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睫状体剥离的超声诊断特征

    作者:徐春军;郁丽娟;石国强;刘玉凤;张建华;刘庆华

    目的 探讨睫状体剥离的形态学改变.方法 分别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眼科A/B型超声诊断仪、前房角镜对172例186只眼睫状体剥离的形态进行观察.结果 186只患眼均经UBM、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眼科A/B超声诊断仪、房角镜检查,睫状体剥离的诊断率分别为100%、88%、55%、35%.结论 UBM应为睫状体剥离诊断金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率较高,尤其适宜眼科临床推广;B超诊断率较低,但对条件有限的单位仍应列为一种检查手段;房角镜检查局限性较多,但为唯一的光学检查手段,定位准确,应与其他方法联合应用.

  • 房角镜与超声生物显微镜在闭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尹东芳;孙冬敏;杨炳建;杨红莲;李晓陵

    目的探讨房角镜与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闭角型青光眼诊断中的相关性,探索提高房角镜临床应用价值的相关改进方法.方法比较2004年5月~2005年1月闭角型青光眼住院患者22例(39只眼)房角镜及UBM检查结果.结果 39只眼中32只眼房角镜检查结果与UBM检查结果一致,其余7只眼房角镜检查结果与UBM检查结果不一致.结论房角镜与UBM相比,约18%的病例存在差别,窄裂隙光下、动态观察法及使用缩瞳剂进行房角镜检查,可明显提高房角镜检查的准确率.

  • 房角检查的进展

    作者:王华

    房角检查是为了解房角的正常结构和异常表现,从而明确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在青光眼的诊治和眼前节疾病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房角检查方法的进展角度着手,对房角镜的分类及发展,房角分类方法,UBM在房角检查方面的应用,及新一代OCT在房角检查方面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我国青光眼临床诊断方式基于微信的问卷调查

    作者:乔春艳;张慧;赵爱萍;曹凯;杨晓晗;胡健萍;梁静;宋静;王宁利

    目的 了解我国青光眼诊断方式及相关设备使用的现状.设计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可以网络联系的中国大陆地区眼科医生.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问卷,使用“问卷星”设计问卷链接,通过微信直接发送或二次转发到全国或省市地区的微信群.调查对象直接在手机填写问卷,一个手机号码只能提交一次问卷.使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关联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主要指标Goldmann眼压计使用率、前房角、眼底、视野的不同评估方法的使用比率、不同房角镜分类方法的使用比率.结果 共收到除了港澳台西藏以外的全国28个省级行政区的1111份问卷.48.48%所在医院有青光眼专业组,青光眼专家和专科医生占20.62%.常规使用Goldmann眼压计的占25.29%,42.94%因医院无Glodmann眼压计而无法常规使用.常用的房角检查法是房角镜(69.49%)和UBM(17.55%).使用房角镜频率75%~100%的被调查者仅为35.64%,29.26%的被调查者房角镜使用频率低于25%.常用的房角分级法是Scheie法(74.17%).常用的眼底检查仪器是直接检眼镜(39.97%),其次是前置镜(29.16%),眼底照相仅占11.61%.25.74%的被调查者用眼底照相的频率低于25%.常用的视野检查为Humphrey视野计(45.00%).青光眼专家及专科医生使用房角镜、眼底照相及Humphrey视野计的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医生.结论 我国青光眼诊断实践中,未能广泛采用Goldmann眼压测量,房角镜检查和眼底照相技术使用率比较低.我国青光眼诊断规范化与国际存在差距,需进一步加强培训、推广规范化流程,以减少我国与国际诊疗水平间的差异.

  •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前后房角镜与OCT观察对比

    作者:廖武;曾广川;肖琛辉;谭叶辉;刘方梅

    目的:评价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前后房角镜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观察对比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帮助。方法23例(26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分别行视力、眼压、前房、裂隙灯、房角镜、OCT等检查,对比分析术前术后情况及二者检查情况。结果23例(26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后囊膜破裂等并发症。术后眼压为(15.53±4.61)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术前的(37.30±3.29)mm Hg (P<0.01)。术前及术后4个对应方位进行相关样本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OCT房角检查与房角镜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好。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有效治疗途径,可作为治疗这类疾病的首选方法之一。房角镜、OCT房角检查具有一致性。

  • 巩膜瓣调节缝线联合丝裂霉素C行小梁切除术疗效观察

    作者:邵亚非

    我们对传统小梁切除术进行改良,采取巩膜瓣调节缝线+丝裂霉素C的小梁切除术,效果满意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47例(54眼)病人均为我院2003~2005年住院病人,男19例23眼,女28例31眼;年龄47~79岁,平均63岁.根据病史、体征、房角镜及视野检查,临床确诊青光眼类型为:急性闭角性青光眼18例18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3例30眼,药物治疗有效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4例4眼,继发性青光眼2例(2眼).随机抽取2003年前传统小梁切除手术54例作为对照.术前平均眼压40.36±8.38mmHg,视力0.02~0.8.术后平均眼压19.87±0.36mmHg,视力0.2~0.8.

  • 浅析单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患者对侧眼的临床表现

    作者:庄博

    目的 分析单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患者对侧眼的临床表现,为临床治疗提供资料.方法 60例单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对其实施房角镜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裂隙灯检查和屈光状态检查.结果 单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患者对侧眼有55例(91.67%)患者未发生远视眼.有2例(3.33%)患者出现高眼压症状.5例(8.33%)患者出现前房角窄Ⅱ~Ⅲ以及前房角粘连关闭症状.患者角膜异变值为(0.305±0.050),与正常参考值的(0.365±0.1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431.28±354.69)个/mm,与正常参考值(2869.65±298.54)个/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六角形细胞占比为50.00%,与正常参考值6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患者会出现较典型症状,配合实验室检查可取得较好诊断效果.

  • 超声生物显微镜和房角镜诊断睫状体脱离的临床意义

    作者:魏炜

    目的 比较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和房角镜在判断睫状体脱离的断离口范围上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329例(329只眼)睫状体脱离接受手术治疗者,术前行详细的UBM检查,其中192只眼同时接受房角镜检查,术中将两种不同方法检查的结果与术中探查到的实际情况作详细对比,并回顾性总结分析对比结果.结果 一次性手术成功311只眼,成功率94.5%;二次手术18只眼再次进行UBM检查,手术成功率100%,房角镜检查结果与UBM检查结果对比吻合119例,占61.9%.结论 准确判定睫状体脱离的断离口范围是睫状体复位手术成功的关键,而UBM检查是目前准确判定断离口范围的唯一准确的检查手段,与房角镜检查比较方便、准确,患者更易接受.

  • 角巩缘无缝线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房角镜观察

    作者:王首雁;张泳

    目的:观察角巩膜缘无缝线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房角的变化.方法:用Goldmann房角镜观察了107眼通过5mm巩膜缘无缝线隧道切口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术后1个月前房角的变化.结果:107眼(100%)可见内切口位于Schwalbe线前的透明角膜上,48眼(44.86%)内切口平整,59眼(55.14%)内切口后唇轻度卷曲,42眼(39.25%)角膜后弹力层不同程度脱离,9眼(8.41%)发生周边虹膜周边前粘连,但未见有粘连至巩膜突上,3眼(2.8%)虹膜周边粘连致术后瞳孔呈梨形.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中角巩膜缘无缝线隧道切口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但也存在着角膜后弹力层不同程度脱离、虹膜周边前粘连等并发症.

  • 超声生物显微镜和房角镜判断窄房角结果一致性分析

    作者:赵柳宁;邓娟;王忠浩;蔡小于;张秀兰

    目的 评价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和裂隙灯显微房角镜(房角镜)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检查结果 的一致性.方法 采用双盲法随机对一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前房角分别进行UBM和房角镜检查,收集房角镜下Scheie分级为NⅢ和NⅣ的患眼共102只眼(55例),将其房角镜检查结果 与UBM检查结果 进行等级相关统计学分析,并建立UBM和房角镜检查结果 的判别分析.结果 两者的检查结果 在上方、鼻侧、下方及颞侧四个方位的检查结果 中,鼻侧检查结果 的一致性好(r8=.694,P<0.01),其次为上方(r8=0.545,P<0.01),颞侧(r8=0.426,P<0.01),下方的检查结果 一致性差(r8=0.357,P<0.01).建立房角镜与UBM两者的判别分析结果 显示,鼻侧、上方、颞侧及下方的回代判别总判别符合率分别为86.3%、81.4%、74.5%及52.9%,交互验证符合率分别86.3%、81.4%、74.5%及52.9%.结论 在窄房角的情况下,UBM和房角镜检查的结果 在不同方位一致性程度不同.

  • 裂隙灯前节OCT与房角镜检查前房角度数一致性分析

    作者:朱洪丽

    目的 探讨裂隙灯前节OCT与房角镜检查前房角的一致性,以便更准确地评价这一新的客观前节成像方法.方法 对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选择原发性青光眼患者26例(52只眼)及正常人16名(32只眼).在同一暗室中依次对其双眼颞侧、鼻侧、上方、下方4个象限进行裂隙灯前节OCT和房角镜检查,采用Shaffer法与Scheie法结合的分级系统记录前房角度数,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Kappa值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两种方法检查房角结果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86 (P =0.00),Kappa值为0.75(P=0.00),检测可关闭房角(即房角镜检查Shaffer分级≤2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7%和89.4%.结论 裂隙灯前节OCT与房角镜检查一致性好,检测可关闭房角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可作为青光眼辅助诊断的客观检查手段.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治疗术后的房角镜检查及临床意义

    作者:雷霍;袁天国;秦琼莲;梅妍

    目的: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治疗术后的房角改变,探讨激光治疗术后房角改变及随访的临床意义.方法:62眼(53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小于180°,行激光房角成型术以及激光虹膜切开术,术后用房角镜随访房角变化共22月.结果:在随访期内62眼中有2眼(慢闭青)因为房角进行性关闭,眼压不能控制行小梁切除术,有6眼(慢闭青)房角虽然没有发现明显的进行性关闭,但是激光术后房角开放不明显,需局部用药才能使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房角成型和虹膜切开术对急闭青和慢闭青的房角有效开放率行x2检验,结果p=0.0252激光治疗术后两者的房角开放程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激光房角成型术以及激光虹膜切开术对于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机制的多样性,术后需要密切观察眼压、房角以及视神经和视野的变化.

  •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镜辅助下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作者:叶玲;俞颂平;蓝淑琴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镜辅助下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镜辅助下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0例(54眼),对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AOD)及房角开放度(OA)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术后第1天及1年的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术后1年眼压(13.4±2.8)mmHg,较术前明显降低;前房深度(3.56±0.21) mm,房角开放距离(78±27)μm,房角开放度(30.23±8.56)°,均较术前明显增加。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镜辅助下房角分离术能加深前房,分离房角粘连,开放房角,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术中使用房角镜辅助观察,使手术更有针对性,便于术后房角情况的随诊。

  • 外伤性睫状体脱离小瘘口的检查方法及手术复位

    作者:王建洲;崔海龙;许治国;宋虎平;张倩;陈洁;张智俊;刘亚茹

    目的 探讨外伤性睫状体脱离小瘘口的检查与定位方法及手术复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15例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患者经房角镜结合UBM检查以及缩瞳结合UBM检查,准确定位瘘口,根据瘘口的部位和范围选择手术方式,手术采取睫状体冷凝术与睫状体缝合术进行治疗.结果 15例外伤性睫状体脱离患者,均为360.的睫状体脱离.5例缩瞳后结合UBM检查发现隐匿的较小瘘口,其余均经房角镜结合UBM发现瘘口,且瘘口均小于1个钟位,其中,4例行单纯睫状体冷凝术,使睫状体复位,其余11例中5例先行睫状体冷冻术,后行睫状体缝合术,6例直接行单纯睫状体缝合术.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术后6眼一过性眼压升高,1眼术后1个月时眼压超过正常水平.结论 定位和封闭瘘口是睫状体脱离手术的目的和关键,瘘口的准确定位能较大程度地缩小手术范围.同时全面的缩瞳结合UBM检查,对于可疑瘘口的发现非常必要.

  • 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房角四度狭窄病例

    作者:刘堃;刘海芸;严正;叶纹;许迅

    目的研究房角镜检查Scheie分级为N4患者的前房角,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下的形态表现.方法青光眼患者45例(50眼),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5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2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3眼.所有患者均进行房角镜和UBM检查,房角镜检查Scheie分级为N4.结果UBM检查发现房角镜下为N4的前房角存在4种不同形态类型:(1)虹膜紧密前粘连,房角完全关闭.(2)虹膜自房角隐窝向前膨隆,房角完全关闭,睫状体前旋.(3)房角入口处虹膜前粘连,房角隐窝处呈开放状态.(4)房角入口处虹膜向前膨隆,房角入口处呈裂隙状狭窄.结论UBM检查为青光眼的诊断、治疗提供一种新型的检查方法和依据,同时通过UBM检查可进一步探讨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及形态变化.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和房角镜在判断房角关闭中的比较

    作者:彭红娟;袁雪晖;李瑞庄;黎思毅;郑彪;柯毅

    目的 比较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和房角镜判断房角关闭情况.方法 对26例30只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分别用Topcon 3D 1000 OCT ver2及房角镜检查,统计两种方法检测房角关闭与开放的眼数.结果 两者在判断房角关闭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吻合度高(k=0.762,P<0.05).结论 光学相干光断层扫描仪在检查房角关闭方面与房角镜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好,在临床诊断房角关闭及指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UBM、SL-OCT及房角镜检查前房角结构的比较

    作者:刘瑞珏;王萌;夏文涛;俞晓英;陈捷敏;周姝;彭书雅;刘冬梅

    目的 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e,UBM)、裂隙灯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成像(slit lamp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L-OCT)与房角镜检查房角后退和房角关闭的一致性. 方法 在同一暗室中对被检查眼上方、下方、颞侧、鼻侧4个方位进行UBM、SL-OCT及房角镜检查,记录前房角情况,应用x2检验和Kappa检验对3种检查方法就房角关闭、房角后退的检查结果一致性进行比较. 结果 应用UBM、SL-OCT及房角镜检查判断房角关闭和房角后退,3种检查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M与房角镜检查房角后退结果一致性更好(Kappa值0.882),而SL-OCT与房角镜检查房角后退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值0.624). 结论 以房角镜检查作为标准,对房角后退的判断UBM优于SL-OCT;对房角关闭的判断,UBM、SL-OCT及房角镜检查一致性均良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