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复方蒿甲醚国际合作的回顾与思考

    作者:刘天伟;李志芳;孙晓文;屈凌波

    本文通过回顾15年来中国发明的专利药品复方蒿甲醚的国际合作历程及其对于中国药物研究开发的启示认为:复方蒿甲醚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率先从国内标准提高到国际认可标准并获得极高的国际知名度,是与成功的国际科技合作密不可分.15年来,中国经济体系逐步与世界经济体系融合,国内专利体制、医药体制及相关技术标准迅速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促使我国医药行业对于医药产品研发创新、专利保护、临床试验、注册销售和规范化管理的思想认识完成了质的跨越,并已成为融入行业文化的一种思维和管理方式.复方蒿甲醚国际科技合作的经验和教训给予我们的启示说明:创新是药品的生命之本,国际化战略是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

  • 复方蒿甲醚临床治疗恶性疟的效果观察

    作者:单成启;刘光裕;焦岫卿

    为了观察复方蒿甲醚治疗恶性疟的临床疗效,以显微镜血检恶性疟原虫阳性患者为观察对象,复方蒿甲醚口服,3天4次疗法,首剂服4片,8、24、48h各服4片,总剂量为16片,服药后按时测量体温和血检原虫,并随访28天,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复方蒿甲醚治疗恶性疟167例,平均退热时间为20.4±8.4h,原虫转阴时间为37.9±7.9h,24h原虫平均下降率97.4%,28天治愈率为94.1%,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可见复方蒿甲醚治疗恶性疟疾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青蒿琥酯敏感与抗性株恶性疟原虫对本芴醇、蒿甲醚、双氢青蒿素的体外敏感性

    作者:杨恒林;高白荷;黄开国

    为了解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对本芴醇、蒿甲醚、双氢青蒿素是否存在交叉抗性,本芴醇与青蒿琥酯伍用是否有增效作用,运用Rieckmann体外微量法测定.结果上述3种药物对青蒿琥酯敏感株恶性疟原虫的ID50分别为72.3、14.6及13.4 nmol/L;对抗性株的ID50依次为66.8、80.5及72.6 nmol/L.蒿甲醚、双氢青蒿琥酯对抗性株的ID50分别较敏感株高出4.5及4.4倍,本芴醇对敏感株的ID50与抗性株相似.在本芴醇与青蒿琥酯伍用中,两者对抗性株的ID50分别为44.8及39.6 nmol/L,为单用组的1/1.54(44.7/66.8)和1/2.2(39.6/85.1).结果提示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对本芴醇无交叉抗性,青蒿琥酯与本芴醇伍用在体外测定中具有一定增效作用;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对蒿甲醚、双氢青蒿素有明显的交叉抗性.

  • 本芴醇对疟原虫DNA含量及溶酶体pH值的影响

    作者:苏瑞斌;时云林;李国福;赵京花

    目的:探讨本芴醇的抗疟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了本芴醇和氯喹对鼠伯氏疟原虫K173株DNA含量及溶酶体pH值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疟原虫DNA含量在各时间点没有显著变化。本芴醇单次给药后,随时间推移疟原虫DNA含量逐渐减少,药后2 h两给药组疟原虫红内期 DNA含量开始降低,到16 h降到低,但药后24 h DNA含量又有所回升。本芴醇单次给药后1 h起疟原虫溶酶体pH值开始升高,药后3 h升至高,药后4 h原虫溶酶体pH值恢复至药前水平。对照药氯喹对疟原虫DNA含量和溶酶体pH值也有相同影响。结论:本芴醇的抗疟作用与其抑制DNA合成相关,但与其升高溶酶体pH值的关系不明确。

  • 维拉帕米对伯氏疟原虫抗本芴醇株抗药性的影响

    作者:魏晓莉;苏瑞斌;王京燕;李国福;时云林

    目的:分析维拉帕米对伯氏疟原虫抗本芴醇株的耐药性是否有逆转作用.方法:采用Peters 4日抑制实验,涂片计数红细胞感染率并计算原虫抑制率,分析了维拉帕米对伯氏疟原虫敏株、抗本芴醇株及抗氯喹株的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维拉帕米不但能增强本芴醇对伯氏疟原虫K173株(敏感株)的杀虫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抗本芴醇株对本芴醇的敏感性.与之相比,维拉帕米对氯喹杀灭敏株的作用没有影响,也不能逆转抗氯喹株的氯喹抗性.结论:维拉帕米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本芴醇对伯氏疟原虫K173株及其抗本芴醇株的杀虫作用;维拉帕米对抗本芴醇株及抗氯喹株产生逆转作用的机制可能不同.

  • 伯氏疟原虫抗本芴醇株抗性转化相关基因的克隆

    作者:魏晓莉;李刚;李国福;赵京花;吴德昌;时云林

    目的:研究药物敏感虫株伯氏疟原虫K173株及其在本芴醇压力下产生的本芴醇抗性株之间基因表达的差异状况,克隆抗性相关基因.方法: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寻找相关基因,并用Northern杂交证实.结果:采用24种引物组合进行mRNA差异显示,克隆到30余个差异表达基因片段,对其中8个进行了Northern杂交鉴定及测序.结果表明,与敏感株相比,克隆CB52在本芴醇抗性株中表达明显增多,而在氯喹抗性株中的表达有所减少,说明克隆CB52确与本芴醇抗性相关,序列同源性检索表明CB52序列与恶性疟原虫环亲蛋白基因有微弱同源性.向GenBank登录8条新基因序列.结论:克隆CB52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与伯氏疟原虫本芴醇抗性的产生相关,疟原虫对本芴醇的抗性机制在基因水平不同于氯喹抗性.

  • 抗疟药本芴醇的合成新路线

    作者:邓蓉仙;钟景星;赵德昌;王俭

    目的:设计了抗疟药本芴醇(I)的5步合成新路线.方法:该合成路线是以工业芴(II)为原料,经氯化制得2,7-二氯芴(III),III经氯乙酰化得到2,7-二氯-4-氯乙酰芴(IV),IV再经环氧化反应,依次与二正丁胺和对氯苯甲醛缩合制得I.结果:本文用化学方法及光谱分析证明,III进行酰化反应时,乙酰基和氯乙酰基主要进入芴环的4位,从而确立了本路线的可信性.结论:用新路线合成的I与老路线合成的本芴醇相比,二者的理化性质完全一致,生物效价也一致.

  • 本芴醇衍生物LY980503逆转人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株MCF/DOX对多柔比星的耐药性

    作者:吴达龙;吕焕章;黄丰;尹立新;万永玲;郭军华;吴德政

    目的探讨本芴醇衍生物LY980503对肿瘤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毒作用;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内多柔比星(Dox)浓度; 应用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LY980503对肿瘤多药耐药的体内逆转作用.结果 LY980503在4.0 μmol*L-1(非细胞毒剂量)能大部逆转人乳腺癌耐Dox细胞株MCF/Dox对Dox的耐药性; 药物蓄积实验表明,LY980503能显著增加MCF/Dox细胞内Dox蓄积;10 μmol*L-1 LY980503作用96 h能明显抑制MCF/Dox细胞mdr-1基因表达水平.将MCF/Dox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接种后d 42,合用LY980503(200 mg*kg-1*d-1×3,ig)的移植瘤体积(0.34±0.19)cm3较单用Dox的移植瘤体积(0.90±0.32)cm3显著缩小.结论LY980503在体外及体内均能有效逆转MCF/Dox细胞对Dox的耐药性.

  • 浙江医药利好炒作难掩财务风险之忧

    作者:杨崇伟

    3月23日探下2.75元的低点后,仅用14个交易日就强劲飙升至4.74元,大涨幅72.36%--浙江医药(600216)近日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眼球.浙江医药股价暴涨的背后主要是有"公司业绩将来会出现爆炸性增长"的传闻.仅几天时间,公司的产品"本芴醇"这个原本抽象的医学名词就被许多投资者所了解.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本芴醇含量

    作者:吴婧;王向;白克华;张淑秋

    目的 建立本芴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一紫外检测法,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二乙胺(体积比94.5:4:1:0.5),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335 nm.结果 本芴醇在2.0-2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以峰面积对本芴醇浓度进行线性回归,方程为A=43 088C+49 741,r=0.999 8;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2%;平均回收率在98%-102%之间.结论 该高效液相色谱法实验操作简单方便,准确度、精密度及重现性等均符合药典要求,可为各种制剂中本芴醇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国家基本药物用药指导(十二) 抗寄生虫病药

    作者:

    抗疟药 [药物类别]抗疟药 [适应证] 青蒿琥酯主要适用于脑型疟疾及各种危重疟疾的抢救. 本芴醇主要用于恶性疟疾,尤其适用于抗氯喹恶性疟疾的治疗.也可与青蒿素同用. 蒿甲醚适用于重症恶性疟、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高热病人等.

  • 163蒿甲醚-本芴醇对抗多种药物恶性疟的治疗

    作者:

  •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对青蒿琥酯、咯萘啶等药的体外敏感性

    作者:杨恒林;高白荷

    抗药性恶性疟的出现与扩散给全球疟防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困难,东南亚地区及中国南部恶性疟原虫不仅对氯喹产生了抗性,而且对多种抗疟药的敏感性明显下降[1-3].为延缓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类药物产生抗性,作者等体外测定了恶性疟原虫抗青蒿琥酯株对青蒿琥酯、本芴醇、氯喹等药的敏感性[4-7].为提供恶性疟原虫青蒿琥酯及氯喹敏感株(FCC1/HN)对青蒿琥酯、咯萘啶等药体外敏感性的基础数据,作者等于2000年开展了本研究.

  • 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对咯萘啶敏感性的监测

    作者:杨恒林;高白荷;黄开国

    氯喹曾是治疗疟疾有效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但自60年代恶性疟原虫对其产生抗性以来,使用范围受到了极大限制.咯萘啶、萘酚喹、本芴醇是近年来研究开发的药物,近监测表明咯萘啶的敏感性正在下降,且单独用药有60%~80%病例出现配子体[1~3 ].舒文谊等与庞学坚等报道,萘酚喹治愈率高,但对少数病例显效缓慢,甚至无效[4,5].本芴醇对恶性疟治愈率高,但显效较为缓慢,不利于及时控制症状[6].为进一步了解抗青蒿琥酯恶性疟原虫对咯萘啶是否有交叉抗性及咯萘啶分别与本芴醇、萘酚喹及氯喹联用的可行性,1998年开展了该项研究.

  • 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本芴醇中多种残留溶剂

    作者:郑金琪;岑予欣;付利娜;何婷婷;陶巧凤

    目的 建立测定本芴醇原料药中残留溶剂的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方法 以DB-624毛细管柱(0.53 mm×30m,3.0 μm)为色谱柱,氮气为载气,用FID检测器,测定本芴醇原料药中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甲苯、异丙醇和丙酮的残留量(外标法计算).结果 6种有机溶剂完全分离,浓度在考察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0.999 9~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9.3%~101.5%,精密度RSD均<10%,低检出限为0.173~0.396 μg·mL-1.结论 本法快速、灵敏、准确,能较好地检测本芴醇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控制产品质量.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测定本芴醇有关物质

    作者:何婷婷;郑金琪;陶巧凤;郑国钢;岑予欣

    目的:建立梯度洗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 ̄HPLC)法测定本芴醇有关物质。方法采用 Agilent nucleosil 100 ̄5 C18色谱柱(4.0 mm×125 mm,5μm),流动相:以己烷磺酸钠的磷酸盐缓冲液(pH 值2.3) ̄水 ̄乙腈 ̄正丙醇按不同比例混合组成流动相 A、B、C 三相后,以不同比例线性洗脱,流速:2.0 mL.min-1,检测波长:265 nm,柱温:35℃。结果本芴醇与各中间体杂质及降解产物均实现良好分离,本芴醇在0.1734~0.6932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0.9996,检测限为0.06μg.mL-1。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测定本芴醇原料药的有关物质。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芴醇的有关物质

    作者:黄茂慧;樊哲群;秦莉花

    目的 建立本芴醇的有关物质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二乙胺(81∶18∶1∶0.0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4 nm,柱温为室温.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中间体和降解产物与主药分离良好.本芴醇在0.25~1.5 μg·mL-1质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n=6,r=0.999 9).本芴醇及中间体Ⅱ、Ⅲ、Ⅳ低检测限分别为0.1、0.2、0.2、0.05 ng.结论 该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结果准确,适用于本芴醇的有关物质测定.

  • 漫话新药的专利保护

    作者:徐斌

    一、专利对新药发明的重要性专利是指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而对于药物发明来说,专利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1968年英国剑桥大学应用经济学系对40家公司的调查,制药业中64%的R&D支出依赖专利保护,比其它产业高出许多.缺乏专利保护对制药业来说可能会极大地抑制新药研制.专利对于药业的重要性,源于制药业日益依赖R&D,而专利是保护与限制R&D的有效制度.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的抗疟新药本芴醇,与瑞士汽巴--嘉基公司合作申请了 68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利,保证了 99%的外销率,而同为抗疟新药的青蒿素,因未申请专利而失去了全部市场.这个例子可以说明,专利对制药企业将会有多大的影响.

  • 复方蒿甲醚和本芴醇胶丸治疗恶性疟疗效对比

    作者:孙志伟;单承启;李国福;王京燕;丁德本;刘光裕;焦岫卿

    1996年6-11月在海南省三亚市对复方蒿甲醚与本芴醇胶丸治疗恶性疟的疗效进行了比较,实验采用随机、对比的方法.病人入院后实行28天封闭观察.实验共收治100例病人,其中复方蒿甲醚组(A)51例,本芴醇胶丸组(B)49例.A、B两组的平均退热时数分别为17.1±8.6、29.4±24.9小时;平均原虫转阴时间分别为29.7±8.9、54.7±17.4小时;A、B两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8.0%、95.9%.结果表明,复方蒿甲醚和本芴醇胶丸对恶性疟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复方蒿甲醚在杀虫速度和控制症状方面明显优于本芴醇胶丸.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