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牙周炎龈下HCMV和EBV感染及其混合感染率与 牙周病变程度的关系

    作者:王蒙丽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龈下巨细胞病毒(HCMV)与EB病毒(EBV)感染、混合感染率对牙周病变程度的影响.方法 采集200例患者,共900份龈下标本,采用套式PCR检测方法对该900份标本的HCMV以及EBV感染进行分析;并对感染情况与牙周病变程度的联系进行评价.结果 慢性牙周炎阳性检出率高,其次为牙龈炎与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龈指数与HCMV感染基本无关,牙周附着丧失与牙周袋深度与其感染有关;对于EBV感染,牙龈指数、牙周附着丧失、牙周袋深度均与感染无显著关系.对混合感染情况进行比较,除牙龈指数与混合感染无明显关系,其余均与混合感染有关.结论 慢性牙周炎龈下HCMV和EBV感染及其混合感染率与牙周病变程度具有较大联系.

  • 儿童EB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

    作者:韦玮;刘浩

    通过分析EB病毒(EBV)在儿童中的流行特征,并通过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从而为EB病毒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

  • 8-O-乙酰哈巴苷防治EB病毒感染的体内外药效学研究

    作者:田雪川;郭姗姗;高英杰;金亚宏;时宇静;刘方舟;马荣;田红娇;时翰;崔晓兰

    目的 通过体内外试验对8-O-乙酰哈巴苷防治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的药效作用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RT-PCR)技术观察8-O-乙酰哈巴苷对B95-8细胞内EBV衣壳抗原(VCA)的抑制作用;采用腹腔注射醋酸(HAc)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检测8-O-乙酰哈巴苷对炎症早期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和渗出的抑制作用.结果 8-O-乙酰哈巴苷大、中、小剂量组对B95-8细胞内EBV衣壳抗原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8-O-乙酰哈巴苷大、中两个剂量组显著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P<0.01).结论 8-O-乙酰哈巴苷对EBV感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不仅对EBV衣壳抗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可以减轻炎症早期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和渗出现象.

  • 肾移植后单形性T细胞型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金夏祥;周晓军;孟奎;石群立

    目的了解肾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病理形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肾移植后患者发生在右上肢皮下的PTLD进行大体、光镜、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肿瘤镜下为弥漫分布小圆及卵圆形细胞,异型性明显,浸润皮下脂肪组织.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45RO、CD43、CD3和CD68(+);EBV、CD20、CD30和CD56(-).结论单形性T细胞型PTLD,其发生与使用免疫抑制剂、EBV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预后很差.

  • 儿童NK/T细胞淋巴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张正祥;安晓静;石群立;周航波;马恒辉;周晓军

    目的 探讨儿童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方法 收集3例发生在儿童的NK/T细胞淋巴瘤,进行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观察以及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儿童NK/T细胞淋巴瘤中男女之比2∶1,分别累及咽部、鼻翼和鼻腔.其中1例发病前有蚊咬超敏反应,1例病程中伴发皮疹.肿瘤组织呈弥漫性分布,细胞小到中等大,小细胞胞质稀少,核略不规则,染色质致密;中等大细胞核染色质呈点状或颗粒状,有多个核仁,核分裂象易见.可见大量凝固性坏死灶,凋亡小体常见.肿瘤组织围绕血管生长并浸润血管壁,周围小血管常发生透明变性.瘤细胞间及坏死灶附近可见明显的炎细胞浸润.原位杂交EBV均(+);免疫组化CD56、perforin、GranB、CD45RO和CD43(+);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蚊咬超敏者皮损组织学上呈现炎性改变,原位杂交淋巴细胞约10% EBV(+),CD56(-).结论 儿童NK/T细胞淋巴瘤是高度恶性的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在发病前或病程中可出现蚊咬超敏反应或皮肤非特异性炎性皮疹.

  • 老年性EBV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

    作者:陈少红;叶子茵;杨静;伍丽琼;王小拍;叶瑶;杜洪

    目的 探讨老年性EBV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EBV+ DLBCL)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2010-01-2014-07间所收集DLBCL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辅以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分析.结果 共收集154例DLBCL,125例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组织学显示大部分为中心母细胞样;原位杂交显示13例DLBCL表达EBV(10.4%);Cox回归分析显示,EBV感染与患者年龄(≥60)、B症状(有)、结外累及的部位(≥2)、Ann Arbor分级(Ⅲ+Ⅳ)、IPI评分(2 ~5)显著相关(P<0.05);且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与BEV的感染有显著关系(P=0.000).结论 EBV的感染与DLBCL患者年龄、B症状、结外累及的部位、分级、IPI评分密切相关,EBV+ DLBCL患者与EBV-DLBCL患者相比具有更差的预后.

  • 心房黏液瘤伴纤维素相关EBV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1例

    作者:张安莉;孙思柏;杜军;孔雪;吴海波

    患者男性,50岁.半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乏力,有间断胸闷.查体:心尖区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性质粗糙,向左腋中线传导.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内见一5.3 cm×2.6 cm ×2.2 cm的不规则团块样回声,随心脏收舒来回摆动,边缘不光滑,内部回声不均匀;左房及左室增大,左室舒张功能减低,二尖瓣中度返流,三尖瓣轻度返流.临床诊断:左房黏液瘤伴二尖瓣闭锁不全及三尖瓣闭锁不全.患者行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左房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左心房肿物蒂部位于房间隔中上部.患者无其他部位淋巴瘤病史.

  • 胃淋巴上皮瘤样癌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雅静;郝金成

    胃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是胃癌中的一种罕见类型,预后较好.由Watanabe等在1976年以"富淋巴样间质的胃癌"首次报道,后来又有学者陆续加以报道.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胃LELC的本质逐步得到认识.该文对胃淋巴上皮瘤样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小涎腺多形性腺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冉;刘红刚

    多形性腺瘤是涎腺组织肿瘤中常见的一种,占所有小涎腺肿瘤的40%~70%.发生于鼻腔、鼻窦等上呼吸道部位的多形性腺瘤属于涎腺型腺瘤,其病理组织学特点与发生于口腔者大致相同.本文对小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病情况、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标记物、治疗与预后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浆母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分子生物学及临床特征

    作者:范国庆;刘一雄;张月华;王映梅;王哲;闫庆国;郭英

    浆母细胞性淋巴瘤(PBL)是具有浆母细胞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997年Delecluse等报道了一系列发生于艾滋病患者的原发于口腔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肿瘤由具有浆细胞分化的大细胞组成,这类肿瘤首次被称为浆母细胞淋巴瘤.由于PBL高度侵袭的本质和浆细胞分化的特点,WHO(2008)淋巴及造血系统肿瘤分类将其划归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一种罕见亚型.目前认为,HIV、EBV感染及Myc基因异位可能与PBL发病有关.由于其形态学具有浆母细胞分化的特点,与其他具有类似特点的淋巴造血系统肿瘤鉴别困难;另外,虽然PBL的早期治疗效果明显,但复发率高且预后极差.鉴于此,本文主要对PBL的病因、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分子遗传学改变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和了解.

  • 复发性老年人EBV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报道

    作者:金琳芳;齐晓薇;冯静洁;白瑞珍;浦勇;高桂花;刘彦魁;郑建明

    EB病毒(epstein-barr,EBV)广泛存在人群中,尤其是>90%的中国人群存在EB病毒终生潜伏感染[1].研究证明,EBV与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如鼻咽癌和淋巴瘤等.目前认为,EBV与不同类型的淋巴瘤的发生发展都有一定的关系.老年人EBV阳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DLBCL,与EBV关系尤为密切,WHO(2008)淋巴与造血组织肿瘤分类将其单独列为一种特殊亚型[2].为提高对老年人EBV阳性的DLBCL认识,现总结我院收治1例复发性老年人EBV阳性的DLBCL,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 儿童EB病毒相关平滑肌肿瘤1例报道

    作者:黄慧;张楠;伏利兵;杨文萍;何乐健

    EB病毒感染相关肿瘤较多,根据EB病毒感染的潜伏模式分为3型:1型感染表达EB病毒编码的RNA(EBER)和EB病毒核抗原1(EBNAl),如伯基特淋巴瘤;2型感染除了表达EBER和EBNA1外,还表达潜伏膜蛋白(LMPs),如鼻咽癌和霍奇金淋巴瘤;3型感染表达LMPs和所有的EBNAs,如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EB病毒相关平滑肌肿瘤(Epstein-Barr virus-associated smooth muscle tumor,EBV-SMT)为3型潜伏感染,平滑肌肿瘤伴有EB病毒感染,好发免疫缺陷患者,常常多发,目前国内未见相关文献报道.本文报道l例EBV-SMT,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 平滑肌肿瘤 儿童 EBV
  • EBV感染人胃上皮细胞GES-1中c-myc基因的表达

    作者:朱丽华;周天戟;李淑英;习瑾昆;汤华

    目的 研究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的人胃上皮细胞系GES-1 c-myc基因表达状况,探讨c-myc基因在EBV相关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携带新霉素抗性(NEOr)基因的重组EBV 产生细胞系Akata 1061以密切接触法感染人胃上皮细胞系GES-1,经有限稀释法克隆和G418筛选获得感染和转染细胞克隆,用pcDNA3空载体质粒转染的人胃上皮细胞系GES-1细胞作对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ICC)法测定EBNA1和c-myc蛋白以鉴定EBV感染细胞克隆及c-myc基因的表达. 结果 EBV感染的细胞克隆经Icc法检测EBNAI阳性,c-myc蛋白阳性;对照细胞均为阴性. 结论 EBV感染可使人胃上皮细胞c-myc蛋白表达增高,EBV对人胃上皮细胞的转化作用可能与c-myc基因的过度表达有关.

  • EB病毒相关淋巴细胞增殖病与细胞因子风暴

    作者:刘倩;朱平

    EB病毒(EBV)相关淋巴细胞增殖病包括T、NK、T/NK和B细胞型等良性至恶性的多种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其发生发展过程与细胞因子风暴有密切联系.研究发现,不同类型之间所表达的细胞因子谱不同,这有利于对疾病病程的进一步理解,可能对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本文就不同类型的EBV相关淋巴细胞增殖病的细胞因子分泌及其在疾病病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讨论的问题包括EBV相关淋巴细胞增殖病分类,T/NK-LPD和细胞因子,B-LPD和细胞因子,HLH和细胞因子等.

  • EBER、PTEN和VEGF在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作者:王芳;张瑰红;丁凯阳;刘宁;翁海燕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组织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PTEN和VEGF三者表达间的关系,并分析三者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21例AITL组织中EBV编码的小RNA(EBER)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21例AITL和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PTEN和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表达间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结果:21例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中EBER表达阳性率为61.9%;PTEN和VEGF在AITL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0.05);EBER与PTEN表达呈负相关(P<0.05).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中,男性患者和进展期组EBE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和78.6%,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和非进展期组患者(P<0.05);在伴随B症状和进展期组PTE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3%和21.4%,明显低于无B症状和非进展期组患者(P<0.05).生存分析显示,PTEN表达与患者总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EBV感染和PTEN低表达可能预示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恶化进展.EBV是否通过下调PTEN表达参与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尚不清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诱导细胞免疫的研究进展

    作者:尉秀霞;杜海军;周玲

    Epstein-Barr Virus(EBV)是1964年Epstein等发现的.研究证实EB病毒与许多人类肿瘤相关.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1)是EBV编码的潜伏感染过程中表达的病毒膜蛋白,是较早被确认的病毒癌基因之一.近期研究发现LMP1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多肽表位.可以诱导LMP1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本文就LMP1在细胞免疫应答方面的研究做一介绍.

  • EBV即刻早期基因BZLF1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初步应用

    作者:孙淑红;王云;王笑峰;孙坚萍;朱伟;罗兵

    目的 构建EBV即刻早期基因BZLF1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探讨其表达诱导潜伏状态EBV进入裂解期增殖的作用.方法 采用AdEasy系统构建携带BZLF1的重组腺病毒载体pAd-BZ,脂质体法转染人胚肾293细胞,包装产生重组腺病毒vAd-BZ.vAd-BZ感染EBV阳性细胞NEC后,采用RT-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和MTT等方法检测目的基因表达,以及目的基因表达对EBV阳性细胞的影响.结果 PCR、序列测定以及限制性酶切证实BZLFl基因正确插入穿梭质粒,并与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重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经293细胞包装获得具有稳定感染性的重组腺病毒vAd-BZ,感染重组腺病毒的NEC靶细胞可以检测到BZLFl基因的表达,进而诱导EBV从潜伏期进入裂解期.结论 重组腺病毒vAd-BZ可有效感染EBV阳性细胞NEC,诱导潜伏状态的EBV活化,进而特异性杀伤EBV阳性肿瘤细胞.

  • 以Rtac2/3为抗原用于鼻咽癌病人检测的初步研究

    作者:任军;张晓梅;张晓光;李红霞;周玲;曾毅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EBV的早期基因BRLF1,并纯化这个重组蛋白.用纯化的蛋白作为抗原与鼻咽癌(NPC)病人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发生反应,以寻找新的NPC筛检或诊断标志物.方法 用表达和纯化的BRLF1基因C端2/3部分蛋白(Rtac2/3)建立间接ELJSA方法,检测了59份NPC患者血清中的抗RtaIgG抗体,同时59份健康者血清作对照.结果 59份NPC患者血清中50份阳性,而59份健康者对照血清中只有7份阳性.NPC组的阳性率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方法的灵敏度为84.7%,特异性为88.1%.结论 (1)检测人血清中的抗Rta-IgG可以作为NPC诊断的重要标志物之一.(2)如果检测抗Rta-IgG与检测Zebra IgG抗体试验联合使用,用于NPC的筛检和诊断能够进一步提高灵敏度或特异性.

    关键词: EBV BRLF1 鼻咽癌
  • EBV、HBV感染与鼻咽癌远处转移的关系

    作者:谢美娇

    目的::研究EBV、HBV感染与鼻咽癌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以68例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作为远转组,以53例放疗后6年及以上无癌生存的鼻咽肿瘤患者作为未转组,两组患者均行乙肝病毒两对半及EBV抗体化验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远转组患者的VCA-IgA阳性率高于未转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远转组患者的EA-IgA阳性率高于未转组,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远转组患者VCA-IgA抗体滴度显著高于未转组,有统计学差异性P<0.01;远转组患者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未转组,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EBV、HBV感染与鼻咽癌远转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EBV HBV 鼻咽癌 远处转移
  • 血浆EB病毒水平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向江青

    目的 探讨血浆EB病毒(EBV)水平对鼻咽癌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定量检测100例鼻咽癌患者血浆中EBV DNA的水平,比较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各分期EBV DNA阳性检出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EBV DNA、EBV VCA IgA和EBV EA IgA的变化情况.结果 晚期鼻咽癌EBV DNA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鼻咽癌早期(P<0.05);化疗前后EBV DNA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BV VCA IgA及EBV EA IgA化疗前后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BV DNA水平与鼻咽癌TNM分期呈正相关关系,可应用于鼻咽癌临床鉴别诊断.

    关键词: EBV DNA 鼻咽癌
115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