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选择性淋巴引流区照射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的影响

    作者:杨坤禹;曹凤军;王建化;刘莉;张涛;伍钢

    目的 探讨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靶区包括和不包括淋巴结引流区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5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被前瞻性随机分组为选择性淋巴结引流区照射组(ENI)和不包括选择性淋巴引流区照射组(non-ENI),患者均在2~4周期诱导化疗后行根治性放射治疗.结果 ENI组和non-ENI组GTV平均照射剂量分别为58.2 Gy和为65.8 Gy(P<0.05),有效率分别是45.8%和74.0%(P<0.05),CTV以外区域淋巴结复发(ENF)发生率分别为4.2%和11.1%(P>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表明,两组中位局部无进展时间为11和15个月,1年局部失败率为51.9%和24.5%(P<0.05);总体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0和15.0个月(P=0.084),1年生存率分别为55.7%和72.5%,2年生存率分别为0%和19.9%.两组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放疗不作选择性淋巴引流区照射,可以提高原发灶和肿大淋巴结的照射剂量,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并且没有增加治疗相关性并发症.

  • 脑胶质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与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比较

    作者:卢洁;吴朝霞;张桂芳;白曈;范廷勇;尹勇

    目的 评价脑胶质瘤调强放射治疗较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剂量学优势.方法 本研究采用10例脑胶质瘤患者,针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3D CRT和IMRT的计划设计,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不同照射技术中靶区和正常组织照射剂量、适形度指数和不均匀性指数.处方剂量为60 Gy.结果 IMRT计划脑干大剂量和受照体积、患侧腮腺平均剂量和脊髓大剂量均低于3D CRT计划.对于靶区适形度指数,IMRT计划优于3D CRT计划;对于不均匀性指数,两种计划模式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脑胶质瘤放疗中应用IMRT可以明显降低脑干的剂量和受照体积,为靶区剂量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性.

  • 三维适形放疗结合化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鹏;潘绵顺;黄勇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合化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采取首先给予常规放射治疗44 Gy/22次,再给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加量3 Gy/次,共5~7次,肿瘤总量(DT)59~65 Gy/27~29次结合化疗(5-氟尿嘧啶0.75 g/m2 +CF200 mg,d1~5和d29~33;顺铂40 mg/m2,d1~3和d29~31)的疗效,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患者1、2、3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6.9%、67.2%、37.7%;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0.3%、62.3%、39.2%,中位生存期24.6个月;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9.7%,52.5%、31.1%.急性放射反应主要是急性放射性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多为1~2级.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合化疗可提高术后局部复发或转移直肠癌的控制率和生存率,改善其生存质量.

  • 非小细胞肺癌适形放射治疗中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张自成;和劲光;李宝生;尹勇;卢洁;王中堂;李洪升;孙洪福;伊艳;徐瑾

    目的 探讨接受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发生≥2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ARE)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102例接受3D-CRT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三维计划资料,采用RTOG分级标准,评价患者自放疗开始3个月内≥2级的ARE.分析临床因素和三维计划的剂量体积参数.结果 发生2级ARE 19例,3级15例,未出现更严重的ARE.非同步化疗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食管V55(OR=1.170,P<0.05)为≥2级ARE发生的惟一影响因素,食管V55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0(95% CI:0.782 ~0.957,P<0.05),界值为16.0.同步化疗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食管V35( OR=1.125,P<0.05)和同步化疗方案(OR=39.740,P<0.05)是≥2级ARE发生的影响因素,食管V35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2 (95%CI:0.636~0.927,P<0.05),界值为23.75.长春瑞滨+顺铂(NP)同步化疗方案的≥2级ARE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方案(33.3%:66.7%).结论 非同步化疗患者,食管V55是≥2级ARE的影响因素.同步化疗患者,食管V35和同步化疗方案是≥2级ARE的影响因素.同步NP方案≥2级ARE发生率较低.

  • 网膜固定技术在腹盆部肿瘤三维适形放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黎军;李飞舟;朱海军;黄井岗;宋宏羽;张新忠

    目的探讨用网膜体位固定技术进行腹盆部肿瘤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1例腹盆部肿瘤病人采用拓能网膜体位固定技术完成3D-CRT.通过对患者CT扫描前、后摆位复位验证片以及CT模拟(CT-sim)后射野证实片与计划数字影像重建DRR图上的相关点的移动情况的测量比较,探讨采用网膜体位固定技术完成3D-CRT过程的误差源及误差范围.结果实验结果和误差分析表明用网膜体位固定技术完成腹盆部肿瘤3D-CRT过程不确定度小于5 mm.结论网膜体位固定技术在腹盆部肿瘤3D-CRT中应用是切实可行的.

  •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两种放射治疗技术的剂量学比较

    作者:沈捷;张福泉;邱杰;杨波;庞廷田;许艳珍

    目的 探讨2种不同的放射治疗技术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时,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物理剂量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每例患者在总疗程中需重新定位1次,2个阶段中每阶段均制定常规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均采用Cadplan R 3.1.2治疗系统).总剂量为50 Gy.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2个阶段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参数.结果 第1阶段治疗适形放疗在计划靶体积1(PTV1)的均匀指数(HI)值、PTV2的适形指数(CI)值、健肺的V30和健肺的平均剂量上优于常规放疗.第2阶段治疗适形放疗在PTV1的CI值、平均剂量、HI值优于常规放疗,PTV2的CI值、平均剂量上也优于常规放疗.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优势在于更好的满足CI和HI,但对于危及器官的保护上与常规放疗无明显区别.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桂梅;夏广荣;靳国华;徐永祥;李晓波;张云泉;贺文

    目的 回顾性分析85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化疗疗效及生存率,探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放疗方法.方法 2004年3月至2008年6月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且进行4个及以上周期化疗联合放疗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85例,采用基于CT定位的累及野放疗,6~10 MV X射线,剂量为46~66 Gy,中位剂量50 Gy,1次/d,5次/周,5~7周.结果 全组患者完全缓解率36.5%,部分缓解率52.9%,稳定率10.6%;有效率89.4%.全组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5.9%、33.8%、15.9%,总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59例患者有治疗失败原因记录,局部复发9例占15.2%,局部复发+远处转移21例占35.6%,远处转移29例占49.2%.结论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技术累及野照射疗效较好,需进一步扩大病例数.

  • 血清细胞因子TGF-β1和IL-1β表达水平对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的影响

    作者:王祎;王军;程云杰;刘青;张萍;吴凤鹏;万欣;张钧

    目的 研究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血清TGF-β1和IL-1β水平对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的影响.方法 接受常规适形或调强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54例,PTV处方剂量为50~66 Gy,分析靶区剂量分布及危及器官受量.患者于放疗前及放疗结束后空腹采肘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TGF-β1和IL-1β水平,并分别在放疗前后和放疗开始90 d内检测心肌酶、肌钙蛋自Ⅰ、心电图以及心功能指标评价患者心脏损伤状况,对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分级标准进行评价.分析血清TGF-β1和IL-1β水平对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的影响.结果 放疗前患者血清TGF-β1为(888.4±41.1)μg/L,放疗结束时为(926.1±23.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79,P<0.05);放疗后发生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患者血清TGF-β1为(900.6±34.5)μg/L,高于无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患者的(865.7±47.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6,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TGF-β1放疗前基础水平、放疗前后差值与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相关(r=0.378、0.311,P<0.05).患者放疗前与放疗结束时的血清IL-1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后发生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者与未发生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者血清IL-1β基础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放疗前IL-1β基础水平、放疗后表达水平、放疗前后差值与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无相关性.放疗前、后TGF-β1的表达水平与放疗后IL-1 β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16、0.389,P<0.05).结论 放疗后血清TGF-β1升高,放疗前基础表达水平及放疗前后差值与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相关.IL-1β与放射性心脏损伤无相关性.

  •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

    作者:修霞;邓湘;李明昱;秋晞;李高峰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 对36例临床Ⅰ~Ⅱ非小细胞肺癌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病人年龄58~88岁,中位年龄74岁,Ⅰ期25例,Ⅱ期11例,病灶小于3 cm 17例,3 cm以上19例.采用真空袋固定,Philips公司CT模拟机定位及VARIAN公司的Eclipse三维治疗计划.小于3 cm病灶采用弧形照射结合2~3个适形固定野,剂量10~15 Gy/次,共3~5次;3 cm以上病灶采用非共面适形野,剂量5~8 Gy/次,共6~12次,计划要求95%以上PTV体积接受95%以上剂量.按100%等剂量线计算处方剂量,全肺V20控制在≤25%.结果 近期疗效中完全缓解(CR)率为53%,部分缓解(PR)率为36%,无进展(NR)率为11%,总有效率(CR+PR)为89%.肿瘤直径小于3 cm者CR率为76.5%,而3 cm以上者CR率为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52.4%、38.5%.Ⅰ期、Ⅱ期1年生存率分别为96%、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年生存率分别为57%、43%.放射性肺反应早期多为0级,Ⅰ级9例,Ⅱ级3例,晚期肺反应多为Ⅰ级,Ⅱ级6例,无Ⅱ级以上早期及晚期放射性肺损伤.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是安全、有效的,具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失败原因主要为远处转移.

  • 肺癌适形放疗后放射性肺损伤CT分级的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张自成;徐瑾;李宝生;尹勇;黄勇;杨奉常;李洪升;孙洪福;陈进琥;刘波

    目的 探讨接受三维适形放疗(3DCRT)后影响严重放射性肺损伤cT分级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3DCRT的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CT影像资料,统计各临床因素及剂量体积参数.观察放疗结束6-12个月的CT影像资料并根据CT影像资料对放射性肺损伤进行评定分级.分析≥3级严重放射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统计采用SPSS 15.0软件.结果 89例患者放射性肺损伤CT分级情况:0级8例占9.O%,1级13例占14.6%,2级24例占27.0%,3级23例占25.8%.4级21例占23.6%.单因素分析显示同步化疗(CCT)、大体肿瘤体积(GTV)外放边界、患侧肺平均剂量、患侧肺的V_(15)-V_(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CT、GTV外放边界和患侧肺V_(20)是影响严重放射性肺损伤CT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接受3DCRT的肺癌患者,CCT、GTV外放边界和患侧肺V_(20)是影响严重放射性肺损伤CT分级的临床和剂量学危险因素.

  • 动脉灌注化疗加三维适形放疗中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作者:韩志华;赵瑞琴;朱利民;范文有

    胰腺癌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典型.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1年的生存率为21%,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胰腺癌生存期为6~10个月,已有远地转移者生存期仅在半年以内[1].临床确诊多数为晚期,手术切除率低,根治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常规放化疗效果也不理想[2],死亡率高[3].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4月采用动脉灌注化疗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胰腺癌1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Ⅲ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所致食管损伤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封巍;祝淑钗;李任;邱嵘;李娟;王玉祥

    目的分析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导致放射性食管损伤的临床物理因素.方法 2000年8月至2002年12月,56例NSCLC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三维适形计划及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评价食管损伤.结果 56例NSCLC中,共发生急性食管炎24例,Ⅰ级14例、Ⅱ级5例、Ⅲ级5例.后期食管反应7例,Ⅰ级2例、Ⅱ级1例、Ⅲ级4例.相关分析显示与急性食管炎相关的因素有食管V50、食管所受平均剂量、同期化疗;与后期食管损伤相关的因素有肿瘤GTV,大分割照射,急性食管炎. Logistic多元回归结果显示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化疗、食管V50(OR值分别为2.990,1.041).后期食管反应影响因素为肿瘤GTV,食管NTCP(OR值分别为3.839,2.465).采用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统计学检验,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后期食管反应与生存率均无关(P=0.621;P=0.545).结论 NSCLC放射治疗过程中是否接受化学治疗以及食管V50是引起急性放射性食管损伤的主要原因;肿瘤GTV和食管NTCP是引起后期放射性食管反应的主要因素.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长期生存分析

    作者:沈文斌;祝淑钗;苏景伟;李娟;王玉祥;李任

    目的 评估三维适形放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长期疗效、放疗毒副反应及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2000年11月至2004年5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根治性三维适形放疗并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6例.46例接受单纯放射治疗;另60例接受化疗,其中同期化疗41例,序贯化疗19例.对相关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并用预后指数模型综合评价放疗疗效.结果 全组患者治疗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0.O%、22.2%、15.5%;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0.2%、53.8%、32.7%;中位牛存期12个月.其中单纯放疗、序贯放化疗及同期放化疗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12及13个月;Ⅲ.与Ⅲ.期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10.2个月.单冈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治疗前卡氏评分、病理类型、锁骨上淋巴结、吸烟状况、治疗前血红蛋白值、N分期、瘤体大直径、肿瘤体积、GTV大小及近期疗效为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状况、GTV大小及治疗前血红蛋白值为预后独立影响因素.全组≥2级放射性食管炎18例,占17.0%;≥2级放射性肺炎39例,占36.8%;≥3级血液学毒性反应11例,占10.4%.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显示了较好的疗效,吸烟状况、GTV大小及治疗前血红蛋白值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预后指数模型能够显著提高多指标联合的预测价值.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胸中段食管癌术后放疗后纵隔淋巴结复发二程放疗中的应用

    作者:邵倩;孙涛;梁超前;张英杰;田世禹;李建彬

    目前手术和放射治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而局部复发是食管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术后放疗可提高食管癌根治术后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降低放疗部位淋巴结转移率和吻合口的复发率.但术后放疗后纵隔淋巴结复发者,临床上并不少见,而再程放疗因受脊髓耐受量的影响,常规放疗难以实施.近年来随着三维适形放疗技术的应用,使食管癌术后放疗后纵隔淋巴结复发的二程放疗可以实行.

  • 胎盘多肽对老年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俊才;张祎捷

    目的 观察胎盘多肽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8月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住院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常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组患者放疗期间给予胎盘多肽,治疗前、中、后定期监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变化,分别于放疗开始前一周及放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胸部CT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及体质量增加都高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CD3+、CD4+、CD8+、CD4 +/CD8+、NK细胞百分率较化放疗前升高(P<0.05),放疗后对照组观察各项指标低于放疗前(P<0.05).放疗后观察组后CD3+、CD4+、CD8+、CD4 +/CD8+、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放疗后观察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胎盘多肽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显著增强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改善患者免疫力,显著改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放疗所致的不良反应,缓解放疗引起的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减轻骨髓抑制.

  • 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探讨

    作者:张耀勇;宋志雨

    目的 探讨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严重并发症.方法 10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射治疗组(单放组)和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放射治疗组(综合组),治疗后随访,评价治疗效果,严重并发症分析.结果 治疗后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及x线片表现明显改善,综合组近期有效率:92.6%,单放组:68.5%,两组近期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组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5%、46.3% 、35.2%,25.9%,单放组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46.3%、25.9%、14.8%、9.3%,两组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综合组的1、2、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6.7%、46.3%、31.5%,24.1%,单放组的1、2、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2.6%、22.2%、14.8%、7.4%,两组间局部控制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发生严重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一种安全、可靠、疗效满意的综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的观察

    作者:徐彬;杨超;张弩;马兰纳;刘金龙

    目的 讨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76例患有脑胶质瘤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将以上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本组予以患者单纯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入化疗药物替莫唑胺进行治疗.结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常规组有效率为78.94,联合组的有效率为94.73%,联合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二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且不会出现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紫杉醇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莹莹;李帅;姜亚涛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研究.方法 人选2011年7月至2014年8月我院治疗的116例中晚期官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试验组给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紫杉醇;对照组给予常规放射治疗联合紫杉醇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率、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后的生存质量.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48%,6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00%(58例/58例),96.55%(56例/58例),98.28%(57例/58例),对照组分别为89.66%(52例/58例),94.83%(55例/58例),84.48%(49例/58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生理机能评分分别为(61.08±7.36)和(55.94±6.65)分,躯体疼痛分别为(72.39±6.47)和(67.15±5.91)分,体能影响分别为(36.77±7.12)和(33.48±6.31)分,整体健康分别为(47.81±5.53)和(41.19±5.42)分,情感影响分别为(54.88±7.91)和(47.03±7.18)分,情感状态分别为(79.96±7.72)和(74.03±7.64)分,社会功能分别为(68.43±6.95)和(53.18±6.69)分,精力评分分别为(67.28±6.33)和(60.89±6.4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发生Ⅳ级膀胱炎1例次(1.72%),对照组为7例次(1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紫杉醇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近期和远期疗效,改善生存质量.

  • 直肠癌术后常规放疗与适形放疗并发症的对比分析

    作者:弋振营;徐志巧;高岭;贴晓静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后常规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后并发症的对比分析。方法100例择期行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常规组行常规方法治疗,适形组术后行适形放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行适形放疗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比行常规放疗患者的少。结论适形放疗在直肠癌患者术后放疗中比常规放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临床放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朱旭勇

    目的 对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肺癌导致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1 年5 月至2012 年4 月在本院接受肺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100 例病患,给予影像学的检查及随访观察,并对引发肺炎(RP) 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病患中18 例出现肺炎,其中8 例于放疗中出现,10 例出现于放疗后的6 个月内;相关的因素有:放疗前的阻塞性肺炎、肿瘤部位、全肺MLD、照射体积、照射的野数目等,其中照射体积与放疗前的阻塞性肺炎是引发肺炎(RP) 的明显因素;放疗后的总有效率是89%,且1年的生存率是87%.结论肺炎(RP) 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所致,应选取佳的治疗方法治疗照射体积与放疗前的阻塞性肺炎患者.

647 条记录 6/33 页 « 12345678...323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