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灾难现场的院前急救

    作者:吕祖铭

    灾难现场的院前急救的程序是:现场安全评估、迅速脱离险境、科学检伤分类、现场应急救治、酌情转运后方,即一观、二离、三救、四送.

  • 医院模拟群体伤亡事件演练的分析

    作者:章成;李远健;曹灵红

    群体伤亡事件(mass casualty incident,MCI)特指伤亡事件的规模超出现场急救、转运和医院的处理能力(MCI=医疗需求>医疗资源)[1].其过程一般包括现场检伤分类、后送伤员、以及转移至医院进行确定性治疗多个环节,每个环节互相影响[2].笔者对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MCI演练的救治各个环节进行分析,以期发现MCI救治过程中的不足.

  • 灾害现场检伤分类问题的探讨

    作者:王楠;陈力;刘运喜;杨慧宁;范晓乐;赵静

    目的:探讨如何确定灾害现场一个患者需要何种医疗资源,为实际进行分类治疗这一复杂过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现行检伤分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比分析以往检伤分类的性质、特点和方法。结果有效的分检敏感度、现代化分检标牌编制、完善的院外培训体系为灾害救援现场医疗服务顺利完成提供有力的保障。结论精确的分检决定对于提高救治率和改善个体预后非常关键。完善的检伤分类制度将使急救医疗体系面对灾害时更加从容。

  • 2014中国·国际第12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新亮点--日本灾害医学的变化

    作者:李佳;王艳玲;吴瑛

    “2014中国·国际第12届现代救援医学论坛”于5月10日~13日在湖南长沙举行。参会的国内外学者对医学救援现场救援实践和理论进行探讨,本文将重点介绍来自日本的森野一真(Kazuma Morino)教授介绍的灾害伤员检伤分类及自然灾害后深静脉血栓的处理等日本灾害医学的新变化。

  • Sacco检伤分类法在地震群体伤患者死亡风险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胡旭;胡海;姚莉;曹钰;何亚荣;彭丽媛

    目的: Sacco检伤分类法(STM)和adjusted-Sacco检伤分类法(adjusted-STM)是灾难现场检伤分类的新方法。但其准确性还缺乏证据支持。本课题旨在评估其在灾难群体伤患者转运死亡风险及总体死亡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汶川地震数据库中汶川地震后1周内从地震现场直接转运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地震伤员1612例,分别通过SACCO捡伤分类法、adjusted-SACCO捡伤分类法和START检伤分类法将患者分类后,分别以转运途中或急诊室死亡、终死亡为标准对以上检伤分类法制做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并与损伤严重度评分(I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终纳入汶川地震数据库记录的1031名检伤分类非绿色的危重群体伤者。以转运途中或急诊死亡为标准,STM、adjusted-STM和START检伤分类法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1、0.714、0.649。以终死亡为标准,STM、adjusted-STM和START检伤分类法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7、0.643、0.519。结论STM和adjusted-STM检伤分类法是在地震创伤检伤分类时的有效策略。

  • 云南鲁甸“8.03”地震--光明村伤员现场救治分析

    作者:马举高;杨平;陈敏;高开俊;浦恩福;许顶琼;李志平;王雪梅;马蓉;戈啟芳

    笔者探讨医院医疗队对地震重灾区光明村大批量伤员如何进行现场快速有效分诊、转运和急救。采用检伤分类方法对伤员进行依次处理。1128例地震伤员中进入红区8人,黄区46人,绿区1070人。4例伤员因地震伤情较重,抢救无效死亡,进入黑区。54例危重症伤员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后,由医护人员徒步转运到龙头山镇沙坝村境内,再由救护车转至鲁甸县人民医院分诊、分流救治。

  • 日遗化武器处置现场突发化学事故医学应急救援中的护理

    作者:安海英;王浩春;张锡刚;何跃忠

    侵华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将大量化学武器遗弃在我国境内,凡日军所到之处均发现有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以下简称"日遗化武").目前,中日双方已着手处理日遗化武.因存在炮弹爆炸或化学毒剂泄漏中毒的可能,现场处置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一旦发生突发事故,需要迅速有序地展开现场医学应急救援,包括事故现场伤员的抢救、检伤分类、洗消、急救和后送.通过多次参与日遗化武处置现场医疗保障工作的经验,结合突发化学事故伤员伤情特点及医学救治流程,就如何做好现场处置突发事故医学应急救援中的急救护理工作探讨如下.

  • 灾害救援现场的检伤分类方法-评述院外定性与定量法

    作者:赵伟

    创伤的检伤分类是灾害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灾害现场医疗急救的首要环节.当医疗救护人员面对现场大批伤员,第一步救援措施必然是快速检伤分类,将重伤员尽快从伤亡人群中筛选出来;然后再分别按照伤情的轻重,依先后顺序给予医疗急救和转运送院.

  • 晋城"2.25"重大交通事故伤员的院外转运和救治分析

    作者:郭建英;张海涛;吴红梅;樊明星;和俊杰;王芳;刘瑜芳;王晋姣;胡雁东;王太平

    2012年2月25日上午9:31发生于山西省晋城境内的重大交通事故,晋城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共在现场确认死亡15例,救治和转运伤员19例,所有伤员在现场均经过标准的检伤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和伤情进行优先救治与转运.为探讨院外急救在此次重大交通事故伤员救治中的作用,也为今后重大灾害救援积累经验,现报道如下.

  • 借鉴美环太军演经验优化我医院船检伤分类的思考和实践

    作者:黄毅雄;李田昌;王立秋;孙涛;田丽丽

    笔者参加了“环太平洋-2014”演习并在美国仁慈号医院船(T-AH-19)驻船交流。根据演习经验并结合我军实际,笔者对医院船医疗服务提出新的思路。卫勤准备包括人员及物资,医疗设备准备到位,同时建立急救团队。分类和评估应同时进行。伤员按照分类救治原则处理。医生作为医疗团队的领导,如果人员充足,应增加记录者。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有助于改善演习效果,演习过程设立监督官是必不可少的。

  • 云南昭通鲁甸8.03地震伤员检伤分类及急诊抢救

    作者:刘开贵;李宗浩;龚声莲;刘刚;任继华;汪勇;杨成云;陈宣孟;何俊;李军;陈大华

    目的:探讨医院急诊科对大批量地震伤员如何快速有效进行检伤分类和抢救。方法笔者在鲁甸8.03地震批量地震伤员急诊分诊抢救中,采用检伤分类方法,把伤员分为4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3区(红区、黄区、绿区)进行分诊和抢救。Ⅰ级、Ⅱ级伤员进入红区,Ⅰ级伤员立即进行抢救,Ⅱ级伤员立即开通有效静脉通路、心电监护、随时准备抢救。Ⅲ级伤员进入黄区,开通有效静脉通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由医护人员护送做相关辅助检查。Ⅳ级伤员进入绿区,由护理人员直接护送做相关辅助检查。结果467例地震伤员进入红区141人,进入黄区291人,进入绿区35人。3例伤员在急诊科进行了气管插管,12例休克伤员在急诊科进行了液体复苏。无一例伤员在急诊科死亡。达到了对地震伤员检伤分类的快速分诊分流和及时有效抢救的目的。结论医院急诊科对批量地震伤员的救治,应首先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及时检出危重伤员,采取分级救治,对危重伤员立即抢救,能充分保障地震伤员的生命安全。

  • 日遗化学武器处置现场突发化学事故的医学急救

    作者:张锡刚;安海英;何跃忠

    侵华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将大量化学武器遗弃在我国境内,凡日军所到之处均发现有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以下简称"日遗化武").目前,中日双方已着手处理日遗化武.因存在炮弹爆炸或化学毒剂泄漏致人中毒的可能,现场处置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一旦发生突发事故,需要迅速有序地展开现场医学应急救援,包括事故现场伤员的抢救、检伤分类、洗消、急救和后送.结合多次参与日遗化武处置现场医疗保障工作积累的经验,根据突发化学事故伤员伤情特点及医学救治流程,本文就如何做好现场处置突发事故医学应急救援工作做一探讨.

  • 群体性突发化学中毒的院内救治

    作者:张锡刚;王浩春;刘素刚;汤雪萍;苏建斌

    群体性突发化学中毒事件有别于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毒人员存在毒物沾染需要立即洗消,同时常合并外伤和(或)心脑血管急诊,伤员伤情复杂,如处置不当易造成毒物二次污染、救治秩序混乱、大批中毒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治[1].

  • 智能检伤分类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作者:王丹;张广;陈锋;宋振兴;王海涛;卢恒志;王亚林;吴太虎

    目的:研究智能化检伤分类系统,实现灾难现场伤员伤势快速、准确的自动量化分级,并给出优化急救处置建议,提高分检时效性和准确性。方法利用生理信号实时采集技术、智能量化分级算法和一体化集成技术,研发设计自动检伤分类算法程序,并搭建了基于军用PAD的智能检伤分类平台。终通过临床试验对比该系统与传统分类方法的分类效果。结果经过临床试验验证,该智能检伤分类系统相较于传统分类方法准确率提高了21%,耗时仅为传统分类方法的48%( P=0.038<0.05,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智能检伤分类系统提高了灾难现场检伤分类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能有效提高检伤分类效率。利用该设备可快速判断伤员伤势,对伤员展开针对性的急救处置,提高救治效率。

  • 美国空军空运后送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凌;王琦;张波

    目的 对美国空军空运后送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组织实施及后送能力.资料来源与选择该领域相关研究论文及综述.资料引用国外公开及内部发表的期刊论文及科技报告等文献28篇.资料综合根据后送系统掌握的伤员病情与后送距离配制任务、人员及后送机种,成立重症空运后送队(critical care air transport teams,CCATT)、急性肺损伤救援队(acute lung rescue team,ALRT)、烧伤飞行队(the burn flight team,BFT),后送外伤与心脏病占比高,创伤类型主要有骨折、颅脑损伤、截肢、躯干穿透伤,多发性创伤死亡率高,肺损伤、头部或躯干穿透伤存在高风险.结论美国空军空运后送注重管理与专业队伍建设,后送伤患病种复杂、数量大,其后送经验可为我军提供借鉴.

  • 军队医院平时急诊与战时检伤分类结合研究

    作者:刘峰;包亚军;刘文华

    1 现场检伤分类的意义在突发事件现场,医疗救援力量往往有限,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初期,医疗救援力量可能十分缺乏.因此,必须将有限的急救资源用在刀刃上,优先保证抢救重伤员,争取在第一时间实施救援.当医疗救护人员面对现场大批伤员时,第一步救援措施必然是快速检伤分类,将危重伤员尽快"筛选"出来.再按照伤情轻重,依序给予医疗急救或转送上级医院,使伤者在短时间内得到及时、合理和高效的医疗救助.

  • 作者:

    关键词:
  • 玉树地震废墟现场医疗急救分析

    作者:汪茜;侯世科;樊毫军;杨轶;张庆江;张承伟;王明新

    目的 探讨高原地震救援中废墟现场急救策略.方法 2010年4月14日-25日国家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共在青海玉树地震废墟现场救治伤病员58人,男33例,女25例;年龄13-69岁,平均36.4岁;四肢骨折8例,脊柱骨折4例,头部外伤16例,胸部外伤12例,软组织损伤38例,失血性休克2例,急性肺水肿3例.现场进行检伤分类后,根据不同病情对伤病员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及后送,对于重症伤病员予吸氧、心电监护、止痛、补液、控制休克等综合治疗.结果 本组5例重症伤病员经治疗后生命体征稳定,无一例死亡,顺利转送至后方医院继续治疗,其余伤病员均病情平稳并康复.结论 快速准确的检伤分类是提高救治效率的保障,对骨折的现场固定处理可避免继发损伤,对于急性肺水肿应早期给氧并给予激素、氨茶碱等综合治疗.

  • 排队论在卫生列车检伤分类中的应用与辅助决策

    作者:陈渝;孙汉军;史忠;黄丹;靖剑波

    目的:探讨卫生列车检伤分类中的优化方案和科学决策方法,提高栓伤分类工作效率.方法:运用运筹学排队论的方法和数学模型.评估现行检伤分类工作状态.结果:评价表明检伤分类工作需进一步优化,按排队论的M/M/n模型,能使检伤分类效率更高,程序更优化,可大大缩短每个伤痛员从检伤分类到达卫生列车指定病床的时间.结论:排队论方法与辅助决策模型在检伤分类中的应用,优化了检伤分类组织方案,提高了工作效率.

  • 急性群体化学品中毒的院前检伤分类

    作者:郝凤桐;王小红

    急性群体化学品中毒是指短时间内,大剂量毒物通过特定方式作用于人群造成的健康损害效应.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不断有新的化学品进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空间,化学品中毒呈上升趋势.急性群体化学品中毒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的中毒患者,造成医疗资源的短缺,给救援带来困难.检伤分类是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决定治疗优先顺次的过程,当没有足够的资源满足所有的治疗需求时是有效的.检伤分类是针对患者治疗需要和可利用资源进行的医疗筛查,目的在于大限度救治能够挽救的患者[1].

62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