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室中部间隔面起搏的临床应用

    作者:江庆;伍万仕;程辉;王海珍;刘国栋;许允;王海燕

    目的 探讨右室中部间隔面起搏定位方法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38例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右室流出道(RVOT)中部间隔组(18例)和右室心尖部(RVA)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的心电图、心脏彩超EF值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指标变化.并将行右室间隔面起搏18例患者心室电极植入不同部位定位比较,在X线后前位结合脊柱影分为高、中(距心影下缘1.5-2个椎体影)、低三部分,右前斜位时将心影纵向均分为4区,并分析左前斜位下电极的指向,不同部位起搏术中测试起搏后QRS波形态,电轴,时限.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RVOT组QRS波时限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RV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隔部所有电极左前斜位投照时均指向脊柱侧,右前斜位投照时电极头端位于心影3区或4区,后前位下中部间隔组起搏后QRS波时限明显窄于高位和低位组,电轴也较其他两纽更接近于正常(P<0.05).结论 RVOT中部间隔起搏较RVA起搏更符合“生理性”起搏的特点,对心功能及心电的不良影响也小于RVA起搏.在右室中部间隔面起搏,电极距心影下缘1.5-2个椎体影高度处且右前斜位时头端位于3区者起搏后QRS波时限较窄,电轴较正常.

  • 主动电极置入后心室起搏参数的变化分析

    作者:何蕾;郑永宏

    目的 比较不同部位起搏,患者术后主动电极参数的变化情况.方法 入选32例接受主动电极植入的患者,将电极固定于右心室间隔部16例作为间隔部组,右心室心尖部16例作为心尖部组,分别于术中、术后7天和3个月测定起搏阈值及电极阻抗、感知,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7天电极阻抗较术中明显下降(P<0.05),术后3个月较术后7天明显下降(P<0.05).间隔组术后3个月起搏阈值较术中及术后7天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组术中、术后7天及3个月起搏阈值无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术后7天、术后3月感知无明显变化(P>0.05).2组起搏阈值及电极阻抗、感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室不同部位主动固定电极参数无明显差异,起搏阈值、感知在术后3个月无明显变化,电极阻抗逐渐降低.

  •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临床研究比较

    作者:杨光全

    目的: 探讨经右心室心尖部与间隔部行心脏永久起搏器起搏对心脏形态、起搏参数、QRS波时限的影响.方法: 32例患者分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11例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21例,并进行研究和随访.回顾性比较两者术中心室电极植入过程所需射线辐射时间.随访术后不同时期两者起搏部位对左室舒张末内径、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及左室射血分数情况的影响.对患者行起搏器治疗即刻起搏参数及3个月后的电压、阈值、阻抗测定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传统右室起搏内部心尖部起搏较间隔部起搏对心脏LVEF及QRS时限影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部和间隔部心室电极植入过程中,介入手术所需射线辐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部位心室电极植入手术患者所需的平均辐射时间不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后QRS波时限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QRS波时限短,表明室间隔起搏对心功能(LVEF)改善要明显优于心尖起搏.

  • 右心室心尖部与间隔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远期影响

    作者:潘淑红

    目的 探讨右心室心尖部与间隔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双腔起搏器植入手术患者100例,52例间隔部起搏患者,48例心尖部起搏患者,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年的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变化、心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大小以及分析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及心电图波时程变化.结果 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在不同部位植入起搏器后变化差异无明显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年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与术前变化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三年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高,心尖部起搏组和间隔部起搏患者在术后三年QRS波时程均较术前延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室失去同步收缩以及心方的不良重构大都由心尖部起搏引起,间隔部的起搏和生理性起搏更加接近,理想部位较为理想.

  •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磊

    目的 分析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3月-2013年3月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和山西大医院就诊并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治疗病人175例,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于术后12个月、24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术前、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病人心功能相关指标均未明显变化,左室射血分数较前略有提高.结论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接受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治疗后24个月内未发现对心功能有影响.

  •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主动电极和右室心尖部被动电极的对照研究

    作者:钱剑峰;刘庆军;刘峰;茹铁周;潘文;毛家亮

    目的 比较右室主动电极和被动电极导线应用结果,探讨主动螺旋电极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S)起搏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具备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30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RVS起搏(主动固定电极组).30例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被动固定电极组),测定有关参数并随访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主动固定电极组电极置入即刻起搏阈值、固定次数、曝光时间均明显高于被动固定电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电极置入即刻电极阻抗及感知阈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3个月时,两组各起搏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电极脱位.结论 使用主动固定电极行RVS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 右室流出道间隔起搏与心尖部起搏的对比研究

    作者:章宏祥;钱钧;毛建华;侯发琴;刘永宁;王正红;王霞

    目的 研究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入选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65例,按起搏部位随机分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31例)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34例),记录并比较二组术中、术后起搏参数,并比较二组间的QRS时限,记录并比较二组术前、术后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EF).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RVOT主动电极置入15min后可以达到理想的起搏参数.RVOT组的电极导线各项起搏参数与RVA组比较,在置入即刻及以后的随访中无显著性差异.RVOT组的QRS时限较RVA组明显变窄,差异有显著性(P<0.05).RVA组12个月后EF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32.6±3.8):(58.4±4.6),差异有显著性(p<0.05),RVOT组12个月后EF值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57.4±4.8):(56.6±4.2);但RVOT组12个月后EF值与RVA组12个月后EF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57.4±4.8):(32.6±3.8).结论 RVOT间隔部起搏是安全可行的,与RVA起搏相比,RVOT间隔部起搏不影响心功能.

  • 改良双弯曲指引导丝塑型法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电极定位中的应用

    作者:马可忠;刘文卫;汤永谦;朱锐;李彬;唐其柱

    目的 探讨改良双弯曲指引导丝塑型法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电极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72例行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心室电极均定位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按电极指引导丝塑型法不同分为单弯曲指引导丝塑型法组(A组)、双弯曲指引导丝塑型法组(B组)、改良双弯曲塑型法组(C组);三组采用相同右室流出道主动固定起搏电极植入方法,对比三组电极起搏参数、起搏电极固定操作参数、定位成功率、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3个月随访情况.结果 三组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和R波振幅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起搏时QRS波时限C组较B组短(P<0.01);C组较A、B两组X线曝光时间短、电极固定次数少(P<0.05),与A组比较,C组电极固定成功率高(P<0.01);术后随访3个月,C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改良双弯曲指引导丝塑型法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电极定位中操作更简易,手术定位成功率高.

  • 右室间隔部起搏的部位选择与X线影像特点——简单方法确定起搏后QRS波尽可能窄的部位

    作者:李鼎;李学斌;苑翠珍;张海澄;张萍;王龙;郭继鸿

    目的 探讨右室间隔部不同部位起搏后QRS波时限与形态,并分析起搏后QRS波较窄处电极的X线影像特点与定位方法;方法 将本院近期行右室间隔面起搏50例患者心室电极植入部位在X线后前位结合脊柱影分为高、中(距心影下缘1.5~2个椎体影)、低三部分,右前斜位(RAO)时将心影纵向均分为4区,并分析左前斜位(LAO)下电极的指向,不同部位起搏术中测试参数,起搏后QRS波形态,电轴,时限,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中起搏器工作情况;结果 所有电极LAO投照时均指向脊柱侧,RAO投照时电极头端位于心影3区(46支)或4区(4支),后前位下中位间隔组起搏后QRS波时限明显窄于高位和低位组(138±21 ms vs 162±20 ms,159 ±35 ms),电轴也较其他两组更接近于正常(40±35度)(P<0.05),3组术中测试参数与随访结果无差异.结论 在间隔面距心影下缘1.5~2个椎体影高度处且RAO时头端位于3区者起搏后QRS波时限较窄,电轴较正常,植入简便安全.

  • 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室同步性的影响

    作者:陈泗林;林纯莹;费洪文;刘烈;陈东骊;梁远红;吴书林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方法随机对照研究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室同步性的影响.方法 缓慢心律失常病例128例,所有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1、3和6个月定期随访,观察起搏参数、累积心室起搏百分比,组织多普勒评价心室同步性.结果 RVOT组和RVA组QRS时限有差异(P<0.01).随访6个月心窒累计起搏数、起搏阈值及起搏感知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第1、3和6个月,RVOT起搏组的同步指标明显优于RVA起搏组(P均<0.01);左室射血分数在RVA组有所降低,第6个月KVOT组的射血分数优于RVA组(P<0.05).结论 右室心尖部起搏导致心脏收缩不同步,损害左室功能.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保持良好心脏收缩同步性,是较好的右室起搏部位.

  •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昌兴

    长期以来右室心尖部( RVA)一直作为右心室起搏电极常规植入部位.研究表明RVA并不是理想的起搏部位.为此,人们试图寻找更理想的心室起搏部位.由于RVOT间隔部靠近His束,更接近正常传导系统.RVOT间隔部起搏理论上能产生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但是,以往RVOT间隔部起搏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文就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