、新生血管密度减少,且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治疗组为(5.39±1.32)个,对照组为(30.43±0.55)个,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染色较对照组减弱.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入captopril能够有效抑制高氧诱导下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captopfil有望成为防治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

  • Bevacizumab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苏满想;张国明;刘春民

    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都是小儿致盲的主要原因.预防ROP失明的关键在于及时发现阈值或阈值前病变,并在"时间窗"内进行冷凝或光凝治疗,尽管如此,仍有部分患眼会发展到4期、5期ROP.4期、5期ROP术后解剖结构和视力的预后都不容乐观.因此,ROP的治疗方法仍有待进一步发展,近年来有报道用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ROP,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就Bevacizumab在ROP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扼要综述.

  • 正常兔眼玻璃体微泡注射联合超声辐照干预中适超声参数的筛选

    作者:申晓丽;李强;黄丽娜;赵军;樊宁

    背景 微泡可作为药物和基因的转染载体,经超声照射后转染效率提高,从而在多种眼科疾病的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不同超声辐照强度发挥的生物学效应有所不同. 目的 筛选适用于正常兔视网膜组织的超声辐照强度和时间,为超声联合微泡治疗眼底疾病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18只清洁级新西兰大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超声辐照组、单纯玻璃体腔注射组及玻璃体腔注射+低、中、高强超声辐照组.空白对照组未给予任何处理,单纯超声辐照组和单纯玻璃体腔注射组分别给予2.0 W/cm2的超声强度照射实验眼60 s或单纯玻璃体腔注射0.1ml微泡,玻璃体腔注射+低、中、高强超声辐照组兔眼在玻璃体腔注射0.1ml微泡后分别用0.5、1.0和2.0 W/cm2超声强度照射实验眼60 s.各组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第1天、第7天分别行眼前节照相、直接检眼镜检查和彩色眼底照相观察眼前节和眼底情况,于术后第7天处死实验兔并分离视网膜,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眼视网膜形态学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兔视网膜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空白对照组、单纯超声辐照组、单纯玻璃体腔注射组及玻璃体腔注射+低、中、高强超声辐照组兔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眼前后节均未见明显异常.术后7d,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空白对照组、单纯超声辐照组、单纯玻璃体腔注射组和玻璃体腔注射+低超声辐照组兔10层视网膜组织结构清晰,未见炎症、变性及细胞坏死等改变,而玻璃体腔注射+中强超声辐照组和玻璃体腔注射+高强超声辐照组兔眼视网膜各层组织结构疏松,视细胞层排列紊乱,内核层和外核层不同程度变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数量减少,可见细胞的空泡样变性.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空白对照组、单纯超声辐照组、单纯玻璃体腔注射组及玻璃体腔注射+低强超声辐照组兔视网膜超微结构未见明显异常改变,而玻璃体腔注射+中强超声辐照组和玻璃体腔注射+高强超声辐照组兔眼视细胞排列紊乱,内核层和外核层细胞数目减少,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染色质不均匀,RGCs数目减少.结论 适用于正常兔视网膜组织的理想超声参数为超声强度0.5 W/era2辐照60 s,这一结果为超声联合微泡治疗眼底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 局部应用尿激酶对大鼠血-视网膜屏障外向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许文俊;高永峰;胡萍

    背景 视网膜血管再通是治疗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的关键.研究证实,玻璃体腔注射尿激酶可抑制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复合体中Occludin蛋白的表达. 目的 用伊文思蓝(EB)玻璃体注射法观察尿激酶眼局部注射后大鼠血-视网膜屏障(BRB)外向通透性的变化.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个组,各组大鼠均以右眼作为实验眼.尿激酶玻璃体注射组大鼠将尿激酶350 U(商品单位)4μl注入右眼玻璃体腔,同容积的PBS以同样方式注射作为PBS玻璃体注射组,尿激酶球后注射组大鼠将10μl 1000U尿激酶注入右眼球后组织,等容积的PBS以同样方式注射作为PBS球后注射组.上述药物注射后24 h,所有大鼠右眼玻璃体腔注射质量分数0.5% EB 4μl.EB注射后4h摘取大鼠右侧眼球,完整取出玻璃体并以甲酰胺温浴萃取EB.所得提取液以甲酰胺-分光光度法检测EB的质量浓度,并据此推算大鼠玻璃体腔内EB的质量浓度,对各组间大鼠玻璃体中EB质量浓度进行比较. 结果 尿激酶玻璃体注射组大鼠玻璃体呈淡蓝色反光,眼科手术显微镜下可见视网膜血管;尿激酶球后注射组大鼠玻璃体呈蓝色,眼底血管不易显示,而PBS玻璃体注射组和PBS球后注射组大鼠玻璃体均呈深蓝色反光,眼底无法窥见.尿激酶玻璃体注射组、PBS玻璃体注射组、尿激酶球后注射组和PBS球后注射组大鼠玻璃体的甲酰胺EB溶液吸光度(A)值分别为0.181±0.008、0.450±0.017、0.330±0.009和0.436±0.012;尿激酶玻璃体注射组大鼠玻璃体腔内EB的质量浓度为(0.266±0.014)g/L,明显低于PBS玻璃体注射组、尿激酶球后注射组和PBS球后注射组的(0.667±0.026)、(0.496±0.015)和(0.657±0.017)g/L,4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406,P<0.01),其中尿激酶玻璃体注射组大鼠玻璃体EB质量浓度均明显低于其他3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大鼠眼局部应用尿激酶可增加BRB的外向通透性,玻璃体腔内注射EB是检测大鼠BRB外向通透性的可靠方法.

  • 兔眼玻璃体腔注射替考拉宁眼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毛理纳;刘娜;罗予;李杰;杜楠楠

    背景 眼内炎是严重的感染性眼病,早期有效的药物治疗至关重要.替考拉宁眼内用药治疗眼内炎及眼内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文献报道较少.目的 探讨兔眼玻璃体腔注射替考拉宁眼内药代动力学过程及特点.方法 取日本大耳白兔33只,右眼玻璃体腔注射替考拉宁0.5 mg后,分别于15 min、30 min和1、2、4、6、12、24、48、96、192 h抽取玻璃体及房水各0.1ml,采用微生物检定法测定替考拉宁的质量浓度.结果 替考拉宁标准品质量浓度的对数值随着抑菌圈直径的增加而增加,其标准品回归曲线方程:Y=0.174X-0.813(R2 =0.999),在替考拉宁质量浓度为1.0-8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替考拉宁玻璃体腔单次注射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玻璃体腔分布相Tα1/2与消除相Tβ1/2分别为1.68 h、152.15 h,房水中分布相T1/2与消除相Tβ1/2分别为2.83 h、70.56h.替考拉宁在玻璃体、房水中的峰质量浓度分别为(358.47±21.53)mg/L、(102.17±9.54)mg/L,达峰时间分别为1h;在192 h时,玻璃体、房水中替考拉宁质量浓度分别为(4.38±0.68)mg/L、(2.38±0.38)mg/L.结论 替考拉宁0.50 mg玻璃体腔注射后能在玻璃体、房水中维持较长时间的药物治疗质量浓度.

  • 国产猪源纤维蛋白黏合剂玻璃体腔注射后对兔眼视网膜组织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作者:侯宝杰;赵杰;陈莉;徐卫鸿;徐青;韩毳;白芳;王志军

    背景 猪源纤维蛋白黏合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中,能够起到止血和闭合伤口的作用.目前眼科学者认为猪源纤维蛋白黏合剂在玻璃体切割术中可替代长效气体或硅油作为填充物,但国产猪源纤维蛋白黏合剂是否对视网膜有毒性作用仍在研究中. 目的 研究国产猪源纤维蛋白黏合剂在眼内应用后对视网膜组织的生物安全性. 方法 15只青紫兰兔任选一眼作为实验眼,对侧眼作为对照眼.兔眼行玻璃体切割术,实验眼术毕于玻璃体腔内注射猪源纤维蛋白胶0.5 ml,对照眼注射等量平衡盐溶液.术后1、3、7、15、30 d用裂隙灯及直接/间接检眼镜检查眼前后节的炎症反应,术后1、3、7d用Schi(o)tz眼压计测量眼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0 d进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评估视网膜的功能变化,术后30 d行眼科B型超声检查.玻璃体腔内注射后第30天摘除眼球并制备视网膜切片,光学显微镜下检查视网膜的组织形态学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的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 实验组15只兔眼中出现并发症者7只眼,其中晶状体损伤后发生白内障者3只眼,术后增生性玻璃体病变和视网膜脱离者5只眼,眼内炎者1只眼.对照组15只兔眼晶状体损伤后发生白内障者2只眼,术中发生视网膜损伤者2只眼.眼内注射后30d实验组未出现并发症的8只眼及对照组的11只眼均未见明显的眼内炎症反应,术后眼压均正常,2个组间及手术前后各时间点间的眼压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008,P=0.929;F时间=3.600,P=0.075).实验组及对照组间兔眼注药前后ERG a波、b波振幅的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波:F分组=0.728,P=0.405;b波:F分组=0.222,P=0.644);各组兔眼手术前后ERG a波、b波振幅的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波:F时间=0.516,P=0.482;b波:F时间=0.057,P=0.814).眼内注射后30 d,实验眼和对照眼视网膜组织层次清晰,无水肿及阳性细胞浸润,各层视网膜的细胞及视网膜光感受器、视网膜色素上皮的色素细胞形态均正常,亚细胞器结构清晰,细胞膜和核膜完整,线粒体嵴排列整齐. 结论 国产猪源纤维蛋白黏合剂玻璃体腔注射后对兔眼视网膜无毒性作用.

  • Avastin玻璃体腔注射对小鼠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作者:付浴东;周占宇;万金娥;丰慧;李松涛

    背景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主要源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avastin可以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所有异构体发生高亲和力结合,拮抗其生理活性.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 取7日龄清洁级C57BL/6J小鼠90只,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6组:空气对照组、高氧对照组、高氧BSS组和低、中、高剂量avastin组,每组15只.空气对照组小鼠在空气中喂养,其他各组均置于体积分数75%±2%O2的高氧环境中饲养,连续5d,高氧BSS组大鼠玻璃体腔注射无菌BSS液0.5μl,3个avastin处理组小鼠分别玻璃体腔注射1.25、2.50、5.00 g/L avastin各0.5μl.17日龄时过量麻醉处死小鼠,摘除眼球制备视网膜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计数突破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视网膜中CD34分子的表达;利用视网膜铺片技术观察低、中、高剂量avastin组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态并进行比较.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发现,高氧对照组小鼠视网膜突破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明显多于空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剂量的avastin组小鼠视网膜中突破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明显少于高氧BSS组和高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avastin组与低剂量avastin组比较,突破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高氧对照组视网膜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CD34分子呈阳性表达.视网膜铺片可见空气对照组的血管自视盘向四周均匀放射,分支良好,结构清晰;高氧对照组、高氧BBS组可见大量新生血管,其结构紊乱,分布不均;各剂量avastin组随着剂量的增加,视网膜血管分布和走行接近空气对照组.结论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可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产生,其作用与avastin的剂量有关.

  • 头孢哌酮/舒巴坦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兔铜绿假单胞菌性眼内炎

    作者:牟海燕;刘建宗;赵堪兴

    目的 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眼内炎的疗效.方法 青紫蓝兔18只,随机分为3组,右眼注菌后6h分别注入100g/L头孢哌酮/舒巴坦、22.5g/L头孢他啶和生理盐水各0.1mL,观察24h.另取青紫蓝兔12只,随机分为2组.早期注药组注菌后6h注入100g/L头孢哌酮/舒巴坦0.1mL,晚期注药组注菌后20h注入100g/L头孢哌酮/舒巴坦0.1mL,观察1周.结果 头孢哌酮/舒巴坦组、头孢他啶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除角膜评分外(P>0.05),结膜、前房、玻璃体、视网膜、B型超声检查及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孢哌酮/舒巴坦组与头孢他啶组相比,除虹膜炎症反应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具体评分来看头孢哌酮/舒巴坦组优于头孢他啶组.早期注药组与晚期注药组相比,1周后结膜、前房、虹膜、玻璃体、视网膜、B型超声检查及组织病理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0g/L头孢哌酮/舒巴坦0.1mL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早期铜绿假单胞菌眼内炎有效.

  • 头孢哌酮/舒巴坦兔玻璃体腔注射视网膜毒性的研究

    作者:牟海燕;刘建宗;张怡红;王振东;蔡素贞

    目的确定头孢哌酮/舒巴坦在兔玻璃体腔注射的安全有效剂量,以指导人玻璃体腔用药.方法成年健康青紫兰兔1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只(6眼).每组注射头孢哌酮/舒巴坦质量浓度分别为:0、5、10、20、40mg/0.1 mL.注药后1、2、4、8、12、24 h各观察1次,以后每天观察1次.比较注药前及注药后第1、3、7、14 d ERG检查结果.2周后行大体标本观察及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对ERG的a、b波振幅变化用方差分析进行检验.结果5和10 mg药物注射组FERG各波振幅和视网膜组织学检查均无明显改变,但在20、40 mg剂量组,头孢哌酮/舒巴坦在兔玻璃体腔注射后可见FERG各波的明显下降和电镜下视网膜各层细胞的水肿和空泡样变.结论10 mg/0.1 mL的头孢哌酮/舒巴坦玻璃体腔注射是一个安全剂量.

  • 康柏西普与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临床疗效的比较

    作者:马锋伟;杜翠云;程美红;马玉胜

    背景 黄斑水肿是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的治疗方法是激光疗法和抗新生血管药物的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是人源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抗体,临床上常用于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治疗,其在治疗CRVO继发性黄斑水肿方面疗效的研究较少. 目的 比较康柏西普和曲安奈德(TA)玻璃体腔注射对C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在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诊断为CRVO继发黄斑水肿者60例60眼,按照就诊日期分为康柏西普组和TA组,每组30例30眼,2个组患者人口基线特征接近.2个组患眼分别行0.05 ml康柏西普或0.05 ml(0.05 mg)TA玻璃体腔注射,分别于注射前和注射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复查.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注射眼佳矫正视力(BCVA)和OCT检查的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次要指标包括注射前后眼压变化和眼部并发症. 结果 康柏西普组和TA组患眼玻璃体腔注射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BCVA均明显优于注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注射后1个月TA组注射眼平均BCVA优于康柏西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柏西普组患眼注射前及注射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CMT值分别为(572.00±100.01)、(325.12±91.55)、(280.00±92.37)、(258.65±88.65)、(300.00±87.64)μm,TA组分别为(570.00±102.21)、(345.12±89.31)、(290.00±80.27)、(309.65±84.13)和(303.00±90.59)μm,2个组患眼注射后CMT值较注射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3个月康柏西普组患眼CMT值下降更明显,与T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组患眼注射前及注射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眼压值分别为(15.20±3.52)、(21.20±3.80)、(26.40±4.00)、(23.60±3.73)和(21.50±3.27)mmHg(1 mmHg =0.133 kPa),注射后各时间点眼压值均明显高于注射前,且TA组注射后各时间点患眼眼压均明显高于康柏西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康柏西普组注射前后患眼眼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TA及康柏西普治疗CRVO所致黄斑水肿有效,可减轻视网膜水肿并改善视力.与TA相比,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无眼压升高的风险,更加安全可靠.

  • 贝伐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或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比较

    作者:黄萍;王雯倩;石砚;刘恩泽;张纯

    背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眼部缺血性病变的继发性改变,属于难治性青光眼.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在眼部的应用为NVG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但应用方法和治疗效果仍在进一步研究.目的 观察和比较抗VEGF药物贝伐单抗球内注射后联合小梁切除术或睫状体光凝术治疗NVG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NVG的治疗策略.方法 采用非随机分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确诊的NVG患者23例23眼,根据采用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小梁切除术组9例9眼和睫状体光凝组14例14眼.所有患者确诊后先行贝伐单抗眼内注射,用胰岛素注射针头在角膜缘后4 mm处垂直眼球中心刺入眼内,前房穿刺放液50 μl后注射贝伐单抗50 μl(1.25 mg),然后各组患者分别接受相应的手术.分别于术后1周和3个月进行视力、眼压和治疗相关指标的检测,并观察各组术眼的并发症情况,对2个组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建立NVG的治疗流程.结果 2个组患眼的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梁切除术组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的眼压分别为(43.4±6.2)、(15.6±3.0)和(19.7±3.2) mmHg(1 mmHg=0.133 kPa),睫状体光凝组为(42.8±4.9)、(25.4±7.5)和(23.3±6.6) mmHg,2个组注射药物前与抗青光眼术后不同时间点眼压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28.817,P<0.001;F时间=158.418,P<0.001;F交互作用=7.260,P=0.002).各组内术后1周和3个月的眼压值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1周,睫状体光凝组术眼的眼压明显高于小梁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术后3个月,2个组间眼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术后3个月,小梁切除术组视力下降者3眼,睫状体光凝组视力下降者9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睫状体光凝组患者贝伐单抗注射后与抗青光眼手术的间隔时间以及抗青光眼手术后与进一步眼底病治疗的间隔时间均明显长于小梁切除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02、0.003).2个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 晚期NVG患者接受贝伐单抗注射后不能降低眼压,但可减少抗青光眼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贝伐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较贝伐单抗联合睫状体光凝术眼压降低更快,抗青光眼术前先进行贝伐单抗眼内注射可降低手术出血的风险.

283 条记录 8/15 页 « 12...567891011...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