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Bcl-2基因表达及t(14;18)易位的研究

    作者:姜乃可;岑岭;周民;卢绪章;晁红颖;陈涛

    目的: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t(14;18)易位和Bcl-2基因表达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石蜡样本共34例,制备石蜡切片,使用IgH/Bcl -2探针荧光原位杂交(FISH)对标本进行t(14;18)易位和Bcl-2基因扩增检测,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标本CD10、Bcl -6、Bcl-2、MUM1等的表达进行检测,按生发中心(GCB)和非生发中心(non-GCB)分类;收集病例临床资料;用统计学方法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例标本中,t(14;18)易位2例(5.9%),Bcl -2基因扩增14例(41.2%),两者无重叠.34例中Bcl- 2蛋白阳性17例(50%),Bcl-2基因扩增和t(14;18)易位组15例(88.2%),无Bcl- 2基因扩增和t(14;18)易位组2例(11.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CB 5例(14.7%),non- GCB 29例(85.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4例中淋巴结原发26例,其中GCB 4例(15.4%);非淋巴结原发8例,其中GCB 1例(1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阳性组和阴性组的R -CHOP方案治疗有效率(CR+PR)分别为64.7%和94.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DLBCL的特点是t(14;18)易位的发生率和GCB来源的比例低;DLBCL中GCB来源与淋巴结原发无必然的联系;t(14;18)易位和Bcl- 2基因扩增均与Bcl -2蛋白过度表达有关,存在Bcl-2蛋白过度表达者疗效欠佳.

  • 非生发中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

    作者:陈燕梅;吴裕丹

  • 原发性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40例诊治分析

    作者:李广鑫;邓跃华;张守武;胡世超

    原发性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是胃恶性淋巴瘤( PGML)中常见的一种,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1],它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误诊率高。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胃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探讨其诊治方法。

  • 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

    作者:于卫卫;王华庆;钱正子;崔秀珍;郝希山

    目的 分析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LBCL)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治要点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2009年5月天津市肿瘤医院淋巴肿瘤科收治的25例PMLBCL的临床特点,绘制生存曲线、进行预后相关性分析及探讨不同治疗模式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5年总生存率(O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56.7%和54.7%.18例采用化放疗联合,7例单纯化疗,两组2年PFS分别为57.1%、5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高、特别是LDH高于正常值上限的两倍(LDH≥2ULN)为预后不良因素,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均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IPI评分和LDH≥2ULN与PMLBCL的预后有关,但两者均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本组资料显示化放疗联合较单纯化疗未能改善预后.

  • 原发于舌根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MRI特点(附9例报告)

    作者:舒红格;陈浪;王秋霞;李丽;张菁

    目的:探讨原发于舌根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MR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舌根部大B细胞淋巴瘤的9例患者的术前MR影像资料,主要观察病变的发生部位、形态、大小、信号、边界、累及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等.结果:9例患者的主要MRI表现为舌根部黏膜下肿块,呈类圆形(4例)或不规则形(5例),边界清楚,直径2.0~4.5 cm,T2 WI上呈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中度均匀强化.邻近的扁桃体受压变形5例,其中3例肿块与扁桃腺分界不清;7例(7/9)有单侧或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MRI能很好地显示舌根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有助于肿瘤的术前诊断和分期.

  • CVP序贯CHOP方案治疗晚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琰菁;陈俊民;王海霞;陈邓林;谢贤和

    目的 比较CVP序贯CHOP方案与CHOP方案治疗晚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晚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25例,根据临床评估情况分为A组(化疗风险大)10例,B组15例.A组给予CVP序贯CHOP方案治疗,B组给予CHOP方案治疗,共6~8周期.观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 A、B两组总缓解分别为7,11例,缓解状况相似;B组中有2例发生Ⅳ级白细胞减少,并因此调整药物剂量及延长治疗周期,两组其他不良反应情况相似;随访1年后,两组生存状况相似.结论 对化疗风险大的晚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可采用CVP序贯CHOP方案治疗,疗效与CHOP方案相当,化疗耐受性更好.

  • 75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免疫表型分析

    作者:赵伟;陈铜兵;田波;谈炎;鲁常青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征和免疫分型特征.方法:分析75例DLBCL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制作HE染色切片,并经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 plus法染色,观察CD10、bcl-6和MuM1蛋白的表达,并进一步区分生发中心B细胞(GCB细胞)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的分化特征.结果:75例DLBCL患者,其中结内48例,结外27例,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占66%(27/41),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占34%(14/41);国际预后指标(IPI)0~2分者占76%(31/41),3~5分者占24%(10/41).单个抗原的表达率,CD10(+)11例(20%),bcl-6(+)27例(49%),MuM1(+)35例(64%);18例(33%)为GCB-DLBCL,37例(67%)为非GCB-DLBCL.结论:DLBCL显示生发中心B细胞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分化特征,中国人群DLBCL的GCB样型显著低于非GCB样型.

  • 原发性全身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作者:刘纪朋;孙少勤;张丽军;胡晓光;李珊珊;吴娜;王哲;成志勇

    目的:进一步认识原发性全身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cutaneous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CLBCL)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其预后评估.方法:收集1例PCLBCL病例资料及相关参考文献,观察其临床表现、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治疗效果判断,并进一步评价预后.结果:PCLBCL常见发病部位为双下肢,其次为躯干和头部.本例病例病理结果考虑皮肤非霍奇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生发中心外活化B细胞起源.因患者高龄,一般情况差,治疗后效果欠佳.结论:PCLBCL预后取决于患者的年龄、皮肤损伤部位、数量和疾病持续时间及病理特征.

  • 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黄凤祥;刘畅;吕桂阳;莫钦丽;马劼;彭志刚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DLBCL)的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41例PG-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及单因素分析.[结果]41例PG-DL-BCL患者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7.3%、62.8%、62.8%.单纯手术治疗预后不良;化疗6周期以上的PG-DLBCL患者,单纯化疗与手术联合化疗的生存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化疗6周期以上者生存率明显高于化疗6周期以下者(P<0.05);R-CHOP化疗方案预后优于CHOP方案.单因素分析显示B症状、Lu-gano分期的ⅡE~Ⅳ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3~5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3.5、CA125增高、乳酸脱氢酶(LDH)升高是PG-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B症状、Luga-noⅡE~Ⅳ期、IPI3~5分、外周血NLR≥3.5、CA125增高、LDH水平升高是PG-DLBCL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治疗上推荐以化疗为主的方案,化疗疗程在6周期以上及加用利妥昔单抗的化疗方案可改善患者预后.

  • 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探讨

    作者:赵淑清;李军民;徐子真;杨晨敏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血液科收治的70例老年DLBCL患者的性别、年龄、Ann-Arbor分期、B症状、体能状态ECOG评分、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国际预后评分指数(IPI)、骨髓浸润等临床资料,探讨上述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并比较R-CHOP与CHOP两种方案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70例老年DLBCL患者的中位生存期41.67个月,2年OS 率69.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Ann Arbor分期、ECOG 评分、IPI评分、治疗前LDH值、骨髓浸润、治疗方案均与预后有关(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ECOG 评分、IPI评分、骨髓浸润、化疗方案是影响老年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ECOG 评分、IPI评分、骨髓浸润、化疗方案是影响老年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CHOP方案较CHOP方案疗效好,能够改善患者生存.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李芬;陈琼;涂媛;石海鹏;何林;李帆;章培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分析DLBCL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DL-BCL患者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有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血清LDH、PS分级、近期疗效及结外病灶数;Cox回归分析显示,与DLBCL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近期疗效及临床分期;低危组、低中危组、高中危组及高危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是68.75%(11/16)、57.41%(12/21)、36.36%(4/11)、10.00%(1/10),随危险程度增高5年生存率依次降低(P<0.05).[结论]与DLBCL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患者的年龄、近期疗效及临床分期,应根据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 miR-28-5p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作者:朱富强;曾理;彭树松;唐娜;刘林峰

    【目的】研究miR‐28‐5p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中的表达,探讨miR‐28‐p表达与DL‐BC L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对本科2007年2月至2014年10月有详细随访资料的41例DLBCL进行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抗原(CD10)、bcl‐6、多发性骨髓瘤致癌基因(Mum‐1)免疫标记,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其miR‐28‐P的表达水平,以12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作为对照组。【结果】miR‐28‐5p在DLBCL中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00),且在GCB亚型中表达高于non‐GCB亚型( P =0.011)。miR‐28‐5p在DLBCL中的表达与国际预后指数(IPI)呈正相关,与年龄、性别、Ann Arbor分期和血清LDH水平无关。【结论】miR‐28‐5p在DLBCL中表达降低,并与其免疫分型密切相关,对预后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作为DLBCL诊疗的潜在标志物之一,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GemOXD与GDP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对比观察

    作者:贺军侨;易平勇;刘晰宇;周芳;孙中义;欧阳周;黄利军;姚远

    目的 比较GemOXD(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地塞米松)与GDP(吉西他滨+顺铂+地塞米松)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本科46例经正规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分为GemOXD组和GDP组,23例/组.GemOXD组: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奥沙利铂13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地塞米松20 mg,静脉滴注,第1~4天;21 d为一周期.GDP组:吉西他滨100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顺铂25 mg/m2,第1~3天;地塞米松20 mg,静脉滴注,第1~4天;21 d为一周期.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46例患者可评价疗效,GemOXD组23例,CR 6例(26.1%),PR 10例(43.5%),总有效率(CR +PR)为69.6%.GDP组23例,CR4例(17.4%),PR 11例(47.8%),总有效率(CR +PR)为65.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mOXD方案胃肠道不良反应明显少于GD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mOXD和GDP方案对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均是有效的挽救方案,GemOXD方案胃肠道反应少于GDP方案,对老年人和体质稍差的患者,选择GemOXD方案,耐受性较好.

  • 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一线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作者:孙中义;易平勇;刘晰宇;周芳;欧阳周;贺军侨;黄利军;姚远

    目的 探讨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一线治疗中高危及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方法 31例中高危及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使用化疗诱导缓解治疗达部分缓解(PR)或完全缓解(CR)后,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下大剂量化疗.结果 31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9个月,5年总生存率(OS) 72.0%,5年无病生存率(DFS) 56.0%.结论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支持下大剂量化疗一线治疗中高危及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确切.

  • ICE方案和GemOX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中义;易平勇;刘晰宇;周芳;欧阳周;贺军侨;黄利军;姚远

    目的 探讨ICE方案和GemOX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笔者将接受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64例,按住院号单双数分为两组,每组32例,分别接受ICE方案或GemOX方案化疗,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64例患者共接受129疗程ICE方案和126疗程GemOX方案化疗,64例患者可评价疗效,CR 18例(28.1%),PR 25例(39.1%),总有效率(CR+ PR)67.2%.ICE组(n=32),CR、PR、RR分别为28.1%,40.6%,68.7%;GemOX组(n=32)CR、PR、RR分别为28.1%,37.5%,65.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主要不良反应为3~4级血液学毒性(白细胞下降和血小板降低),非血液学毒性轻微,两组主要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E方案和GemOX方案作为挽救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疗效相当;且不良反应轻微可耐受,均为可选择的挽救方案.

  •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切除术后继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作者:张红岩;吴涛;薛锋;武慧敏;魏玉珠;白海

    患者,男,67岁,因“口腔血肿、牙龈渗血3个月余”,于2009年8月10日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查血常规:WBC9.3×109/L,HGB 153 g/L,PLT6×109/L;行腹部彩超未见脾肿大.尿常规:PRO(+),隐血(+-).自身抗体:抗核抗体弱阳性,其余抗体未见明显异常,排除结缔组织疾病.骨髓穿刺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诊断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经给予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达那唑等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后采用脾栓塞方法治疗.

  • 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作者:李芝;朱莉平;毕方方

    患者,男,47岁,因“渐进性肢体乏力2个月”于2016年4月12日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患者2个月前缓慢出现双下肢行走无力,而后出现左上肢抬手无力,症状进行性加重,多次因行走不稳跌倒,伴有反应迟钝,与人沟通减少.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发热寒战、胡言乱语、抽搐等症状.患者既往长期大量饮白酒史,约1斤/d,1999年至2010年在油漆厂工作十余年.入院体查:心、肺、腹查体无特殊,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神清、反应淡漠,言语欠清,记忆力及计算力下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

  • 原发性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研究进展

    作者:李基炜;易平勇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以乳腺肿块为主要症状,伴或不伴局部淋巴结肿大,易转移、预后差,常见的病理类型是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BDLBCL),滤泡淋巴瘤等其他病理类型较少见.原发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因素及一线治疗方案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将主要描述原发性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分期、风险分层、预后及新治疗进展.

  • Ki-67、P27在GCB及non-GCB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宋恩霖;熊小亮;艾有生;刘繁荣;朱静;刘勇

    目的:探讨Ki-67、P27在GCB及non-GCB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60例DLBCL及19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并制作其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对DLBCL进行生发中心样B细胞(germinal center B cell-like,GCB)和非生发中心样B细胞(non-GCB)免疫表型分类,同时检测Ki-67及P27蛋白的表达.结果:(1)60例DLBCL中GCB类型29例(48.3%),non-GCB类型31例(51.7%).(2)Ki-67及P27蛋白的表达在DLBCL中GCB及non-GCB亚型中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 < 0.05).(3)在DLBCL中Ki-67及P27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 = 0.449,P < 0.05).结论:Ki-67及P27的表达可能与DLBCL免疫学分型有关,non-GCB中,Ki-67高表达,P27蛋白低表达.

  • 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

    作者:莫祥兰;周祥祯;黄振录

    目的:研究EBV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复习6例EBV阳性DLBCL的临床病理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做以下抗体染色:CD3、MUM-1、CD30、EMA、ALK、CD56、CD20、CD79a、PAX-5、CD68、Ki-67、LMP-1,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ER(EB病毒编码的小RNA)表达.结果:6例中3例为年轻女性,2例血乳酸脱氢酶升高.形态学上,6例均为多形型,肿瘤细胞异型明显,可见R-S细胞样及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特征性细胞样巨细胞,伴多量反应性炎性细胞.免疫表型:6例肿瘤细胞均表达PAX-5、MUM-1,并见散在分布的CD30阳性细胞,5例CD20、CD79α、LMP1阳性,Ki-67肿瘤细胞阳性率为80%~95%.原位杂交:6例肿瘤细胞均表达EBER.4例随访3~34个月,其中3例在6个月内死亡,1例随访34个月无瘤生存.结论:EBV阳性DLBCL有其独特的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可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年轻患者,预后差.

177 条记录 7/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