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1年内非计划性再入院风险评估工具的构建

    作者:杨婕;冯金华;李卡

    目的 构建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1年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风险评估工具.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收治并完成1年随访的446例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ERAS模式下结直肠癌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的影响因素.通过文献查阅及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拟定ERAS模式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1年非计划性再入院的风险评估指标,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指标筛选及权重赋值.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次住院术前合并症个数为ERAS模式下结直肠癌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的影响因素(OR=2.91).两轮专家咨询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1,专家协调系数为0.361(χ2=32.711,P<0.001).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共筛选出4项风险评估指标:术前合并症、通过急诊入院、高龄、术后异常情况.结论 通过德尔菲法构建的ERAS模式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1年非计划性再入院风险评估工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用于ERAS模式下结直肠癌患者再入院凤险评估,但需进一步验证其临床适用性.

  • 保留灌肠在结直肠癌18F-FDG PET/CT检查中的应用与护理

    作者:陈斐妮;张占文;黎杏桃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18 F-FDG PET/CT检查的有效护理方法,提高对温水保留灌肠的认识及护理操作水平.方法 选择行常规18F-FDG PET/CT检查发现结直肠高FDG浓聚患者130例,在常规检查后行局部温水灌肠18F-FDG PET/CT显像,将18F-FDG PET/CT阳性检查结果与肠镜或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130例患者常规18 F-FDG PET/CT扫描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0.8%,58.5%,81.5%,保留灌肠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100.0%,97.5%,99.2%,两种方法诊断结直肠癌准确性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1.04,P<0.05).结论 温水保留灌肠有助于结直肠癌的诊断、鉴别诊断,保留灌肠护理对于提高图像的质量、协助医生保证诊断的准确性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结直肠癌患者家属疾病不确定感与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关系模型的研究

    作者:于蕊;张莉;夏淑莉;孙璐

    目的 探寻结直肠癌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的现状,明确三者的关系模型.方法 于2014年6月-2016年5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MUIS-FM)、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哈尔滨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72名结直肠癌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消极应对、心理弹性与结直肠癌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具有相关性(均P<0.05);消极应对不仅能直接影响结直肠癌患者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β=0.37,P<0.05),而且能通过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其疾病不确定感(β=0.25,P<0.05).结论 医护人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结直肠癌患者家属的应对方式,增强其心理弹性,以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终促进患者及家属的身心健康.

  • 咀嚼口香糖对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肠功能影响的循证实践

    作者:孙妍;梁丽芹;刘敏;张芯荟;田丰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通过咀嚼口香糖对术后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4月在某院急诊外科、胃肠外科治疗的69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7).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术后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同时咀嚼口香糖,观察两组患者的肛门(造瘘口)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肛门(造瘘口)排气时间为(45.91±16.36)h,住院天数为(11.13±2.65)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2、2.63;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相比,观察组术后发生腹胀19例、恶心/呕吐7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12、4.38;P<0.05);但有4例留置胃管患者不能耐受口香糖咀嚼.结论 咀嚼口香糖能有效缩短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减少腹胀、恶心、呕吐发生,减少住院天数.

  • 结直肠癌患者拒绝接受遗传性肠癌相关基因筛查原因的质性研究

    作者:吴晓丹;方雪梅;吴亮正;姜武;贾书敏;潘志忠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拒绝接受遗传性肠癌相关基因筛查的原因,为采取措施提高患者及家属遗传筛查及肠癌筛查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立意取样法,选取2017年8-12月在广州某3家三级甲等医院结直肠外科诊治的初次罹患结直肠癌,且拒绝参加遗传性肠癌基因筛查项目的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方法对患者进行非结构性访谈,采用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提炼出4个主题:知识缺乏;逃避事实,心理防御机制过强;对现有医学技术无信心,不信任医务人员;担心带来不良影响.结论 医护人员应深入了解患者拒绝进行基因筛查的原因,开展遗传咨询,促进高危患者基因筛查率,提高遗传性肠癌的确诊率.

  • 结直肠癌化疗患者主观睡眠质量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杨群草;郝楠;康小云

    目的 了解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期内不同时间点的睡眠状况和心理弹性状态.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选取2016年5月—2016年9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72例.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Conne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在患者根治术后出院前、化疗开始后1、3、6个月分别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弹性水平进行调查.使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睡眠质量得分和心理弹性得分差异比较,并使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调查对象出院前、化疗开始后1、3、6个月4个时间点PSQI得分分别为(9.43±4.26)、(9.02±3.68)、(7.58±4.01)、(6.16±3.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61,P<0.05);4个时间点的CD-RISC得分分别为(60.13±15.80)、(66.56±16.17)、(69.82±17.46)、(73.03±17.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81,P<0.05).不同年龄的患者PSQI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92,P<0.05),不同文化程度和癌症分期患者的CD-RISC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321、3.534;P<0.05).各阶段睡眠质量与心理弹性均呈负相关(r值为-0.32~-0.53;P<0.05).诊断后早期睡眠障碍组在各个阶段的CD-RISC得分均低于无睡眠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务人员在治疗早期即应关注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的睡眠状况,并适当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弹性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 间歇性全消化道灌洗法的效果观察

    作者:聂红霞;樊冬霞

    目的探讨间歇全消化道灌洗法在结直肠肿瘤手术术前肠道准备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0年10月~2001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的结直肠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成常规灌洗组(对照组)和间歇灌洗组(实验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与传统全消化道灌洗法相比,间歇全消化道灌洗法的灌洗治疗时间短(P<0.05),灌洗液用量少(P<0.01),副反应率低(P<0.05).两组肠道清洁程度未见明显差异.结论间歇性全消化道灌洗法具有治疗时间短、灌洗液用量少及副反应率低,并可获得满意的肠道清洁度,可用于结直肠手术的术前肠道准备.

  • 胃管留置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

    作者:张含凤;吴艳丽;张海霖

    目的:探讨留置胃管在结直肠癌患者快速康复治疗中的有效性及现存问题。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入院的94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快速康复组( FTS组)与对照组,FTS组术前不留置胃管,对照组常规留置胃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相比对照组,FTS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49±1.78),(12.06±3.2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25±1.93),(14.83±4.39)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672,3.2279;P<0.05)。 FTS组患者出现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有12例,高于对照组的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536,P<0.05)。两组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留置胃管的患者相比,结直肠癌患者术前不留置胃管可明显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但明显增加了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建议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需根据实际情况,遵循个体化原则进行胃管留置。

  • 结、直肠癌患者应用希罗达致手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作者:郭莹;张淑卿;赵健

    目的探讨希罗达治疗结、直肠癌所致手足综合征的表现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应用希罗达治疗结、直肠癌导致手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生规律和护理措施.结果43例应用希罗达的结、直肠癌患者中,21例(48.84%)发生手足综合征.21例患者中66.67%的手足综合征出现在前2个疗程.57.14%的手足综合征属于1期,38.10%的手足综合征属于2期.发生手足综合征后应用大剂量维生素B6可缓解症状.护理过程中应重视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心理,保护手足皮肤,避免症状的进一步发展.结论手足综合征在结、直肠癌应用希罗达化疗过程中发病率较高,但早期发现处理可明显缓解症状.

  • 应用口服超声肠道显影液诊断结直肠肿瘤

    作者:王绮;马桂英;吕荷叶;张延瑞;徐红伟;丁祖锐;张俊杰;李明山

    目的:探索肠道超声显影液在结直肠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患者空腹排便后服超声肠道显影液70-80ml,饮水500~700ml,待结直肠充盈后,经腹部进行超声检查.结果:共检出息肉54例,恶性肿瘤87例,均经肠镜、手术证实.息肉表现为圆形略强回声,附着处肠壁连续关系正常.结直肠癌表现多样,可分为三型:隆起型、溃疡型和壁厚狭窄型.内部回声有随着瘤体增大,浸润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弱的趋势.超声还可对肿瘤的分期做出判断.本文还对影响超声检出率及准确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论:口服超声肠道显影液具有方便、快捷、实用等特点,适用于各级医院.

  • 基于医护合作的遗传性肠癌门诊的管理

    作者:吴晓丹;姜武;李原;丁培荣

    目的 :构建基于医护合作的遗传性肠癌门诊并评价其实践效果,以规范遗传性肠癌患者的管理、改善其亲属肿瘤防治的效果并推动遗传性肿瘤诊疗及研究的规范化发展.方法 :构建基于医护合作的遗传性肠癌门诊,由经过严格选拔并培训的1名结直肠外科主任医师和1名肿瘤专科护士出诊,规范了出诊医生及护士的资质和培训要求,确立接诊对象为有遗传性肠癌风险的患者及亲属.由护士预约、询问患者家族史并绘制家系图、收集患者及家属的诊治资料,主任医师接受就诊对象的遗传咨询.结果 :经过2年半的实践,共接诊502人次,收集并绘制家系图223个,确诊并随访管理遗传性肠癌家系120个;患者亲属中,检出携带高危风险基因52例,肠镜筛查检出肠癌5例,息肉8例.结论 :遗传性肠癌门诊的设立,使遗传性肠癌患者得以确诊,并提高高危亲属的基因检测及肿瘤筛查率,促进高危人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遗传性肿瘤门诊的构建提供了实践依据.

  • 肿瘤个案管理临床实践

    作者:覃惠英;吴晓丹;张惠婷

    为进一步改善肿瘤患者疾病治疗及身心康复结局,并深化肿瘤专科化发展,本研究对肿瘤个案管理师的培养、岗位设置、肿瘤个案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并在结直肠癌和乳腺癌患者中进行临床实践.经过1年半的实践,收案达817例,实现了肿瘤患者的全程无缝隙管理,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满意度、生活质量和医疗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医患、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依托多学科团队的肿瘤个案管理模式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全程管理、满足患者需求.为其他单病种肿瘤和其他医院进行个案管理实践提供了借鉴依据.

  • 老年人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结直肠腺瘤的关系

    作者:张伟伟;司一民;邢欣;乔延国;张如意;杨娜

    目的:研究老年人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结直肠腺瘤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8月~2013年8月本院干部病房265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结肠镜检查,根据是否患有结直肠腺瘤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无结直肠腺癌、结直肠手术史。测定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腺瘤组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腺瘤组糖化血清蛋白(194.02±50.83)μmmol/L,糖化血红蛋白(6.39±1.13)%;对照组糖化血清蛋白(181.61±41.21)μmmol/L,糖化血红蛋白(6.16±0.87)%,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的老年患者结直肠腺瘤的风险较高。

  •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瘤的疗效观察

    作者:汤丽丽;程文;李龙;韩雪;邵华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瘤(MLC)的疗效.方法 采用超声引导下RFA治疗结直肠癌MLC患者60例134个病灶,其中91个病灶≤3.0 cm,43个>3.0 cm.术前39例血清癌胚抗原(CEA)增高,21例正常.采用CEUS检查结合增强CT、穿刺活检及CEA值的动态变化综合评价肿瘤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3个月复查CEA,37例增高,23例正常.术后30 min CEUS检查显示127个射频消融病灶呈无灌注区,近期有效率达94.78%(127/134).术后1个月CEUS检查显示8个病灶局部增强,考虑复发,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及细胞学检查证实而行第2次治疗.术后1个月增强CT复查显示126个(126/134,94.03%)射频消融病灶呈无灌注区,为完全坏死的转移病灶;部分坏死病灶为8个,与CEUS结果一致.结论 超声引导下RFA是治疗MLC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部微创治疗方法.

  • 动脉微泵灌注奥沙利铂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

    作者:李慧;江旭;杨朝爱;王卫星;陈文会;刘敬禹;刘航;杨继金

    目的 探讨动脉微泵灌注奥沙利铂方案TACE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经病理证实且接受至少2个疗程的动脉微泵灌注奥沙利铂方案TACE治疗的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的资料.以TACE前是否曾接受全身静脉化疗分为A组(未化疗)和B组(已化疗).随访患者生存时间,按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对影响生存时间的可能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 68例患者中位生存期(OS)为1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0个月.经治疗后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26例,稳定21例,进展5例;治疗有效率(RR)为61.76%(42/68).两组RR、OS、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中程度≥Ⅰ级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终进入Cox回归模型的变量为肿瘤分化程度(P=0.003,风险比=2.202).结论 动脉微泵灌注奥沙利铂方案TACE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客观有效率.

  • 晚期结直肠癌的超选择性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作者:杨晶;白彬;徐伟;曹海利;王凯冰;金书强

    目的 探讨采用超液态碘化油十化疗药物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0例结直肠癌患者行超液态碘化油十化疗药物超选择性化疗栓塞;伴转移者同时行转移灶化疗栓塞.观察介入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瘤体大小变化及并发症;介入术后可接受外科手术切除者,观察术中瘤体切除情况.结果 介入术后1个月复查,部分缓解41例,病情稳定7例,疾病进展2例,无完全缓解患者;有效率82.00%(41/50).12例患者行瘤体切除手术,外科术中可见瘤体活动度增加,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介入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未出现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超液态碘化油十化疗药物行化疗栓塞可安全、有效地控制结直肠癌,增加晚期结直肠癌的手术机会,同时行转移灶介入治疗疗效确切.

  •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文钊;靳仓正

    目的 探讨8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中晚期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3例经过手术证实的结直肠癌病例,术前均进行平扫和三期扫描和图像三维重建,将CT显示的影像特征与手术证实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显示肿块准确率100.00%(43/43),肿瘤浆膜层浸润诊断准确率94.59%(35/37),淋巴结转移准确率76.92%(10/13),远处脏器转移准确率61.54%(8/13),显示供血血管准确率100.00%(24/24).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较好地显示病灶及病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为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完整的信息.

  • 多排螺旋CT结肠成像术在结直肠肿瘤性病变检出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刘媛;周纯武;张红梅;蒋力明;姜军;王爽;马霄虹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结肠成像术(CTC)在检出结直肠肿瘤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2例疑诊结直肠病变患者进行CT扫描、结肠气钡双重造影(DCBE)检查、结肠镜检查,将CT数据传至工作站后处理,获取CTC图像,将所得CTC、DCBE的检查结果与结肠镜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C检出病变的敏感度96.49%、特异度90.91%、准确率95.59%.DCBE检出病变的敏感度91.23%、特异度72.73%、准确率88.24%.两种检查对病变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6,P=0.319).CTC检查直径≤5.0 mm病变的敏感度80.95%、特异度86.96%、准确率84.09%.DCBE对直径≤5.0 mm病变检出的敏感度57.14%、特异度69.56%、准确率63.64%.两种检查对直径≤5.0 mm病变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9,P=0.422).CTC检查直径5.1~9.9 mm病变的敏感度91.67%、特异度100%、准确率94.12%;DCBE检出直径5.1~9.9 mm病变的敏感度75.00%、特异度80.00%、准确率76.47%.两种检查对直径5.1~9.9 mm病变检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1,P=0.374).CTC、DCBE检出直径≥10.0 mm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均为100%.结论 CTC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在结直肠肿瘤性病变检出的应用中具有一定优势.

  • 64排螺旋CT中"管壁僵硬"和"外膜毛糙"征象对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的价值

    作者:姜军;李颖;蒋力明;周纯武

    目的 探讨CT检查中"管壁僵硬"和"外膜毛糙"征象对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 收集结直肠癌患者123例的CT检查资料,对"管壁僵硬"和"外膜毛糙"进行评估,并根据术后病理肿瘤浸润的深度进行分组,分别对浸润深度相邻的两组病例进行征象比较及分析,对两种征象与肿瘤浸润深度进行相关分析及比较.结果 本组7例Tis,6例T1,14例T2a,16例T2b,75例T3(侵达浆膜:22例;侵达浆膜外:53例),5例T4;根据病理浸润深度分为Ⅰ组:Tis+T1;Ⅱ组:T2a:Ⅲ组:T2b;Ⅳ组:T3a;Ⅴ组:T3b+T4.Ⅰ组与Ⅱ组"管壁僵硬"发生率、Ⅱ组与Ⅲ组"外膜毛糙"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04)."管壁僵硬"、"外膜毛糙"均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r=0.673,r=0.528,P均<0.001);而"管壁僵硬"与"外膜毛糙"存在正相关(r=0.725,P<0.001).以"管壁僵硬"预测T1期病变敏感度92.30%、特异度89.09%、准确率89.43%;以"外膜毛糙"预测T3及T3期以上病变敏感度79.31%、特异度69.44%、准确率76.42%.结论 "管壁僵硬"对于鉴别T1与T1期以上病变具有较高的价值;"外膜毛糙"更有助于鉴别T2a与T2a期以上病变,但无法区分T2b与T3期病变."管壁僵硬"和"外膜毛糙"与肿瘤浸润深度呈正相关,两种征象结合有望提高结直肠癌肿瘤分期的准确率.

  • 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热消融治疗国际专家共识分享

    作者:陈丽梅;刘广健;邓艳红;黄美近;文艳玲;汪建平

    肝转移是结直肠癌致死的主要原因,手术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式.然而,临床可手术切除的肝转移瘤仅占全部肝转移瘤的10%~25%,对不可切除的肝转移瘤通常采用系统化疗和/或局部消融治疗.近年来热消融技术的治疗效率和安全性日益提高,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单纯化疗.2013年国际消融专家组发布了结直肠癌肝转移瘤热消融治疗国际专家共识,基于射频消融相关应用的长期随访文献,总结热消融治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瘤治疗中的具体推荐及相关适应证.本文对该共识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与分享.

4970 条记录 8/249 页 « 12...567891011...24824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