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惊恐障碍患者复发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邹志礼;周波;黄雨兰;汪瑾宇;何影;闵文蛟;徐理

    目的:调查惊恐障碍患者复发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自编惊恐障碍复发率及影响因素调查表”对118例出院的惊恐障碍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研究。结果51例患者在出院后1年内有复发,复发率43.2%。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是否吸烟、是否饮酒、婚姻状况、抗抑郁药物使用的种类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复发组家庭月收入相对较低、经历负性生活事件、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未上班工作、依从性差的比例均较未复发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药物依从性差增加惊恐障碍复发的风险( P<0.05)。结论惊恐障碍患者1年内的复发率高,服药依从性差是其主要原因。

  • 惊恐障碍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邹志礼;周波

    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又称急性焦虑发作,是一种突然发作的、不可预测性的强烈焦虑、躯体不适和痛苦,临床以反复发作的呼吸急促、头晕、心悸、震颤、出汗、可伴有濒死感为特点。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在 PD 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PD 的基因多态性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国内对此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就 PD 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治疗惊恐障碍的效果评价

    作者:钟远惠;林杰;施梦娟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惊恐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治疗2、4、8、12周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14)进行评分;治疗前和12周后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标准版对两组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HAMA和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后,研究组SF-36总评分及各因子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可以缓解惊恐障碍患者的焦虑情绪,并能改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

  • 艾司西酞普兰与氯丙咪嗪治疗惊恐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刘晓;李侃虔;周文娟;文萍

    目的 比较艾司西酞普兰和氯丙咪嗪治疗惊恐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68例惊恐障碍患者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n=34)和氯丙咪嗪组(n=34),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和氯丙咪嗪治疗,疗程均为10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8、10周末采用惊恐相关症状量表(PA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PASS和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氯丙咪嗪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8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氯丙咪嗪组TESS评分[(2.78±1.03)vs.(4.07 ±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疗效与氯丙咪嗪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 惊恐障碍病人总体幸福感的调查结果

    作者:李步华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病人的总体幸福感状况.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S)对32例病人(病人组)和32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测查.结果病人组GWBS总分及6项因子分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惊恐障碍病人的总体幸福感水平较低,与其人格特质和自我健康评估有关.

  •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的人格特征研究

    作者:袁勇贵;张心保;吴爱勤;李箕君;张宁

    目的 从探讨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人格特征。方法 按DSM-Ⅳ诊断标准收集25例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共病组)、30例主要抑郁症患者(抑郁组)、14例广泛性焦虑障碍和6例惊恐障碍患者(焦虑组)。对所有病例使用TABP、EPQ进行调查评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或国内常模比较。结果 共病组的A型行为发生率与抑郁组相似,显著低于焦虑组;而共病组的TH因子分与焦虑组一样,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共病组和抑郁组、焦虑组一样,EPQ的N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结论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独特的人格特征并不明显。

  • 认知行为疗法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的对照研究

    作者:彭晶

    目的:比较认知行为治疗合并艾司西酞普兰与单用药物治疗惊恐障碍的临床效果、安全性、依从性及复发率的情况。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6月湖北省孝感市康复医院60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惊恐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2、4、6周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病情严重程度量表( CGI-SI)及副反应量表( TESS)评分,随访1年。结果研究组显效率为75.9%,对照组显效率为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P﹤0.05)。治疗后2、4、6周,研究组患者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9±6.2)vs.(23.4±3.5)、(15.1±5.1)vs.(19.3±7.8)、(8.5±3.1)vs.(14.6±3.5)(P均﹤0.05)]。CGI-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1±0.56)vs.(3.65±0.82)、(2.32±0.64)vs.(2.85±0.35)、(1.51±0.52)vs.(2.28±0.31)(P均﹤0.05)]。两组TESS评分各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6个月、12个月随访依从性比较,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89.7%vs.72.4%,75.9%vs.62.1%),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20.7%)vs.(41.4%)]。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可能有助于改善惊恐障碍,提高远期服药依从性,减少复发率,提高患者社会功能。

  • 文拉法新联合阿普唑仑治疗惊恐障碍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杨海晨;熊雪莲;余常红

    本文采用文拉法新联合阿普唑仑治疗惊恐障碍并与帕罗西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现报道于后.

  • 惊恐障碍的共病研究

    作者:袁勇贵

    鉴于与单一障碍相比,共病障碍患者具有症状重、病程慢性化、社会功能损害重、自杀率高和预后差等特征。故精神障碍共病研究成了当前精神病学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美国流行病学责任区研究(ECA)资料提示,惊恐障碍在普通人群中很常见(约10%),其中67%的惊恐障碍(114/171)共患其……

  • 氟伏沙明的临床应用概况

    作者:施慎逊

    作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e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的一种抗抑郁药,氟伏沙明问世已近20年了,该药早在欧洲使用,80年代中期进入美国,90年代后期来到中国。目前,该药主要用于抑郁症、强迫症、惊恐障碍的治……

  • 焦虑性障碍的神经内分泌研究进展

    作者:沈鑫华;吴爱勤

    近年来,关于焦虑性障碍在神经内分泌学方面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涉及到多种激素,国内报道鲜见.本文就此问题作一综述,重点是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和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基于HPA轴的活动增加是正常应激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借此可以假设,GAD患者基础血浆皮质醇水平可能有增高.但有关检测 GAD和正常对照组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排泄量的报告未证实此假设[1].然而,GAD患者激发试验检测HPA轴反应提示有潜在的异常.如有些研究显示,按DSM-Ⅲ诊断GAD患者较正常对照组有更异常的地塞米松脱抑现象,且与GAD伴随的抑郁无关.Tiller等[2]发现GAD患者脱抑制率(使用减少≥5ng/dl)为27%.

  • 西酞普兰的临床应用概况

    作者:施慎逊

    西酞普兰(citalopram)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的一种抗抑郁药.已在1985年的临床双盲研究报告中就证实了该药的抗抑郁疗效[1].15年来,已有60余篇双盲研究报道该药对不同类型的抑郁发作,以及惊恐障碍等其它精神障碍的疗效.鉴于西酞普兰在我国应用不久,临床经验不多,故作者复习了部分有关文献,并综述于后,以供参考.

  • 认知行为疗法配合药物治疗惊恐障碍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王宏刚;鞠培娟;石少波

    惊恐障碍起病急,恐惧症状明显,发作后心有余悸[1].在药物控制急性症状后仍存在认知障碍,常曲解其躯体感受或心理体验[2].需及时加以疏导.本文运用认知行为疗法配合药物治疗惊恐障碍,并与单用药物治疗进行了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 50例惊恐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马希威;王立新;马振霞

    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病人的临床表现均以躯体症状为主述,故常首诊于综合医院的各科,由于医生对此症了解较少,常因处理不当而贻误诊断.为此,现就我院收集的50例惊恐障碍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作一分析,现报道于后.

  • 惊恐障碍患者童年期创伤经历与疾病严重程度关系研究

    作者:何影;杨玥;黄雨兰;汪瑾宇;邹志礼;周波

    目的:研究惊恐障碍患者童年期创伤经历是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方法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CTQ)对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住院患者中,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 - IV)惊恐障碍诊断标准的早年(16岁以前)有过负性经历的90名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惊恐障碍严重程度量表(PDSS)评估惊恐障碍严重程度,分析童年期创伤经历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根据 CTQ 结果,90名惊恐障碍患者中,情感虐待的检出率为64.8%,躯体虐待检出率为40.7%,性虐待检出率为31.9%,情感忽视检出率为89.0%,躯体忽视检出率为91.2%。CTQ 总评分(40.65±11.34)分, PDSS 评分(12.75±5.61)分,CTQ 总评分及各种创伤经历与惊恐严重程度无线性相关。结论惊恐障碍患者童年期创伤经历与惊恐障碍严重程度无线性相关。

  • 1例氯硝西泮撤药综合征报告

    作者:喻东山

    1病例病人37岁,男性,有发作性濒死感,易发火3年,诊断惊恐障碍.服氯硝西泮1mg,中,2mg,晚;碳酸锂0.25,3次/d,维持近2年.2008年1月9日病历记录已停药氯硝西泮数天,医生让他服氯硝西泮0.5mg,2次/d,碳酸锂0.25,3次/d,当晚走路手脚好象不是自己的,飘飘然,象在踩棉花,象在月球上飘(人格解体),一转身好象要晕倒(头晕),伴恶心,焦虑,持续7天无改善而复诊,再次服用氯硝西泮1mg,中,2mg,晚,第1天转身好象要晕倒的症状消失,第2天踩棉花感好转,第3天正常.

  • 惊恐障碍的发生机制

    作者:喻东山;梅安昌

    汇集地区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惊恐障碍病人的生活质量与抑郁症病人相似,其物质滥用和自杀企图率也高[1],故需及时治疗.当治疗惊恐障碍时,如果不知发生机制,只按指导用药,很难灵活变通.本文从定位和定性两方面,综述惊恐障碍的发生机制,其中定性方面从γ-氨基丁酸、5-羟色胺和其他致焦虑递质3维展开.

  • 焦虑障碍的核心特征与治疗

    作者:郝凤仪;张道龙

    焦虑障碍的代表疾病主要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场所恐怖症、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怖症)等,该组障碍的共同特征是过度害怕和焦虑的心境,以及相关的行为紊乱.广泛性焦虑障碍表现为对多种主题、事件或任务感到严重的焦虑与担心.惊恐障碍是指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反复出现惊恐发作并担心再次发作.场所恐怖症是指个体对某些场合的强烈恐惧、焦虑与回避,患者常担心无法逃离、得不到帮助或健康受到威胁.社交焦虑障碍表现为回避社交环境,过分担心他人的负性评价.焦虑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咨询等.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饶世雄;谭伟;谭友果;魏庆平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50例惊恐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25例和帕罗西汀组25例进行治疗,疗程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HAMA和HAMD分值均显著降低,在治疗第1周、第2周末时艾司西酞普兰组评分显著低于帕罗西汀组(P<0.05),在4、6、8周时两组减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两组在治疗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帕罗西汀组治疗惊恐障碍疗效分别为92%、88%.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患者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 综合医院惊恐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对策

    作者:杨春雪;邓云;葛正庆;李俏雁;徐秀蓉;朱奎康;左毅;代兵伟

    惊恐障碍过去国内报道不多,原因在于这类病人多认为自己是"心血管疾病"或其它急症,往往不到精神科就诊,而就诊于综合医院急诊科,此文收集了34例惊恐障碍的病人,报告如下:

317 条记录 15/16 页 « 12...891011121314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