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长链脂肪酸对脂周素2表达的影响

    作者:谷剑秋;范斌;张锦;生山祥一郎

    目的 研究长链脂肪酸对肝细胞脂周素2表达的影响,并揭示其调控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测定不同长度脂肪酸对脂周素2 mRNA表达的影响.应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测定长链脂肪酸油酸对脂周素2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应用荧光索酶活性分析方法检测油酸对脂周素2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 长链脂肪酸油酸、软脂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明显增加了脂周素2的表达,而短链脂肪酸己酸没有作用.油酸以剂量和浓度依赖方式上调脂周素2 mRNA和蛋白的表达,乙酰辅酶A合成酶抑制剂triacsin C没有抑制油酸诱导的脂周素2表达.小鼠脂周素2启动子含有Ets/AP-1结合位点和PPARs反应元件(PPRE).油酸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增强了脂周素2的-2090 bp启动子活性.Ets位点突变没有影响脂周素2的启动子活性,但AP-1位点突变,及PPRE突变显著抑制了油酸诱导的启动子活性.结论 在肝细胞中,长链脂肪酸油酸诱导脂周素2的表达,需要启动子区域的AP-1和PPARs反应元件,为防治脂肪肝新药研发提供了新的靶点.

  • 阿尔茨海默病γ分泌酶相关调控通路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美霞;刘剑刚;李浩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以记忆力减退及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且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A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医学界关于其发病机制的假说较多,其中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级联学说的研究较为成熟.近年来研究已发现,γ分泌酶是催化Aβ生成的终末阶段,在Aβ产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决定了产生的Aβ1-42在其中所占的比例,与AD的发生密切相关[1].关于γ分泌酶及相关调控通路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探索AD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方面关注的一个热点.

  • 硫氧还蛋白通过Smad3/AP-1通路抑制人血管内皮细胞黏附蛋白的表达

    作者:陈北冬;王文东;赵革新;马丽娜;刘雪青;齐若梅

    目的 研究硫氧还蛋白(Trx)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对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 方法 应用腺病毒感染的方法在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中建立过表达硫氧还蛋白及其对照的细胞模型.以致动脉粥样硬化重要危险因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为刺激剂.应用免疫印迹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rx,黏附分子(ICAM-1,VCAM-1)及其上游信号分子(Smad3,AP-1)的蛋白表达及细胞定位.应用胰岛素还原法检测Trx的活性,应用荧光探针DCFHDA进行细胞内活性氧检测. 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过表达Trx组Trx表达量明显提高,活性检测显示Ad-Trx的活性上调率为(26.2±3.3)%,细胞内活性氧(ROS)检测提示过表达Trx显著抑制细胞内ROS的产生.和对照组相比在基础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下过表达Trx组明显下调了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P<0.05),显著提高了内皮细胞中Smad3的磷酸化(P<0.05).而应用Smad3磷酸化特异性的抑制剂SIS3预处理细胞反转了Trx对黏附蛋白的抑制作用.SIS3预处理细胞进一步上调了oxLDL刺激下AP-1亚基c-Fos的核蛋白表达. 结论 Trx抑制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Smad3蛋白的磷酸化及抑制核转录因子AP-1亚基c-Fos的核表达来调节的.

  • Hint1基因抑制HepG2细胞AP-1转录因子活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戈佳云;王琳;陆晓青;李晓;吴涛

    目的 探索体外过表达Hint1基因对人肝肿瘤HepG2细胞AP-1转录因子活性的影响.方法 分子克隆获得Hint1基因序列,构建pHA-Hint1重组融合基因表达载体.阳离子脂质体介导,pHA-Hint1转导人肝母细胞瘤HepG2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中外源HA-Hint1表达.pHA-Hint1质粒、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质粒AP-1/Luc及巨细胞病毒-β-半乳糖酶报告质粒(β-gel)共转导HepG2细胞.36 h后测定荧光素酶活性及β-gel活性.结果 重组质粒经EcoR Ⅰ和BamH Ⅰ双酶切,获约100 bp特异条带,测序证实成功构建pHA-Hint1表达载体.pHA-Hint1及空载体pcDNA3/HA转导HepG2细胞,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pHA-Hint1组Hint1mRNA表达高于空载体组(t=3.89,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HA-Hint1组HA标签蛋白表达高于空载体组(t=3.12,P<0.05).AP-1转录因子活性检测结果:pHA-Hint1终浓度为0 μg/ml,0.5 μg/ml,1.0 μg/ml,1.5 μg/ml,2.0 μg/ml时,AP-1转录因子相对活性(106)为:5.12±0025、4.24±0.74、3.43±0.31、2.62±0.48、2.09±0.21.随着pHA-Hint1浓度增加,荧光素酶活性呈明显下降,当pHA-Hint1浓度达到1.5 μg及2.0 μg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009,P<0.05).结论 过表达Hint1基因可抑制HepG2细胞AP-1转录因子活性.

  • 子宫平滑肌激活蛋白-1及间隙连接蛋白43在妊娠期的表达与分娩发动和早产的关系

    作者:娄水平;丁依玲;喻玲

    目的 探讨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间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在足月产和早产子宫平滑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例足月未临产、15例足月临产、10例早产临产产妇的子宫平滑肌中AP-1的两个亚单位c-Jun、c-Fos蛋白及Cx43的表达情况. 结果 (1)Cx43免疫组化积分在早产临产组(4.204±0.42)及足月临产组(4.33±0.5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足月未临产组(3.15±0.41)(P<0.01).(2)c-Jun蛋白在早产临产组、足月临产组、足月未临产组标记指数分别为(52.34±4.18)%、(45.25±5.24)%、(34.14±4.26)%,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c-Fos蛋白在早产临产组、足月临产组、足月未临产组标记指数分别为(53.48±4.36)%、(43.32±6.21)%、(31.29±3.34)%,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妊娠子宫平滑肌中Cx43表达与c-Jun、c-Fos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65、0.63,P<0.01). 结论 Cx43在分娩发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妊娠子宫平滑肌中Cx43的表达水平与AP-1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

  • 肾病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活化蛋白1和糖皮质激素受体的DNA结合活性的变化

    作者:曹长春;卢思广;董晨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NS)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活化蛋白1(AP-1)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DNA结合活性的变化,体外实验加入地塞米松(DEX)以及泼尼松治疗后对二者的影响。方法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分析法(EMSA)和同位素放射性自显影法分析了NS儿童PBMC中AP-1、GR的DNA结合活性。结果(1)NS组基础状态AP-1DNA活性为264.1(0.6~351.8),对照组为0.8(0~1.1),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Z=2.72,P<0.01);佛波酯刺激状态下AP-1DNA活性为514.8(1.1~616.7),对照组为1.1(0~36.6),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Z=2.64,P<0.01);经DEX作用后NS组AP-1的DNA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Z=0.64,P>0.05)。(2)NS组基础状态GR的DNA活性为7.6(0.2~11.7),对照组为45.2(8.1~9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Z=2.56,P<0.05);TPA刺激状态GR的DNA活性为5.3(0.0~10.7),对照组为78.1(7.8~97.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Z=2.40,P<0.05),经DEX作用后GR的DNA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Z=0.96,P>0.05)。(3)经泼尼松治疗尿蛋白转阴1周后,AP-1 DNA活性为1.05(0.95~1.44),与治疗前[2.87(1.00~4.20)]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Z=2.24,P<0.05)。治疗后GR的DNA活性为3.91(1.00~4.70),与治疗前[1.04(0.73~1.24)]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Z=2.0,P<0.05)。结论(1)NS儿童的PBMC中AP-1 DNA结合活性异常升高,而GRDNA结合活性降低;(2)糖皮质激素可抑制AP-1、增强GR的DNA结合活性。

  • Ap-1和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逊;桑荣霞;杨会锁

    AP-1是一种核转录因子,典型的AP-1复合物由c-Jun和c-Fos两个亚单位组成,通过形成亮氨酸拉链,以其α螺旋延伸处的碱性残基与DNA结合从而调控基因转录.近年来,AP-1信号转导通路与肿瘤关系的研究取得了较多进展,在与胃癌关系的研究中,人们研究了胃癌细胞生长的机制中AP-1的介导作用,AP-1在HP诱发胃癌作用中的角色及各种药物和化学物质是如何通过抑制AP-1活性来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等内容,但有关AP-1和其调控的下游靶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研究尚缺乏.

  • p53在二乙基亚硝胺诱导肝细胞转录因子AP-1活化中的作用

    作者:吕刚;高璐;郭献灵;浦浩;吕志强;蒲永东;吴孟超;卫立辛

    目的 研究p53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肝细胞恶变过程的影响,探讨p53功能缺失与细胞恶变的关系.方法 使用p53特异性抑制剂pifithrin-α(PFT-α)和(或)人p53小RNA干扰质粒sip53抑制L02细胞p53的转录活性.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不同时间点、不同浓度DEN对p53功能正常和缺失的L02细胞AP-1转录激活活性的影响,检测不同DEN处理时间对p53转录激活活性的影响及PFT-α对AP-1转录激活活性的影响.转录激活活性用相对荧光强度表示.结果 应用PFT-α转染sip53质粒24h后,p53的转录活性明显下降.单纯DEN处理后AP-1的相对荧光强度轻度上调,而DEN+PFT-α和DEN+sip53处理的细胞内AP-1相对荧光强度与单纯DEN处理组比较均有上调,呈现时间和浓度双重依赖性;在作用24h时点或DEN浓度为100ng/L时作用达高峰,随后回落.DEN处理后p53相对荧光强度明显上调,且存在时间依赖性,在24h达高峰,随后回落.DEN+PFT-α处理的细胞p53相对荧光强度在各时间点的变化不明显,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以PFT-α抑制p53功能后,L02细胞内AP-1的相对荧光强度上调,且此上调作用与PFT-α的作用时间相关.结论 DEN刺激可上调L02细胞内p53的表达,后者可抑制细胞的恶性增殖.p53功能缺失可明显促进DEN诱导的L02细胞AP-1转录激活活性上调,提示p53是正常肝细胞抗恶变的重要保护机制.

  • AP-1在内毒素刺激大鼠肺泡巨噬细胞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在TNF-α表达中的调控作用

    作者:李春穴;蒋建新;单佑安;张良

    为观察内毒素刺激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中核转录因子AP-1活性的影响,探讨AP-1在LPS刺激大鼠肺泡巨噬细胞表达TNF-α中的基因调控作用,应用凝胶迁移阻滞技术(EMSA)检测LPS(E coli 026:B6)刺激大鼠AM核蛋白中AP-1的DNA结合活性的动态变化;在LPS刺激前12h,应用转基因技术将AP-1的硫代寡核苷酸圈套(S-ODN decoy)转入大鼠AM,应用ELISA法观察AP-1硫代寡核苷酸圈套对LPS刺激大鼠AM表达TNF-α的影响.结果发现,应用100ng/ml LPS刺激大鼠AM 0.5h,AP-1即迅速出现活化并达到峰值,在1h活性略有下降,3h活性又逐渐回升,5h、8h又迅速回落,AP-1的活化状态至少可以持续8h,且与LPS刺激呈明显的量效关系;AP-1的S-ODN圈套能明显抑制但不能完全阻断LPS诱导的TNF-α表达.说明LPS刺激可使大鼠AM内AP-1活化,其在LPS介导的炎症反应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AP-1在LPS诱导的大鼠AM表达TNF-α中可能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但TNF-α表达可能还与其他核转录因子有关.

  • 雷公藤内酯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与合成

    作者:胡可斌;刘志红;刘栋;黎磊石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及VEGF合成与分泌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雷公藤内酯醇降低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人内皮细胞系ECV-304为研究对象,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流式细胞仪、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不同剂量雷公藤内酯醇对佛波脂(PMA)诱导的内皮细胞VEGF mRNA表达及VEGF合成与分泌的影响,并采用RT-PCR检测雷公藤内酯醇对内皮细胞c-jun/c-fos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可以抑制PMA诱导的内皮细胞VEGF mRNA表达及VEGF合成与分泌,并呈剂量依赖性.同样,雷公藤内酯醇剂量依赖性抑制PMA诱导的内皮细胞c-jun/c-fos mRNA的表达.结论雷公藤内酯醇抑制内皮细胞VEGF mRNA表达及VEGF合成与分泌可能是其雷公藤内酯醇降低肾小球肾炎患者尿蛋白的作用机制之一.雷公藤内酯醇可能通过影响转录因子AP-1的形成而影响内皮细胞VEGF的表达与合成.

  • ERK和JNK/AP-1通路参与石英诱导的细胞周期改变

    作者:贾效伟;刘秉慈;史香林;高艾;叶萌;张凤梅;刘海峰;焦石

    目的 探讨在石英刺激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 lung fibroblasts,HELF)中转录因子活化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的活性改变,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AP-1通路在石英诱导的细胞周期改变中的作用.方法 用200 μg/ml石英处理HELF细胞;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dated protein kinase,ERK)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蛋白磷酸化水平及细胞分布;运用AP-1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AP-1荧光素酶活力;用MAPK显性失活突变体(dominant negative mutant,DN)(DN-ERK2、DN-JNKl和DN-p38)证明通路的上下游关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用200μg/ml石英分别处理转染AP-1报告基因的细胞(HELF-AP-1)6、12、24h,结果显示,AP-1活性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变化,6 h活性增强,12 h活性达峰值,24 h活性略有降低;用200 μg/ml石英分别处理细胞1和2 h,结果显示,ERK和JNK在石英刺激1 h后,磷酸化水平升高,主要集中于胞浆,2 h后磷酸化水平进一步升高,并主要集中于胞核;200 μg/ml石英处理细胞24 h,G1期细胞所占比例从(63.80±9.57)%下降到(32.23±7.22)%,S期细胞所占比例从(35.17±10.33)%升高到(66.00±8.07)%;AP-1化学抑制剂姜黄素(20μmol/L)可明显减弱石英引起的G1期细胞比例减少和S期细胞比例增加;DN-ERK和DN-JNK的过表达均可明显降低石英诱导的AP-1活性增强,DN-p38的过表达对石英诱导的AP-1活性增强无明显影响.结论 200 μg/ml石英可诱导AP-1活性增强,并通过ERK、JNK/AP-1通路诱导细胞周期改变.

  • 激活蛋白-1介导二氧化硅诱导的巨噬细胞细胞因子的表达

    作者:李翔;胡永斌;蒋海鹰;王金胜;文继舫

    目的 探讨SiO2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改变是否与激活蛋白-1(AP-1)活化有关.方法 用AP-1的抑制剂姜黄素处理巨噬细胞后,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核蛋白AP-1(c-jun/c-fos)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TGF-β1蛋白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NF-α、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 10和20 μmol/L姜黄素处理组c-jun的核蛋白表达为1.150±0.020、1.010±0.108,c-fos的核蛋白表达为0.430±0.023、0.256±0.015,明显低于SiO2刺激组(1.550±0..029、0.860±0.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呈剂量依赖关系.20μmo/L姜黄素处理组TNF-α、TGFo-β1蛋白表达分别为123.58±45.78、32.12±5.34,明显低于SiO2刺激组(1582.18±437.52、55.60±5.51);TNF-α、TGF-β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74±0.01、0.22±0.04,也明显低于SiO2刺激组(2.27±0.33、2.96±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iO2刺激巨噬细胞生成TNF-α、TGF-β1与AP-1的活化有关.

  • ERK及AP-1对二氧化硅上调人肺上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表达的作用

    作者:李翔;胡永斌;彭劲武;何琼琼;蒋海鹰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控激酶(ERK)/激活蛋白(AP-1)信号通路在二氧化硅诱导人肺上皮细胞(A549)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表达中的作用.方法 以人肺上皮细胞A549为研究对象,200 μg/ml二氧化硅刺激0-24h.干预实验采用姜黄素预处理以及c-Jun显性负性突变体(TAM67)瞬时转染阻断AP-1活性;PD98059预处理阻断ERK活性.以Western印迹检测ERK激酶活力、PAI-1蛋白表达,EMSA检测AP-I DNA结合活性.结果 (1)SiO2作用A549细胞4、8、16 h,AP-1DNA结合活性分别为对照的1.3、1.3、2.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5、50μmol/L浓度姜黄素对二氧化硅诱导的PAI.1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20%、6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M-67对二氧化硅诱导的PAI.1蛋白表达的抑制率为59%,与二氧化硅刺激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二氧化硅作用A549细胞诱导ERK激酶活化;PD98059对二氧化硅诱导的PAI-1蛋白表达的抑制率为51%,与二氧化硅刺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D98059对二氧化硅诱导的AP-1 DNA结合活性的抑制率为73%,与二氧化硅刺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K/AP-1信号通路参与调控SiO2诱导的人肺上皮细胞PAl-1蛋白表达.

  • 激活蛋白-1与p53基因启动子结合的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分析

    作者:SHEN Fei;李智涛;WU Yi-ming;吴卫东

    目的 检测肺腺癌A549细胞内的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P-1)与p53基因调控区的结合情况.方法 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用c-jun特异性抗体沉淀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p53基因5'端特异性序列.结果 在c-jun特异性抗体免疫沉淀的DNA片段中扩增出p53 5'端的特异性序列.结论 AP-1在A549细胞内结合于p53基因的调控区,参与该基因的表达调控.

  • 活化蛋白-1在电针上调内毒素休克兔肺组织 HO-1表达中的作用

    作者:宫丽荣;余剑波;徐妍;曹新顺;史佳;张桂诚

    目的:评价活化蛋白-1(AP-1)在电针上调内毒素休克兔肺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70只,体重1.5~2.0 kg ,2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7组( n=10):正常对照组(C组)、内毒素休克诱发急性肺损伤组(ALI组)、电针+ALI组(EL组)、非穴位+电针+ALI组(NEL组)、电针+ALI+姜黄素组(ELC组)、AP-1抑制剂姜黄素组(Cur组)和二甲基亚砜组(D组)。EL组和ELC组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及肺俞穴,疏密波,频率15 Hz ,刺激强度以兔出现轻微肌颤为宜,15 min/次,1次/d ,连续5 d ,留针1 h后出针;NEL组以相同电针参数刺激足三里及肺俞穴旁开0.5 cm处。电针刺激5 d后,Cur组及ELC组经耳缘静脉注射姜黄素25 mg/kg (溶于0.5ml0.1%二甲基亚砜),D组静脉注射0.1%二甲基亚砜0.5ml,其余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给药后30 min ALI组、EL组、NEL组及ELC组经耳缘静脉缓慢注射LPS 5 mg/kg (溶于2 ml生理盐水),其余3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给予LPS或生理盐水后6 h时处死取肺组织行病理学评分,计算肺湿/干重比值(W/D比值),检测肺组织MDA含量及SOD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HO-1及c-Jun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O-1 mRNA及c-Jun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ALI组、EL组、NEL组及ELC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W/D比值和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ALI组、EL组及NEL组HO-1 mRNA、HO-1、c-Jun mRNA和c-Jun表达上调( P<0.05),ELC组c-Jun mRNA和c-Jun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ur组及D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ALI组比较,EL组及ELC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W/D比值和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HO-1 mRNA和HO-1表达上调,EL组c-Jun mRNA和c-Jun表达上调,ELC组c-Jun mRNA和c-Jun表达下调( P<0.05), NEL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EL组比较,ELC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W/D比值、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HO-1 mRNA、HO-1、c-Jun mRNA及c-Jun表达下调( P<0.05)。结论内毒素休克诱发兔急性肺损伤时,电针可通过活化AP-1而上调HO-1表达起到肺保护作用。

  • 活化蛋白-1在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时血红素加氧酶-1上调中的作用

    作者:吴丽丽;余剑波;宫丽荣;王曼;董树安;李莉;曹新顺;刘大全

    目的 评价活化蛋白-1(AP-1)在大鼠内毒素性肺损伤时血红素加氧酶-1(HO-1)上调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00 ~ 220 g,2.5 ~ 3.0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12):正常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0.1%二甲基亚砜(姜黄素溶媒)0.5 ml,30 min时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LPS溶媒)0.5 ml;内毒素性肺损伤组(ALI组)腹腔注射0.1%二甲基亚砜0.5ml,30 min时股静脉注射10 mg/kg LPS0.5 ml;姜黄素+内毒素性肺损伤组(Cur+ ALI组)腹腔注射20mg/kg姜黄素0.5 ml,30 min时股静脉注射10 mg/kg LPS 0.5 ml;姜黄素组(Cur组)腹腔注射姜黄素20mg/kg,30 min时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5 ml.静脉注射LPS 6 h时处死大鼠取肺组织,行病理学评分,测定MDA含量和SOD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HO-1和AP-1表达;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O-1 mRNA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ALl组和Cur +ALI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和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HO-1 mRNA、HO-1和AP-1表达上调(P<0.05),Cur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Ll组比较,Cur+ ALl组肺组织病理学评分和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HO-1mRNA、HO-1和AP-1表达下调(P<0.05).结论 内毒素性肺损伤时HO-1上调的机制与转录因子AP-1活化有一定关系.

  • 风湿性心脏病心肌中核转录因子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任崇雷;刘维永;张近宝

    目的了解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肌中核转录因子表达的特点,探讨核转录因子与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0例,术中取左室乳头肌,以成年正常乳头肌10例为对照,苏木素-伊红(HE)、Masson染色检测心肌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核因子-kappa B(NF-κB)、活化蛋白-1(AP-1)在心肌中的表达,均用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结果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组织中间质胶原纤维明显增生.NF-κB与AP-1在风湿性心脏病心肌中阳性表达增强,表达强度与心肌纤维化面积呈正相关(NF-κB:r=0.8945,AP-1:r=0.9011,P<0.01),与NYHA心脏功能分级呈正相关(NF-κB:r=0.7247,AP-1:r=0.7879,P<0.01);在正常心肌中表达呈弱阳性或阴性.结论NF-κB与AP-1均在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纤维化形成中起作用.

  • 改构体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AP -1表达的影响

    作者:翁立新;李秀霞

    目的:观察外源性给予改构体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后,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转录因子AP-1(fos/jun复合物)表达规律.方法:以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夹闭造成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生理盐水对照组(R)、改构体治疗组(F).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动物均于缺血45 min后2、6、12、24h活杀,取小肠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原癌基因c-fos、c-jun表达规律.结果:在正常大鼠,原癌基因c-fos、c -jun分布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肠腔侧、侧壁和小肠隐窝朝向隐窝腔的一侧的细胞膜上.缺血和再灌注的初期,原癌基因c-fos、c - jun的表达未发生明显变化,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改构体aFGF使原癌基因c-fos、c -jun的表达有明显的增强.缺血和再灌注使PCNA的表达增加,在再灌注后6h达到高峰.F组PCNA的表达较R组相应时间点显著增加(P<0.05).结论:转录因子AP-1与PCNA表达一致,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中起积极作用;改构体aFGF对此有促进作用.

  • 罗非昔布抑制胰腺癌细胞ERK、AP-1信号转导通路

    作者:周旭春;唐承薇;刘纯伦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抑制剂-罗非昔布对胰腺癌细胞株BXPC-3增殖的信号转导作用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裸小鼠胰腺癌移植瘤中c-Fos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BXPC-3中c-Fos、ERK蛋白的改变,采用EMSA技术检测罗非昔布对胰腺癌细胞AP-1活化的影响.结果罗非昔布可抑制裸小鼠胰腺癌移植瘤c-Fos的表达.随着罗非昔布浓度的增加,胰腺癌细胞中c-Fos、ERK蛋白逐渐下降.EMSA分析显示,20%胎牛血清能刺激胰腺癌细胞BXPC-3中AP-1的活化增加,罗非昔布能抑制这种刺激作用.结论罗非昔布可通过抑制胰腺癌细胞ERK、AP-1信号转导通路,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

  • 胎鼠皮肤无瘢痕愈合培养液优化及皮肤细胞增殖活跃区研究

    作者:王海涛;姜仁军;李树伟

    目的 优化昆明远交系(KM)胎鼠皮肤无瘢痕愈合模型的培养液,定位并分析皮肤创伤愈合中细胞增殖活跃区.方法 取60只胎龄15d小鼠背部皮片180块,用无菌微创器在皮片上统一造创,随机等分到6组培养液中培养3d,包括高糖改良Eagle培养基(DMEM)组、DMEM+ 5%胎牛血清(FBS)组、DMEM+ 10% FBS组、低糖Eagle培养基(MEM)组、MEM+ 5% FBS组、MEM+ 10% FBS组.HE染色后观察各组皮肤创口愈合情况,筛选适培养条件.在适培养条件下采用EdU细胞标记物定位皮肤创口愈合处细胞增殖活跃区,并用免疫荧光检测其中AP-1蛋白表达.结果 胎鼠微创皮片培养3d后,DMEM组、DMEM+ 5% FBS组、DMEM+ 10% FBS组、MEM组、MEM+ 5% FBS组、MEM+ 10% FBS组皮片愈合率分别为0、3.33%、6.67%、3.33%、46.67%、26.67%,6组皮片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39,P< 0.05).两两比较显示,MEM+ 5% FBS组皮片愈合率显著高于除MEM+10% FBS组外的其他4组(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EM(OR=11.717,95% CI 3.274~41.934,P<0.001)及FBS浓度(5% FBS:OR=24.625,95%CI3.027 ~ 200.299,P=0.003;10% FBS:OR=13.449,95% CI 1.618~111.813,P=0.016)均是促进胎鼠微创皮片愈合的因素.在MEM+ 5%FBS培养条件下,真皮和表皮愈合形态好,且创面处表皮无增厚现象.EdU细胞增殖标记分析显示,胎鼠皮肤的真皮乳头层和表皮基底层是创面愈合过程中两个主要的细胞增殖活跃区,同时AP-1蛋白在这两个细胞增殖活跃区也有大量表达.结论 MEM+ 5% FBS为体外培养胎鼠皮肤创伤愈合的适培养液.胎鼠皮肤的真皮乳头层和表皮基底层是皮肤创伤愈合中两个主要的细胞增殖活跃区,在创面愈合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2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