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田蓟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郭新红;曹文疆;樊鑫梅;邢建国;袁勇;王新春

    目的:研究田蓟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普萘洛尔组,田蓟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手术前1周,田蓟苷药物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田蓟苷(5.0,2.5,1.5 mg·kg-1·d-1),普萘洛尔组按25 mg·kg-1 ·d-1灌胃,其余两组给予等量0.5% CMC-Na.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后再灌注120 min建立MIRI模型.观察缺血期及再灌注期心电图ST段的变化和再灌注后心肌组织病理改变,测定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田蓟苷药物组能降低缺血期和再灌注期的ST段抬高幅度;减轻心肌病理形态学损伤.显著减少血清心肌酶释放量(与模型组比较,p <0.01,P<0.05);田蓟苷高、中剂量组能使血清SOD,GSH-Px活性明显提高,MDA,IL-1,IL-6和TNF-α含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结论:田蓟苷对大鼠MIRI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及降低炎症因子的释放等因素有关.

  • HPLC测定异黑成熟颗粒中田蓟苷和甘草酸的含量

    作者:薛桂蓬;邢建国;马建红;刘桂花;阿不都热依木·玉素甫

    目的:建立测定异黑成熟颗粒中2种有效成分田蓟苷和甘草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乙腈-0.5%甲酸(27∶ 7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4 nm,柱温35℃,流速1.0 mL·min-1.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甲醇-0.2 mol· L-1酸铵-冰醋酸(67∶33∶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0℃,流速1.0 mL· min-1.结果:田蓟苷和甘草酸分别在1.14~114 μg (r=0.9999)和20.6 ~ 206 μg(r=0.999 7)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6%(RSD 2.29%),99.39% (RSD 1.8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异黑成熟颗粒中田蓟苷和甘草酸含量测定.

  •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香青兰中田蓟苷成分研究

    作者:邓振涛;陈佳亮;李泽琳;李霄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的大孔吸附树脂(NKA-9、S-8、AB-8、D101、H103、D4020、X-5)对香青兰中田蓟苷成分的吸附特性,并优化大孔吸附树脂对田蓟苷成分纯化工艺.方法:以田蓟苷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通过静态吸附及解吸附试验确定适合纯化田蓟苷成分树脂型号;通过树脂大上样量、吸附流速、药液浓度、洗脱溶剂、洗脱流速、洗脱体积等工艺参数考察,优化树脂纯化工艺.结果:香青兰提取液经优化后的AB-8型大孔树脂处理后,田蓟苷含量由0.8%增加到11.5%.结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香青兰中田蓟苷成分吸附量大、解吸容易,纯化后产物含量高,可用于香青兰中田蓟苷成分纯化.

  • 香青兰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古海锋;陈若芸;孙玉华;刘发

    目的:研究香青兰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RA型大孔树脂,聚酰胺和硅胶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各种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香青兰乙醇提取物经大孔树脂柱色谱,从50%乙醇洗脱部分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洋芹素(apigenin,Ⅰ),木犀草素(luteolin,Ⅱ), 山柰酚(kaempferol,Ⅲ), 异鼠李素(isorhamnetin,Ⅳ),田蓟苷(tilianin,Ⅴ), agastachoside (Ⅵ),acacetin-7-O-(6-O-malonyl-β-D-glucopyranoside,Ⅶ)和丁香脂素(syringaresinol,Ⅷ).结论:化合物Ⅳ,Ⅶ和Ⅷ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Ⅱ和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田蓟苷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特性研究

    作者:黄志巧;邢建国;王新春;王盛;袁勇

    目的:研究田蓟苷在Caco-2细胞模型的吸收特性.方法:体外培养的人小肠上皮细胞模型Caco-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田蓟苷含量,进行田蓟苷在小肠上皮细胞的摄取、跨膜转运及外排研究.探讨时间、pH、药物浓度及抑制剂维拉帕米、叠氮化钠、2,4-二硝基酚、根皮苷和乳糖对Caco-2细胞摄取田蓟苷的影响.结果:田蓟苷在Caco-2细胞中的摄取呈时间依赖性;在4~16 mg· L-1,摄取呈浓度依赖性,符合被动扩散过程;在pH 5.0~8.0,酸性条件下有利于药物吸收;加入维拉帕米后,田蓟苷的细胞摄取量为(1.545±0.010) mg·g-1,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加入叠氮化钠、2,4-二硝基酚以及根皮苷后,田蓟苷的细胞摄取量分别为(0.994±0.003),(1.174±0.030),(L098:±0.021) mg·g-1,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加入乳糖后,田蓟苷的细胞摄取量为( 1.470±0.025) mg·g-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药物从basolateral(B,基底面)到apical(A,肠腔面)的渗透系数Papp大于A到B(1.10倍).结论:P-gp以及Na+依赖葡萄糖转运载体1(SGLT1)参与田蓟苷的转运过程;田蓟苷的吸收与乳糖酶根皮苷水解酶(LPH)无关;被动扩散和载体媒介转运共同参与田蓟苷细胞吸收过程.

  • 大鼠单向灌流模型研究田蓟苷的在体肠吸收

    作者:王婷婷;李伟;袁勇;王丽萍;王新春

    目的:研究田蓟苷的大鼠小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单向灌流模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体肠灌流田蓟苷的浓度变化,考察加入维拉帕米、利血平、根皮苷及利福平对田蓟苷在大鼠空肠段的K2,papp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加入维拉帕米、利血平后,田蓟苷在大鼠空肠段的Ka,Papp有显著性增加(P<0.05);加入根皮苷后,田蓟苷在大鼠空肠段的Papp显著性降低(P<0.05);加入利福平,田蓟苷在大鼠空肠段的Ka,Papp没有显著性增加.结论:田蓟苷是P-糖蛋白(P-gp)、乳腺癌多药耐药蛋白(BCRP)及Na+依赖葡萄糖转运载体1(SCLT1)的底物,P-gp与BCRP外排作用是田蓟苷小肠吸收的主要外排机制,田蓟苷能够依赖SGLT1实现在小肠的吸收转运;田蓟苷不是胆盐转运蛋白的底物.

  • 田蓟苷的分离制备与香青兰子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程雪梅;马亭云;苏来曼·哈力克;穆丹丹;田芳;侴桂新;王峥涛;王长虹

    该文采用色谱和光谱技术从维药香青兰子中分离并鉴定田蓟苷,经HPLC面积归一法测定其纯度大于98%.采用硅胶SGF254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5∶1)为展开剂,采用三氯化铝为显色剂,可对香青兰子药材中的活性成分田蓟苷进行定性鉴别.以田蓟苷为指标,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25∶75)为流动相,330 nm为检测波长,对香青兰子药材进行定量分析.田蓟苷在0.617 2~123.44 mg·L-1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方程为Y=33.773X-0.824 8(r=1),平均回收率为101.0%,RSD为3.7%,方法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2%.11批香青兰子中的4批正品药材的质量分数在0.016~0.187 mg·g-1.所建立的定性和定量方法可用于维药香青兰子药材的质量控制.

  • 田蓟苷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孟剑霞;黄亚丽;尹东锋;王学彬;王卓

    目的 研究田蓟苷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对照组和10,20,40,80,160μmol·L-1实验组分别用0,10,20,40,80,160 μmol·L-1田蓟苷处理A549细胞24h,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观察各组A549细胞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A549的凋亡情况.低氧模型组将A549在低氧培养箱中培养4h,10,20,40 μmol·L-1低氧实验组将A549在普通培养箱中用10,20,40 μmol·L-1的田蓟苷预处理4h,再放入低氧培养箱中继续培养4h,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的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VEGF、HIF-1α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田蓟苷对A549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10,20,40,80,160 μmol·L-1实验组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83±1.67)%,(6.77±0.87)%,(12.26 ±0.23)%,(22.97 ±0.50)%,(46.24±1.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0,20,40,80,160mol·L-1田蓟苷的凋亡率分别为(6.80±0.62)%,(14.70±1.36)%,(24.76±4.37)%,(39.26±6.42)%,(62.31±1.7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低氧模型组HIF-1α表达量为4.30±0.26,VEGF表达量为6.02±0.5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20,40 μmol·L-1低氧实验组的VEGF表达量为4.73±0.20,2.31±0.09,1.47 ±0.16;HIF-1α的表达量分别为3.01 ±0.11,1.81±0.13,1.03 ±0.16,与低氧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低氧模型组p-AKT蛋白表达量为(106.47±2.08)%,HIF-1α表达量为(204.31±8.35)%,VEGF-A表达量为(212.30 ±4.80)%;10,20,40 μmol·L-1低氧实验组p-AKT蛋白表达量为(87.51±2.72)%,(75.18±1.67)%,(32 40 ±0.86)%;HIF-1α的表达量为(182.54±6.42)%,(90.95±2.76)%,(15.03±4.21)%;VEGF-A的表达量分别为(156.38±5.12)%,(79.62±2.84)%,(13.72±4.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田蓟苷具有通过AKT/HIF-1α信号通路抑制体外A549增殖、诱导其凋亡的作用.

  • 载田蓟苷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对H9c2细胞凋亡的评价

    作者:王艳芳;王新春;胡平

    目的 制备两亲性的载田蓟苷纳米胶束,研究其体外释药特性及协同提高其体外抗H9c2细胞凋亡的活性.方法 以两亲性二嵌段PEG-PPS聚合物为载体材料,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载田蓟苷的氧化响应型纳米胶束,并对其形态、粒径分布及体外释放进行表征.采用缺氧/复氧制备H9c2大鼠心肌细胞的损伤模型,以普萘洛尔(Pro)为阳性对照,通过对受损心肌细胞形态学观测、细胞增殖及细胞相对凋亡情况的检测,评价空白胶束,田蓟苷及载田蓟苷纳米胶束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载田蓟苷的纳米胶束外观为球形,粒径分布均匀.载药为3.82%田蓟苷纳米胶束的平均粒径为137 nm,多分散系数为0.162,包封率为91.45%.体外释药研究表明,载田蓟苷纳米胶束无药物突释现象,具有缓释特性,且过氧化氢的存在显著地促进了田蓟苷从纳米胶束中的释放.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当田蓟苷浓度为5 μg·mL-时,载田蓟苷纳米胶束的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相应浓度的田蓟苷和PEG-PPS聚合物纳米胶束.体外抗凋亡活性实验研究表明,载田蓟苷纳米胶束对缺氧/复氧诱导H9c2细胞的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与普萘洛尔相似的抑制凋亡作用.结论 载田蓟苷纳米胶束具有均匀的粒径及分布,缓释和氧化特性,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和抑制凋亡作用,可作为一种有前景的纳米药物输送系统应用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

  • 香青兰提取物中苯丙素类和黄酮类3个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作者:于宁;何承辉;邢建国;帕依曼·亥米提;曾诚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香青兰提取物中1种苯丙素类成分(迷迭香酸)和2种黄酮类成分(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和田蓟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Purospher(R) STARLP RP-18 endcapped(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睛(A)-0.5%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 28 min,20%A;28 ~ 55 min,20%→28%A;55 ~ 80 min,28%→30%A),流速为1.0mL· min-1,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35℃.结果 迷迭香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和田蓟苷分别在2.184~21.84 μg· mL-1(r =0.999 6),3.14 ~31.84 μg· mL-1(r =0.999 6),7.9 ~39.5 μg·mL-1(r =0.999 5)内呈良好线性关系.香青兰提取物迷迭香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和田蓟苷的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9.62%、99.64%和100.12%,且RSD分别为1.27%、1.05%和1.09%.结论 本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香青兰提取物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迷迭香酸和田蓟苷的含量.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香青兰不同部位中5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作者:于宁;姜雯;帕依曼·亥米提;何承辉;邢建国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香青兰不同部位中迷迭香酸、田蓟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采用Shim-pack ODS(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0.5%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30 min,17% A;30~60 min,17% ~28% A;60 ~75 min,28%A),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35℃.结果 迷迭香酸、田蓟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2~126 μg·mL-1(r=0.999 2),7.84~235.2 μg-mL-1(r=0.999 3),3.048~91.44 μg·mL-1(r=0.999 4),1.472~44.16 μg·mL-1(r =0.999 4),2.816 ~ 84.48μg·mL-1(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97%(RSD为1.03%)、99.90%(RSD为0.92%)、99.89%(RSD为1.75%)、99.55%(RSD为0.98%)、99.76%(RSD为1.1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可用于香青兰不同部位的质量控制,定量测定结果显示,香青兰各部位中均存在上述迷迭香酸等5种化学成分,但含量差异较大.

  • 冷蒿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刘丹;师宁宁;吴叶红;李玮桓;张嫚丽;史清文

    目的 研究冷蒿Artemisia frigida全草的化学成分,并初步筛选其药理活性.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冷蒿全草的粗提取物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采用光谱学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活性及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 (PTP1B)抑制活性的筛选.结果 从冷蒿全草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2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柳穿鱼黄素(1)、棕矢车菊素(2)、金圣草黄素(3)、麦黄酮(4)、3-羰基-吉玛-1(10),11(13)-二烯-6a,12-内酯(5)、蓍素(6)、1,10β-环氧蓍素(7)、滨蒿内酯(8)、4-羟基苯乙酮(9)、猫眼草黄素(10)、棕鳞矢车菊黄酮素(11)、11α,13-二氢魃蒿内酯(12)、chrysantheminA(13)、异泽兰黄素(14)、泽兰黄素(15)、南艾蒿烯内酯(16)、6-甲氧基麦黄酮(17)、hanphyllin (18)、蓟黄素(19)、利得亭(20)、desacetylmatdcarin (21)、subchrysine (22)、木犀草素(23)、咖啡酸(24)、藿香苷(25)、田蓟苷(26).结论 化合物5、7、11、18、25、26为首次从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12、13、16、17、2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15有较弱的PPARγ激动活性,化合物1和3对PTP1B有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

  • 薄荷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徐凌玉;李振麟;蔡芷辰;钱士辉

    目的 对薄荷Mentha haplocalyx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薄荷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薄荷木酚素(1)、5-羟基-6,7,8,4'-四甲氧基黄酮(2)、桦木酸(3)、橙皮素-7-O-β-D-葡萄糖苷(4)、龙胆酸-5-O-β-D-(6'-水杨酰基)-葡萄糖苷(5)、蒙花苷(6)、刺槐素(7)、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8)、5,6,4'-三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9)、田蓟苷(10)、藿香苷(11).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木酚素类化合物,命名为薄荷木酚素;化合物2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4为首次从唇形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为首次从薄荷属中分离得到.

  • 大蓟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蒋秀蕾;范春林;叶文才

    大蓟为菊科蓟属植物Cirsium japonicum DC.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1],为多年生宿根草本.中国大部分地区及朝鲜、日本均有分布.大蓟主要用于治疗血热所致的出血证,如吐血、咯血、衄血、崩漏、尿血和热毒痈肿等症[2].大蓟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也较为广泛.研究表明大蓟中含有三萜、甾体、挥发油、长链炔醇、黄酮和黄酮苷及大蓟菊糖、丁香苷、绿原酸、尿苷等化合物[3].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化学成分,对大蓟根部分的9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并通过NMR、MS、IR等方法鉴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柳穿鱼苷(Ⅰ)、蒙花苷(Ⅱ)、金合欢素(Ⅲ)、槲皮素(Ⅳ)、香叶木素(Ⅴ)、田蓟苷(Ⅵ)、尿嘧啶(Ⅶ)、胸腺嘧啶(Ⅷ)、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Ⅸ)及胡萝卜苷(Ⅹ).除化合物Ⅰ、Ⅱ、Ⅹ外,其他成分均为首次从大蓟中分离获得.

  •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香青兰提取液工艺研究

    作者:于宁;何承辉;邢建国;曾诚;赵军

    目的 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香青兰提取液的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总黄酮、田蓟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迷迭香酸为检测指标,利用静态吸附实验对7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筛选,并通过与动态吸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优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香青兰提取液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HPD600型大孔树脂宜于香青兰提取液的纯化,佳纯化工艺参数为香青兰提取液质量浓度为80 mg/mL,柱径高比为1∶9,上样量为生药0.32 g/mL树脂,上样体积流量为1.5BV/h(BV为柱体积),吸附时间为12h,水除杂用量4 BV,洗脱溶剂为70%乙醇,洗脱体积为6 BV,洗脱体积流量为1.5BV/h,纯化后总黄酮、田蓟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和迷迭香酸的质量分数分别达到53%、5.5%、4.7%和2.5%以上.结论 HPD600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香青兰提取液的方法可行.

  • TAT和PEG双修饰田蓟苷复合磷脂脂质体的工艺优化及体外评价

    作者:曾诚;郑瑞芳;都研文;刘宣麟;姜雯;邢建国

    目的 筛选细胞穿膜肽(transcription activator,TAT)和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s,PEG)双修饰田蓟苷复合磷脂脂质体(TAT&PEG tilianin CPL,T&PTCPL)的佳制备工艺,并考察其对心肌细胞H9C2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T&PTCPL,利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设计,分别以总磷脂与田蓟苷质量比(X1)、DSPE-PEG2000-TAT的浓度(X2)和水化体积(X3)为考察对象,包封率(y1)、粒径(y2)和多分散系数(PDI,y3)为主要评价指标筛选T&PTCPL佳配方,并以Na2S2O4建立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MDA)和乳酸脱氢酶(LDH)为指标,考察T&PTCPL对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同时,考察其体外释放率(动态透析法)及人结肠癌Caco-2细胞对田蓟苷原料药和T&PTCPL的吸收情况.结果 T&PT℃PL的佳组合为X1=20,X2=1.7%,X3=3.2 mL;包封率为(86.62±2.51)%,粒径为(149.7±8.2) nm,PDI为0.15±0.05.在体外细胞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原料药组及T&PTCPL组能显著提高SOD活性,减少MDA的含量及抑制LDH和CK-MB的释放(P<0.05),并且T&PTCPL的效果优于原料药.同时,T&PT℃PL在48 h基本释放完全,累积释放率88.65%,Caco-2细胞对T&PTCPL的吸收效果较佳.结论 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用于T&PT℃PL的优化筛选是可行的,数学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观察值相符,并且T&PTCPL在体外释放中表现出较好的缓释效果,能促进田蓟苷在Caco-2细胞中的吸收,同时,提示T&PTCPL具有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 田蓟苷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优化及其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和转运研究

    作者:谭梅娥;姜雯;曾诚;何承辉;邢建国

    目的 制备并优化田蓟苷固体脂质纳米粒(T-SLNs),对其理化性质及体外吸收和转运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高剪切乳化超声法制备了T-SLNs,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CCD-RSM)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其平均粒径、多分散性指数(PDI)、Zeta电位、形态、包封率及体外释放等特性进行了考察,使用Caco-2细胞模型模拟小肠上皮细胞,对T-SLNs在Caco-2细胞中的吸收和转运进行了考察.结果 T-SLNs的佳制备工艺:药脂比(质量比)0.11,大豆卵磷脂与脂质质量比1.26,聚山梨酯-80用量50.5 mg/mL,所制备的T-SLNs外观呈球形或类球形,大小相近,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为(86.40±0.62) nm,PDI为0.165±0.080,Zeta电位为(-24.2±0.6)mV,包封率为(89.81±1.07)%,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 6.8)中48 h累积释放率为(98.72±1.57)%.T-SLNs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和转运均高于田蓟苷组.结论 高剪切乳化超声法制备T-SLNs的工艺稳定可行,制备的T-SLNs具有较小的粒径和较高的包封率,相同浓度下T-SLNs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和转运均高于田蓟苷组.

  • 香青兰有效成分提取工艺考察及不同产地香青兰中有效成分量的比较

    作者:于宁;何承辉;黄伟;邢建国;古丽斯坦·阿吾提

    目的 研究香青兰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并比较不同产地香青兰中有效成分的量.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香青兰中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Ⅰ)、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Ⅱ)、迷迭香酸、香叶木素-7-O-葡萄糖醛酸苷(Ⅲ)、田蓟苷和刺槐素-7-O-葡萄糖醛酸苷(Ⅳ)的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溶媒、乙醇用量和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确定佳提取工艺.根据佳提取工艺,比较不同产地香青兰中Ⅰ、Ⅱ、迷迭香酸、Ⅲ、田蓟苷和Ⅳ的量.结果 佳提取条件为加30倍量的40%乙醇水溶液,提取1次,5h.新疆吉木萨尔产的香青兰中Ⅰ、Ⅱ、迷迭香酸、Ⅲ、田蓟苷和Ⅳ的量较高.结论 该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不同产地的香青兰药材中Ⅰ、Ⅱ、迷迭香酸、Ⅲ、田蓟苷和Ⅳ的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吾尔药材香青兰中田蓟苷和洋芹素的含量

    作者:买买提·努尔艾合提;吐尔洪·艾买尔;罗光明

    目的:建立维吾尔药材香青兰中田蓟苷和洋芹素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1200向效液相色谱仪、Diamonsil(钻石)C185μ200×4.6mm砌色谱柱,甲醇-0.2%磷酸水(48:52)洗脱,流速为1.00ml/min,检测波长为328nm.结果:待测组分与其它组成分的分离度良好,田蓟苷和洋芹素分别在12.3~72123μg/ml和0.864~8.64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9和R=0.999193),精密度RSD分别为0.977%和0.793%(n=5).田蓟苷和洋芹素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7%、99.21%,RSD分别为2.127%和2.376%(n=5).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好,可以作为香青兰中田蓟苷和洋芹素含量测定方法.

  • 维药香青兰滴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作者:何承辉;邢建国;王新春;于宁;王云飞

    目的:建立维药香青兰滴丸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色谱鉴别,采用C18柱,流动相分别为乙腈-0.5%甲酸(20:80)、甲醇-0.4%磷酸(47:53),检测波长分别为324 nm及350 nm测定样品中田蓟苷和木犀草素的含量.结果:薄层鉴别的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田蓟苷浓度在10.1~101.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95%,RSD为2.21%,木犀草素在9.88~98.8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10%,RSD为0.56%.结论:本方法可准确用来定性、定量检测,具有简便、准确及专属性强的特点,可用于香青兰滴丸的质量控制.

3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