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后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陈振润;谢晓明;林海兰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PCI术后心力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的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进行急诊PCI(本院与湛江市附属医院合作进行)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00例,针对两组患者的既往病史、吸烟史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同时对手术情况及住院常规检查指标进行分析,探查急诊PCI术后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结果 心力衰竭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年龄明显增大,比剂量明显增加,死亡率明显提高,具有糖尿病病史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心力衰竭组CR、UA、LDL-C和WBC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WBA和UA水平均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心力衰竭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WBA和UA水平均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心力衰竭独立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当密切关注,加以控制预防.

  • 中性粒细胞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作者:田晋帆;吕树铮;宋现涛;葛长江;戴敬;张东凤;张明多;王蔚;周阔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于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急性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75例,入院行急诊PCI术后(12±2)个月不良心脑血管事件(顽固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缺血驱动血运重建及缺血性脑卒中),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对其发生的预测作用.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12 ±2)个月内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组白细胞计数[(13.21±3.71)vs.(10.19 ±2.51) ×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1.69±2.38)vs.(8.15±2.58)×109/L]、谷丙转氨酶[(70.38 ±25.55)vs.(46.83 ±25.99)U/L]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红细胞计数[(4.25±0.81)vs(4.79±0.56) ×1012/L],血红蛋白含量[(130.79±20.65)vs.(146.88 ±15.75) g/L],舒张压[(66±16)vs.(75 ±11) mmHg] (1mmHg=0.133kPa)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计数是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95,95% CI:1.108~3.961,P=0.02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的曲线下面积为0.837(95% CI:0.709 ~0.964,P=0.002),结论:中性粒细胞是急性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

  • 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王飞;李灵芝;朱士俊;赵季红;刘新林;徐晶晶;张永亮

    目的:比较急诊与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稳定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稳定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64例,随机分为急诊组和择期组,急诊组于就诊当日行急诊PCI,择期组常规药物治疗7 d后行PCI术。治疗前、治疗1个月及3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测定两组患者左心室重构和收缩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PCI术即刻成功率、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期间(出院3个月)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时急诊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较择期组显著降低(P<0.01),而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择期组显著升高(P<0.01);急诊组患者PCI术即刻成功率较择期组显著提高(P<0.01),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1);急诊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期间(术后3月内)心力衰竭发生率及心脏事件总发生率均较择期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急诊PCI术较择期PCI术更有效改善稳定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和心脏功能,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及缩短住院时间。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聂鹏

    目的 研究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本院接受治疗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41例,予以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41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各指标水平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87%,低于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贵森;王云川;胡晓峰;杨钰;杨明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将96例STEMI行急诊PCI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无复流、术后急性以及亚急性血栓形成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83%(P<0.05)。结论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STEMI行急诊PCI治疗,可降低术中无复流以及术后血栓形成率,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不增加出血风险,改善临床预后。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的全程护理效果分析

    作者:杜景梅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的全程护理效果.方法 184例行急诊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评分,治疗后3个月内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内复发率为2.17%(2/92)、并发症发生率为3.26%(3/92),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内复发率为16.30%(15/92),并发症发生率为17.39%(16/92);观察组3个月内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较常规护理更好,应用前景广阔.

  • 尼可地尔对老年多支病变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韩孝宇;安建立;王文广;杨红梅;张晶;王庆胜;代玉涵;刘晓媛

    目的 综合评估口服尼可地尔对老年多支病变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入选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间心内科收治的129例急诊PC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行常规急诊PCI治疗并围术期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入院加服尼可地尔,每次5 mg,每日3次,出院后连续服用6个月,比较两组PCI术中血液灌注情况、围术期血清学心肌损伤指标及不良心血管事件,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冬眠”心肌灌注及运动耐力改善情况,评估心功能.结果 观察组支架置人后即刻梗死相关动脉达到TIMI 3级血流比例(96.9%比90.6%)、心肌3级染色比例(90.8%比82.8%)及术后2hST段回落比例(86.2%比76.6%)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 CK-MB、cTnI、BNP、hs-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心肌核素显像显示:观察组术后6个月较术后3个月静息灌注总积分、总灌注缺损面积百分比下降数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LV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LVEDVI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住院期间(13.8%比23.4%)、随访期内(6.2%比14.1%)任一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口服尼可地尔有助于减轻老年多支病变STEMI患者急诊PCI围术期心肌损伤,术后连续服用尼可地尔能有效改善梗死后“冬眠”心肌灌注,患者心功能获益显著.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护理

    作者:高在霞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肌坏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应用机械方法直接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冠脉血流直接、有效的方法.近年对于胸痛及心电图改变12h以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积极开展急诊PCI术以来,病死率大大降低,是急性心肌梗死血运重建的有效方法.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行冠脉内血栓抽吸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潘婉玲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行冠脉内血栓抽吸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Thrombuster II经皮血栓抽吸装置进行血栓抽吸,并给予围手术期护理.结果:36例患者缺血区心肌再灌注明显得到改善,术中及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经电话随访所有患者都可以遵医嘱坚持服药,病情较稳定.结论: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实施血栓抽吸处理,并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

  • AMI患者行急诊CPI术后个体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陆蕾;吴蕾

    目的:观察8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CPI)治疗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AMI经PCI治疗的患者86例为研究组,术后给予积极的个体护理,与2010年8月-2011年12月收治的AMI经PCI治疗的患者82例为对照组,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PCI术后低血压、切口出血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HAMD、HAMA和失眠的发生率均显著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开展AMI患者CPI术后个体护理干预,不仅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而且能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值得推广使用。

  • 尼可地尔联合曲美他嗪对AMI患者急诊PCI术后血清hs-CRPESM-1EMPs的影响

    作者:王奇胜;王少波;段运祥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联合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ESM-1)、内皮细胞微粒(EMPs)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诊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两组均行急诊PCI术,围术期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联合尼可地尔治疗,连续用药7d.比较两组心电图疗效、PCI术前及治疗后7d心功能、hs-CRP、ESM-1、EMPs的变化,并比较术后30d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7d,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48%(43/46),明显比对照组的73.91%(34/46)高(P<0.05);治疗后7d,两组心功能指标较PCI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7d,两组血清hs-CRP、ESM-1、EMPs较PCI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hs-CRP、ESM-1、EMP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84±1.19)mg/L vs(8.94±1.46)mg/L,(0.89±0.11)μg/L vs(1.16±0.15)μg/L,(820.18±113.49)个/μL vs(1017.35±120.47)个/μL](P<0.05);两组术后30d内紧急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再发心肌梗死、脑卒中、脑卒中心源性死亡的总发生率分别为4.35%、13.04%,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PCI术后使用尼可地尔联合曲美他嗪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术后心功能,短期预后良好,其内在机制可能可降低血清hs-CRP、ESM-1、EMPs的表达相关.

  • 急诊PCI治疗术前转运的安全护理

    作者:曾丽婷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行急诊介入治疗的转运护理。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63例患者,快速做好术前护理并安全转运至介入治疗室。结果6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安全转运至介入治疗室。结论快速有效的护理可使PCI患者转运安全得到保障。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王春梅;郝淑梦;孔令阁;高宇;高艳;齐菲

    目的:分析急性 ST 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PCI)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经急诊 PCI 治疗的 STEMI 患者112例,分析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种类、再灌注心律失常与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以及与发病至冠脉再通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 STEMI 急诊 PCI 中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8.21%。前降支闭塞引起的再灌注心律失常以快速型心律失常为主,右冠状动脉及回旋支闭塞以缓慢型心律失常为主。梗死后6 h 内开通冠状动脉者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6 h 以上开通者(P <0.05)。结论再灌注心律失常是 STEMI 患者行急诊 PCI 的常见并发症,其类型与梗死相关动脉及冠脉再通时间有关。

  • 影响基层急诊PCI广泛开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光彬

    目的:总结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主要原因,从而完善我们的医疗行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01至2007-12所有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并将我院急诊PCI的各项数据与北京朝阳医院单中心急诊PCI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275例STEHI患者中,仅83例接受了急诊PCI术,其中男性71例,女性12例;选择静脉溶栓治疗者91例,其中男性59例,女性32例;超过再灌注治疗时机者63例;外院转入、有溶栓禁忌症、合并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者38例.结论:目前影响基层患者接受急诊PCI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1、就医速度延迟;2、患者及家属的医疗素质较低,对手术的认知度低;3、女性受重视程度低;4、基层设备的不完善.随着全民医保的逐步健全,经济原因已不成为主要因素了;5、就医绿色通道不够通畅.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进行住院早期心脏康复的疗效评估

    作者:薛爱玲;袁博;袁永红;王伟

    目的 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进行住院早期心脏康复的疗效.方法 选取5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急诊PCI术后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住院早期心脏康复,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期间心绞痛发生情况、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 康复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住院期间心绞痛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经干预1周后LVEF与术后当天相比明显增加,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康复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进行住院早期心脏康复安全可行,可以显著改善病人治疗效果,减少住院天数,并且可以改善患者术后1周左室收缩功能.

  • STEMI行急诊PCI术患者V/eGFR对对比剂肾病和近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吴河;张丰富;叶飞

    目的:评估对比剂用量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比值(V/eGF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和近期(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1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患者,计算所有患者eGFR值,通过ROC曲线确立V/eGFR对CIN的预测价值,并应用多元回归分析评估CIN风险.结果:所有患者CIN发生率为11.6%(25例),V/eGFR是CIN显著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分析显示,当V/eGFR> 2.45时与CIN及住院期间不良预后密切相关(OR=4.15,95%CI:1.19~13.56,P=0.02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V/eGFR> 2.45是急诊PCI术后发生CIN和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佳预测值.

  •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高佳儿;魏文娟;张静;杨萍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白蛋白(ALB)比值(CRP/ALB)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术患者103例.根据术后1年内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事件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对CRP/ALB、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作I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事件组PCI术后24h内血清CRP[(14.77±10.38)mg/L]、CRP/ALB(0.37±0.26)高于对照组[(8.86±8.98)mg/L、(0.22±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I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CRP/ALB增大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244,95%CI:1.944~104.350,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患者术后24h内CRP/ALB增大预示1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相关的风险增加.

  • 缺血后适应处理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PCI术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永林;刘爱军;周广志

    目的 探讨缺血后适应处理(IPOC)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PCI)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将84例STEMI行PPCI的患者随机分为IPOC组(41例)和常规PPCI组(43例).术中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后常规PPCI组予以药物处理,IPOC组根据心律失常情况立即于病变上游予以60 s再闭塞/60 s再灌注.观察两组再灌注心律失常需要药物转复的比例.结果 IPOC组再灌注心律失常需要药物转复的比例为6/41,低于常规PPCI组的1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OC能终止PPCI术中发生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并能减少需要药物转复的比例.

  • 术前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石文芳

    目的:探讨术前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1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直接行 PCI 治疗,观察组在 PCI 治疗前行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冠状动脉 TIMI 血流分级、术后7 d 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及血小板聚集率,并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TIMI 血流分级Ⅲ级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7 d 观察组 LVEF 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 LVDD 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半年期间,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11%,低于对照组的13.70%(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行急诊 PCI 术前,行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及心功能,并可降低术后再梗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 尼可地尔联合曲美他嗪对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急性PCI术后心功能的作用

    作者:韩孝宇;安建立;王文广;杨红梅;张晶;王庆胜;代玉涵;刘晓媛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联合口服尼可地尔和曲美他嗪对老年多支病变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将105例急诊PCI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52例)和曲美他嗪组(53例).曲美他嗪组出院后服用盐酸曲美他嗪片,联合组在曲美他嗪组基础上加服尼可地尔片.观察2组血清学标志物、顿抑心肌血流灌注、心功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2组血清B型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水平显著低于术后3个月水平(均P<0.05);术后3个月,联合组血BNP水平显著低于曲美他嗪组(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血BNP、hs-CRP、MMP-9水平显著低于曲美他嗪组(均P<0.05).心肌核素显像显示术后6个月2组静息灌注总积分(SRS)、总灌注缺损面积百分比(TPD%)显著低于术后3个月水平(均P<0.05);术后3个月,联合组SRS显著低于曲美他嗪组,术后6个月,联合组SRS、TPD%显著低于曲美他嗪组(均P<0.05).超声心动图显示2组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峰射血率(PER)较出院前显著提高(均P<0.05),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显著降低(均P<0.05);术后3个月,联合组LVEF显著高于曲美他嗪组,术后6个月,联合组LVEF、PER显著高于曲美他嗪组(均P<0.05),而LVESVI、LVEDVI显著低于曲美他嗪组水平(均P<0.05).联合组随访期内心绞痛发生率(7.7% vs 17.0%)、靶血管血运重建率(1.9% vs 5.7%)、再入院率(5.8% vs 9.4%)低于曲美他嗪组(均P>0.05).结论:急诊PCI术后口服曲美他嗪基础上加服尼可地尔有助于减轻心肌损伤,提高心功能.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